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入绝境之际,他们为何没有开口求助?

data.name
健康

认证作家/优质答主
作者:Arthur Chen
来源:微信公众号:一杯咖啡(ID:coffeecenter)
编辑: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  
联系: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邮箱 coffeepr@qq.com
原文标题:张家界的4个年轻人:陷入绝境之际,他们为何没有开口求助?


张家界的天子山,因古代土家族领袖自称“天子”得名,常年云腾雾绕,宛若人间仙境,是电影《阿凡达》的外景基地,很多人把这里誉为“人间天堂”。


大概就是这个原因,2023年4月4日,清明节的前一天,四个年轻人选择在这个他们认为最接近天堂的地方,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其中,一个23岁的女孩,在跳崖前的十分钟,把装着毒药的水杯举向天空,发了最后一条朋友圈:


“你好世界,再见”。



人们不禁要问:这4个年轻人怎么了,为何相约在这里自杀?


虽然这几年自杀等极端事件时而登上新闻,但是这样的“死法”还是震惊了许多人。人们关注、惋惜、猜测,随着媒体的跟进,越来越多的信息披露出来。

4个年轻人,自杀之前,都服用了远远超过致死量的药物,可见去意已决,即便张家界景区有人拉住了他们,他们还是要离开这个世界的。


4人在4月2日写下的遗书,内容很简单,说自己是“完全民事行为人,这个行为与他人无关”,更像一个杜绝网友浮想联翩、发散阴谋论的免责声明。这种“懂事”,令人心疼。



他们的身世也一一揭开,共通点是:家里很穷,父母不是已经过世,就是在苦苦谋生,而他们自己,学历都不高,也没有比较稳定的工作,家庭和生活都让人感到窒息。


他们与社会的联系也很少,普遍的评价是“存在感低(来自《三联生活周刊》的报道)。


他们用惊天一跃,换来了世人对他们、对和他们有类似生活状态的人,确实在这个世界存在(过)的确认,这多少是有些讽刺的。


事发后,一个媒体老总告诉我,还是要加强心理疏导工作,我只能对他笑笑。其实我们都知道,这样的事情,恐怕并不是用“缺乏心理疏导”就可以解释得通的。


不过,比起那些无力、担忧乃至恐惧,我更想提供一些更有力量的东西给大家。


所以,我想追问一个问题,也请大家一起思考:


是什么让这些年轻人,在选择自杀之前,没有开口求助?我们该如何让这些年轻人,面临绝境之时,能够开口求助?



我在网上看了不少这一事件的跟帖,可以说更令人忧心忡忡:


不少人表达对他们选择自杀的“理解”,认为他们的人生确实看不到什么希望。


还有不少人说,目前的处境,年轻人就是压力很大。


甚至有相当一部分人的说,自己其实和这些人也差不到哪里去,只是没有实施的勇气。


一个社会事件会引发巨大的关注,往往已经脱离这一社会事件本身,而是因为事件中的某些元素和社会的一种集体心态产生了共振


比如和这一事件几乎同时发生的某国企逼迫员工清明节加班的聊天记录,虽然事后经过核查,发现这是当事人因为没有成功入职、恶意编造出来的假记录,但是引发的社会情绪之大,却不能说是单纯编造信息导致的,而是确实很多人对这种被迫加班的深恶痛绝,借由这一事件,有机会集中释放。


张家界4位年轻人的相约赴死,引发的巨大社会震动,亦是如此。


我们把镜头拉得远一点,来看看和他们相似年龄段的年轻人是个什么处境吧:


去年以来,16-24岁的青年人,在剔除升学人口之后,失业率持续在18%左右,这个数字即便到2023年3-4月后,也没有明显的改善。


也就是说,进入就业年龄的青年人中,五个人中,有一个就没有工作


至于25岁以上的青年人,由于已经进入成人的残酷世界,他们的生存处境,更是乏人问津,缺乏有效统计数据。但是散见的各类个案报告显示,他们中不少人也失去了工作,或者在为可能的失业忧心忡忡。


我们也看到,不少年轻人开始摆摊,开始捡垃圾,这已经不是“小清新”的“一日体验”,而是他们在努力地想让自己活下去。


毋庸置疑的是,这个年龄段的年轻人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在正经工作,在过上美好幸福生活,亦或者可以“啃老”,不至于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但是如此众多的“个案”,也提醒我们,有为数不少的年轻人处境确实堪忧,并非是夸张其是。


这种处境堪忧集中体现在2023年3月,对“当代孔乙己”的集体情绪爆发。


大致原委是,某媒体劝诫现在的大学生在找工作的时候,不要过于“眼高手低”,不要受制于自己是大学生身份,而要学会“脱下长衫”(也就是什么活都要去做,不要就像做办公室工作),这样才是出路。


此文一出,引起诸多年轻人的声讨。



这种声讨既有对这种高高在上劝诫的不满,更是对自己困境无人理解的痛苦呐喊:


苦读多年,最终去做的工作,如果是完全不用读书就可以胜任的,比如摆摊、送外卖等,那么读书的意义何在呢?人生的意义何在呢?


