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父母,我们欠了孩子什么?

data.name
刘月鹏

互动达人/认证作家/精华答主

“没有归还的,便会转移。如果你不想办法解决自己的对父母的恐惧,愧疚和愤怒,你将会把它转移到自己的配偶和子女身上。”——苏珊·福沃德博士


一个人自从出生后,或者从胚胎开始,便应该拥有众生平等的权利。但是在现实中,又何其的不“平等”。


就拿一个人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来说,有的人锦衣玉食,有的人食不裹腹,有的人天生丽质,有的人外表平凡,怎么来的平等呢?


但是有一点应该是平等的,那就是,被爱的权利、被尊重的权利。


只是,在很多的家庭中,很多孩子在被养育的过程中,并没有好好地被爱、被尊重,而是被侮辱甚至被暴力,因而造成很多的原生家庭创伤。


童年创伤对一个人的影响是久远而深重的,它如一把尖刀镶嵌在身体的某个部位,如果不去除不治愈,即使岁月流逝  让伤口结痂,仍然可能会在某个下雨天让人痛彻心扉。


苏珊·福沃德博士在《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一书中,曾提出“有毒父母”是如何影响我们的人生。


心理学家阿德勒也指出:“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01

他们的创伤,他们的痛


在咨询个案中,有太多源于原生家庭的创伤案例。它们的形态各异,但都指向同样的创伤同样的痛苦。这些个体在成长过程中,要付出十倍甚至百倍于常人的努力,才能过上让人看上去正常一些的生活。


小L说:从小父亲很少回家,母亲承受太多压力,经常将她的压力、负面清楚转移到我的身上。六年前父亲出轨,受影响很大,莫名其妙想哭,情绪会突然很低落,感觉永远也开心不起来,这种状况不间断出现一直持续到现在。


小H说:我在初二上学。没有很大问题,就是想死……


小Q说:我会胡思乱想,每天都想要哭,经常上课走神,在人群会在朋友群中会感觉我是多余的,经常要看别人脸色,害怕一说错话他们就离我而去。回到家,家里人有很唠叨,心里难受,又不敢说。经常会感觉喘不过气。


小Y说:每次和家人吵完架就会十分低落,会有自残行为,看见自己流血很兴奋……


当我们看到这样的描述,心里免不了心疼,他们生活在怎样的一个家庭怎样的父母跟前,会导致他们出现如此的痛苦。他们承受了什么样的生命中无法承受之重,会选择自伤自残?


因为他们在现实的家庭关系中无法享受快乐,只能通过自残的极端痛苦的方式获得快感。这是心理学上的“反向形成”防御机制使然。


反向形成,即人类有能力将事物反其意而用之。传统的反向形成包括正/负性情绪的相互转换。反向形成中常常会夹杂着内心隐情的“渗漏”,令旁人能够觉察到个体的意识行为,似乎有些虚假或过分。


反向形成与其说是情感的两极调换,不如更精准地称之为否认情感的矛盾性。我们可以对人爱恨交织,也可人怨声载道;我们的情感状态总是左右徘徊。


使用反向形成的个体常常会坚持认为自己的感受只有一种,但实际上,这只是所有复杂情感反应的某一个方面。


反向形成也是病理性心理现象中比较常见的一种防御,它常被用于转化敌意情绪和攻击冲动,尤其当这些情绪被体验为失控的恐惧时。


经此防御后,偏执者通常只能感受到仇恨和猜疑,但观察者不难发现他们其实具有渴望和依赖。


其实,这种防御机制何尝不是一个人受伤后的一种自我保护呢?



02

为人父母,

我们欠了孩子什么?


