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痛苦的关系,为何还会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data.name
家姻心理

认证作家
作者:徐苒昕
责编:徐苒昕
编辑:甄   卓
美编:卢思伶
来源:微信公众号:家姻心理(ID:gh_b23d067f4e3c)


“就算被打,也比孤独一人好”,这是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里松子被家暴后的独白。明明很清楚继续呆在这段关系里是错误的、痛苦的,但依然会像飞蛾扑火般陷入这段关系无法自拔。现实中这样的情况也有很多,哪怕在亲密关系里被PUA、被出轨甚至被家暴,仍难以离开,一次次地选择原谅。


 ▷ 图丨《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松子们”往往低自尊,高焦虑,认为自己不值得被爱,同时他们极度依赖自己的伴侣,把他人当成自己的安全基地(secure base)。他们最害怕分离和孤单一人,亲密是他们的最高利益。心理学中,这样的模式被称为“痴迷型依恋”。


在心理学家Kim Bartholomew划分的四种依恋模式里,痴迷型依恋(preoccupied attachment style)有着较低的自我评价和对他人的高评价。这样的模式导致痴迷型依恋的个体往往只能通过得到重要他人的接纳来获得对自我的接纳。他们在亲密关系中过度参与,努力寻求伴侣的认可,担忧关系破裂和被抛弃。



那么痴迷型依恋是怎么形成的呢?


目前公认有效的成人依恋模式的测评工具是Mary Main设计的“成人依恋访谈”(Adult Attachment Interview, AAI)。这个访谈会让被试回忆和反思他们和自己父母的关系。


痴迷型依恋在回忆时,比安全型依恋更多且更快地想起父母拒绝自己的情景,他们会反刍失败的人际交往经历,淹没在这种负性情绪里。


Main认为,这些最初的人际沟通的不同模式,也对应着婴儿和自己沟通的不同模式。也就是说,婴儿时与父母的沟通行为和采取的适应性策略,成为了我们内化的依恋规则


痴迷型依恋的成人对应着矛盾型的婴儿。


当他们还是婴儿时,照顾他们的父母不太稳定,反复无常。这些父母可能一会儿对婴儿关怀备至,一会儿又变得冷漠疏远;也可能是很少对孩子有慈爱和关怀,常常使用惩罚。他们不会因为孩子的适应性行为表露出一致的温柔,或者因为孩子的不适应行为表露出一致的严格,这种互动没有规律性,时常让婴儿感觉到矛盾。


矛盾型婴儿经常陷入不信任和被抛弃的焦虑中。由于对能否得到父母的陪伴和照顾无法做出预期,于是他们发展出一种“有效”的策略:一直关注父母,父母陪伴时表现出顺从和依赖,分离时表现出极度的痛苦,用夸张的情感和行为吸引看护人的照顾


痴迷型依恋在之后各种各样的关系里都延续了这样的策略。他们将觉知和表达方面的感受和需求都尽量放大,或者尽最大的限度利用,确保自己得到持续的关注。


就是说,痴迷型依恋认为,要获得他人的关注和接纳,最有效的办法是把自己的痛苦凸显到别人无法忽视的程度。如果不这样做,别人就不会和他们在一起。


因此,痴迷型依恋表达感受时的目的往往不在表达自己,而是获得别人的关注。他们无法忍受关系中的不确定性,因为和他人的联系就是他们和自我的联系,关系减弱,仿佛就印证了自我的不重要。


于是痴迷型依恋在亲密关系中高度投入,需要不断确认来寻求认可,他们对另一方回避、离开、拒绝的信号高度敏感和警觉,发展出焦虑的亲密关系,并仍在关系中感到满意。


Main将矛盾型的婴儿细分成了两种类型。面对分离时表现出愤怒和苛求,大哭大闹的婴儿称为愤怒型;那些表现出茫然无助,无法自主活动的婴儿称为无助型,在成人的亲密关系里,体现为对伴侣过度控制或者过度讨好。


一方面,痴迷型依恋很容易吃醋,他们想监控伴侣的一举一动来确保关系的维持,在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会进行信息、电话轰炸,怀疑对方是不是背叛了自己或者不再爱自己。另一方面,他们太想获得伴侣的爱和支持,他们会无限制地原谅对方的过错和伤害,将感受到的他人的拒绝归咎于自己,来保持对他人的积极看法。


在高冲突互动之后,比如伴侣之间发生激烈的争吵甚至家暴,痴迷型依恋反而报告出比其他依恋风格更高的满意度和更多的积极情绪,这可能是因为通过这种互动,肯定了痴迷型依恋在关系中的存在感,让他们获得了更多的亲密感。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痴迷型依恋容易卷入糟糕的亲密关系,而他们仍然沉迷其中。


痴迷型依恋与较低的关系满意度、较少的伴侣支持和较少的建设性冲突解决方式相关。看起来仿佛很绝望,痴迷型依恋最想要的亲密关系,却像一盘散沙,越用力越抓不住。


那这种依恋风格可以得到改变吗?


研究发现,25%-40%的成年人可能会改变自己的依恋风格,而这种改变更可能发生在成年后。不安全依恋(如痴迷型依恋)比安全型依恋更可能发生改变。依恋风格受到生活事件的影响,尤其是关系状态的变化,也就是说,和不同的家人、朋友、爱人甚至咨询师的相处都可能会影响我们的依恋风格


那么,当你痴迷型依恋的朋友处于一段糟糕的关系无法离开时,你可以帮助她认识到有更稳定的亲密关系——友情。无论他放大表达自己的需求,或是不表达自己的时候,都让他感受到你程度一致的关心和帮助。


如果你感到无能为力,也可以说服朋友寻求更专业的帮助——心理咨询


又或者,你就是这个淹没在让你备受折磨的感情中无法抽身的“松子”,那请你告诉自己,你会找到让自己真正感到安全温暖的关系。这种关系不需要控制,讨好,反复确认。好的关系能让你轻松地感受到爱和肯定,当你放轻松的时候,自然而然就会从泥潭里浮起来。


   ▷ 图截自“硬核的HeyMatt”


参考文献
Bartholomew, K., & Horowitz, L. M. (1991). Attachment styles among young adults: A test of a four-category model.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1(2), 226–244. https://doi.org/10.1037/0022-3514.61.2.226
Barbaro, N., Parkhill, M. R., & Nguyen, D. (2018). Anxious and Hostile: Consequences of Anxious Adult Attachment in Predicting Male-Perpetrated Sexual Assault. Journal of Interpersonal Violence, 33(13), 2098–2117. https://doi.org/10.1177/0886260515622301
David,J.W. (2014).心理治疗中的依恋.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作者简介:徐苒昕,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家姻心理(ID:gh_b23d067f4e3c),家姻心理是由北京师耘家和科技有限公司精心打造的品牌,致力于为婚姻家庭、婚姻家庭咨询师和相关机构提供科学有效的心理健康服务。【咨询电话】:010-62279199。


举报
人间四月天

痴迷性迷恋

2024-01-04 · 回复
雲殇

2024-01-04 · 回复
匿名

痴迷型依恋有着较低的自我评价和对他人的高评价

2024-01-04 · 回复
打开壹心理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壹心理-2000万用户选择的全生态心理学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