甚至读了这么多年的书,摆摊和送外卖的体能都没有不读的好。


3月末,作家余华在某大学讲座之际,也被人问及“孔乙己”的问题该怎么破解,他罕见地跨领域谈到了经济问题:


“孔乙己”的问题要想解决,只有大力恢复经济,让经济恢复到原有的轨道上来,否则……


年轻人的焦灼,让余华都坐不住了。



这位以书写《活着》著名的当代作家很清楚,年轻人要“活着”,要怎样才能“活着”。


要知道,“孔乙己”只是作为当代求学大学生(包含硕博)的代名词,从年轻人数量来看,还是少数。


这群“孔乙己”,尚有比较不错的学识,至少懂一门外语,有一门学科的基本理论框架,手上还是掌握着一定的社会资源,而能读书上学,至少说明他们的家庭还有能力供养他们——无论如何,能成为“孔乙己”,至少还不是社会中最脆弱的一群人。


连他们都在为“活着”苦苦哀叹,何况于张家界这4个人所代表的其他年轻人呢?


因此,他们会面临是生存还是死亡,并不是一个单纯的精神健康问题,就是一个具有普遍社会心理意义的问题,脱离这个大环境去谈论是很滑稽可笑的。



既然是社会性的问题,不能指望只依靠年轻人自己去解决。余华能看到这点,我想很多人也能看到这点。


但是,为何张家界的这些年轻人没有向家人、向朋友、向社会开口求助,而是一心寻死呢?


我想继续把镜头拉远一点,去看看邻国日本。在2008年前后,他们的年轻人也曾遭遇过类似的处境。


当时,在日本免费派发食物(救济穷人)的活动现场,年轻的“流浪汉”人数急剧增加。


由于雷曼危机爆发,经济环境恶化,不少人被解雇,找不到工作,只能打临工,靠着这点薪资勉强填饱肚子,或者露宿街头。


就在2009年4月,也就是14年前的这个季节,日本满是樱花盛开的季节,许多人都出门赏花踏青,在日本福冈的某间出租屋内,有一个名叫北原学的年轻男性,被人发现饿死在家中。


他的冰箱空空如也,身上只有9日元。


在他租住的地方,人们找到了一封他没有寄出的信,信封里是一张破碎的纸片,上面只有一句话:


“帮帮我”。


年轻人何以至此?何以至死没有寄出这封求救信?


这一起年轻人“孤独死”事件,引发了日本社会关注,日本NHK电视台专门成立了录制组,想通过探究北原学的生平来探究一下三十岁年轻人的艰苦现状。


这个节目的相关采访,后来结集出版,2022年9月由上海译文出版社推出了中文版,名叫《三十不立:无法开口求助的青年人》



虽然是关注当时三十岁上下的年轻人,但是我认为这本书对于20多到40多岁的人都具有启发性。


这本书经过大量的访谈,发现当代很多日本年轻人有这样的心态:


“去做自己喜欢的工作”

“做想做的事情是最重要的”

“在社会中要发挥自己的个性”

“要去实现自我”


这是许多日本年轻人从小听到大的话。


在潜移默化中,“自我”与“职业的选择”非常强烈地结合在了一起,他们认为,从事有人生价值的工作就一定能够证明自己的个体价值。


而且,随着慢慢长大,这种想法变得根深蒂固。

所以,当他们找不到合适工作的时候,就会陷入人生没有意义的困境中。


另一方面,很多人从小经历了残酷的考试竞争,想要升学等,就必须得在人山人海的残酷竞争中胜出。


因此,他们自然而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拼命学习,成绩就会提高。不努力,成绩就会下降。



总之,一个人的成功与失败,只与个人的努力有关,能对其结果负责的人,也只有自己。


虽然说得是日本青年,但是作为中国读者读到上述这段话,一定不陌生。


NHK分析道:


正是这样的心态,阻碍了年轻人面临困境之际开口求助。


因为在他们看来,造成自己问题的人,究其根源是自己。过得不好,是自己不够努力,还有什么可说的,怎么好意思求助?


