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你心中的“坏孩子”,因为有它,你才真正活过!

data.name
成长

认证作家
文:李源教练
来源:有意思教练(ID:MessageCoach)


2017年,我的人生状态非常不好,有一次去参加一个心理沙龙。我豁出去把自己贡献成为了那次沙龙心理雕塑的对象,让其他伙伴来表演我内心和身体的感受。


那是第一次,我坦诚地承认,“我感觉很糟糕,一直努力做别人心目中的好人我太累了。我其实,想要做一个‘坏孩子’。”


01

36岁玩乐队的“坏女孩”


表演结束了,音乐的尾音和灯光的闪耀似乎还在空中盘绕,乐队成员站成一排准备接受访谈。主唱是个高挑消瘦而闪亮的女孩子,洒脱而体贴的先介绍自己的队友,然后才介绍自己。


说到乐队的缘起,女孩说,乐队几年前是在偷偷摸摸的玩。她原来有自己的签约公司,公司为她设计的人设是选秀歌手、女团歌手,亲和无害,参加各种综艺,在各种影视剧里多露脸。


就算做音乐,公司也要求她做“大家更能接受的”音乐。而“摇滚乐”是属于坏孩子的。


她在参加被公司安排的各种综艺节目累到不行的日子里问自己,“我这算是在干什么?”。


女孩子这时候cue了一下主持人“老师刚才说过一句话,你到底要成功,还是要开心。我是有很明确的答案的,我想要开心。”


“我年纪也不小了,2011年那次选秀的时候我已经27,到现在我36岁了”。


她眼圈开始泛红,声音开始有些颤抖地接着说:“我中间经历过一段时间,一段很不好的时间。我就想,有什么事情是我没做和我遗憾的。两件事,一件是尽孝,另外一件就是我想有自己的乐队。”


这位女摇滚歌手是刘忻,她终于还是选择了“坏女孩”的路,于2019年和前娱乐公司解约,从艺人正式改为摇滚乐手。这是“乐队的夏天2”中的一段真实的对话,主持人是大张伟。 


看到这段对话,我的眼泪不停的流。我想起我曾经的那段“很不好的时间”。 



02

想做诗人的“坏男孩”


经典电影《死亡诗社》里主人公 Todd Andersson是个安静、腼腆羞涩的高中生,着急的时候,还有轻微的口齿不清。


他父母把他送进一所传统而著名的中学,它每年只招收几十名新学生,每年超过三分之二的毕业生考入常青藤大学。它的四条支柱守则是“传统,荣耀,纪律,卓越”。


每年Todd生日的时候,他的父母就会寄一套特别传统而古典的文具给他当生日礼物。但是Todd从来没有喜欢过。


然而,Todd渐渐喜欢上了他们新来的英语系的诗歌老师,John Keating先生。


在诗歌课堂上,Keating老师打破一切传统课堂的规矩,他说我们读诗、写诗不是为了因为好玩,而是因为我们是人类的一分子。而人类是充满激情的。没错,医学,法律,工程,商业,工程,这些都是崇高的追求,足以支撑人的一生。但诗歌,美丽,浪漫,爱情,才是我们活着的意义。”


Todd觉得有些类似生命的东西,在他自己的身体里面活了过来。甚至在一次课堂上,Keating老师扶着他的头,让他闭着眼旋转,跟着身体的感觉,“别想,直接回答...释放你的心灵,用你的想象力,说出跃入脑中的第一个念头,即使是胡言乱语也没有关系。” 就这样,Todd喊出了自己人生里的第一首即兴诗。



但是很不幸,Keating老师因为一个男生的自杀被校方甩锅,老校长迫使那个男生的四个朋友在父母的压力下,签署了联合声明书,把责任都指向了Keating,说Keating老师鼓动学生自由结社,荒废学习,破坏学校准则,把学生们都教成了坏孩子”


Keating老师不得不离开学校。而Todd始终因为这个违心的签字而内疚。


Keating老师离开学校的那天来教室取走自己的东西,威严的老校长正好在代课。Todd低着头,余光看见从后门进来的Keating轻轻的绕着教室走过,路过Todd课桌的时候,Todd嘴边张了张,似乎忍不住想说点什么,但是并没有说出声。


过了几秒,他抬起头,发现Keating在讲台一侧的小屋里带上他的围巾,目光正好落在Todd脸上。Keating的脸上没有责备,却只有鼓励和微笑。



Keating离开的时候,再次路过Todd的课桌,Todd的头偏过去,嘴边微张着,似乎再次想说点什么,但是那个念头被压下去,Todd的嘴边闭上,头转了回来。


就在Keating老师走到教室后方正要离开教室的时候,Todd突然站起来,扭过身转向Keating,他大喊,“老师,是他们逼我签的,我很抱歉,请相信我”。


Keating有些意外,他向Tod的方向走了两步,点头微笑说,“我相信你”。


校长立刻要阻止这场对话,他走到Todd面前,厉声说,“坐下,Andersson先生,谁再说话,我就开除谁。"


Todd一下子如同被打败一样,沮丧而委屈的坐回座椅。



校长带着威胁的眼光狠狠的要求Keating立刻离开。Keating用温柔而坚定而不舍的眼神看了一眼学生们,在校长胜利者的眼光中转身走开。


Todd平静下来,似乎那些让他以前紧张而口齿不清的东西在离开他的身体,他踩着椅子,踏上课桌,大声喊出:“船长,我的船长”