之前看过相关的文章,大概是“孩子,我们不欠你什么”,立足于父母对孩子的生养。但其实关键的是,不在于生了一个孩子,而在于如何养育他。


如何养育孩子在当下越来越受到关注。如果没有养育好孩子,没有给孩子良好的原生家庭,我们就欠了孩子。


须知,出生于不好的原生家庭的孩子,需要用一生去完成他要走的路,去治愈自己,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这是何其艰难。


今年热播的电视剧《安家》里的女主人公房似锦(房四井),出生于偏远乡村,母亲极度重男轻女,也极度索取,一味地只知道让她挣钱供养家里、给弟弟买房。


还在襁褓中的她差点被母亲抛弃死在深井中,后来被爷爷捡回养大。还好她被爷爷心疼着。在多年的被母亲索取后,她决定勇敢做自己,不再理那个只一味榨取她血汗的妈妈,离开那个让她痛在骨子里的家……


长大过程中,她没怎么喝过妈妈的奶,以致她在成年后在工作中,每次早餐都一口气喝两杯豆奶——从心理意义上说,这两杯豆奶何尝不是她想像中的妈妈的温暖的乳房啊?!


我不知道普通的观众也许看到这个镜头只是觉得她很饿,但在我看来,导演安排的这个镜头一定是有其心理意义的,那就是对爱的渴求和呼唤!


电视剧《都挺好》里面的女主角苏明玉打小因为自己是女孩,家境不好,上有两个哥哥,一直不受待见感受不到家的温暖。家里举全家之力甚至卖房供养大哥上了美国斯坦福大学,给二哥买分上大学找关系找好工作。


而自己呢,因为哥哥上学,房间被母亲卖了,自己只能住客厅;上了尖子班母亲却不给上,不给上自己想要的清华只给上师范,母亲说你是一个女孩以后要嫁人的,我老了指望哥哥养老不指望你。


可想而知苏明玉的内心是有多痛苦。她很努力,没有为原生家庭束缚了理想,她依旧很努力很勤奋,最后找了销售工作并做了企业白领还是高层。她成功地脱胎于原生家庭了!


这两位女主人公都在成长中,被原生家庭压抑了太多,这种痛苦将会伴随她们的一生,她们需要用很长很长的时间去完成自己,成为自己。


“健康的和有毒的家庭体系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家庭成员作为个体,拥有多少表达自己想法的自由度。健康的家庭推崇个性、个人责任和独立,鼓励孩子发展自己的满足感和自尊心。”(苏珊博士) 



03

家庭创伤,对人格的影响


原生家庭,好的,都一样,不好的,各有各的创伤。


原生家庭创伤类型主要分为三大类型:


一是,暴力型。


暴力型家庭,夫妻关系很差,相处模式糟糕,充斥着语言暴力、肢体暴力,争吵不断,冲突是常事。


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必然缺少起码的安全感。他们在父母的争吵声中哭泣、恐惧,在父母的暴力关系中回避、愤怒。


夫妻的暴力冲突关系同样源于他们的原生家庭,这样的冲突模式是他们在成长中习得的,但没有人意识到,或者,没有人去做代际传承的“阻断”。


由于我们的出身是无法选择的,无法选择出生在什么样的父母跟前,无法选择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这种被动感,让我们有着与生俱来的不安全感,因而敏感、在意。


如果在成长过程中未得到较好的心理上的弥补和成长,它的影响将会很久远。



二是,控制型。


这样的家庭关系无疑是紧张、焦虑的,父母是善于操控的能手,他们通过语言、行为来控制孩子。


一个控制欲的人,可能具有强迫型人格特征,它源于早年的“肛欲期”问题,人格发展不够健全。也许在肛欲期时,夫妻在各自的原生家庭有固着,没有顺利过渡到下一阶段即俄狄浦斯期。


