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父母,不发脾气却更伤人,很多80后90后都中招了

data.name
壹心理官...

认证作家
晴岸 | 作者
Keane、笛子 | 编辑
网络、unsplash | 图源


前段时间,一条视频引发了网友热议。


一名2岁多的小女孩,半夜不肯睡觉,想出去玩。


妈妈问她:“那一直玩到天亮可以吗?你可以做到吗?”


孩子说可以。


于是,妈妈带她出门了。


凌晨3点的大街上空无一人,孩子兴奋地跑来跑去。


但时间一长,她开始感觉到寒冷和困意,想回家了。


妈妈好像一直在等待这个时刻,立刻说道:


“宝宝,不可以!因为我们出门的时候约定好了,不到天亮不能回家,不可以睡觉!”


孩子只能继续玩。



接下来的时间里,孩子时不时就试探性地,向妈妈表达想回家睡觉的意愿:


“妈妈我好累”;“我困了”;“我小手好冷”……


而妈妈也时不时就问她:“你现在想睡觉了吗?”


但只要孩子说想,妈妈就毫不犹豫地拒绝,反复强调“不玩到天亮不回家”的约定。


直到早上6点,孩子的情绪已经崩溃,一边哭一边发脾气,妈妈依然不为所动,甚至看着孩子着急的样子笑出声来。



行为疗法认为,把一个人喜欢的某件事情和“负性情绪”绑在一起,形成身体记忆,可以抑制和消退此行为。


很显然,这位妈妈就是这样做的。


她成功地让孩子把“熬夜出来玩”这件事,和“痛苦”绑在了一起。


这样,以后孩子只要一想到不睡觉出门玩,身体就会自动产生难受和恐惧的感觉,只好乖乖睡觉。


不知从何时起,越来越多的家长这样做:


我让你不要吃冰淇淋,你不听。那好,我让你吃到吐,让你一看到冰淇淋就生理性厌恶


我让你不要看电视,你不听。那好,也给我看到吐,让你一打开电视就害怕。


这种教育方式,美其名曰:“用魔法打败魔法”。



同时这些家长都有一个共同点:情绪特别“稳定”。


既不打也不骂,没有发脾气,“温和坚定”地就把孩子教育了。


因此引来网上一片夸赞,认为这样的家长懂教育,有童心,是又酷又独特的新型“80、90后带娃方式”



然而,孩子的感受是什么呢?


比如这个视频里的小女孩,她会不会在痛苦中感到困惑:


妈妈今天怎么了?


明明是妈妈带我出来玩的,为什么累了不让我回家,困了不让我睡觉?


为什么妈妈明明没有生气,我却那么不舒服,甚至要哭着闹着求她带自己回家睡觉呢?


因为本质上,这是一种隐藏极深的“隐性攻击”。


妈妈以为自己做得很好,没有攻击孩子。


但实际上,孩子潜意识的雷达早就探测到了妈妈对自己的气愤、不满和敌意。


很多时候,隐性攻击的杀伤力,比直接攻击更可怕。


今天,壹心理就来和你聊聊:“隐性攻击,是如何破坏关系的”。




01

什么是隐性攻击?


顾名思义,隐性攻击,是因为我不能,或不想“在明处”攻击你。


所以表面上,我不能把这个攻击性显露出来。


那么我的恨和敌意怎么办呢?它们是不会凭空消失的。


所以只能暗戳戳地释放给你。


这种隐性攻击,在所有人际关系中都会出现,比如家庭中的亲子关系。


心理学家温尼科特认为:所有正常的母亲,都会在潜意识里恨她的孩子。


理由有很多,比如:


孩子会扰乱妈妈的个人生活;


孩子会对妈妈呼之即来挥之即去,就像一个没有报酬的仆人,一个奴隶;


