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死亡焦虑的恐惧管理理论:世界观、自尊和亲密关系

data.name
科普

认证作家
作者:马列
来源:微信公众号:PERMA积极心理(ID:mentalmod)


根据恐惧管理理论,个体主要通过世界观、自尊和亲密关系三种防御机制来应对必死性意识引发的死亡焦虑。


01 恐惧管理理论 


恐惧管理理论(Terror Management Theory,简称TMT)自诞生以来,在心理学界的受关注度持续上升。经过 30 多年的发展, 恐惧管理理论已成为死亡心理研究的经典范式, 促使了诸多看似不相关领域的整合(如临终、亲密关系、自尊、创造力等)该理论试图为众多心理防御机制寻求根源,并开创性地认为心理防御的根源是对死亡的恐惧。TMT的核心观点是,人与所有动物一样,拥有本能的求生机制和动机,然而人同时具有高级认知功能,能意识到自己生命的有限性。求生本能和必死性意识造就了人类特有的存在困境,使人产生对于存在和死亡的焦虑。而人通过一系列防御机制来缓解这种死亡焦虑,使得自己不在日常生活中时常为这种焦虑所困扰。TMT的理论渊源来自弗洛伊德开创的精神分析理论,心理防御指的是“人类试图调动心理资源(例如,自尊感、意义感)来抵消焦虑,获得平静,避免陷入心理混乱的情况”。



早期的恐惧管理理论认为,人们建立的死亡焦虑防御机制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世界观(culture worldview),即通过建立庞大的观念体系,对世界进行解释和规范,将注意力和精力从内部存在困境转投至外部世界中;另一种是自尊(self-esteem),通过遵守世界观体系的诸多标准,获得个人价值感。后来,人们提出一种新的防御机制——亲密关系,认为对于亲密关系的追求和投入也能缓解死亡焦虑。这三种防御机制得到大量实验证据支持,并共同构成恐惧管理理论模型TMT中个体应对死亡焦虑最主要的(远端)防御机制体系。 


02恐惧管理理论中的防御机制


恐惧管理理论在宏观层面的核心观点是,当意识到自身的必死性时,人们会产生一系列的防御行为,来缓解死亡焦虑。有三种非常重要的死亡焦虑防御机制:世界观、自尊和亲密关系。




1世界观防


人特有的高级智能——抽象思维能力使人能够意识到自身的有限性,因此人们使用同样的高级智能,创造出一系列认知、信念和想法来应对存在困境带来的焦虑。即建构世界观体系。


世界观是指一种为多数人共享的、关于现实的解释和信念。人们通过这种信念体系,赋予生命和生活以意义、秩序和永恒性,并相信只要人遵从这些信念,就能得到安全的保障和对死亡的超越。具体而言,世界观提供的是关于生活的意义、评价行为的标准以及象征意义上的对个体有限性的超越。


世界观作用的方式主要分为两种,字面意义上的永生与象征意义上的永生。字面意义上的永生指直接描述死后生命存在形式的观念,主要指宗教信仰。例如,死后世界的存在、超自然主宰者、灵魂与肉体分离、对于人的灵性方面的强调和对动物性方面的淡化等。象征意义上的永生是指人们通过建构某种能持续存在下去的事物,并成为其中的一部分来获得不朽感。例如道德习俗、法律法规、宗教信仰、国家与文化、群体或个人观念等。世界观防御还包括一些普世价值和观念,或部分群体所持有的信念,例如正义和有序、对进步的信念、金钱的象征意义、互惠原则、物质主义、英雄主义行为等。


2 自尊防御


TMT 认为自尊是一种对个人价值的评价和感受是那种认为自己是这个充满意义的世界中有价值的一份子的感觉,即人们对自己的生命意


义感和价值感的体会。自尊的作用是保护人们免受那种与生俱来的对死亡的恐惧所带来的焦虑。自尊获得的途径有二:


1)相信自己所持有的文化世界观的正确性


2)相信自己所遵守的价值标准是文化世界观的一部分


从第一个途径人们可以获得意义感,因为文化世界观是对现实世界的抽象反映。只有正确的文化世界观才能赋予我们存在的意义。从第二个途径中人们可以获得价值感。因为对这种已经内化了的价值标准遵守程度的评价反映了个体价值和价值标准体系的关系。遵守程度越高 两者之间关系越紧密。个体的价值感也就越高。


在此基础上 TMT 提出人类需要自尊是因为自尊的自我调节机制所提供的弹性空间,能够帮助我们缓解焦虑。人们追求自尊不仅仅是为了摆脱他们所正在经历的焦虑。更是为了逃避那种天生的对死亡必然性的认识所带来的焦虑,即使人们此时此刻并没有思考有关死亡和永恒的问题,对自尊的追寻依然在继续,因为人们早已在潜意识中预见到了其最终的命运――死亡。