幼年的个体无法控制自己的大小便,我还控制不了你吗?长大成年后他们需要通过控制他人来完成心里的平衡,以达到心灵内在自体的自我“救赎”。


三是,冷漠型。


冷漠型的家庭,情感隔离,陌生,严肃,充满潜藏的敌意。


夫妻间各自关闭交流的通道,无法敞开心扉坦诚交流。


面对这样的原生家庭,孩子可能变得自闭、怯懦、退缩、自卑、胆小。那么,与自卑去战斗,与怯懦去争斗,将是孩子一生的课题,影响婚姻,更影响个体内在的发展。


民国才女、第一女作家张爱玲,四岁时母亲远走欧洲,八岁时重返身边,但因婚姻不幸,张母对幼年的张爱玲过度冷漠、过度嫌弃给她留下来难以忘却的伤害。以致她与母亲彻底决裂,老死不与往来。


2019年,老人郭巧娣临终前想见儿子一面,为完成心愿网上开始了寻人接力,最后找到在亚特兰大工作生活的儿子王永强。老人家人通过越洋电话给他留言,希望得到积极回应。


他回应:希望家人不要再通过媒体寻找他。而对于是否会和母亲相见,他只答复七个字:“清官难断家务事”。


王永强亲人们对此表示:失望至极。


新闻爆出后引起刷屏,一部分人骂他不认父母、在美国过富裕日子,到死都不来看父母一眼,“不孝至极”!


一部分人也从“原生家庭论”开始,说事出必有因,讲起当代父母如何对子女道德绑架、过度钳制,以“对你好”的理由满足己欲伤害子女,并对其留下终身难愈的心理阴影。


媒体对他的“冷漠”的评价,源于哪呢?想必是源于其家庭创伤。


不管是哪一种不良原生家庭模式,必然对他们的人格都造成难以估量的影响。


比如,形成回避型人格。


“如果一个孩子总是被迫对自己的想法和感觉说谎,那么对他来说,想要培养强大的自信心几乎是不可能的。负罪感会让他怀疑人们是否会相信他。长大以后,受人猜疑的感觉依然存在,所以他们会刻意回避表达自己的意见,不去流露任何感情。”


强迫型人格。


“不健康的家庭不鼓励个人表达,每个家庭成员都必须和有毒父母的思想、行为保持一致。这样的家庭制造了混淆不清的个人界限、不分彼此的家庭成员关系。在潜意识里,家庭成员对于自己和别人的界限、概念混淆不清,为了表示亲密,经常要压制每个成员的个性。” 



04

对于原生创伤,我们该怎么办?


对于不好的原生家庭,我们需要去做的两项工作,一是“阻断”。


原生家庭为我们写好了第一份、原初的人生“脚本”,它犹如房屋的地基,重要性可想而知。


心理学家伯恩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脚本,这个脚本在我们每个人的6岁之前就已经写好了,而且很难更改。我们在6岁之后,通常就按照这个写好的脚本来演绎自己的人生故事。”(引自沈家宏《原生家庭——影响人一生的心理动力》)


作为父母,我们欠的就是给孩子一个好的原生家庭,这也是他成长后将会意识到的最大的心愿,但很显然,这样的心愿却也许永远也无法实现。因为,他一旦意识到原生家庭存在的那些问题,就意味着他需要不断去改写他的“人生脚本”,并成为他一生的任务。


国学大师季羡林,幼年过继给叔父家,寄人篱下的季老童年没有获得什么爱,从小就感觉被歧视,被冷落。后来无爱的婚姻、母亲的早逝,更塑造了他压抑、封闭、孤傲的性格。


其子季承四月大时他就留学德国,之间11年未见。后来父子俩人见面后儿子已11岁,隔阂极深。双方大半生之间感情非常冷淡,他也曾把儿子赶出家门。


季老晚年在301医院住院时也嘱咐医院:“季延宗(季承)此次来完全另有用心……反正我决不见他。我见谁不见谁的权利总还有吧。”后来又因遗产、父子关系,季老住院那几年闹出过无数新闻。


在《我的父亲季羡林》中,季承直言父亲“是一个人生的失败者,一个有国无家的浪人,一个孤独、寂寞、吝啬、无情的文人,他几乎毁掉了整个家。”


