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行为艺术大赏丨社交媒体中的自我呈现

data.name
京师心理...

认证作家
作者: MR.
编辑:良久
美编:Zene
来源:微信公众号:京师心理大学堂(ID:bnupsychology)


一条朋友圈编辑2小时,为评论喜为点赞忧,设置三天可见,换千奇百怪的头像......



种种朋友圈的“行为艺术"背后都有着不为人知的秘密,是一时兴起,又或是早有预谋?


本文带您探索种种真相,请耐心品阅。


“人设”遍地走,安能我是雌雄?


朋友圈里,无论是展示个人生活或是吐槽全世界(bushi,我们总是不由自主地考虑这条内容会被谁看到、看到后又会有什么反应、会给人留下什么样的印象,从而影响我们编辑的方式、措辞语气词的使用、以及背后的角色设定。


欧文·戈夫曼(Erving Goffman)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中提出“拟剧论”,即人生是一场表演,社会这个大舞台里人们总是展示着各式各样的“人设”,做着尽善尽美的“印象管理”。


这样的行为在社会心理学上则被称为“自我呈现”,指个体向他人传达自我信息,旨在构建、维护、修改自己的公共形象[1]。


你我都戴着虚伪的假面,世间或许本就不存在所谓真实自我的显露。所谓“人设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精雕细琢的碎片化信息,往往承载着我们理想中的“自我形象”。



“别让社交媒体blabla”,它有这么厉害???


常听人说别让社交媒体毁了你的生活、毁了你的自信、造成你的精神内耗......社交媒体或许真的会造成一些焦虑,但发个朋友圈也会造成内耗吗?


想想也不无道理,发完朋友圈之后人们总是会频繁关注谁点赞、谁评论、谁又点赞又评论、几个赞、评论了啥...等等,自发出那刻起,我们就守望着小红点的出现、频繁下拉刷新朋友圈。过了半天还没几个赞我们就落寞,受到颇多关注就满足......


(天哪,这不就是学堂君本人/(ㄒoㄒ)/~~


如果社交媒体真的会引起我们心情的起伏,那它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首先,根据米德(Meed)的“主我 (真实自我) --客我 (他人评价的自我)”理论,人对自己的判断、定义、了解依赖于外界评价的因素,因此社交媒体中的反馈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我们对自己的认识。


其次,社交网络赋予了我们“三思而后行”甚至“撤回”的机会,我们可以不断修改、打磨我们准备呈现的“人设”,而非现实中微表情都无所遁形的完全曝光。因此,朋友圈也就成为了一张精美的名片,我们掌控着释放给外界的信息,从理想的形象中获取满足感


(图源网络,侵删)


此外,在对过往研究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发现,在社交媒体上积极的自我呈现 (分享美食、旅行、美美照片、生活vlog...) 和真实的自我呈现 (未修图照片?hhh) 会提高幸福感[2]。


不过,研究也指出,消极的自我呈现 (吐槽、焦虑、无语) 会显著降低幸福感。


在朋友圈发泄情绪垃圾时,我们的情绪感受并不会似预期那般变化,发出朋友圈的那刻,我们自己可能已经开始陷入更深层次的消极状态中[2]。吐槽有风险,发圈需谨慎~~~


此外,发完朋友圈后得到的反馈也会对我们产生一定影响。


有人点赞、善意留言都会带给你不一般的幸福体验[3],甚至还会使你对这个积极参与你朋友圈的人产生一定的好感[4]。社恐人学到交友秘籍了叭——要多多给人点赞留言!用积极反馈潜移默化刷好感!击溃目标人物的心理防线!


当心社交媒体可能带来的危机. . .