他们过于看重自我责任,也很在意别人的眼光,认为开口求助就是在证明自己过得不好。


让我们再回到张家界的这几个年轻人身上。


他们的处境是堪忧的,如果一味地想要自己来承担自己困境的责任,显然很容易陷入到无解,当他们看到问题无解,而自己好像永远都没有办法“实现自我”,过上想要的生活,这就容易导致一个人陷入绝望:


这样的苟活,又有什么意义呢?


然而,如果戳破这里的逻辑漏洞,可能就不太一样了:


1、一个人固然要实现自己,但是这是终极性的目标,不代表马上就能实现。


更重要的是,工作是按照社会需求来设置的,不是为了满足一个人的个人目的来设置的,从工作中找寻个体价值,本来就是一件很局限也因此很困难的事情。


只有打破找到“合适的”工作才能“实现自我”的悖论,才能把这种套住很多年轻人的精神枷锁砸断,让他们不至于因此而灰心丧志。

在当下,工作市场确实存在结构性问题的当下,这一点非常具有现实意义。


2、问题不是你造成的,但是重新站起来是你的责任。

必须明白无误地告诉他们,导致他们陷入如此窘境的人,并不是他们。

《三十不立:无法开口求助的青年人》在书中很明确地写道,这一代年轻人的悲哀在于,上一代年轻人,努力是管用的,而这一代年轻人努力了也很少管用,很多事就不是他们努力就可以做到的,而是大环境决定的。

要面对这一现实,也不容易。很多人可能更喜欢“一切在我”的爽感,但是承认“你无法主导一切”、“你是有局限性”,更能让自己从困境中解放出来。

当然,这不意味着宣扬一个人要自我放弃,而是接受现实之后,要把属于别人的责任归责于他人,也把属于自己的责任扛起来。

什么是属于自己的责任?

面对生活困境,自己站起来的责任。


问题不是你造成的,困境也是现实存在的,但是造成问题的人一般不会主动解决问题,他们能不掩盖问题,不推诿责任到你身上就不错了。


你如果希望自己的状况好一些,就要自己站起来。这里的站起来,包括承认自己的困境,然后寻求公开的求助。


当然,站起来不代表就意味着一切都会好转,问题依然在,困境亦如是。


但是,能站起来,就可以为自己找到活下去的出路。



张家界的几个年轻人,都有非常令人揪心的家庭环境。我不忍赘述。

如此的家庭环境,不仅造成他们的生活陷入更大的困境,也导致他们很难向家庭寻求帮助。

他们的家庭,不需要他们的帮助,就已经不错了……


张家界的几个年轻人,其实也有人向家庭求助过,但是得到的便是很冷漠,亦或者也是很无力的回复。


在《三十不立:无法开口求助的青年人》中,也曾对陷入困境的年轻人原生家庭进行过调查,发现他们的家庭多多少少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很难给予他们支持。

这也是“帮帮我”,始终没有说出口的主要原因。


因此,我刚才所说的开口求助,其实主要并不是指家庭求助。


而是说这个陌生人社会。

在《三十不立:无法开口求助的青年人》中,也描述了这样一群人,他们是社会工作者,主要的工作就是帮助那些无家可归的流浪汉,主要是在社会混迹的年轻人。

他们发现,当年轻人陷入困境,即他们脱离了主流社会(能够有一份稳定工作,能够实现自我照料),可能会有以下几种选择:

1、“脱”社会,即自杀等。
2、“非”社会,即变成流浪汉等。
3、“反”社会,即犯罪等。


因此,帮助这群年轻人,不仅是提升他们个人的福祉,还有改善社会整体秩序,避免社会整体下滑的深刻社会意义。

而他们开展工作,让年轻人开口帮助的思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1、传达“非罪化”理念。

即,这一切不是他本人造成的,这种观念一定要传达给他们,这样才能让他们从总是在自我谴责、自怨自艾的心境中解脱出来,能够更好地开口求助。

2、善于发现需要帮助的人。

年轻人好面子,或者认为自己的境况不需要别人帮助,所以要更加善于发现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比如,你知道如何识别年轻的流浪汉吗?