3 亲密关系防御


亲密关系防御是指通过与他人建立和保持亲密的关系,寻求与他人在一起、亲密、依恋和联结,从而缓解存在焦虑的机制。亲密关系防御有两种重要的类型,一种是短期的、基于情境的联结以及物理上的亲密性,具有一般性的焦虑缓解和情绪释放功能。另一种是与重要他人建立的连续持久、高度卷入和强烈联结的关系,是象征意义上对死亡的超越。从进化角度来看,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既有利于在不利的环境中生存,也能增加繁衍后代的可能性。从个体发展角度看,婴儿与养育者之间形成和保持的亲密关系能够缓解婴儿最初体验到的不适感。亲密关系在象征意义上的作用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通过与后代的关系实现生命的延续;其次,通过成为某一更大社会单位的一部分(例如夫妻、群体、社区等),增加与世界的联系,拓展个人边界; 第三,亲密关系能带来高峰体验,让人体验充分活着的感觉。


长期的亲密关系,特别是伴侣关系和亲子关系,更多地发挥着象征性的功能。养育后代则是成年人象征意义上延续生命、对抗必死性的重要途径。


4 三种死亡焦虑防御机制的发展顺序以及优先级


从发展的视角看,心理防御机制是发展的结果:个体首先发展出的是亲密关系防御,其次是世界观防御,而自尊防御是亲密关系防御与世界观防御的衍生物。


年幼个体最初的防御机制是与养育者之间的亲密关系,即亲子关系。人天生就具备对于关系亲密的需求。年幼个体在亲子关系中,通过养育者的照料满足生存的基本需求;通过与养育者的联结,包括肢体接触和言语抚慰等,感受到安全与被照顾,从而摆脱死亡的威胁。婴儿需要依靠养育者的情感反应来帮助自己调节情绪。当母亲对婴儿的举动不做任何反应、面无表情时,婴儿会出现明显的情绪焦躁,甚至情绪崩溃。


世界观是在个体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是认知发展和社会化共同作用的结果。随着认知功能和必死性意识的发展以及社会化进程不断推进,儿童习得了这样的事实:当自己的行为符合养育者的标准时就会得到更多的关爱与保护,来对抗个体的消亡,反之则会暂时失去这种保护。因此,儿童逐渐将养育者的标准内化,形成最初的行为指导和价值体系,即最初的世界观防御。早期的自尊建立在个体与养育者关系好坏以及是否达到养育者标准基础上的对自我的评价,随着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对自我价值的意识也逐渐形成,儿童在努力达到养育者的标准、从养育者那里持续获得爱与保护中,不断获得自我良好的感觉,即最初的自尊。世界观防御建立后,自尊的来源则拓展到对于世界观体系中诸多信念的遵守上。随着个体对其存在处境的认识及其社会化程度的加深,个体的关系网络从亲子关系扩展到更复杂的社会关系——学校、城市、国家等,世界观体系也不断拓展,自我评价的标准越发复杂,世界观和自尊超越亲子关系,与更大的体系融合。同时,个体发展出更多的长期、稳定、带有承诺感的关系,例如爱情、友情、工作伙伴等。


03 如何应对死亡焦虑


生与死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只要我们活着,“死亡”就如影相随。但每时每刻想着“死亡”这回事并不容易,就像用肉眼直视骄阳,实在坚持不了多久。


存在主义心理疗法创始人欧文·亚隆在75岁高龄时写下这本《直视骄阳》,探讨人们心中普遍存在却被长期否认和压抑的死亡恐惧。


1)死亡之痛伴随一生


从孩提时代开始,孩子们便可以注意到林林总总的死亡痕迹——落叶、死去的昆虫和宠物、去世的祖父母、老去的双亲、清明祭祀的陵园墓地等等。大人们通过复活、永生、天堂、和大团圆等否认死亡的故事来安抚孩子们的焦虑情绪。


从六岁至青春期,死亡恐惧还深埋在无意识深处,这个阶段正是弗洛伊德所谓的性潜伏期。进入青春期,死亡焦虑大规模地爆发了:青少年通常都会思考死亡这个主题,少数还会有自杀的想法,或通过电子游戏来体验、掌控或征服死亡。还有一些青少年通做出叛逆行为来排遣死亡焦虑。另有一些年轻人则通过冒险行为来对抗死亡。到了成人早期,对死亡的关注被的两项重要的生命功课——成家、立业所分散。


中年危机如约而至,死亡焦虑再次袭来。站在顶峰处,看今后的人生路都是“下坡路”,此时,你再也无法对死亡视而不见了。


我们无法生活在恐惧中,于是寻找各种方法减轻这种痛苦,比如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或是努力使自己变得更有钱、更出名,比如发展处强迫性的习惯进行自我保护,或是寄托于坚定的信仰,相信终极拯救者。


一些身强力壮的人像英雄一样生活着,常常对他人或自己的人身安全漠不关心。另一些人通过与爱人事业团体神等他者的融合来超越死亡带来的分离之痛,死亡焦虑也可以说是所有宗教信仰的源泉。这些信仰以不同方式抚慰我们的心灵,减轻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生命有限之痛。