这样看来,社交媒体上的自我呈现是有很多好处的,但它有着以下几个不得不说的危险之处[5]:


1.本我丧失


有研究表示,网络中呈现的“自我”和现实生活中的“自我”的人格特质相关并不显著[6]。此时网络中“假我”的存在可能是基于一种“补偿我理论”[7]——目的是展示现实中不能或不愿表达的“我”,但这样虚拟和现实中自我视角的来回转换也很可能造成内在迷失,即找不到真正的自我。


有趣的是,并不是所有人都会使用和自己截然不同的假面,这可能和每个人的自尊水平有关。研究指出,自尊水平越低,越倾向展露“假我”[4]。


2.虚假演出


在社交媒体上,人们的距离变成了可主动调控的,这样的“可控性社交”可以让大家“用最低的成本交最好的朋友”,为现实来往做铺垫,比如有时候人们对陌生人张口就来的亲昵称呼、亲亲贴贴表情包,但这样的情感交流可能与人们期待的真诚社交相距较远。


(Netfilx连续剧《黑镜》中就曾描绘了一个由社交媒体评判人的虚伪世界,图源网络,侵删)


3.伪满足感


有时候人们无事可做就会选择刷朋友圈,或者分享有趣的内容,这会给人带来一种“伪满足感”,在不自觉频繁下拉刷新朋友圈的过程中,生活的缝隙被填满,看似休闲,实则沉迷其中、头脑空空,社交媒体上瘾已经让很多人受困其中。


4.后台困境


这一方面即社交媒体的原罪——误解和隐私泄露。


比如有一天你想表达一种意境,但朋友们只关注到图片里的猫猫很可爱,或者你发了一段卡夫卡书籍的阅读摘要,爸妈立刻打电话来问你发生啥了、劝你看开点......


这一切的本质其实在于波伊德 (Danah Boyd) 曾提出的“语境坍塌”现象,即给用户带来“矛盾、不确切、误导性语境线索”的数字社交语境。主要是因为网络中没有明确具体的语境、好友关系不再有界限、自我呈现的“观众”不分远近亲疏、没有除文字外其他信息容易造成误解......


反自我呈现行为——删朋友圈有用吗?


删朋友圈行为常出现在酒后第二天早上、分手正当时、深夜emo第二天上午/正午......


2020年 (放心吧和疫情没关系~) 出现了这样一篇文章——《反向自我呈现:分手者在社交媒体中的自我消除行为研究》[8],讨论了分手后人们在社交媒体上的自我消除行为 (删朋友圈最典型!),一共有以下几个原因:


1.公开撤展


人们常常官宣恋爱,却很少会公开宣布自己分手,可能源于人们不愿意呈现消极自我。这样在沉默中消除数字痕迹的形式属于一种温和、体面的宣传告知方式。有时也会通过设置三天可见来先行关闭来访者的通道,再慢慢消解情绪之后处理。



2.信息传递


吵架闹分手如果不删朋友圈,可能还存在一丝丝挽回的余地;如果直接不假思索的删掉所有共同回忆,这就属于是一种“铁了心要分手”的态度表达了。另一方面,其实删好友、拉黑、删朋友圈这类消除行为都会被认为是一种直接的否定,目的是像“砸东西”一样向对方传达“我不要了”的信息,从而给对方造成伤害。


3.自我更替


自我消除的行为其实伴随着自我内部的反思,删除行为 (好友、朋友圈、语音、聊天记录...) 也有着帮助分手者重建自我的作用,减少反刍频率,从中抽离,否定旧我、更替为新自我。


头像居然和人格有关?

那换头像是...人格分裂?


头像是我们交友时出现在对方眼前的第一个关于"自我"的呈现,人们常常通过头像来表达自我,简明扼要地提取出自我“关键词”


一项研究结果表示:很常用的大五人格测验中的五个人格 (宜人性、尽责性、开放性、外倾性、神经质) 得分越高,人们选择用自己的照片当作头像的概率就越大[6]。其余得分较低的人则更常用动漫头像、动物植物、风景等等作为头像。


那当代年轻人为什么会频繁换头像呢?有研究者[9]进行了一个社会调查,得到的答案如下:


1.个体特性(觉得好看;喜欢动漫/明星;取悦别人;用太久了;撞了撞了!)

