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男生跳楼身亡:百因必有果,你的报应就是我

data.name
成长

认证作家
文:今日老K
来源:阿尔法心理研究所(ID:she_19920130)



前两天在我们心理圈传遍的一个悲剧视频引发热议,视频中的孩子因打扑克结果被请家长。


母亲到了后,二话不说当众就给了孩子几个耳光,结果孩子挡了一下,视频中不知道母亲说了什么,孩子不挡了,可能是母亲不让孩子挡,最后母亲又是一个耳光。


之后母亲又是掐脖子又是戳额头,同时还不知道骂着什么。


最后母亲离开没一会,孩子立马爬上围墙跳了下去。


一个14岁的少年,就这样走了。


14岁男孩跳楼这事情在微博上闹得沸沸扬扬,还是有人觉得这孩子没骨气、太脆弱,觉得孩子特敏感,怎么一顿骂就能去死呢



看着这么一个比妈妈高出半头的大男孩,被妈妈打,看着这样一个乖巧没有反抗,默默承受了一切身体与心灵打击的孩子,我是说不出“孩子太脆弱,不负责任”这样的话。


01

问题孩子的背后,从来一直都有问题的家长


教育的问题,从来不是一天养成的问题。


之前,我写过一篇文章叫《为何抑郁症患者都恨父母》收到太多孩子哭诉自己的故事,这段时间我一直搜集心理疾病真实故事。


很遗憾,我听到这样一句话尤为刺耳,这个孩子是一个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她谈到自己曾经想过自杀的问题,我问她:“当时产生自杀念头时怎么想?”。


你猜她怎么说?她说:“我就是要让他们悔恨,让他们忏悔,如果可以,我在地狱都不会饶恕他们”



有没有感觉似曾相识的感觉,好像神话故事,哪吒割肉还母就是这样,孩子很弱小,父母在孩子面前就是绝对权威,孩子基本没有话语权,如果家长不自觉允许孩子的真实感受表达出来,那么孩子一定会压抑。如果父母对孩子不好,那么孩子虽然不敢过度反抗,但一定会产生恨,这个恨正是我们文化所不被允许的。


因为父母养你不容易,所以你怎么能不听话呢?那孩子无论从力量还是道德层面都无法反抗时,也许走极端是唯一的途径


哪吒这样做傻不傻,当然不傻。


成年人活的久了,活的圆润了,知道忍一时,得过且过,小孩不是的,小孩没有那么圆润小孩的世界,恨起来,就是活一口气。


这口气,你给我的,我还给你。


因为只有让这个我死了,这个家庭也就死了,你们只有这样才会顾及和反思吧?


在我搜集的过程中基本很多人都哭诉过早年与父母的互动经历,我们知道近些年心理疾病逐渐增多,这个问题和我们社会发展转变不无关系,但更重要的是家庭对一个人的人格影响尤为明显。



精神分析学派的客体关系理论中认为,婴儿对其与母亲之间关系的体验是人格形成的原始决定因素,而婴儿对母亲的依恋需要也是婴儿期自体发展的激发因素。也就是说,在与我们父母最初的互动中,我们的性格与行事风格已经形成了


儿童心理学上有句话:


当你发现你的孩子有问题时,其实你已经错过了10次陪他改正的机会。


很多父母嫌弃孩子不努力,嫌弃自己的孩子不机灵,嫌弃自己的孩子太脆弱等等,《为何家会伤人》:


你给了孩子恨,却妄想从他身上得到爱;  

你给了孩子痛苦,却妄想从他身上收获感激;  

你给了孩子阴影,却妄想他永远积极向上没有阴霾;  

这是永远不可能的。


我想说这样的家长,没有资格嫌弃孩子,而是要向孩子道歉


02

语言暴力的危害有多大?



我相信真正驱动那个14岁孩子毅然决然走向绝路的并不是妈妈的几个巴掌,而是妈妈在当众责骂甚至羞辱孩子


孩子已经14岁了,他是有自尊,他无法承受在同学面前被母亲这样凌辱。


在公开场合尚且如此,我相信他在家里的羞辱应该也不少。


著名心理专家马歇尔·卢森堡说: 


“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被父母骂得想自杀是种什么体验


其中高赞回答让人痛心且绝望。 


“在我伤心难过得哭到虚脱的时候,父母却看着我说:发什么神经。”


但更可怕的是,语言暴力甚至会慢慢改变我们的大脑,哈佛大学医学院马丁泰彻博士发现:语言的伤害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很容易影响发育中的大脑,比如大脑区域是胝体(主要负责两个大脑半球间传递动机、感觉和认知信息的区域),海马回(负责管理情绪的大脑区域),和前额叶(负责思考和决策的大脑区域)。



如果孩子从小被苛责甚至羞辱成长为人,那么他们的大脑为了适应环境会发育成“求存模式”的结构,形成懦弱自卑型人格。


这也就是为何我们看到即便有些人混的很好,长相事业等都很优秀,但就是特别自卑的原因。


正如苏珊·福沃德教授在《中毒的父母》一书中说:“小孩总会相信父母说的有关自己的话,并将其变为自己的观念。”


2014年,谢勇导演的戛纳国际创意节银奖作品《语言暴力》,就讲述了语言暴力和暴力伤害的关系。


父母经常骂他们的孩子:“猪脑子”“废物”“丢人”“你怎么不去死”


