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男弑亲:原生家庭幸福的小孩,为何会成为杀人犯?

data.name
心理咨询...
咨询达人/认证作家/直播主播

文:芒来小姐(三点一弯钩主笔团)
来源:三点一弯钩(ID:sandianyiwangou)
原文标题:南宁22岁海归男杀死高知父母,潜逃国外:原生家庭幸福的小孩,为何会成为杀人犯?

8月10日,南宁警方接到群众报警,某高校教师及其律师丈夫在家遇害。

 

经调查发现,死者的儿子有重大作案嫌疑。

 

这个22岁的“大男孩”,弑亲后潜逃多日,在柬埔寨金边的酒店里被逮捕。

 

 

警方发出通告后,“福尔摩斯”网友纷纷开启脑洞,抢白了大量细节传言:儿子潜逃时“随身携带17枚戒指”,“4号杀死父母,6号才飞往国外”,“杀死父母后将空调温度调低”……

 

在这些传言里我发现:网友们倾向于将弑亲原因,归咎于“男孩有人格问题,异于常人”。

 

毕竟,父亲是律师,母亲是高知,父母都是亲朋好友口中“和善亲切”的人,原生家庭如此优秀,如果不是人格有问题,怎么可能平白无故杀死父母呢?

 

是的,当一个人犯下人伦大罪,通常意义上,旁观者会把弑亲行为归因为:父母忽视情操教育,或儿子先天人格障碍。

 

但我们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想杀了父母”,到真的举起斧头,幻想与现实之间的高墙,到底是被什么因素打碎了?

  

错误的家庭教育并不罕见,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没有弑亲?

 

反社会人格障碍的孩子广泛存在,为什么绝大多数孩子都能和父母平安相处?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斧头落下?

 

青岛一名15岁女孩,打着按摩的旗号,将母亲勒死后装在行李箱里,共处了将近60个小时,才被人发现。

 

她说,她原本计划周五下手,因为其他事拖延到周六。她有一整天的时间可以打消弑母计划,但她没有,她认为母亲非死不可。

  

 

母亲到底对她做了什么?无非是有时很有耐心,有时控制不住脾气;有时嫌弃孩子不够优秀,有时又下血本买进口牛肉给孩子吃。

 

是的,她和全天下的妈妈一样,虽然没有特别对,但也并没有特别错。

 

可弑母案发生后,几乎全网都在抨击母亲问题很大,教育失败养出白眼狼。

 

事实真的如此吗?

 

一个孩子的成长,是个体,父母,环境,社会乃至全人类共同造就的;

 

若以为光靠父母一己之力,就能酿下“弑亲”这种人伦大罪,未免太高估了个体的力量。

 

 

心理学家认为,“神话”中埋藏着人性的本质。

 

“哪吒”犯下大错,为了不连累父母,自刎还罪,一度被引以为孝子的典范。

 

但这是杜撰过的版本,哪吒最初的故事里,自刎并非心甘情愿,以致死后冤魂不散,缠着父母,用恶毒的语言咒骂他们一起去死,害他们惶惶不可终日。

 

哪吒剔肉还父母,本质上是一个“弑亲”的故事。

 

哪吒成长过程中,时不时会对亲生父亲爆发出杀意,但这不被人伦所允许,因此作者给了哪吒一个死后重生,和父亲重归于好的结局。

 

这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当一个人产生弑亲冲动,往往是因为“二元论”的极端思维:

 

父母要么是好的,要么是坏的。当婴幼儿总是感到饥饿,不安,焦虑时,父母就是坏的;当婴幼儿总是感到充实,幸福,快乐时,父母就是好的。

 

每个孩子的好坏判断标准都不一样。

 

因此,难免有孩子认为父母“坏”的部分更多,产生“弑亲”冲动。

 

这种冲动无法一夜之间改变,除非彻底“死”一次,从极端的“魔”,变成极端的“佛”。

 

自刎前的哪吒是“魔”,他仇恨父亲,渴望战胜父亲,因此总是对父亲口出恶言。

 

自刎之后,他不再仇恨父亲,也不渴望战胜父亲,因为他杀死了自我,成为了“佛”,他和父亲的亲子关系也随之断裂了。

 

哪吒的故事说明了:孩子的成长,就是一场心理上“弑亲”的过程。

 

如果一个孩子始终是“魔”,认为父母坏的部分更多,且无法将好坏协调在一起,他终身都会被“弑亲”冲动困扰。

 


生活中,我们有时会见到有“弑亲”冲动的人:

 

  • 对同事朋友很友善,唯独对父母口出恶言,甚至咒骂他们去死;

     

  • 父母性格温和,子女性格暴烈,仿佛故意长成和父母不同的样子;

     

  • 亲子关系极端化,认为自己面对父母,只有完全服从和断绝关系两个选择。

 

“弑亲”冲动的成因是多方面的:

 

遗传因素,先天性情,家庭环境,成长经历……甚至母子性格是否合拍,都会影响孩子的弑亲冲动强弱。

 

但孩子有办法化解这种冲动。

 

我有一位男性朋友,他和父母矛盾最激烈的时候,曾指着窗台让他们跳下去。

 

父母当然不可能跳,于是孩子选择闭门打游戏,通过游戏里的刺激来化解这种极端的想法。

 

即使他面对父母无法保持平静,但这份不平静有宣泄渠道,他和父母的关系就能保持一丝微妙的平衡,时不时还能一起吃个饭,寒暄几句。

 

如果宣泄渠道被打破了,或者孩子没有办法宣泄自己,那些积压在心底的极端弑亲想法,就很容易因为一些微小的刺激爆炸。

 

孩子从“佛”变成“魔”,也就成了一瞬间的事情。

 


那么问题来了:是不是每个孩子都有弑亲冲动呢?

