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这5个自我破坏的信号!可能就是它们在阻止你过上你想要的人生

data.name
思维升级

认证作家
作者:psychouser
来源:微信公众号:北京心舍(ID:psychouse)


在生活中,你有过这样的情况吗?


决定了要减肥,坚持了几天,但中途突然有一天想要偷懒,于是就决定放弃,一直懒下去.....


决定了要努力工作升职加薪,但有天在工作中与同事发生了一些冲突,突然就想摆烂不管了,于是就开始一直摆下去.....


决定了要脱单,也认识了几个新的人,但一想到要和一个新的人约会、相处、磨合,你就开始烦躁,于是决定一直拖下去.....


但你知道吗?生活中这些懒下去、摆下去、拖下去的小事,可能并不是我们的一种主动的放弃,而是一种隐秘的“自我破坏”。


01

什么是自我破坏?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Shirani Pathak 解释说:“自我破坏”机制的发出根本目的不在于“破坏”,而在于“保护”。它实际上是你的心理所产生的一种保护机制,目的是让你远离任何潜在的危险或伤害。


在“自我破坏”的机制中我们会认为:只有我们熟悉的东西,才是安全的东西。当我们涉足陌生领域时,我们的身体内部系统会处于一个高度警觉的状态,在探索的过程中,一旦感到任何的不适,我们的大脑就会发出“危险”的指令,然后指导我们做出熟悉的行为,再把我们带回到熟悉的领域。


这种自我破坏机制会出现在我们每个人身上,如果没有仔细识别,很可能会被我们归因为消极解释,阻碍我们成长。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自我破坏迹象:


  • 拖延;

  • 害怕承担责任、逃避责任;

  • 思想与行动不一致;

  • 遇到困难就放弃;

  • 滥用药物,药物成瘾;


自我破坏行为例子:


你明知道第二天有一个很重要的工作面试,需要好好准备,但你还是选择前一天晚上去和朋友喝酒喝到很晚,并在喝酒的过程中为第二天的面试发愁;


你想要结婚成家,你的理想型是一个细心、能给你提供情绪价值的人,但你却因为害怕相处过程中产生麻烦,于是就匆匆选择了一个你不了解,也不能满足你情感需求的伴侣\你把这种选择解释为“命运”。


上面的这两个例子可能有些极端,但这就是我们许多人在生活中经常进行的“自我破坏”行为。而如果我们不对这些行为加以“警惕”,很有可能就会一直无意识地重复这些行为,最终让生活变得越来越困难,我们也会对自己越来越没有信心。


下面这几种原因可以帮我们解释,为什么我们的大脑会产生这种防御,为什么我们会选择“自我破坏”?


02

我们为什么会进行自我破坏?


1.对自己没有清晰的认知,有冒名顶替综合症


如果你经常怀疑自己、认为自己不配拥有“美好”的一切,那么可能就会进行自我破坏,选择放弃。因为你不自信,总是担心别人会认为你是一个“骗子”,所以你会选择不承担这样的名誉风险,而主动放弃让自己变得更好的机会。虽然你可能有很强的能力、丰富的经验,但却对自己没有清晰的认知。


2.害怕选择带来的痛苦


纠结心理指的是对某人或某事犹豫不决,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或做什么决定。它会让你觉得自己处境艰难,觉得所有的选择都是挑战。当你进行自我破坏时,你会放弃选择,让事情顺其自然、自由发展,这样你不用做出艰难的决定了。这种自我破坏的行为可能会帮你减少面对选择时产生的焦虑与压抑。


3.害怕成功


心理学家凯沙·普鲁登说:“一个人可能会因为害怕成功而进行自我破坏。”


这听起来似乎不符合常理。


但凯沙·普鲁登解释道:“因为成功意味着更多的责任和风险,一个人可能会因为害怕成功带来的额外压力而选择逃避成功。因为在一般情况下,人们成功后的生活可能会发生一些变化,如居住的地方、熟悉的人际圈子都可能会发生改变,而这些改变会让人感到失落、同时也会产生对未知的恐惧。”


