从社会学的角度全面理解喜欢、爱和亲密关系

data.name
婚恋

认证作家/优质答主
作者:许大叔
来源:微信公众号:许大叔种了一株蔷薇(ID:xudashumz)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eu5nfIqlyvBPT88NYqzZQQ


|幸福生活的本质和被喜欢的真相


哈佛大学花了七十五年的时间跟踪了波士顿地区的两组男性,一组是哈佛大学的富裕男性,第二组是工人阶级男性,从他们的青春期直到老年。最后的结论是:最幸福的人不是那些取得骄人成就的人,不是那些获得最多金钱的人,也不是那些童年最快乐的人,而是那些优先考虑与他人关系的人。


一言以概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我们幸福一生的关键。


当人类还住在远古洞穴的时候,就在琢磨走出自己洞穴时,如何才能避免被附近洞穴的人迎头一棒敲晕。

寻求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人类的本能,这和我们生活的品质以及内心的宁静息息相关。


和谐的人际关系中,人和人之间的互相喜欢是相处的基础。那么得到别人的喜欢来源于怎样的社交本质呢?


从最简单的一个因素说起,物理距离。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拉近了人和人之间的距离,但是人类几百万年进化的惯性还是让我们倾向于和物理距离近的人建立关系。随着了解的加深,接触频次的增多,便更容易建立起互相信赖的关系。这也和认知失调理论相关,我们在一个人身上投入时间和感情,如果我们还不喜欢ta的话,就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认知矛盾,为了消解这个矛盾,我们便会无意识地越来越喜欢这个反复接触的人。


罗素说过,须知参差多态,乃是世界本源。这样的觉悟其实放在普罗大众身上,是很少有的。我们都倾向于喜欢跟自己相似的人。在观点和立场上的一致,使得我们能持续从对方身上获得社会认同感,也满足了我们“正确”的愿望。


“有时候,人类追求准确和共同理解的动机,会超越被喜欢、被欣赏、被赞美的欲望。我们当然希望得到爱和赞扬,但同样重要的是,我们也希望被了解和理解。”


双向奔赴,在社会学中也有明确的解释。那些认为自己被喜欢的人,后来也大概率被另一个人喜欢;而那些认为自己不受欢迎的人,也不会被另一个人喜欢。因为感受到了被人喜欢,也就感受到了一种对自身的独特的待遇,那么就会投入更多的感情去对另一个人好,另一个人感受到了好,便自然会给予感情的回报,这是一个正向循环的过程。最终最先感受到被人喜欢的那个人,完成了自证预言。信念最终塑造了事实。


人类都有慕强的本能,这就是为什么那些优秀的人会在人群中更受欢迎。


优秀有能力上的突出,比如智力、事业心等等,还有品质上的出色,比如美丽、大方、忠诚、善良、诚实等。人们常说,一个人的品质如何取决于ta身边最亲密的人的品质的平均数,这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数学解释。这个意识不管人们能不能抽象表达,都潜伏在人们的大脑中。但有一个悖论是,有些能力太强的人会让其他人感到不舒服和遥不可及,若他们在同一个领域竞争,还会让人感觉自尊受损,所以慕强是有尺度的,若是要远观,无论多强都可以,若要是近距离接触,差距太大也会是障碍。人性注定了:“如果兄弟姐妹、亲密朋友和恋人在不同的领域表现卓越,他们可能会更容易保持亲密关系。”


最新有一个热词,叫“生理性喜欢”。在一项研究中,科研人员列了很多指标,在恋人的许多特征中,哪一种会决定他们是否彼此喜欢。“智力、男子气概、女性气质、支配力、顺从、依赖、独立、敏感、真诚?结果显示,决定一对情侣是否喜欢对方并重复约会的一个因素是他们的外貌吸引力。”


那些外表条件互相匹配的情侣更有可能发展出一段长久的关系。


虽然事实有些让人沮丧,但是事实就是事实,“我们似乎倾向于相信有魅力的孩子是无辜的,他们的错误行为是可原谅的。我们不会让不那么有魅力的孩子轻易地摆脱责任;他们的错误行为被归因于稳定的、消极的人格倾向。类似的效应在各个年龄段以及商业环境中都有发现。在商业环境中,吸引人的工人往往会得到更好的报酬,晋升的频率也更高。”


“漂亮不仅仅是肤浅的。我们更喜欢漂亮的人,我们对他们更友好,我们认为他们比长相平平的人更温暖、更性感、更令人兴奋。此外,在不确定谁应该为不幸事件负责的模棱两可的情况下,我们倾向于假定他们是无辜的。这种‘美貌偏见’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不幸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会产生一种自证预言。”


|交换关系和共有关系


人和人之间比较浅层的关系是交换关系,这种关系某种程度上更加好维系,因为它足够简单。当我们步入现代社会的深水区,更多人选择了和他人维持简单的交换关系,以换取心理上的轻松和自由。