谢勇用艺术手段把这些语言做成了各种“武器”,这些孩子的未来都被深受影响。




这些孩子有的拿刀见人就捅,有的更可怕私藏枪支然后抢劫的等等。


有调查显示,40%以上的青少年罪犯,都遭受过父母语言上的伤害


就像
心理咨询师武志红说:“语言暴力有可能会变成一把凶器。”


而这些凶器,正是父母亲手递过去的


你无疑的一句话,也许就成为毁掉孩子的一个种子。


03

无力抚养孩子的父母,就别生他们了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黎巴嫩电影《何以家为》,其中小男主角的那句话让人泪止:“我希望大人听我说,我希望无力抚养孩子的人别再生了。”



尤瓦尔·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中提到整个社会包括家庭系统在内,人类社会的组织方式,就是构建共同的“虚构”故事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繁衍生息,传续香火”,就如同整个社会共同架构的观念,是生而为人最重要的使命。

生育本来是一个人自己的选择,却在这些道德枷锁下,捆绑了无数婚姻和人性

但要知道,很多人压根还没有做到成为人父或者人母的能力,最后可能自己的温饱都难以解决,就毫无准备地生下孩子。


还有很多父母,心理年龄连自己都是个难以自立的巨婴,仍一意孤行地生下孩子。


他们也许根本不爱自己的孩子,却还要假惺惺承担父母赡养的道义,说实话也着实为难他们。


电视剧《都挺好》中,从小被轻视、被打压的苏明玉,代表着所有不被好好养育的孩子,对父母发出了这样的质问:


“你们生了我,却不好好养我,为什么?”

鲁迅也说过:


“中国的孩子,只要生,不管他好不好,只要多,不管他才不才。生他的人,不负教他的责任。


他们只能在尘土中辗转,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长大之后,也做不了人。”


生而不养,生我为何?


这世上,不是所有的人都配做父母,更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做父母


如果当父母需要持证上岗,你是否有信心通过考试?


黑龙江一个13岁的男孩,爸爸进了监狱,妈妈离家出走,没有一位亲戚愿意收留,只能住在养老院里。


民警多方沟通,终于联络上了男孩的母亲,得到的回答却是:


“我在外地自己都吃住难保;

我没有固定生活来源,养不起孩子;

我连回去的路费都没有,你们还是让他找爸爸吧...... ”



有些人生下孩子,又给了孩子最大的恶意和嫌弃,打骂全随自己心情


就像深圳那个8岁的女孩,从她记事起,生命里全都是暴打和辱骂。


写作业,被母亲掐住脖子摔到地上。



吃着饭,会突然被扯住头发,连踹带踢。



被打到动弹不得,也不敢哭,不敢说话,更不敢反抗,只能逆来顺受。



父母这个词,从来都没有那么简单,“生”是本能,“育”是责任。孩子从来不是我们的私有物品,不是我们的宠物,不是我们的出气筒,他是人,只要是人就有自尊、有独立人格。


记得在一个朋友分享的想法中是这样说的,如果一段亲子关系,一塌糊,一大半原因,就是当父母的太入戏,把父母这个头衔,看的像皇帝,官位,总统,在与子女的相处中,不学,不问,不懂,还搞威权,帝王术,觉得自己高高在上,小孩在你手底下,噤若寒蝉,隐忍不发,积郁成劳,自己还开心的不行,说小孩懂事,乖巧听话。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生育制度》一书里说道:“一个孩子在一小时中所受到的干涉,一定会超过成年人一年中所受社会指摘的次数。在最专制的君王手下做老百姓,也不会比一个孩子在最疼他的父母手下过日子更为难过。”可谓切中肯綮。


父母压制孩子的理由很简单,无非就是“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还多,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


可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我们大多数父母,要勇于承认,自己就是个办不成大事的普通市民,你问问你自己,在专业技能上,社会经验上,为人处世上,有什么是谈得上传承的,有什么是非要从你身上学到的。


有些人甚至连孩子的课本都看不懂,也教不了,那么你的优势也就只剩下多活了这么多年。


如果你无法给予孩子基本的生存条件、基本的教育、基本的陪伴、基本的尊重......还是别生他们了,放过他们吧。


今天的文章有点负面,但负面的东西正是我们需要正视的东西,只有面对才可能觉醒,只有觉醒,才有可能改变!


作者简介:今日老K。心理咨询师(国家二级、三级双证持有),神经症亲历者 ,佛学爱好者,公号“阿尔法心理研究所”创作者 ,头条认证心理领域创作者(青云计划科普类获奖者),长期坚持省三甲医院动力学个人体验分析110小时+ (目前仍在进行)。培训/学习经历:国家心理咨询师系统面授培训、曾奇峰精神分析60讲、武志红心理学课、熊逸佛学50讲、施琪嘉创伤疗愈系列课程、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副主任医师彭旭《走出抑郁,学会自我疗愈》系列课程等。来自公众号:阿尔法心理研究所(ID:she_19920130),一个泛心理疗愈中心(我不治愈你,我只启发你自己治愈你自己!)

排版:小鲸鱼 沉默的杜飞

举报
匿名

繁衍是动物本能,我可不要灭绝。

2020-11-23 · 回复
铁杵成针

看起来代表提议父母要持证上岗是对的!

2020-11-20 · 回复
心为何

有些人自己做人就很失败,一直不成熟,甚至人格不完善,就不负责任的生养下一代。
当孩子的遇到这样的父母真的是很可悲。

能看到这篇文章的“准备父母”,希望他们能明白什么叫“生育之恩”。

2020-09-28 · 回复
打开壹心理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壹心理-2000万用户选择的全生态心理学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