 

克莱因认为,答案是肯定的。

 

但孩子并非真的想杀了父母,他们只是想消灭父母身上“坏”的部分。

 

举个最常见的例子:孩子戒奶吃辅食。

 

母乳对孩子来说,是全天下最美好的东西,失去母乳,孩子必然很难过,他会在心里做一个漫长的哀悼。

 

在这期间,孩子只能一点一点接受辅食,有些家长急着让孩子戒奶,在奶嘴上涂风油精,或者训斥孩子不让他接触母乳,这种激烈的戒奶方式会让孩子内心产生割裂。

 

他会认为好妈妈被夺走了,坏妈妈带来了辅食,为了宣泄坏的情绪,孩子会通过挑食,拒食等方式,来消灭“坏妈妈”。

 

从挑食拒食,到弑亲,这中间有一段漫长的质变过程,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有外在环境原因,也有内在人格原因,但根源还是出在“宣泄渠道”上面。

 

孩子被辅食伤害,想用挑食来消灭坏妈妈,如果这不被允许,孩子会另外寻找宣泄口,比如破坏玩具,殴打妈妈。

 

如果所有渠道都被家长堵死了,孩子会在痛苦中接受“坏妈妈”。

 

他们接受坏妈妈的方式,不是原谅和包容,而是认为妈妈就是“坏”的,不可能变好了。

 

世界也是坏的,总是会伤害他。

 

即使偶尔有些美好出现,也总归会变成坏的东西。

 

可即便如此,孩子也没有放弃哀悼。

 

很多孩子都有这样的体验:被父母训斥,在脑海中惩罚父母,甚至杀死父母时,总会感到强弱程度不等的愧疚和良心不安。

 

这种愧疚感,就是我们对“好妈妈”的哀悼。

 

我们意识好坏妈妈其实是一体的,如果消灭了坏妈妈,好妈妈也会消失,我们不愿意这样做。

 

这是一种很矛盾的情感:孩子想要杀死坏妈妈,可这样的话,好妈妈也被杀死了,该怎么办呢?没法两全,只能自己想办法平衡了。

 

比如转移注意力,培养兴趣爱好,和其他人建立关系,尽量让妈妈对自己的影响淡化。

 

因此精神分析学派认为:成长就是心理“弑亲”的过程,每个孩子成长的终极任务,都是和父母分离。

 

可有些孩子,和父母的关系像连体婴一样紧密,父母又是“坏妈妈”,孩子的压力必然很大。

 

他们需要宣泄,需要叛逆,可父母不给他们心理上“弑亲”的机会。

 

深陷在“二元论”思维中的孩子,认为自己没有更多的选择,要么杀死自我,要么杀死父母,否则自己将永远不可能从痛苦中解脱。


 

为了理解“弑亲者”,有犯罪研究者使用H.J.艾森克的“人格三元素”,来判断犯罪者的心理。这三元素分别是:

 

  • 外倾性——它表现为“活在自我世界”的内倾,和“活在客观世界”的外倾的差异。

     

  • 神经质——情绪是否稳定,情感是否两极分化,时好时坏?

     

  • 精神质——是否具有孤独,冷酷,敌意,怪异等负面人格特征?

     

一个活在自我世界,情绪极端不稳定,对外界抱有强烈敌意的人,犯罪可能性比普通人更高。

 

弑亲的种子从出生起就埋下,但他们提供了土壤,让种子长成参天大树。

 

这是可恨的,也是可悲的。

 

杀死生母的北大学霸吴谢宇,自幼活在“坏妈妈”的世界里,弑母之后才有机会宣泄:去夜店打工,做男公关,求婚妓女……

 

他不再哀悼“好妈妈”,杀死了坏妈妈,也杀死了自己。

 

宣泄的同时,失去了身而为人的良知,这恐怕是谁都不愿看到的结果。

 

这也在告诉我们,如果孩子幼年时没有找到宣泄渠道,无法整合“好妈妈”和“坏妈妈”,那么在成长的过程中,就更可能走向自我毁灭的悲惨结局。

 

 

因此,当孩子调皮,允许孩子适当“叛逆”;

 

当孩子另类,允许他表现出小恶魔的一面;

 

在不抵触法律,不伤害他人的情况下,允许孩子合理宣泄,或许避免“弑亲”最直接的方法。

 

无论父母还是孩子,都应该认识到:好与坏是一体的。当一个母亲极端的严厉,她在孩子心里可能极端的坏;当一个孩子极端的乖巧,他的内心也有自己的小算盘。

 

压制和管教能够打造出一个好孩子,但也给孩子种下恶的种子,只有引导孩子自我宣泄,才能让他“心魔”烟消云散。

 

- End -


作者简介:芒来小姐。资深男女观察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新书《姑娘,活得大气才够精彩》全网火热销售中,51个活得大气的故事和心得,告诉你长得漂亮不如心态漂亮。本文已获微信公众号 三点一弯钩(ID:sandianyiwangou) 授权转载。


排版:小鲸鱼  Bobby

赞赏
  • 人生答疑馆
1人打赏了作者
举报
匿名

这篇文章的语言很不错~

2020-08-28 · 回复
打开壹心理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壹心理-2000万用户选择的全生态心理学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