不是看脸,不是看身上,而是往下看,看鞋子。

一般来说,年轻人会更在意穿着和发型,因此光看他们的外表,不容易发现他们陷入困境。


然而,他们的鞋,一般都会脏得比较厉害,因为他们总是一味地走,在街上游荡,鞋子也会破掉,这一点往往是他们很难遮掩的。

有经验的社会工作者,正是通过观察鞋,来判断自己的工作对象,并向他们提供针对性的服务。

张家界事件发生后,有多少年轻人在网上表达了类似的弃世、厌世的念头?

这是非常令人揪心,同时也是非常值得工作的点。


我呼吁各大网络平台,不要坐视自己的社会责任于不顾,每一次重大的社会悲剧事件下,其实都有很多人在用表达评论等方式,在向社会“开口求助”。


你们一定要善于倾听,认真梳理,加以帮助,让你们的“大数据”也做点救人的好事吧。

3、协助他们与社会保持联结。

他们的主要问题,其实是人与社会失去了联结,从而觉得这个社会不值得留恋,如果能够有人与人的羁绊,就不太容易轻易放弃。

因此,就要从如何恢复这种联结着手开展工作。

我在《三十不立:无法开口求助的青年人》看到,有一个个案是社会工作者把当事人带到自己的家中居住,让他和自己的家人接触,包括让他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开始,让他慢慢恢复和这个社会的联结,感受社会的温情,同时下定决心,可以迈出更大的步伐,去改变自己的生活。



来自陌生人的善意“收留”和关爱,让他们看到,这个世界并不是一片灰暗的,自己也不是真的没有人要的“垃圾人”,一切还有转机。

这种做法,我们能不能借鉴呢?


绝不能坐等年轻人自己找上门来开口求助,或者质问年轻人,为何不自己想想办法,寻找身边的支持。


比起要求年轻人“脱下长衫”,我更希望我们的媒体,也能俯下身,去采访一下我们这个社会的“流浪汉”,去了解他们的现实困境,让他们能被更多人关注,呼吁他们更多地开口求助。



张家界事件,以及当下的种种事件,都让我们看到,脱离社会实际去谈心理健康、谈职业规划的局限性。


前阵子有个生涯规划师找我聊天,她看到了现在的年轻人都被工作问题烦恼,所以自己要帮助现在的年轻人更好地规划。

我告诫她:

这恐怕不是简单的不会职业规划的问题,至少要更新职业规划的思维。

事实上,当下的心理健康工作、职业规划帮扶等,都需要一些社工思维,要更加注重帮助当事人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不能只是坐在房间里,只看到当事人自己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而视那头“大象”于不顾。

当然,你也会发现,要解决现实问题,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如果你也没办法去解决这种实际问题,那么你也可以更好地共情一下当事人的困境,因为他们确实面临着更加现实和棘手的问题,而这种问题,如果是你碰到,也会同样无能为力。

去承认这种困境的存在,我们才会更好地理解,为何有很多人走上了绝境、为何很多人没有开口求助,去承认这种困境的存在,在当事人开口求助之际,被求助的社会才能做好相应的准备,提供相应的资源,从而才能真正有效地帮助到他们。


确实很困难,但是我还是要开口,向大家“求助”:

请大家把这些理念传达给更多人,让他们知道,自己可以求助,让那些想帮助他们的人知道,自己该如何帮助。


作者简介:Arthur Chen,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心理圈稀有性别男颜值高咨询师,长相年轻、内心成熟的代表人物。座右铭:惜时惜人。咨询小时数:4000小时,研究方向:职场心理、婚恋两性、身心疾病、朋辈心理辅导。近期关注:要事第一、正念减压、网络时代人际沟通。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一杯咖啡(ID:coffeecenter),一杯咖啡公益心理团队。2012年在上海出发。组织咖啡心理公益咨询、公益单身相遇活动、公益心理团体活动、公益心理咨询师学习活动、心理类科普原创翻译读书文章不定期更新。助人自助,用生命影响生命。一杯咖啡,温暖世界的内心。

举报
王花花113

《了不起的盖茨比》里第一句话就是‘当你想批评别人的时候,要想想他是否有你这样的条件’。钱不是万能,但没钱就是万万不能,贫穷是万恶之源,希望下他们下辈子投胎到衣食无忧且不缺爱的人家。

2023-04-18 · 回复
华风夏韵

👍🏻👍🏻

2023-04-17 · 回复
小鲸鱼vcpeOo

贫穷是一种慢性致死病,这是社会问题,不是心理学灌汤画饼就能治好的!还是尊重他们的选择吧,虽然选择死,但至少在选择那一刻,他是一个自由的灵魂!

2023-04-17 · 回复
打开壹心理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壹心理-2000万用户选择的全生态心理学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