2)死亡焦虑化身症状


死亡始终跟随着我们悄无声息的敲打着我们的内心之门,深深的掩藏在无意识深处,死亡焦虑通过隐藏和伪装转化成各种症状,它正是我们所体验到的诸多困扰、压力和内心冲突的源泉。


大多数人的死亡焦虑常常伴随着对于邪恶、遗弃或是灭绝的恐惧。死亡焦虑分为外显的死亡焦虑和隐秘的死亡焦虑。各种焦虑,如果一层一层往里剥开,会发现其内核就是死亡恐惧。某些生活事件也会引发死亡焦虑,比如自己身患重病,比如身边亲近的人过世,比如面临难以抗拒的重大威胁,像遭遇强奸,离婚,失业,抢劫等等,单单只是思考这些事件通常也会引起外险的死亡焦虑。


3)通过觉醒体验直面死亡焦虑


觉醒体验就是从觉知我们的存在开始。有两种不同类型的存在,非本真的存在和本真的存在。非本真的存在是一种日常生活的模式,你完全的沉沦于周围的环境之中,追究世界万物为何如此。本真的存在,则是指欣赏存在本身,你将注意力放在存在本身的奇境上,追求事物的本来面目以及真正的自我。


非本真的存在,意味着专注于转瞬即逝的消遣,如美貌,风度,地位或名望,而本真的存在,则意味着你不但觉知到存在与死亡,也对其他永恒不变的生命特性保持警醒,而且能够更热切,更热去做一些有意义的改变。你会迅速承担起人类的基本职责,创造出一个投入丰富,充满意义以及自我实现的真实人生。


可以引发觉醒体验的重大生活事件:丧失身边亲爱的人、患有危及生命的疾病、亲密关系的破裂、重要的生命里程碑(生日)、重大创伤、子女离家、失业或更换职业、退休、搬至敬老院等。


直面死亡会引发焦虑,这也有可能极大的丰富你的整个人生觉醒体验,可能感觉很震撼,但却往往比较短暂。因此,我们有必要学习将这种一时的感触转化为持久的觉悟,从而减轻死亡焦虑,丰富人生体验。


4)通过波动影响克服死亡焦虑


“波动影响”是指我们每个人即使没有意识层面的目标或这方面的知识也都会形成中心影响力,影响周围的人,许多年甚至许多代。


“从她的朋友中寻找她的身影。”——这句话包含着令人安慰,给人力量的生命意义的源泉。这条普遍的真理便是:善行使人不朽,遗泽后世。


波动影响还包括:


1,在政治、艺术、金融领域获得了杰出成就,推动该领域的长足进步。


2,某人之名设立奖学金,捐助相关机构或建筑物。


3,对基础科学做出杰出贡献,其他科学家将在此基础上继续发展。


许多人说到他们很少想到自己的死亡,但是却因人生苦短,世事无常而恐惧。对此,佛教提供了冥想这一个方法帮助人们消解对无常的恐惧。波动影响的观念提供了另一种安抚由于无常所带来痛苦的方法,它提醒我们,即使我们不知道或感觉不到,但自身的某一部分依然会永存。


5)通过亲密关系缓解死亡焦虑


人生面临两种孤独;一种是日常生活中的孤独,一种是存在的孤独。


第一种孤独发生在人与人之间,那是一种与世隔绝的痛苦,通常与害怕亲密、担心被拒绝、感觉害羞或不值得被爱联系在一起。孤独感强化了死亡的痛苦。


第二种孤独来自于每个人与他人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这道鸿沟的形成一方面是由于我们每个人都被扔到这个世界上独自存在、独自离开,另一方面来自于我们每个人终其一生都生活在只有自己才完全理解的世界里。


同理心是我们试图和他人形成联结时最有效的工具,它是人际关系的黏合剂,使你能深刻地了解其他人的感受。选择和他人交流、谈论,可以有效缓解死亡焦虑。自我暴露在亲密关系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人际联结是通过双方持续自我揭示的互动过程而建立起来的。


无论你身为家庭成员、朋友或心理咨询师,人际联结对于安抚怀有死亡焦虑的人来说非常重要。


一个人不仅存活在个人的生命历程中,也可以通过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举动将生命传递下去,波动影响下一代,甚至代代相传。


作者简介:马列,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PERMA积极心理(ID:mentalmod),心智模式、情绪管理、沟通管理能力提升,幸福人生规划。下次网络沙龙2024.1.28 1:30-3:30pm 情绪(焦虑)管理:方法与技巧。


举报
匿名

👍

2024-01-29 · 回复
xinli_5292

学习收藏。

2024-01-29 · 回复
匿名

简单又有哲理

2024-01-27 · 回复
打开壹心理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壹心理-2000万用户选择的全生态心理学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