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丑效应:因为你的不完美,我更愿意靠近你|心理词条

data.name
媛言

互动达人/认证作家/优质答主

01

阿伦森和他的出丑效应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艾略特·阿伦森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他把四段情节类似的访谈录像,分别放给他准备要测试的对象观看。

 

在第一段录像里,接受主持人访谈的是,在自己所从事的领域里取得了辉煌成就的优秀成功人士。在接受主持人采访过程中,他淡定的态度、不俗的谈吐,不时博得台下阵阵掌声;

 

在第二段录像中,同样也是一位成功的人士。不过他的表现略为羞涩,当主持人在介绍他取得的成就时,他表现得有点紧张,一不小心把桌子上的咖啡碰倒了,咖啡还将主持人的裤子淋湿了;

 

在第三段录像中,接受采访的对象是个普通人,采访过程表现得比较正常,但平淡无奇,没什么亮点可言;

 

在第四段录像中,接受采访的也是个普通人。但和第二段录像中的成功人士一样,他表现得比较紧张,采访过程也把咖啡碰倒了。

 

录像播放结束后,阿伦森请测试者从4位被采访者中选出最喜欢和最不喜欢的一位。

 

毫无悬念,测试者最不喜欢的是第四位普通人。

 

然而出乎人意料的是,测试者最喜欢的竟然是第二段录像中碰倒咖啡的那位成功人士。近乎完美的第一位成功人士反而不是大家最喜欢的。

 

实验的结果在社会学心理学家中引起很大的影响,他们称这次实验为【出丑效应】( Pratfall Effect)。

 

【出丑效应】是指才能平庸者固然不会受人倾慕,而全然无缺的人,未必讨人喜欢。最讨人喜欢的人物是精明而带有小缺点的人。

 

因为Pratfall 是英文中的俚语,类似北京土话“仰巴脚儿”(指不小心摔个四脚朝天的姿势),所以出丑效应也叫【仰巴脚效应】。


 

02

出丑效应给我们的启示

 

每个人都追求尽善尽美,而【出丑效应】告诉我们,完美的人对人们的吸引力其实也没有那么大。

 

一个过于完美的人,容易让人产生距离感,感觉难以靠近,而那些敢于把自己的不完美展现出来的人,人们会更喜欢。

 

我们熟悉的钱钟书先生,他从小痴迷于读书,他的大半生都与书相伴据说,他在清华读书4年,连玉泉山、八大处都没有去过,却横扫整个清华图书馆。

 

先生不仅爱看书,还倾尽毕生心血来写书。

 

他毕生最伟大的成就不是写了《围城》,而是被企鹅经典文库收录的《管锥编》。该文库收录门槛极高,在2000年之前只收录两位中国作家的书,一位是鲁迅,另一位就是钱钟书先生。

 

钱钟书先生被誉为中国的文化的昆仑博学鸿儒】,但杨绛先生的《我们仨》却让我们了解到钟书先生有趣的另一面。

 

钟书先生时常感叹自己拙手笨脚”。他不会打蝴蝶结,甚至分不清左脚右脚;拿筷子只会像小孩儿一样一把抓;初到牛津留学时,有一次一个人出门,下公交车未及站稳,车就开了,他脸朝地摔了一大跤,磕掉大半颗门牙。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也会和我一样发出感慨?即使是钟书先生这样的名人,也并不是完美的化身,他们也是有血有肉、有强项也有缺陷的人。

 

但钟书先生的这些缺点,并不妨碍我们对先生的敬仰,反而使他的形象更鲜活灵动,觉得他离我们更近了。

 

在生活当中,有些人明明已经很优秀了,但总喜欢说我这里不够好,那里也不行。”他们不仅对自己的要求高,对别人亦同样如此,搞得身边的人经常抱怨“和你在一起真的很累。

 

但越是这样,他们就越焦虑,越是觉得是自己不够好,最终的结局就是导致自己痛苦不堪,身边的人不得不远离他(她)。

 

