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朋友经常鸽我,现在看到他的消息就恶心|解忧杂货铺

data.name
白岛岩心

认证作家
作者:恩咏
播音Enya
排版Jessie Wu
责编宠露
来源:微信公众号:白岛岩心(ID:whiteisland_2017)


From:   


我的对象和我约好了假期出去玩,最后他却和朋友去了我想我们一起去的地方,做了我想我们一起做的事情,这让我感到很受伤。


这不是第一次了,每次和我约好后,又反悔拒绝,或者一拖再拖,让我感到不被重视。我又因为和他约好,自己也没有出去玩,而是一直在等他的消息。现在让我觉得自己是不重要的,而是可以被一而再再而三地抛弃的。


这样的情况持续几个月了,现在他一发消息,我就会想到他丢下了我;看到关于旅游的东西,也会想到他和其他人一起而抛下我。这让我觉得很心痛、恶心和难过。我希望不要再一收到他消息,或者看到相关信息就想起来这件事情。


—小水


TO:


亲爱的小水,很感谢你的信任,与岩心诉说你在这段亲密关系中的难过与委屈。


岩心可以得知,男友屡次三番地不遵守约定,和其他朋友出游,让你感到被抛弃。长期以往,你建立起了负面情绪与男友的联系,想要切除这个联系,不让负面的情绪继续延续。


岩心想先给小水一个抱抱!独自承受了委屈,甚至自我怀疑的你,可以有能力走出这个阴霾。


首先,在亲密关系中,我们希望能从这段关系中得到快乐与情感需求的满足,这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我们渴望与另一半去体验不同的事情,有独属于两个人的空间。爱情和友情的其中一个很大的区别也正是期待值的不同。对于恋人,我们希望可以从对方身上得到更多陪伴,有独属于自己的关爱(排他性),希望这段感情可以带来更多的积极情绪体验和满足感。


因此,岩心想告诉小水,正视自己在浪漫关系中拥有一定程度的期待和需求感,并投入进去维系和推进这段感情,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01

#痛苦的开关#


但岩心发现,这段感情中,小水所提出的这个问题已经重复发生了很多次,却并没有得到妥善解决,这也让你的负面情绪不断积压,造成了长期的痛苦。当男友一发消息,或者一看到出游相关的讯息,小水便会想到他没有遵守承诺,抛下你,从而产生一系列消极情绪。由于相似事情不断发生,另一半成为了触及痛苦的开关


根据经典条件反射(classical conditioning),“抛弃”作为无条件刺激(unconditional stimulus)引发了无条件刺激反应(unconditional response)“痛苦”,而“男友的消息”本身作为中性刺激(neutral stimulus)因不断与“抛弃”配对和联结,则成为了条件刺激(conditional stimulus),引发条件刺激反应(conditional response)“痛苦”。“男友的消息”引发“痛苦”的联系由此被习得(acquisition)。



小水告诉岩心,希望把这样的联系给消除,让自己不要再因为男友的消息而感到难过。其实,情绪的处理只是表面,其根基不在于让自己不去想这件事情,因为造成痛苦的事件一直存在。就像经典条件反射理论中所说,关联的消退(extinction),在于不再对条件刺激反应反复呈现无条件刺激。也就是说,痛苦的消失,在于男友可以长期做到不违约抛下你,这样,男友发来的消息与痛苦的关联自然而然就消失了。


听上去好像很简单不是吗?但往往,我们不是那个掌握主动权的人。有时候,我们会隐隐察觉,自己好像步入了一段“毒性”关系:同一个矛盾反复发生却沟通无果,另一半采取忽视或指责的方式,让我们被动地产生了负罪感:“我是不是逼得太紧了?”“我是不是太无理取闹了?”这些想法让我们不断陷入更深的情感漩涡之中。


02

#我很痛苦,但我离不开他#


但是,为什么即使我们发现在这段感情中我们常感到难过和痛苦,我们却难以离开对方呢?


