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公民》解析 | 与恶龙纠缠会成为恶龙

data.name
铭洋.

心理作者/优质答主

一所政法大学内,未通过英法美期末考试的学生迎来补考,他们模拟西方法庭,审理一桩被社会饱受争议的“20岁富二代弑父”案。这十二位学生家长组成陪审团,在听完学生的法庭审理后,将对本案做出“判决”。这十二名陪审员互不相识,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按规则他们必须达成一致,以12:0 的结果全票通过。


第一轮投票,有11人认定“富二代”有罪,所有的人证和物证都指向这一结果,对这位二十岁的富二代来说,“死亡”近在咫尺。唯一 一个投“无罪”的学生家长,他的观点是,案件需要仔细的讨论,因为涉及一个人的生命,不能随便对待,轻易下结论。



经过一番激烈的争执,最终,大家同意对此案件发表各自的观点,进行讨论—— 一个二十岁的孩子为什么会动刀杀人。


十号陪审员说,富二代杀人是因为他有一个河南农民的爹,蹲过监狱,离了婚,还抛弃自己的亲生儿子,这样的爹能是好人吗?能教育出好儿子吗?再说这富二代的后爹,也是河南人,十年间,从负债累累到身家过十亿的药业大亨,如果不干违法乱纪的事儿,怎么可能有今天,这样的人培养出一个杀人犯,有什么不可能呢?


而六号陪审员认为,富二代和他父亲激烈的争吵,争吵后杀人,就是他的杀人动机。



在心理学领域,有个心理治疗方法,叫做ACT接纳承诺疗法,它所主张的精髓在于解离自己的想法和认知,不以过去的主观经验为指导,专注于当下和此刻,以开放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问题,注重心理的灵活性。


正如八号陪审员的阐述,依据证人证词所说,富二代的生父经常来勒索这孩子,每次都会发生激烈的争吵,通常证人看到的情况是,这富二代很生气的一摔车门就走了,但这又能证明什么呢?


愤怒和争吵不代表一定会杀人。


但是,我们的头脑很容易陷入经验性的判断,通常你不假思索,脱口说出的第一句话往往是你最认可的观点,而这观点也恰恰证明了你对当下情况缺少全新的觉察。


我们为什么那么轻易地就对某人、某事下结论呢?


在ACT治疗理论中,有个概念叫“认知融合”。意思是说,我们没有和自己的想法分离,我们和自己的想法焊接在一起,与想法混合,以至于我们不能意识到我们此时此刻的所思所想。


当我们被想法控制,我们就被它们“勾住”,“卷入”,认知融合意味着,我们的想法支配着我们的行为。


比如十号陪审员的观点:


●认为河南人没有好人。


●认为蹲过监狱,离过婚就不会教育出好孩子。


●认为有钱人一定是通过干违法乱纪的事儿获利。


他的这些想法,可能源于过去的某些事情,如今用过去的思维模式套用在这个案件中,就未必可行。



在讨论中,有陪审员找出物证,证明凶器是把手工刀,有编号。因为富二代有这样的刀,就认定这么罕见的刀,其他人不可能凑巧也有,并且富二代说弄丢了,这正好说明是富二代在撒谎。


所以,当我们与想法融合,强行植入自己的主观想法,就很难进入当下的情境,保持开放的态度,就事论事地看问题。


在认知融合的状态下,我们的想法看起来:


1.绝对正确。


2.头脑中有个命令或者说有个标准让你必须去服从。


3.吸走了你全部的注意力 ,以至于失去了在此时此刻对自己想法、行为的觉察。


4.脱离了当下的情境,忽略事件中的其它细节。



故事到了情结的高潮和转折点,其他陪审员在八号的引领下,对案件进行抽丝剥茧的梳理、分析,终于发现两位证人对此案件的证词,存在着重大的漏洞:


1.通过一节车厢的长度和城铁的时速计算出,六节车厢的城铁通过一个定点至少需要6秒。案发当天,老人听到有人喊“我要杀了你”,一秒钟后听到有人倒地的声音;而住在对面的女证人在窗口,透过行使城铁的最后两节看到了对面的谋杀。就是说在前面整四秒的时间里,列车在老人的窗口前发出巨大的轰鸣声,老人其实什么都听不见。


2.八号陪审员,模拟了一遍证人看见富二代逃跑的全过程。证人的证词是,从卧室出来跑到大门口看见富二代逃跑,花费了15秒的时间,可事实是,一个老人拖着一条中过风的腿,不可能在15秒的时间跑到大门口。现场模拟的结果是43秒。


3.富二代身高一米七二,他父亲一米八三,要把刀刺入一个比他高11公分的人,与刀口刺入的角度相比,不大可能。


4.女证人说当天在窗口看见对面的谋杀,重要的一点,她是近视眼,但是她那天在床上翻来覆去很长时间睡不着,一个人在辗转反侧难以入睡的时候,是不会戴眼镜的。这种情况下她所看到的谋杀场景,有多少属实,就很难说了。



