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是高山丨用女性力量打破家庭代际传递

data.name
成长

认证作家
作者:畅临亚
编辑:丁菲
审核:苑成梅
来源:微信公众号:苑来如此心理bar(ID:gh_586ade17b3e7)


电影《我本是高山》近期引发了热议,张桂梅女士改变贫困山区几千名女孩命运的故事触动了很多人,特别是对女性群体有深刻的意义。


在华坪县,张桂梅女士看到很多家庭里的贫困女孩早早成为贫困的母亲,贫困的母亲又养育贫困的下一代,恶性循环一直存在。在她起草的一份《关于创办华坪县贫困女子高中的设想与计划》中,她提到希望实现的最终目标是:要使华坪县今后的女性都沿着“高素质的女孩──高素质的母亲──高素质的下一代”良性循环。


无论是贫穷的恶性循环,还是高素质的良性循环,都是一个循环,也可以被称为代际传递”。


今天这篇文章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女性力量是如何打破家庭的代际传递的。


01

什么是“代际传递”


代际传递是指一代人的个体行为和特征在后代中重复出现,如人格和精神病理、受教育程度和社会经济地位、体重指数、生活方式因素和健康,以及关系过程,如养育方式或离婚现象等方面。


常见的现象有观念的传承,比如“重男轻女”的思想,作为女性自身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中,会自不觉地认同这种观念。


在临床工作中,经常能看到有情绪或精神问题的来访者,父母一方甚至双方都可能在其成长的阶段曾有过类似的困难。也会遇到过这样的三代人:外婆、妈妈及女儿都经历了离婚,这个家族的女性均学会了“去父留子”,相互扶持。


这都是代际传递的效应。


02

“代际传递”是怎么发生的呢?


代际传递是遗传和非遗传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其中涉及到很多变量,但其中很重要,既是原因又是结果的因素之一就是养育方式。这其中会涉及到在关系中存在的一个心理现象——向攻击者认同


因为曾经被伤害过,所以学会了伤害别人,这就是向攻击者认同的概念。


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施虐者也曾是受害者,“棒棍底下出孝子”、“媳妇熬成婆”等现象,都是把自己遭受过的痛苦又施加给他人。因为成长在被压迫、被伤害的环境中,为了防御内在冲突和无力,而发展出对攻击者的认同。


这个攻击者最初一般是我们的父母或其他主要养育者。


张桂梅在华坪县儿童之家福利院担任院长时发现,班里总有女孩读着读着就不见了,她去大山里找,发现很多女孩十几岁就被父母嫁人换彩礼,因为他们就是一代又一代都是这样被对待的。


03

如何打破代际传递的影响?


一个受教育的女性可以改变三代人的命运:母亲、自己和子女。


研究发现,走出原生家庭影响有2个方向:


1.至少考上大学,提高自己受教育程度(能够从改变社会经济地位、生活环境等促进走出不良原生家庭);


2.经营良好婚姻。


而对于大山的大部分女性而言,婚姻基本上是没有选择的。


电影《我本是高山》里,山月学习成绩很好,但因为家里很穷,哥哥娶不起媳妇,就把她卖给了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结婚后,山月经常被家暴,哪怕怀孕也不能幸免,生了一个女儿后生活更加艰难,在孩子3个月大的时候活活被丈夫打死。她原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取一个很好的大学,从大山里走出去,却在青春未绽放前就香消玉殒。


张桂梅就是看到了大山里的女性如果不靠自己的努力考出大山,就只能像山月那样成为家庭的牺牲品。所以她要创建一所免费女子高中,为大山女孩提供教育机会,让她们有机会看到更广阔的天地,发展更成熟的防御机制,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就像华坪女子中学的宣誓词所写:


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

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

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

我站在伟人之间蔑视卑微的懦夫。


愿所有女性都可自由选择人生。


参考文献:
Susan Branje.et.(2020).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issues and an introduction to four Dutch cohorts.

作者简介:畅临亚,“苑来如此心理bar”特约撰稿人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上海交通大学应用心理硕士。本文已获得微信公众号:苑来如此心理bar(ID:gh_586ade17b3e7)授权转载,解密心理现象,传播心理自助技能。


举报
匿名

没有比较,就不知道自己有多幸运

2023-12-01 · 回复
匿名

张校长是了不起的!

2023-12-01 · 回复
晚来天欲雪

要想有一个完美的孩子,至少要从姥姥开始

2023-11-30 · 回复
打开壹心理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壹心理-2000万用户选择的全生态心理学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