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岁女儿拒养2岁弟弟,父母告上法庭:任性背后的秘密

data.name
心理咨询...
咨询达人/认证作家/直播主播
文:芒来小姐
来源:三点一弯钩(ID:sandianyiwangou)
原文标题:“22岁女儿拒养2岁弟弟,被父母告上法庭”真相曝光:父母任性背后,藏着什么秘密?


01


上网看到这么个事,真的太气人了:


22岁女儿刚刚大学毕业,就被父母告上法庭,理由是“自己没能力抚养2岁儿子,要求22岁的女儿扶养”,而且胜诉了!



对年轻的独生子女来说,这新闻简直是惊吓+恐吓:


连自己都养不活,就突然要养个娃,这样一来谁不得把爸妈看紧点,要是她突然怀上二胎,自己还要不要活了?


但追究了新闻的来龙去脉之后,我突然不那么紧张了。


新闻来自广州司法局法宣办《说法》栏目,一位律师普法时,讲到一个20多岁女孩拒养妹妹,因经济分配不当,家庭关系不合,被父母告上法庭的故事。


网传这对父母“重男轻女”是莫须有的事,女孩和父母的矛盾也并非表面上那么简单。


更哭笑不得的是,这个案子是不是真的都存疑,因为律师澄清说“该案并非本人经办,也没看到相关判决书”



可为什么我还是感到愤怒,还是想为这位姐姐鸣不平呢?


或许是因为“父母把女儿告上法庭”这件事,无论原因如何,都藏着一股父母自私自私,只重视自己感受,不把孩子当人的任性


国家统计局全国人口调查发现,2016年二孩出生数量大幅上升,2017年又进一步增加883万人,并且超过出生人口总数的一半。


每年新增这么多二娃,其中多少是在大娃的期待下诞生,多少是父母自己独自判断的结果?


网上也有很多女性发帖询问:45岁可以生二胎吗?有没有过了40岁还生二胎的姐妹?48岁怀上二胎该不该生下来?


我算了一下年纪:45岁怀二娃,如果30岁生大娃,那大娃也有15岁了,完全具有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为什么不问大娃想不想要弟弟妹妹,反而跑来网上问陌生人?


我相信,绝大多数父母是怀着家族和睦的美好愿望,关注着大娃的心情感受,经过家庭成员讨论权衡后,才决定生下二胎的。


但难免有“新闻”中这对父母一样的男女:生活穷困全靠低保,好不容易养大女儿,眼看一家人要脱贫攻坚了,结果怀上二胎,一夜回到解放前,又因为女儿已经毕业不能继续吃低保,只能拖上她一起养妹妹。


虽然法律上,子女有扶养弟妹的义务,但“不顾子女感受,强行要求子女扶养,不然就告上法庭”的做法,几乎间接性毁了她一生,也毁掉了她对父母的信任。


都说老一辈人最注重亲情,但如果这亲情的定义是:我生娃不用问你,但你得帮我养,否则就是不孝。


那父母和孩子之间,人和人之间,到底还有什么爱和容忍可言呢?


02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每一个决心教育的人,都应当容忍儿童的弱点。


可有的父母,非但不能容忍子女的弱点,还要子女容忍自己的弱点,如果不能容忍就付诸法律武器。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老师和榜样,如果父母“不仁”,子女是否也可以用“不义”的方式回击呢?


有人给“新闻”中的姐姐出招:


  • 扶养并不等于抚养,姐姐每月只给父母法律规定最基础的几百块钱,确保父母告不了她的同时,尽可能减少自己的损失;


  • 或者出国留学工作,和父母断开地理上的联系,避免父母私下把妹妹丢给女儿抚养,自己做甩手掌柜;


  • 同时千万记住:严格遵守法律规定的最低赡养标准,无论父母如何不满,只要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就好,毕竟父母也是这么做的。


方法固然好,可孩子真正在乎的并非利益,而是从小到大,父母有没有顾虑过她的感受,有没有给她足够的爱和关注?


如果父母教会过子女什么是无条件的爱,他们又怎么会连几百块的赡养费都不愿给呢?