2.情感需求(找乐子;换心情;取悦自己;新开始、新头像!)

3.社交归因(维护人设;营销宣传;不想被认出来;给暧昧对象一个话题)

4.尊重归因(刷存在感)

5.媒介(QQ会员可以换高级的头像挂件!)


还有一种说法,是人们已经厌倦了社交媒体里源源不断的信息潮,产生了社交媒体倦怠,渐渐不再发QQ空间和朋友圈。换头像就成了满足情感需求的一种含蓄的替代行为[9]。


(图源网络,侵删)


生活在别处


不论是当几个月更新一条朋友圈的“潜伏者”,还是做一个每天七八条刷屏的“积极分子”,我们都是在朋友圈里表达自己。或许这样的状态会更好:如果不开心就关掉朋友圈不看它,想发了就尽情的营造自己的“人设”,想设权限就设,想换什么头像就换什么头像,不必过多忧虑谁谁谁看到会怎么怎么样,自己的社交媒体,自己的地盘,自己开心最重要了。


最后,希望大家不被朋友圈绑架生活。


投票:大家的朋友圈状态是怎样的呢?(单选)


  • 刷屏大王,有事都会发一下

  • 转发大师,公众号的搬运工

  • 只点赞评论,从不发个人动态

  • 朋友圈已关闭

  • 其他,欢迎留言评论~


-学堂君-


朋友圈的分组可见功能极大地促进了人设建立:摸鱼玩耍的朋友圈一定要屏蔽老板导师,而努力学习工作的朋友圈一定要让他们看到,积极阳光的文案或美照要让朋友们都来欣赏,而至于发疯文学嘛,或许要换个社交平台发发


参考文献:
[1]Baumeister, R. F. (1982). A self-presentational view of social phenomena. Psychological bulletin, 91(1), 3.
[2]毛良斌.(2020).社交媒体自我呈现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元分析.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08),141-148.
[3]戴虹,郭菲 & 陈祉妍.(2020).青少年假想观众对社交应用使用的影响:自我呈现和积极反馈的多重中介作用.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03),581-585. doi:10.16128/j.cnki.1005-3611.2020.03.030.
[4]姜永志,白晓丽,张璐 & 赵思琦.(2022).青少年线上积极自我呈现与幸福感的关系:线上积极反馈与自尊的作用. 心理发展与教育(01),45-53. doi:10.16187/j.cnki.issn1001-4918.2022.01.06.
[5]李志文,傅晟 & 王洪添.(2019).社交媒体中自我呈现与主体迷失问题研究. 电脑知识与技术(34),201-203. doi:10.14004/j.cnki.ckt.2019.4103.
[6]张庆园 & 张凌媛.(2021).人格失焦:数字原住民人格特质与微信个人资料图像的自我呈现. 国际新闻界(01),138-157. doi:10.13495/j.cnki.cjjc.2021.01.008.
[7]朱绘霖 & 程乐华.(2008).补充、补偿—博主的两种自我表达方式及其呈现效果研究.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组委会.(eds.)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pp.183).
[8]董晨宇 & 段采薏.(2020).反向自我呈现:分手者在社交媒体中的自我消除行为研究. 新闻记者(05),14-24. doi:10.16057/j.cnki.31-1171/g2.2020.05.002.
[9]曹高辉,巩洪村 & 梅潇.(2020).社交媒体用户自我呈现变更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以头像更换为例. 情报科学(06),44-52. doi:10.13833/j.issn.1007-7634.2020.06.007.

作者简介: MR.,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京师心理大学堂(ID:bnupsychology),京师心理大学堂,北师大心理学部出品,奉行“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心理学科普平台”的项目定位,努力将北师大心理学百年积淀奉献于社会,凝聚师生力量传播科学知识,让心理学走进千家万户。

举报
落叶知秋

学习

2022-12-25 · 回复
匿名

挺真实

2022-12-24 · 回复
Lynn

学习

2022-12-23 · 回复
打开壹心理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壹心理-2000万用户选择的全生态心理学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