交换关系中,我们更看重公平和互惠。大家以等价物为标的来进行交换。酒桌上的觥筹交错就是用灯红酒绿掩饰的一种利益交换,看清了这一点,就只需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就可以了。


交换关系的破灭来自于失衡,比如在雇佣关系中,付出和报酬的不平衡会导致解约。在普通朋友的关系中,礼尚往来一旦被打破,就容易进入不再往来的境地。贡献过多的人会感到愤怒或沮丧,贡献不足的人通常会感到内疚或者不自知。


匮乏是交换关系的毒药,而过度同样也是,过度的赞扬会让人觉得虚伪,过度的施惠会构成对接受者自由的威胁,因为施惠往往会附加条件。


这种关系存在着某种微妙的计较,就是在无声无息中计算好成本和收益,达到双方都满意的水准。


当人和人之间的友谊或者爱情步入到更加紧密的阶段,就到了共有关系。


在这种关系模式下,大家都不会太计较,或者说,计较的是一种高于物质的更加稀缺的东西:精神依托。他们会关心一种隐性的公平:“双方都认为这一关系是公平、平衡和互惠的 ——他们对此感到放松,并相信,从长远来看事情将是平和的。”


若一方无法对另一方的需求作出及时的回应,或者不再满足对方的期待,那么这段共有关系将会步入危机。


因此我们说共有关系比交换关系更为复杂,它需要我们投入情感和更大的关注度,并且它未必比交换关系更为稳定。许多人都体验过,在一段亲密关系中,从一开始的亲密无间走向形同陌路,大部分都是源于其中一方对另一方的期待越来越高,而另一方无法再满足,最终在这样的失衡拉扯中走向崩塌。


|爱情的激情型和陪伴型


从朋友过渡到恋人,其实就是两道坎:唯一感和需求感。


对朋友是不会有唯一性的要求的,也不会有过多的需求感。但一旦步入爱情的阶段,这一切就不由理智来决定了。


爱情里有激情型和陪伴型。“激情型爱情的特点是强烈的情感、兴奋、无法抑制的性欲和对所爱的人的强烈关注。”这是一种意识状态的改变,大脑中充斥着多巴胺。研究人员普遍认为,这种状态在1年到18个月后便会消退,这也是这些年被人反复提及的一个观点。


从激情型是否能走到陪伴型,有两个危险点。


“第一个危险点在激情之爱阶段的顶峰,此时处于极度兴奋状态的伴侣们会一头扎进去。充满激情的爱,每一秒都想待在一起,他们会闪电般地搬到一起同居乃至结婚。有时,这些夫妻能够从激情阶段过渡到陪伴阶段。但是,如果在这个关键时刻,他们相信唯一真正的爱是由痴迷、性刺激和激情所定义的,他们可能会在最初阶段的吸引力消退时(这最终是必然的)便决定不再相爱了——他们会不断地处于失望之中。”


“第二个危险点出现在热恋开始消退的时候。当情侣们从最初的兴奋中走出来时,他们开始注意到心爱伴侣的缺点,而不知何故,他们之前竟然设法忽略了这些缺点。他们不再发送调情或充满激情的短信,只是提醒她要喂猫之类的琐事。海特认为,当一对夫妇到了这个阶段,他们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幸运的是,如果他们允许自己在他人身上投入更多,他们可能会发现自己有了一个真正美好的生活伴侣。”


若爱情顺利地走向陪伴型,那么这是一种更加持久而平和的体验。身在其中的人感受到的是平静、温和和可靠。若经营得良好,这种感觉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深。


但是陪伴并非易事,否则就不会有大量的夫妻走向离婚,大量的恋人走向分手。这对双方来说,都是修行,而缘分这个东西,在其中起到了冥冥之中的混沌作用。


|依恋类型


上文提到了缘分,缘分是多种因素的重重叠加,依恋类型就是其中一个因素。


成年人在依恋关系中有三种:安全的、焦虑的,或者是回避的。


“安全型恋人很少嫉妒或担心被拒绝。他们比那些没有安全感的人更富有同情心,更乐于助人。如果对方做了一些轻率或令人讨厌的事情,他们会更快地理解并原谅对方。”


“焦虑的情侣总是对他们的关系感到焦虑;他们想要亲近,但又担心伴侣会离开他们。其他人经常形容他们‘黏人’,这可能就是为什么他们比有安全感的情侣更容易抱怨自己遭受单相思的痛苦。”


“回避型的人不信任别人,常常完全避免亲密的依恋。如果他们正在谈恋爱,他们往往会疏远对方,发出信号让对方走开——而且这可能恰恰发生在亲密关系对他们最有帮助的时候,比如在受伤、受到挫折或工作失败之时。”