我的姐妹小A大学毕业后,父母让她承担弟弟的学费。


最初两年,她把大部分工资都打给家里,学了心理学后,她意识到这样做弥补不了自己失去的母爱,反而更亏欠自己。


于是,她抢到了新西兰打工旅行一年的名额,对父母撒谎说自己出国工作,然后通过打工积攒的钱,考上新西兰大学,一边打工一边读书,期间从未回过老家。


录取通知书寄到的那一天,她拒绝了父母打钱的要求,并控诉自己在国外打拼多年,病了累了全靠自己,父母非但一分钱没给过,反而一再找她要钱,让她觉得难以承受。


原以为姐妹的故事应该是个例,但上网一搜,类似的事情竟然不是少数:


  • 有母亲趁大娃出国期间,瞒着大娃怀上二胎,甚至故意不和大娃视频,等大娃发现自己多了一个弟弟/妹妹,弟弟/妹妹已经会哭了,母亲堂而皇之地找她要奶粉钱;


  • 有大娃向父母表达生二胎的不满,结果被父母呵斥“自私”“白眼狼”,亲戚还火上浇油地逗他“爸妈要弟弟妹妹不要你了”,给大娃留下严重的心理阴影,多年后也还是对弟弟/妹妹心怀厌恶。


谁的生活都不容易,如果家庭可以是自己最后的避风港,谁不想在父母怀里尽情撒娇,不用担心会被父母冷不丁打一巴掌?


即使孩子对二娃心怀不满,如果父母能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就算难以接受事实,情感上也愿意重视和尊重父母的感受。


因为父母,也同样重视和尊重他。


可有些父母明明在乎的是自己,却怀着“孩子肯定想要个弟妹”的单方面期望,一旦孩子表达不满,就捂住耳朵“我不听我不听”……


人心有千万种,教会孩子什么是自私和任性,是最让人心寒的一种。


03


都说孩子任性,可孩子再任性也顾虑着父母;


父母任性起来,才是真的肆无忌惮无法无天。


知乎问题“父母很“作”是什么体验”里,一名网友说:自己父母特别拧巴,身体稍不舒服就在子女面前哼哼唧唧,一说去医院就骂她“不孝”;


买保健品从来不吃,再贵也眼睁睁看着过期,劝他们改改,却被骂“不安好心”“不孝顺”;


自己生孩子需要照顾,父母说“忙不过来”,实则泡在麻将场里。一让他们帮点忙就喊累骂子女。


二十年前,她是和爸爸一起牵手,和妈妈一起逛街的小暖炉;二十年后,她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泼出去的水。


父母希望子女独立,没问题。只是这水,未免凉得有点太快。


我自己也有同样的苦恼:


为什么我妈总爱骂我“以后肯定不孝顺”,像热恋期小女生埋冤男朋友“你不爱我了”一样?


学精神分析之后,我找到了答案:


接受变老,对父母而言,真的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


克莱因认为,童年和衰老时期,是两个依赖性最强的时期。有的依赖者身体素质较强,不会过早进入依赖期;或者心理素质较强,能够忍着不给子女添麻烦。


但更多年长者会因为严重的依赖心理,和“自己需要被照顾”的挫败感,产生浓厚的焦虑心理。


对他们而言,看着肉体逐渐老去的过程,也是与不满和挫折和解的过程。


父母承认自己需要被照顾,就是承认自己无能。因为承认代表着:我是有限制的,这对于被理想化的自我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在父母的心理世界中,自己有这一块很大的地图,里面藏着很多好东西。


可衰老这件事让他们发现,自己的地图好像没有那么大,只有很小一块;好东西也没那么多,甚至随着衰老,涌进来很多坏东西。


如果父母的理想化自我,始终没有和现实产生链接,每一条鱼尾纹都会提醒他:我是一个无能的人。


为了让地图更大一些,他们把坏东西丢给别人,这些人通常是他的子女,亲戚或朋友。


通过把别人当成“坏人”,来扩大自己心理的好东西,从而抵抗衰老焦虑,是很多父母潜意识里采用的方法。


把坏的东西赶走之后,剩下的好东西也需要被具象化,怎样让这些好东西看得见摸得着呢?