小水有讲到,因为事先和男友约定,所以放弃了其他社交机会。当个人与社交活动占据的时间越少,这段亲密关系所占据的比例就越大,我们只能将注意力放在等待他的陪伴与回应上。而男友违约所带来的长期的失落感,可能会导致我们的自尊心降低,怀疑自己是否被爱。这反而使我们更希望从对方身上获得关注和爱,从蛛丝马迹中寻找被爱的证据,我们的快乐与否,逐渐建立在了对方是否给到回应上,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而他造成的伤害越大,越多,矛盾过后的安抚所给我们带来的镇痛效果与积极情绪也越大,我们也越来越依赖这种安抚所带来的“积极情绪”。


往往在某一天我们复盘起以往的关系时,会发现自己总在重蹈覆辙。同一个问题,同一种处理方式,同一类相处模式,让我们深陷泥沼,无法自拔。“强迫性重复”(anancasm),由弗洛伊德提出,认为人总是在不自觉重复一些行为,不断重温童年时期的痛苦体验——明明拥有逃脱的能力,却自主选择回到牢笼中



这种看似矛盾的行为,底层蕴藏的却是自救和自我修复的尝试。我们从相似的痛苦中找到熟悉感,并设想结局是不是可能不同。如果我做得足够好,换一种方式去处理,是不是就可以拯救这一段关系?


这种强迫性重复不一定来自童年,过往的情感创伤也可以形成相似的心理机制。在小水的这段感情中,你是否会对男友抱有希望,“也许下一次他不会这样了”,或陷入一种自责,“除了这件事,其他他都做得很好。如果我可以好好沟通,我们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只要我不要老是想起这件事情,我们的关系就不会受影响。”


每一次经历相似的痛苦,我们都在尝试从中获得一点掌控感,想从这件事情的解决中得到自我修复。只是,结果往往是失败的。


03

#谁痛苦,谁改变#


像小水所说的那样,自己总处于一个等待,被迫接受的位置。男友和其他人出游,你选择了等待,并单方面承受了他的选择带来的痛苦。“谁痛苦,谁改变”,由德国心理学家海灵格提出,告诉我们自己拥有拒绝痛苦的权利以及能力。


大部分痛苦来源于期待与现实的不一致,我们无法得到预想中的回应。因此,小水可以思考一下以下几点:


  • 了解自己的期待,我们希望从这段关系中得到什么;

  • 对方能多大程度满足你的期待;

  • 对方无法满足的这一方面期待,有多大程度上你认为这是不可缺少的。


当我们对这段关系有一个认识以及梳理之后,我们可以看看改变的选择有哪些:


与伴侣沟通,和伴侣认真地讨论彼此的需求和期待。我们可以成为首先改变的那个人,但重点在于对方能否积极聆听以及正视你的需求,在于对方能否因为我们的改变而改变。


学会满足自己的需求。恋爱后,主体好像从“我”变成了“我们”。明明单身的时候可以自己做的事情,为什么恋爱后反而做不成了?如果谈及“我们”只感到孤单与痛苦,不如重新找回“我”。可以尝试独自去做,原本打算两人一起做的事情。


希望小水在看完这篇文章后,可以有自己的考量,也会有自己的答案。无论做出什么样的选择,相信你都对自己以及这段关系有了更深的理解,岩心会默默地支持你!


主创说

谁痛苦,谁改变;

谁改变,谁受益!


作者简介:恩咏。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白岛岩心(ID:whiteisland_2017),由上海交大、复旦、哥大、纽大等全球高校心理/精神医学硕博、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督导师/注册心理师、Google资深工程师联合创立,聚焦以「高校学生」「青年教师」「职场新人」为核心的年轻群体,致力于将心理服务普惠化、大众化,让更多年轻人触手可及。


举报
匿名

改变

2024-01-26 · 回复
匿名

😉

2024-01-25 · 回复
匿名

想想自己有多需要这段关系?!

2024-01-25 · 回复
打开壹心理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壹心理-2000万用户选择的全生态心理学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