这种刻意营造完美人设的行为,其实是内心的自卑感在作祟。比起营造人设的辛苦,他们更担心得不到身边人的认可。

 

但越是刻意隐藏自己的不足,越是刻意追求完美,这反倒成了自我形象的破坏和他人远离的一个重要因素。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过:“知仁者智,自知者明。”

 

每个人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都有可取之处,也有无法达成之事。我们无需焦虑、无需沮丧,看清自己、做好自己就好。



 

03

 学会出丑效应,接纳自我

 

每一朵鲜花都有自己的缺陷,人也一样,不可能十全十美,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接纳真实的自我。

 

岸见一郎、古贺史健在《被讨厌的勇气》中指出:

 

“【接纳自我】就是假如做不到就诚实地接受这个做不到的自己,然后尽量朝着能够做到的方向去努力,不对自己撒谎。

 

但需要注意的是,自我接纳不等同于自我肯定。

 

自我肯定是明明做不到还不停地暗示自己“我能行”“我很强”。殊不知这种过度地自我安慰,其实是对自己撒谎的生活方式。

 

比如,这次考试你只得了60分,你对考了60分的自己说:这次是运气不好,要不然我可以考到100分的。”。这是【自我肯定】;

 

与此相对,你如实接受考60分的自己,然后分析存在的问题,再努力思考【如何才能考到100分】,这才是【自我接纳】。

 

法国著名心理学家、精神科医师克里斯托夫·安德烈在他的著作《内在疗愈》中讲过这么一件事:

 

安德烈有一次被邀请为同行做一个关于认知行为疗法的介绍。接受邀请的开始,他是兴奋的,一方面得意于他人的邀请,另一方面是高兴有人对他研究的东西感兴趣。但高兴之后接踵而来的却是焦虑。

 

因为讲座的时间有一小时,他希望自己在这一小时的时间里能做到尽善尽美,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人感觉自己就是个超人。

 

意识到这种苛刻的要求使他不允许自己出现一丝软弱的时候,他没有逃避自己的情绪,也没有让情绪侵占自己的大脑,而是把它看成一种警报。他开始寻找问题的根源,并进一步分析滋生情绪的念头,再审视他们。

 

最后,他选择在同事面前坦诚说起自己在演讲时感受到的压力,并就压力问题和他们进行交流。

 

令他意外的是,自己的坦诚不但没有受到同事的嘲讽,反而是听到很多同感的人真诚地回答,这些回答让他感到安心,善意的交流还为他们带来共同进步的惊喜。

 

克里斯托夫·安德烈说:


“不愿意揭露自己的缺点或失败,事实上是一种危害性很大的完美主义。”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弱点,那些“活得很好”的人,都是能够接纳自我的人。

 

每当我们接纳了自己的一个不足后,不要急着评判自己,也不要急着问自己做得好不好,我们要做的就是先为自己的进步感到高兴。


 

写在最后

 

作家周国平曾经说过:

 

“人生有三次成长,第一次是发现自己不再是世界的中心,

 

第二次是发现再怎么努力也无能为力,

 

第三次是接受自己的平凡并去享受平凡。

 

余生不长,愿你能坦然接纳那个不完美的自己,学会欣赏那个有优点也有缺点的自己,在接纳自我的过程中,活出自己的精彩。

 

你要相信,你的缺点不会埋没你的光彩,相反,你的缺点让你更加灵动和鲜活,更让人愿意靠近。


世界和我爱着你。

 

参考资料:
1、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7%BA%E4%B8%91%E6%95%88%E5%BA%94/9626637?fr=aladdin
2、岸见一郎、古贺史健的《被讨厌的勇气》。

作者:媛言
责任编辑:一只梨

赞赏
  • 人生答疑馆
1人打赏了作者
举报
匿名

出丑效应

2021-09-07 · 回复
匿名

有营养的鸡汤也挺好

2021-09-06 · 回复
匿名

控制不住刷壹心理[捂脸]

2021-09-06 · 回复
打开壹心理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壹心理-2000万用户选择的全生态心理学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