孩子只知道索取,压根不知道妈妈为自己付出了多少……


然而,妈妈即便很累很无力,还是要耐着性子,挤出笑脸去照顾孩子。


不满、愤怒、恨意等情绪,就诞生了。


这很正常。


好的妈妈,可以意识到这种恨意,并用适当的方式释放出来。


而这位妈妈,很明显她心里对孩子是有恨的——恨孩子这么晚还要出去玩,恨孩子不听话,不体谅自己……


但如果妈妈没有意识到,或不愿意承认这个恨,就会不自觉地用一些隐性攻击方式,来排解隐藏的恨意。



作为妈妈,她未必不知道,如果真玩到天亮,孩子一定会崩溃,会难受,但是她依然要这么做。


因为她潜意识里愿意看到孩子崩溃和难受——只有这样,自己才释放出了一些东西,好受一点。


但头脑会告诉自己,也告诉孩子:


我只想用这种方式让你懂得,晚上不睡觉是真的很难受,正常作息是非常重要的。


这是妈妈用心良苦、辛苦教育的表现。


这样既惩罚了孩子,宣泄了心中的恨;又不打不骂,道德上完美无瑕。


而孩子,明明体验到了那种被羞辱、被捉弄、被欺负的痛苦和愤怒,却又无法攻击温柔陪自己出来玩的妈妈。

因为妈妈做得无可挑剔。


父母觉得这样非常完美,既惩罚了孩子,自己“好父母”的人设依然没崩,孩子吃了教训后也会更听自己的话,一举三得。


于是经常使用“隐性攻击”,沾沾自喜。


殊不知,孩子早就看透了面具后的把戏。




02

你没表达出来的攻击性

对方都知道


那么,孩子是怎么觉察出父母的隐性攻击的?


心理学上,所有关系中的沟通是都由两部分组成的——


一个是语言思维,还有一个是情绪情感。


可以说,语言思维是明线,情绪情感是暗线,每一次沟通,都是明、暗两条线同时去传递信息的。


而沟通中最大的一个误区是,我们都以为对方接收的,是我们语言思维传递的信息。


殊不知,ta真正接收到的,正是我们没说出来的、情绪情感层面传递的信息,并且更多地受这些信息的影响。


所以在任何关系里,一个人没有表达出来的攻击性,对方其实都能感受到。


哪怕ta只是一个孩子。


无论我们表面上有多和颜悦色,孩子都能察觉我们压抑的愤怒和恨意;


无论我们口头的道理有多正确,孩子都能察觉到我们隐含着的、对TA的否定和不接纳。


同理,无论我们怎么表演“我听你的”。孩子都能觉察到,我们真正的意思是——


“看你以后还敢不敢不听我的了”。



只不过,孩子说不出来:


“你在捉弄我”;


“你在欺负我”;


“你在惩罚我”。


因为他们没有被倾听过,也没有被允许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感受。


他们总是被忽略、忽视,感到自己不重要,没有说话的份儿。


日复一日,只能被动地承受着父母的“隐性攻击”。




03

长期隐性攻击

会对关系造成什么影响?


我一个朋友,特别在意自己是不是他人眼中的“好妈妈”,是不是“情绪稳定”。


所以,她从不对孩子表露自己真实的愤怒。


不管多生气,表面都是“可以,行”,然后又忍不住隐性攻击孩子来释放自己的怒火,这样无异于给关系投下无色无味的“毒药”。


久而久之,这样会对孩子造成什么影响呢?


a. 巨大的内心冲突


前面我们说了,当你在关系中压抑情绪,使用隐性攻击,关系的另一方是能直觉地感到你的真实情感的。


所以当孩子很清楚父母明明在生气,可表面上又偏偏做出一副特别温和有耐心的样子。


这种矛盾的信息一再进到孩子心中,会让孩子无所适从,惶恐不安,引发激烈的内心冲突。


b. 自我攻击


心理学认为,攻击性如果无法指向外界,就会反噬自身。


被隐性攻击的孩子,攻击性很难流动起来。


因为父母太完美、太强大了,自己作为家庭中的弱者,无力攻击父母,只好把矛头转向自己。


从这个角度上说,非打即骂的父母虽然也很糟糕,但是面对这种父母,孩子知道问题不在自己身上,旁人也都知道是父母的问题。


这样的孩子没得到过爱,但内心冲突相对较少。


真正能把孩子逼疯的,是那种伪善的父母——


明明攻击了孩子,又非要当个好人,旁人也都认为父母没打没骂,很有耐心。


因此没有人为孩子说话,也没人理解孩子的痛苦。


这种情况下,孩子最痛不欲生。


看到这里,有的家长可能会问,那难道以后就直接打一顿吗?