这种依恋类型的形成源于人们的婴幼儿时期和父母相处的经历。这些经历似乎从每个人的记忆里抹去了,但是它只是换了一种方式躲进了我们的潜意识。


如果父母能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和爱,那么这个孩子长大之后大概率是安全型的。


如果父母总是忽视孩子的需求,冷漠是一种常态,或者常常暴躁和焦虑,那么这个孩子在成年之后就很难和爱人以及朋友形成健康的依恋关系,要么是焦虑型,要么是逃避型。


“那些受到虐待和缺乏安全依恋的孩子最终可能会走上一条使承诺关系变得困难的道路。作为孩子,他们很难控制负面情绪;作为青少年,他们很难应对和从与同龄人的冲突中恢复过来;作为成年人,他们倾向于通过成为关系中不那么忠诚的伴侣来‘保护’自己。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创造了自己的自我实现的预言:我没有安全感,导致我怀疑你真的爱我,所以我没有注意到你为我做了多少善良和支持的事情,因为你没有为我做善良和支持的事情,我的判断一定是对的——你不爱我。 ”


“没有安全依恋的人对真诚的赞美持怀疑态度,并倾向于对轻微的过失进行猛烈抨击。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伴侣往往会厌倦重复听到那些没有保证的承诺。通过这些自我实现的动力,对被拒绝的恐惧进而增加了被拒绝的机会,这反过来又强化了这个人不值得去爱的观点。”


这几种类型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来调整,但这终将是一场翻越山峰的旅程。焦虑型和逃避型若和安全型在一起,则有可能被治愈。若焦虑型和回避型在一起,那经常是一场灾难。


|刺猬困境,为什么我们总是伤害自己最亲密的人


得失理论告诉我们,如果一个曾经对我们很积极的人突然变得消极,这比一开始就消极带来的伤害是加倍的;如果一个一开始对我们消极的人慢慢变得积极,这对我们心理上的触动更有价值,这个理论被PUA运用到了极致,即先不断否定,形成对方急需获得认可的精神依赖,以至于最后被精神控制。


“这一过程表明,一旦我们对长期伴侣的奖励行为有了一定的了解,作为奖励来源的那个人可能会变得不如陌生人那么重要。我们知道收益是很重要的,但长期的爱人或配偶的行为可能接近上限水平,因此,不能给我们带来更多收益。但是一个深爱着的人很有可能会因为放弃支持、欣赏和其他奖励而伤害我们。这种关系越紧密,过去那种长期的尊重和回报的历史越久远,他们的退缩就越具有毁灭性。事实上,长期的恋人更有能力造成损失。“


这就是感情上的边际效应递减。


为了追求更大的边际效应,我们更倾向于在陌生人那里获得精神上的额外增益,而对我们长期的爱人生出厌倦。


语言给了我们无与伦比的交流复杂信息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黑暗面是:语言也能造成人和人之间巨大的误解鸿沟。当我们在亲密关系中生出厌倦,于是就开始收回情绪价值,沟通中出现批评、防卫、轻蔑和忽略,将关系带到危险的边缘。


这就是我们经常陷入的刺猬困境:渴望在保持不受伤害的同时获得深度亲密。


这个词来自哲学家叔本华著名的寓言:


”在一个寒冷的冬日,一群刺猬挤在一起,互相取暖以防受冻。但很快它们就感觉到了彼此的刚毛,于是分开了。每当为了取暖促使它们再次亲近时,这第二种邪恶就会再次出现,使它们在这两种痛苦之间来回辗转,直到它们发现一个可以忍受的距离……可以肯定的是,这只是一种对相互取暖需要的不完美的满足,但它也能防止一个人受到刚毛伤害。“


亲密的人之间,“刚毛”造成的隔阂要么被长期忍耐和管理,要么等待爆发的那一天不可收拾。


让人欣慰的一点是,亲密关系中的共同经历会塑造我们,搭起某种共有的感情之桥,从而来抵御刺猬困境的负面影响。


|最后


用披头士的歌词来结尾:


最终,

你所得到的爱

等于你能够提供的爱。


本文引号部分的引述出自艾略特·阿伦森和乔舒亚·阿伦森的《社会性动物》,思想结构也来自于本书。


作者简介:许大叔,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许大叔种了一株蔷薇(ID:xudashumz),蔷薇,细嗅之,有点滋味。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eu5nfIqlyvBPT88NYqzZQQ


举报
匿名

感觉应该分享给身边的人都看看

2024-03-03 · 回复
匿名

言之有物,主题明确

2024-03-01 · 回复
云南+钱颖

这篇文章写得很有深度,也讲清楚了以前我不懂的很多知识,受益匪浅!

2024-02-24 · 回复
打开壹心理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壹心理-2000万用户选择的全生态心理学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