4.害怕别人的期待


为了避免他人的期望所带来的压力,我们也会选择“自我破坏”。因为在潜意识里,我们可能会害怕因为没有实现目标而遭到别人的拒绝或嘲笑,这种压力会让我们产生放弃或“自我破坏”想法和行为。


5.避免情感痛苦


心理学家乔斯林·帕特森说:“自我破坏”可以减轻“不舒服”的感觉。当我们感觉自己可能达不到自己想要的目标时,我们可以先选择主动放弃,因为没有人喜欢尴尬或羞愧的感觉。而主动放弃,看起来更像我们的一种自主选择,这种选择会让我们避免面对失败的痛苦感受。”


从上面的几个原因中我们可以发现,“自我破坏”并不是一种病,而是因为我们的大脑机制出于“保护”而产生的一种抵抗措施。


那么该如何做出改变呢?


下面,我们给大家提供了6条增强自我能力、避免自我破坏的方法来帮助大家。


03

增强自我效能、避免自我破坏的 6 种方法


1.重塑自我


心理学家帕塔克分享说:“停止自我破坏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改变你对它的认知。当你不再把它看成是破坏,而是大脑出于保护而做出的下意识选择时,你就能够克服恐惧,对它产生更多的好奇心。在做出改变的过程中,你可以让大脑中害怕的部分成为你的盟友,而不是敌人。这样你就会发现,有些东西可能并不可怕,而是因为你之前对它有扭曲的认知。


2.观察记录自己的模式


我们做一件事的方式就是我们做所有事的方式。


如果你发现自己总是在你期待的事情上产生放弃的想法或举动,你就应该问问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做?为什么自己总会做出相似的选择?为什么总是在一件事情上栽跟头?为什么总是像牢笼里的仓鼠一样,日复一日的循环?


意识到这些问题后,你可以开始观察自己的行为并通过日记将它们记录下来,慢慢地你可能就会发现一些自我破坏的真正原因所在。


3.制定替代行动


在自我破坏的背后,往往有一些你不愿意体验的感受,比如被抛弃、被嘲笑、被拒绝或害怕失败、害怕承担风险和责任。一旦你确定了这些让你感到害怕的情绪后,你就可以通过替代行为(至少三种)来避免自我破坏。下面我们将通过一个表格来帮你举例说明。



4.做出微小改变


如果你的自我破坏模式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那么让你突然开始改变可能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所以,你可以试着给自己一些时间,慢慢来。这里的慢并不是让你拖延时间,而是说你可以先从微小的改变做起。


行为的巨大改变始于微小。练习以微小的方式采取行动,让自己朝着目标前进,同时承认自己在行动过程中出现的困难情绪,允许自己在改变的过程中发生失败,给自己犯错的空间。


5.进行积极的自我对话


找出你内心的消极对话方式,将它转变更积极的对话。当你开始积极地自我叙事时,你就会停止自我破坏,努力去做你想做的事。


从今天起,请将“这是不可能的”“我做不到”改变为,“这是一件新的事情,我正在学习如何做。”当你的内心叙述发生变化时,你的外部身体才会采取相应的行动,事情才会发生转机。


6.寻求帮助


自我破坏模式可能很复杂,仅靠你一个人可能不好改变。但你也不必太过担心,你可以选择一个有经验的治疗师来帮助你一起探索你的思维模式,让你认识到你的思维模式是如何影响你的行为选择的,帮助你一起改变。


-End-


作者简介:psychouser,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北京心舍(ID:psychouse),为专业人员提供专业、高品质的文章、课程信息;为大众提供靠谱的心理健康科普文章。


举报
匿名

读一篇有启发的文章,然后思考和实践,让心得沉淀到日常习惯。
为什么老是拖延呢?是害怕冲突,害怕担责?贪图安逸?拖延期间自己很舒服吗?

2024-02-04 · 回复
匿名

😉

2024-02-03 · 回复
匿名

学习!

2024-02-03 · 回复
打开壹心理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壹心理-2000万用户选择的全生态心理学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