国学大师,我们不好过多评价,但可想而知,季老在他的原生家庭代际传承中并没有主动去做“阻断”工作,以致于与儿子关系也出现问题。


是的,我们都是普通人,也许并没有一个好的原生家庭。但我们是下一代的原生家庭。所以,从“我”开始,要有意识地去做代际传承的“阻断”工作。比如:


不断学习成长,让自己成长为与父母不一样的人。


在学习成长中,意识到父母、家庭存在的一些问题。


构建新的家庭婚姻模式,不要让不好的模式“代际传承”下去。


…… 


二是“超越”。


我们出生在什么样的原生家庭,是无法选择的,但是我们怎样过好以后的人生,是可以选择的。这就是“超越”。在一个不好的原生家庭成长的人,“超越”原生家庭将成为一生的课题。


女性孙俪12岁时父母感情破裂离婚,当时她父亲只留下2000元抚养费就走了,母女两个连房子都没有,过了七年居无定所的生活。


其母白天在商场做售货员,晚上还要去一家公司做保洁,可以想象当年的她们生活有多艰辛,小小的孙俪曾经打算一辈子不结婚,陪着妈妈,并且恨透了她的父亲。


经过自己多年的努力打拼,孙俪不仅在演艺界事业有成,也收获了一份珍贵的爱情,与邓超结婚9年恩爱不减,并因育儿有方受到粉丝的大力认可。


而面对早年抛弃她们母女的父亲,孙俪也选择了和解。这不但是一种“阻断”,更是一种“超越”。


而对原生家庭进行了“超越”的,其实还有很多,比如我国历史中的孔子、孟子、欧阳修、鲁迅、胡适、老舍、茅盾,美国前总统林肯、英国前首相丘吉尔等,原生家庭都不好甚至是单亲家庭。


但要冲破原生家庭的阻力,构建新的家庭模式,并不是简单的事,必须要有较强大的内在的源于心理底层的心理力量。


正如作家苏珊所说:“没有归还的,便会转移。如果你不想办法解决自己的对父母的恐惧,愧疚和愤怒,你将会把它转移到自己的配偶和子女身上。”因此,要“超越”原生家庭并不容易。



“超越”是需要有条件的。


一是,人格成熟,能勇敢做自己。


在分离-个体化的成长阶段,只有那些与原生家庭“分化”较好的人,才能达到人格成熟,能真正地做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而不必在意他人的看法。


二是,自我认可,有自我价值。


在不好的原生家庭成长的个体,往往是低自尊的、低价值的,难以形成较高水平的自恋。


如果在成长过程中,通过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和自恋水平,逐步提升自我价值,他才有能力、有力量去“超越”。


三是,个体智慧,伴侣关系良好。


经营家庭与经营个人发展,有相通之处,也有不同点,都需要心理智慧。在经营家庭关系时,伴侣关系就显得很重要。


理论上说,夫妻或伴侣是关系的系统,一方改变能引起另一方的改变,但是如果双方拥有良好的关系,一起改变,那么,“超越”原生家庭就不难了。







文:刘月鹏
责任编辑:殷水
赞赏
  • 鲸厂问答君
  • 人生答疑馆
2人打赏了作者
举报
一分努力一分收获

感谢老师,非常好的文章。
要付出非常非常多的努力,投胎与命我改不掉,以后的人生能不能突破就只能靠自己了

2020-10-18 · 回复
  • 一分努力一分收获
    刘月鹏
    回复 一分努力一分收获 : 你看懂了就是最大的收获。
    2020-10-18 · 回复
做好自己✔

一定得正式自己

2020-10-01 · 回复
  • 做好自己✔
    刘月鹏
    回复 做好自己✔ : 是的确实
    2020-10-18 · 回复
匿名

留下一个赞~

2020-09-23 · 回复
打开壹心理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壹心理-2000万用户选择的全生态心理学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