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的人是什么样的,冷血吗?丨《理商》?

精选
data.name
京师心理...

认证作家
文:阿呆
来源:京师心理大学堂(ID:bnupsychology)
原文标题:“理性”的人是什么样的,冷血吗?你清醒一点儿!|《理商》


“我收到两个工作的offer,一个和我的专业更匹配,一个给得钱多,我还是向‘钱’看吧。”


“最近是牛市嘛,我把买房首付的钱全用来买股票了,几个月以后我就能全款买了!”


“我是摩羯座,我的男朋友是水瓶座,怪不得我们之间会矛盾重重,星座书上说得真准,想分手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作出各种各样的决策,决策的依据也五花八门,但结果往往差不多——不管我们做了怎样的决定,事后总免不了懊悔,觉得损失了一个亿。



为什么聪明的我们也会做傻事呢?到底如何做出符合理性的正确决策呢?心理学家Stanovich结合了过去20年来理性的相关理论工作和实证研究,构建了理性思维综合评估测验(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of Rational Thinking, CART)来系统地测量理性。


01.

理性?聪明的我肯定拥有!


心理学家认为,理性包括两种类型:认识性理性和工具性理性。


认识性理性(epistemic rationality)关注的是我们的信念如何映射出现实的世界,而工具性理性(instrumental rationality)指个人目标实现最优化。简单来说,理性主要涉及了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两个问题:“何为真”及“做什么”。要想让我们的信念是理性的,它必须与现实世界保持一致,即信念必须为“真”;要想让我们的行动是理性的,必须用最佳方法来实现我们的目标,即做最“佳”的事。


理性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高级的认知加工方式,在大多数时候, 它甚至比智力或其他认知能力更能影响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的结果。一个看起来不太聪明的人做了傻事,我们通常不会感到惊讶,但当一个很聪明的人做了傻事时,我们会很吃惊。



我们为什么会对此吃惊呢?事实上,我们可能混淆了智力和理性的概念。


我们平时所说的的“聪明”其实包含了两种不同的特性:智商高和拥有理性思维。著名的庞氏骗局曾让无数的人倾家荡产,这些投资人包括当时社会上不同职业、地位的人,例如当时的政客、名门望族、牧师、蓝领等。所有这些人给庞氏带来了一座2000万美元的金山。简单来说,这个骗局就是虚构一个高回报无风险的项目,以“给我45天,还你50%的收益!”的诱人承诺来吸引大家投资,然后利用新投资人的钱,来向老投资者支付利息分红,以制造赚钱的假象。用咱中国话说,就是拆东墙补西墙。这个反常识的骗局反映了当时的人们认为获益可以与风险分离的错误信念,而这种信念与智商没有太大的关系。


小试牛刀


心理学家们发现,当遇到问题时,人们倾向于避开复杂的分析问题的过程,而选择相对轻松的直觉处理方式[1]。CART里也针对这一问题编制了相应的测验。理不理性,测测就知道!快来瞅瞅这两道经典的三段论信念推理题吧~


题目一:


假设1:所有的生物都需要水;


假设2:玫瑰需要水;


结论:玫瑰是生物。


如果你认为这个结论是正确的,那你就错啦 ┓( ´∀` )┏。


请再接着看下一道题:


题目二:


假设1:所有昆虫都需要氧气;


假设2:老鼠需要氧气;


结论:老鼠是昆虫。


题目二的结论很显然是错误的,为什么同样是逻辑推理,我们在上一道题很容易犯错呢?


现在让我们仔细来看题目一的假设1,即所有的生物都需要水,但不是所有需要水的都是生物。因此,不能因为玫瑰需要水而推理出玫瑰是生物。


事实上,逻辑正确不是指结论本身是可信的,而是要考察能否从假设中必然得出结论。在以上两个问题中,我们已有的知识(玫瑰是生物,而老鼠不是昆虫)和逻辑正确与否的判断交织在了一起,而这一推理过程中的逻辑正确性与结论内容本身是无关的。在玫瑰问题中,已有的知识会干扰推理过程,而我们中的大多数都会选择依赖直觉反应(已有的知识),而不是绞尽脑汁地分析问题(逻辑推理)。


02.

啊,好难,我的手机呢?


在刚才的题目中惨遭滑铁卢的小伙伴们不要灰心啊。俗话说,发现问题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这种凭直觉的思考方式很常见。而互联网的便利性,也进一步促进了我们“偷懒”的倾向。Clark和Chalmers两位研究者提出了“延展思维”(extended mind)的概念, 他们认为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认知不局限在头脑中”。例如,我们通常会选择将一些需要记忆的事项输入到手机里的记事本里,在遇到不太确定的事情时,倾向于在搜索引擎中快速找到看起来“靠谱”的答案。也就是说,人们将互联网视为一种外部性的记忆来源[3]。



同时,研究者们发现那些倾向于依赖直觉解决问题的人使用智能手机的搜索引擎的次数更多,他们更愿意查找那些他们实际知道或者可以很容易地学习到的信息,但不愿意投入学习所需要的时间和思考的成本;而那些倾向于分析问题的人的手机使用次数以及使用在线搜索引擎的时间明显更少,他们更愿意通过自己的思考找寻问题的答案[4]。


值得注意的是, 那些偏好习惯、依靠直觉进行决策的人会导致在现实生活中经历更多糟糕的决策事件,造成金钱、时间的等方面的损失,并产生更多的后悔情绪[5]。


另外,那些偏好用直觉进行决策的个体会在生活中更迷信,他们更愿意相信运气、读心术、星座学等对于生活事件的解读[6]。例如,当我们与伴侣产生矛盾时,如果把原因归为运气不好、星座不和时,我们往往会产生一种“宿命感”,而不是尝试进行积极有效地沟通去解决问题。随着问题的逐渐积累,爱情的小鸟儿就与我们渐行渐远了。


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斥着大量信息的社会中,我们需要不断地去克服小脑瓜中天然的偷懒习惯,超越直觉和经验,从而最终做出理性的决策,过上更高质量的幸福生活。


作者介绍:阿呆,京师心理大学堂,北师大心理学部出品,奉行“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心理学科普平台”的项目定位,努力将北师大心理学百年积淀奉献于社会,凝聚师生力量传播科学知识,让心理学走进千家万户。微信公众号京师心理大学堂(ID:bnupsychology)。

责任编辑:小鲸鱼 烊箜

举报
相关阅读
保持专注,体验心流
思维升级 #注意力训练
保持专注,体验心流
邯郸事件背后,探索青少年心理
心理健康指导师 #童年创伤与霸凌
邯郸事件背后,探索青少年心理
虎添翼

精力有限,意志力有限,放弃大多无关紧要的事情,就能理性

2020-09-01 · 回复
匿名

很棒呀,加油

2020-09-01 · 回复
匿名

要是早点知道这个道理,多好啊

2020-09-01 · 回复
打开壹心理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壹心理-2000万用户选择的全生态心理学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