手已经放在门把手上的Keating扭过身来。


校长再次大声喝止和警告Todd,但是这一次,更多的学生深呼吸鼓足勇气站到了桌子上,校长如同演砸了了的小丑一样,气急败坏跑来跑去威胁这群学生坐下。


每个站在桌上的学生的眼里都散发着勇气,真挚,友情和感激。


那个从前看似懦弱,顺从的Todd,在那一刻,似乎找到了自己。



03

在少有人走的路上的三种冒险


"林子里有两条路,我选择了行人稀少的那一条,它改变了我的一生"


——罗伯特·弗罗斯特 《未选择的路》


Keating老师在一次户外课堂上,让学生们体验如何寻找自己的步伐。


他说,“我们都有一种被人接受的需要。但是你必须坚持自己的信仰是独特的,是你自己的,哪怕别人认为它们很怪,或者很讨厌,哪怕一群人都说,那太差。希望你们也找到自己的路,找到自己的步伐、步调,任何方向,任何东西都行,不管是自负也好,愚蠢也好,什么都行。”


不去在乎他人设的标准答案而活着,这是一种选择,是一种冒险。而在克里希纳南达的和阿曼娜合著《拥抱你的内在小孩》里为我们指出了活出我们内在的“坏小孩”所需要经历的三种冒险:


一、愿意冒险去更为脆弱—去敞开、去探索自己的防御和保护机制,并且暴露我们不为人知的秘密和黑暗面。


二、愿意冒险过诚实的生活-敬重我们的承诺与诺言,就算害怕也愿意与人分享。


三、愿意冒险更有活力——强化创造力,并且穿越恐惧、羞愧、沮丧和失望,一旦为了要有活力和创造力而冒险时,这些都会无可避免地引发出来。


在刘忻和大张伟的对话里,我听到了关于“年龄焦虑”的脆弱,它引发了尴尬,关于“失败”的想象。但是我也听到了她对于他人眼光不再介意的自由。


然而,大部分的我们习惯了做一个好孩子,习惯了活在别人的期待当中,习惯了去满足别人的期许而放弃了自己是谁。我们到底能为自己做点什么呢?



首先,你可以尝试停止把他人的期待当成课本和正确答案,你可以寻找你信任的人(只要他们愿意陪伴你,聆听你的任何思想,任何脆弱,都不加以评判。也可以是教练,也可以是心理咨询师)或者支持你的朋友或群体,去分享这种脆弱,恐惧和尴尬,因为你并不孤独。


第二,你可以尝试艺术、诗歌、音乐、戏剧,但是不要把注意力放在技法上,最有害的标准就是“画得好像”,“弹得好像”,“韵压得好棒”,不妨更即兴一些,不要在乎别人怎么想。


想一想你在淋浴时候的歌唱,想一想小孩子的涂鸦,去看看Todd Andersson的即兴诗是怎么创作出来的。活出你最顽皮的一面,不要担心什么失败或者不完美,它会带给你活力。



第三,正念的生活。正念不等于呼吸,不等于冥想,不等于盘坐。正念,是更多的用你的五感去体会生活,而不只是用头脑去计划和评估生活。你可以关注于五感,去正念的吃饭,正念的喝水,正念的行走,正念的和孩子与伴侣玩耍。


今年在漫长的疫情里,在二月寒冷且不敢出门的冬日里,有一天早上,我躺在家里的瑜伽垫上,闭上眼,不去想各种新闻和让人担心的未来。慢慢的意识到一侧的脸比另一侧暖和。我依旧闭着眼,好奇的转动头部,发现每转动一点,感觉暖和的皮肤就多一点。这时候我睁开眼,发现阳光果然从侧面照在我脸上。那一刻,我感觉到一丝久违的活力和希望。


一旦开始冒险,曾经被压抑的能量会流动起来,它可能会引起麻烦,可能会引起我们自己和他人的巨大不适,但是我们会活出生命,收获更丰盛的心灵。


“我步入丛林, 因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义。我希望活得深刻 吸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 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 以免当我生命终结时 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活过。"——梭罗



—— 后 记——


每个人的身体里都同时住着一个“好孩子”和一个“坏孩子”。好孩子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希望有符合大众的标准的成功与幸福,希望对自己重要的人都满意;坏孩子希望自己为自己做主,可以有独特的声音,可以不理他人怎样评价,可以标新立异,可以冒险,自己开心就好。


然而,“个人”是我们每个人不同于“标准答案”的那部分,当我们能活出我们身体里的“坏孩子”的时候,我们的“个人”才真正活了起来。


希望在人生走到尽头的时候,你能骄傲的说,我心里的好孩子他曾经来过,我心里的坏孩子也好好活过。


作者简介:李源教练 ,公众号:有意思教练(MessageCoach),李源教练, 俩男孩爹,积极心理学爱好者。瑜伽和正念静观习练者。喜欢写教练,沟通和亲子类的文章。豆瓣9.4分新书《自定义人生》作者。

责任编辑:小鲸鱼 半度微凉


举报
亭曈

如果“好孩子”只是符合传统要求的,那我希望我们都能成为不违反道德法律的“坏孩子”

2020-08-28 · 回复
黄缤

每个人的身体里都同时住着一个“好孩子”和一个“坏孩子”。好孩子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希望有符合大众的标准的成功与幸福,希望对自己重要的人都满意;坏孩子希望自己为自己做主,可以有独特的声音,可以不理他人怎样评价,可以标新立异,可以冒险,自己开心就好。
然而,“个人”是我们每个人不同于“标准答案”的那部分,当我们能活出我们身体里的“坏孩子”的时候,我们的“个人”才真正活了起来。
希望在人生走到尽头的时候,你能骄傲的说,我心里的好孩子他曾经来过,我心里的坏孩子也好好活过。

2020-08-28 · 回复
匿名

确实,很有力量的一篇文章。

2020-08-27 · 回复
打开壹心理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壹心理-2000万用户选择的全生态心理学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