通过以上的分析结论看,两位证人的证词都是以自己的主观经验去认定的。


老人的主观经验是,他经常听到富二代和他父亲发生激烈的争吵;所以就认定案发当天他看见跑下楼的一定是富二代。


女证人是近视眼,在案发当天她如果没戴眼镜,并且案发时间是在晚上,那么,她不可能看清楚对面的真实情况,但是她又如此的肯定。


当八号陪审员在质疑证人的证词时,十一号陪审员的答案是,证人必须是对的,因为他是证人,证人怎么会出错呢?


所以,ACT理论认为,我们的思维是一把双刃剑,虽然有时会帮助我们解决问题,但如果不知道如何运用它,就会给我们造成伤害。我们需要从思维中抽离出来,接触当下,和当下的情境建立连接。


接触当下,就是活在此时此刻,对我们体验的全然意识,不迷失在我们的想法中。


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和周围的事物建立连接是比较困难的 ,我们习惯于用过去的经验快速解决当下的问题,这就如同一台自动导航仪,仅仅是走一个程序而已。所以,我们需要和过去的想法、经验保持一定的距离。


那么,与认知融合相对立的概念就是“认知解离”,“解离”意味着隔离、分开,和自己的想法保持距离,退后一步看,让自己成为想法的观察者。


当我们不与想法纠缠在一起,在“解离”的状态下,你会觉察到自己的想法:


1.也许是真实的,也许不是真实的。


2.不是你必须要服从命令。


3.或许重要,或许不重要,你可以自己选择给它们分配多少注意力。


4.来去自由,不需要对它们那么的执着或者排斥。在“解离”的状态下,可以俯瞰全局,观察当下发生了什么,自己的想法是否符合当下的情境,能够全面清晰的看待问题,了解事情的真相。



随着案件疑点慢慢的浮出水面,其他陪审员也逐步改变了原来的想法,投票结果为11:1,只有三号陪审员坚持原来的观点,即便现有的疑点可以推翻原有的证词。


原来 ,三号陪审员和他儿子在几年前发生了一次冲突,当时儿子又正处叛逆期,儿子从那天离家出走至今六年未归,一个电话都没有,老婆也因此和他离婚。


在讨论此案的过程中,三号陪审员一直是带着主观情绪和想法的。他对于儿子的出走很愤怒,又很痛心,同时也有愧疚感 。可是他不能面对自己的愧疚感,如果面对了,就等于承认自己错了,父亲在儿子面前怎么能有错呢?所以他一定要证明是儿子的错,这种情况下,他是不能判定富二代无罪的。


三号陪审员,他卷入了痛苦的记忆里,和过去的记忆相融合,沉浸在过去的伤害和失败中,在痛苦的感觉和情绪中挣扎。


最后,当三号陪审员说看到富二代就感觉那刀子是捅到自己身上时,大家就明白了,他的愤怒是因为觉得儿子对他太残忍了,就像那富二代对他的父亲。



ACT的目标是接纳生活中那些不可避免的痛苦,帮我们开创丰富、充实且有意义的生活。


所谓接纳,就是臣服,是悦纳我们的感受、想法、记忆;就是允许我们的感受和想法以它们本来的样子存在,不管它们是悲伤痛苦,或是开心喜悦;对它们开放,允许它们来去自如。


除非三号愿意放下父亲的尊严,承认自己当年的固执,敢于面对内心的愧疚感,不再和自己对抗,就可以从过去的情绪中走出来;当他愿意接纳儿子对他造成的伤害,就不会和内心的痛苦、愤怒继续纠缠。


如果你可以让自己的感受、想法在此时此刻,如其所是地存在,不卷入其中与之融合,放弃和它们斗争,你和它们的关系就开始松动,它们就会一点点变软,此时的你才能真正体会到“臣服”。


就如四号陪审员对他说的“向真理低头是件幸福的事情”。



所以,当我们接触当下,专注于此刻,以接纳、开放的态度面对问题,解离自己感受、想法,全然的觉察,就能帮助我们澄清问题,找到有价值的目标和方向。


与恶龙缠斗许久,会成为恶龙。


但是你有觉察到,你就会有选择,我是否要成为恶龙,你会有选择的自由。


最终,三号陪审员选择了“臣服”。



参考书籍:《ACT就这么简单》



责任编辑:婙莛
赞赏
举报
匿名

很走心很走心

2023-10-12 · 回复
匿名

有理有据

2023-09-24 · 回复
匿名

真实文字的力量

2023-05-22 · 回复
打开壹心理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壹心理-2000万用户选择的全生态心理学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