当然不是。


很多人眼里,如果不能隐性攻击,那就只能疯狂打骂了。


其实在这两个极端中间,还有很多方法,可以用来和孩子沟通。




04

如何正常表达情绪

又不伤害孩子


和孩子的沟通中,有时候最关键的,不是安抚孩子的情绪,而是安抚自己的情绪。


想要安抚自己的情绪,就要穿过岁月,看见童年那个弱小无助的自己。


还是以孩子不睡觉为例。


若你的妈妈曾经在你不睡觉的时候,对你百般催促,叱责,恐吓。


当你成为了母亲,看到孩子哭闹着不睡觉的样子,立刻就有种灭顶之灾要来了的感觉。


你也习惯性地用妈妈对待你的方式,对待你的孩子。


这就是创伤的代际传递。


所以当孩子不听话、我们很生气的时候,我们可以做这三步:


a. 展开自我对话


问问自己:


孩子当前的这个行为,我以前有过类似的吗?


如果有,那个时候我是怎么被对待的?


被那样对待,我当时是什么感受?


如果可以重来,我希望被怎样对待?


不要小看这些问题,这就等于把我们和孩子做了一个区分。


区分究竟是他此刻的行为让我这么生气,还是他的行为激起了我曾经的某些感受,才让我这么生气。


如果是后者,相信你对眼前的孩子就没有那么大的怒火了。


b. 用恰当的方式释放攻击性


尽量多表达“我……”,如:


“我不想出门,现在太晚了,我也很累了”;


“我不愿意让你这样折腾”;


“我很讨厌这么晚了还不能休息”;


甚至直接说:“我很讨厌你这样做”。


这样,我们既表达出了真实的自己,和真实的情绪,但却没有发泄,而是有理智参与进来。


另外,尽量不表达指责“你……”的信息:


“你怎么这么讨厌”;


“你是不是想让我死”;


“你为什么就是不能让我好过”;


“你你你你你你 ……”


这样沟通的话,孩子应该很难过,而我们也达不到沟通的目的吧。


c. 向家里其他成年人寻求帮助


在这个视频里,只有一个疲惫的母亲,面对一个高需求的孩子,没有任何人帮助她。


一个母亲如果要不断地给孩子灌输母爱,那么她同样也需要自己的环境(尤其是自己的丈夫),也能够给自己注入程度基本相当的关爱。


否则,她们作为一个人,会无力,会抑郁。


母爱不是永动机,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如果她输出给孩子的母爱,和自己所收到的关爱长期不平衡,那么抑郁焦虑就会成为必然。


只有当更多的支持力量都给到母亲,母亲才能更好更从容地面对她的孩子,而不是将痛苦发泄转移。




05

写在最后


每一个孩子都是懵懂而来,却打开我们尘封的潜意识大门,给我们宝贵的机会,让我们一次次回到过去,重新认识自己。


当年那个小小的自己,通过孩子,与我们再次相遇。


Ta们都渴望被好好对待。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每瞬间,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的人格。”


如果你用心养育了眼前的这个小人儿,终有一天你会发现:这也是我们穿过岁月,送给自己的礼物。


就让我们送给自己,也送给孩子这一份珍贵的礼物吧。


世界和我爱着你。



责任编辑:婙莛

举报
小鲸鱼芸珊美

看着以前的自己真是可怜啊

2023-04-15 · 回复
青章

学习了

2023-04-13 · 回复
丁张译方

创伤的代际传承太可怕了

2023-04-12 · 回复
打开壹心理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壹心理-2000万用户选择的全生态心理学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