答案就是:再生一个孩子。


对衰老中的父母而言,新生儿是所有好客体的投射,他们在他身上灌注了所有的爱和希望,这个孩子是他们内心宝藏的化身,也是需要被照顾的自己的化身。


通过这个孩子,他们的理想化自我和现实产生链接,这可以弥补他们内心因衰老带来的失落,还有他那些年轻时候曾拥有过的快乐的消失。


这个孩子让他们相信:我可以迎接衰老带来的挑战,因为我有着那么好的客体,他既是我的孩子,也是我自己;他因我而来,却为我所用。


04


看着父母旅最野的行,穿最粉的束身衣,跳最热闹的广场舞,骂最乖的我。


我时常感到困惑:爸妈为啥就是不认命呢?


都一把年纪了,为啥还要拼命“作”呢?


如果用克莱因的理由分析,我发现,认命和不认命之间,藏着一种可以跟别人分享的大方。


所谓认命,并不是“现实把我打败”的失落,而是“老了就老了”的充实。


这需要父母具备一种品质:


我们拥有的比需要的还要多,我内在的好客体足够强壮,所以敢去爱,而不害怕自己变得脆弱。


克莱因认为,认命(接受老去的事实)有个前提,就是懂得享受生活。


这种享受并不见得是买买买逛逛逛不停消费,而是欣赏露珠在阳光下折射出的光芒,那种从当时当下当前景色里获得的愉悦感。


懂得享受的父母,通常不会为二胎和孩子焦虑,他们已经“认命”了,这意味着他们找到了自己的边界,知道心理地图最大能到哪里,并且接受这种限制。


“认命”和外在现实拥有多少物质条件无关,只关乎父母内心是否有足够多的力量,或者童年没有得到足够多的爱护,但成长过程中我们有很多机会可以自我修复,学会爱自己。


如果父母有意愿去寻求成长,衰老的过程,也是自我修复的过程。


这不但会修复自己内心的遗留创伤,也会修复自己和子女的关系,用自己的方式为子女考虑。



当我们感叹“自私的父母连女儿都告”时,我们也不妨想一想,那些不自私或者努力克制自私性格的父母,其实都在做一件艰难的事情:人到中年,还怀揣成长的愿望。


就像儿童通过打翻玩具,来确认内心的好客体力量有多大;


父母也在通过瞎折腾,来确认自己有足够的力量迎接衰老和死去。


在这个基础上,父母所做的一切其实都是迎接死亡的练习,仿佛在验证着:


我的死亡可能是一个怎样的状态?我的好和坏能否在我死后也保存下来?我能否在死亡之前拯救自己的灵魂?


这是一场激烈的战斗,是和死亡的灵性链接,父母用一种世俗的方式表现出来,多少会让子女感到不适。


子女能做的,或许就是在能力范围内包容父母,一旦超出能力范围,就将自己的不满和拒绝表达出来,以此帮助父母分清理想自我和现实的区别,修正心理地图。


死亡是一个很长的过程,而生活很小。


我们活着所做的全部努力,都是为了死后能够继续与世界保持连接。


父母的“作死”或许很难接受,但不妨试着去理解,因为父母的焦虑也是我们未来的焦虑。


通过父母,早日读懂生死的定义,在衰老之前,幸福就不会来的太迟。


- End -


作者简介:芒来小姐,资深男女观察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新书《姑娘,活得大气才够精彩》全网火热销售中,51个活得大气的故事和心得,告诉你长得漂亮不如心态漂亮。来自公众号:三点一弯钩(ID:sandianyiwangou),三点一弯钩,组成了“心”这个字,让我们一切从心出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图片声明:文章配图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排版:小鲸鱼 摇圈圈


赞赏
  • 鲸厂问答君
1人打赏了作者
举报
匿名

主题值得关注

2020-09-11 · 回复
匿名

收藏了

2020-09-11 · 回复
魏九

这个新闻真的让人太生气了!

2020-09-10 · 回复
打开壹心理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壹心理-2000万用户选择的全生态心理学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