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麻不不仁?是因为你把真我给丢了

data.name
李莉

一个小男孩,很讨厌去海边,可是父亲每次都期待儿子能和他一起去,如果不去的话,父亲会不开心,为了不让父亲伤心,他每次会答应,但是自己一点也不快乐。


这种违心的事情,还有好多。


一个小女孩做作业,画了一幅自画像,并附上文字“今天我很快乐”。父亲看了一下,画中的女孩明明很悲伤,并问其原因。原来小女孩今天被老师罚站了,很伤心。因为老师告诉她要快乐啊,所以就出现了这心口不一致的一幕。


情绪、情感是人类再正常不过的反应了,比如讨厌,悲伤等,如果不能自由表达,是有多憋屈!应该这样:如果你悲伤,你就哭泣!如果你愤怒,你就恰当的表达!


为什么他们不表达?因为他们在满足他人的需求:不让父亲伤心,要乖乖听从老师的话。可是他们自己的真实感受呢?或许为了人际的妥协而被自己压抑了。


但是一味地忽略自己感受,时间长了,会导致人们对真实的感受、情绪、意愿麻木不已。我们似乎会遇到很多对自己毫无知觉的人,你问他内心感受是什么?总是回答:没感觉或者我也不知道。他们不能觉察自己的情绪,不能坚信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

 

一、真假自我


英国心理学家温尼克特提出了真自我与假自我的概念。这首先在与妈妈的关系中形成,而后扩展到其他所有关系中。


有真自我的人,他的自我围绕着自己的感受而构建;有假自我的人,他的自我先围绕着妈妈的感受而构建。后者的悲哀是,他自动地寻求别人的感受,并围着别人的感受转,他为别人而活。


温尼科特说:很多孩子在婴幼儿的时候,对外在的抚养人是这样的一种状态,就是我饿了,妈妈能很好地呼应我,这时候,我们就敢于表达自己,但是如果你饿了。妈妈说哭什么哭,等我把手头上的事情忙完了再说。


这个时候的妈妈,实际上是完成的是自我主体需求的满足,而孩子就是会慢慢形成观察妈妈是否高兴,是否情绪稳定,这个时候表达是否恰当,如果稳定高兴,那我就稍稍表达一下自己。如果妈妈不高兴,及时我饿了,我也得假装自己不饿。

 

在这样的母亲身边,孩子只能压抑自己的真实动机以取悦母亲,适应环境,从而生存下去。


对于那些有能力保护自己的人来说,完全可对那些违背自己意愿的人说NO!可是一个孩子呢,他们一般会把家里不允许的情感想法压抑在心底,举个例子。


一个孩子要去上学,可是快要下雨了,他自己不敢一个人走,望向妈妈,可是得到的回复是:没事,真是胆小鬼,赶紧走吧,别磨蹭。于是孩子认为自己不应该害怕,应该勇敢,于是他鼓足勇气骑着车子出发了,路上下起了雨,淋了一路,差点感冒。


这样的场景就是:你不能体验自己感受,只能体验我的感受。孩子为了得到父母的认可,“应该表现出的自己”领先了“真实的自己”。


下次再碰到类似情景,不知道该如何感受,是恐惧呢还是勇敢呢,于是丧失了真实的感受,呈现出来一个假的自我。


二、找回真我


对于丧失真实的体验的人来说,找回自己的丢失感受也许是第一步。不管一个人的假自我有多严重,他仍然在寻求真自我,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部分是留给真实的自己的。


在《不乖》这本书中,作者说道:


从小我就不敢说:“我不要,我讨厌”,因为这样说,父亲会厌恶的瞪着我。在他成长过程中,压抑了全部的攻击性情感。直到有一天,他发现原来他厌恶这一切,在那一瞬间,他仿佛感到肩头的重担都卸了下来,轻松了不少,当时会有惊讶的感觉,感觉得救了,于是,有段时间,他满口吐出的词就是:我不要,我讨厌,当他发现自己的这些厌恶的情感后,似乎接近了核心的自我。


又或者你可以多体验一些自发性的活动,比如去旅行,去阅读一本好书。


你是否有这样的感受,看到美丽风景由衷的激动时候、苦苦思索发现某一真理时,内心翻腾着藏也藏不住的喜悦。


如果你多一些这样的体验,你会发现生活是多么美好!而不快乐的根源在于:无力自发活动,无法表达真感觉及思想,及结果就是假自我取代真实自我。


弗洛姆《逃避自由》提到了“自发性”。他这样定义:


“自发活动不是强制活动,强制活动把个人赶入了孤独与无能为力的深渊;它也不是机器人的活动,机器人的活动是不加批判地顺应来自外界暗示的模式,从心理学角度讲,自发活动就是自我的自由活动。”


自发性的活动可以帮你慢慢的找回真我。弗洛姆提到艺术家自我的真实表达、小孩子的天真烂漫都是自发性活动。


小区里的小孩子,我仔细观察了一下。他们收集一堆树叶、还有果子,在加上一些泥土,用石头砸碎。好像是要学着大人做饭的样子,玩的特别认真,直到天黑,都不愿意回家。


小孩子的玩耍,就是沉浸其中,忙着忘了时间,我相信这一定是伴随着巨大的喜悦的。只有源自自发性活动的那些特征,才能赋予自我以力量。


为什么会假自我,从根源上说是婴儿的时候镜映的失败,因为婴儿弱小不得不依赖成人。碰到不让你做自己的父母,就不能自发活动,不能自己说了算。


温尼科特说“不要忘了去游戏、去梦想、去创造,这是世上最严肃的事情。”就是倡导我们去热爱,去创造,不要屈服于权威。


迎合别人只会带来痛苦,自发才能获得愉悦感,才能做到真我。


作者:李大芳,来自内蒙古,性格哲学家型,如沐春风的心灵疗愈者,具有深刻洞察力的笔者。  个人公众号:我是李大芳
责任编辑:一只梨
赞赏
  • 鲸厂问答君
1人打赏了作者
举报
匿名

文章图片配的很漂亮!

2020-09-29 · 回复
匿名

看到你的文章让我也有了方向谢谢

2020-09-29 · 回复
匿名

期待更文

2020-09-28 · 回复
打开壹心理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壹心理-2000万用户选择的全生态心理学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