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己变“丑”的底层逻辑

data.name
宗焱
咨询达人/心理作者/优质答主

我长得不好看;


我不聪明,我太胖了,身材不好,没有人喜欢我;


不要高兴得太早,得意忘形了;


……

  

当你情绪跌入低谷,类似的思维就会喷涌而出。


平日就事论事、不泛化的、已经退到幕后的负面思维,一旦遭遇困境、失败、压力就会活化跳到台前。形成大水漫灌之势,甚至形成了思维习惯。


如果说字头上一把刀,此时,负性思维就是刀枪剑戟扎满身。更有甚者会对负面思维上瘾,似乎是现实主义不带点悲剧色彩,就无法留存。不少抑郁的人惊呼:我陷入了负面的自我贬低的轮回中无法自拔。

   

负面的思维真是不请自来,破门而入,并且让人成瘾。

   

负面思维有着自己的特有的行动轨迹,它们通常聚焦在几个方向:


第一是大打高标准的牌。以我很丑,很笨,不完美出场,即使有现代整容技术,也难实现自我概念上的美貌与智慧并存。


第二,负面评价标签化,并且永恒化。通常以我总是开头:我总是失败,我总是出错,我总是不如别人。


第三,分类边缘化。在人际关系中,把自己归入异类或者抹杀角色,我不正常,我是另类,我没办法和他们一样。

   

负面思维自带流量,一旦开始会成几何级数的增长,如:从做错一道题,到考不上好的初中,去不了重点高中,再到无法上大学、失业,到人生毁灭。头脑中的毁灭有闪电般的速度。

  

负面思维会聚集能量,它不仅本身具有杀伤里,而且还会调动注意力长期聚焦于此,挟持情绪、身体和行为反应一起参加自我摧毁的战役。


有时,行为的结果就是行为的原因。长期的自我心灵的围猎,已经远离你主观意识上的逃离苦难、自我救赎意图,毫不手软地把自我打入十八层地狱。

   

一天,我问一位访者这样做的好处?


开始,他一愣,觉得我提出了一个很奇葩的问题。接着又说:我也不知道了,反正我就是习惯这么想


我又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不这样想了,你会怀念拥有这样地标签时刻吗?


这个访者表示:对于自己的思维标签和策略,决不轻言放弃,所以,不存在说的不拥有。

   

明明松动一下思维,就会见曙光,只要循着光亮,就可以舒服一点,但是为什么还这样做呢?

   

有一种可能是冥冥之中,大脑在说:放弃这样的思维等于要了自己的命。好在这样的思考并非铁板一块,这给探索留了一丝契机。

   

有一天,我和访者讨论把自己变丑的好处?


聪明的她,年纪虽不大,但领悟能力很强。她的习惯性思维是把自己描述得一无是处,保持在人群中的空气状态,同时,她还善于在行动上落实变丑,比如,使劲吃东西,催肥自己;不打扮,连走路都是悄悄的,害怕惊扰的其他人,被聚焦。

   

她做了一系列的内外歼灭战,终于把自己塑造成了心中的

   

有一天,她发现变丑后,周围女孩子不再把她作为竞争对手,于是,她轻松地出逃女孩子的宫斗圈。男生也开始远离自己,减少了被骚扰的机会,安全有保障,而且变丑后,自己随时保持警惕,避免落入自大的危险。因为,妈妈告诫她不要狂妄,与妈妈保持了一致。

   

她说:如果不能左右生命的上升性,总可以掌控下降吧。如果变丑能避免同性竞争,解决成长中性的问题,不再烦恼依恋和独立的对决,这是一本万利的事情,只需要转一下脑子,分分钟就可搞定。

   

女孩这种操作,内心的渴望却不答应,渴望以各种形式进行反抗。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压制的力量有多大,反抗的力量就有多强,甚至是加倍奉还。


能量不能聚焦于升华的渠道,左冲右突,一片混战,一地鸡毛。她情绪要么抑郁,要么烦躁、回避正常人际,学业无法完成。

   

无论给自己贴上怎样的专属思维标签,如:丑的幼稚的被嫌弃的中性的,在暂时获益的同时,内耗便是必然。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我们不禁会好奇,这些思维策略的底层的逻辑到底是什么?

   

首先,发现把自己打入十八层地狱的思维策略,暂时性的功能是什么?


上述的例子中就是实现了暂时性地自我保护。

 

其次,需要家庭和社会的视角。这样的策略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这既是解决思维的源头问题,也是发现思维在无意识层面的运行问题。

   

负面思维,并非都由当下客观现实引发,因为它本身就携带着原生家庭代际传承的密码。


比如家族历史上遭遇过重大灾难,普遍出现高估风险的习惯,这样的潜在意识通过传承,每一代人都保留并放大对未来的灾难化预期,阻止家庭成员冒险和挑战,焦虑如传家宝般代代相传。


每个人周边似乎都充斥着:你是弱小的,离开家就不能活;太张扬就会被打压和排挤;冒险就会遭遇危险等等的告诫之声。

   

代际传递的密码还会改头换面穿透意识进入无意识,在不知不觉中,指挥你的行为,从而完成家族未达成的心愿,以及恒古不变的信念:世界是危险的,他人是不可信的,我是无能的。有时,人生就如像做家族的证明题一般,我们总是在套用某种特别的人生定理。

   

另外,思维策略在当下怎样呈现?


通常,现实的困境和挫折,会启动尘封已久的密码。见过一些年轻人,因为压力退回家中,做永久的家里蹲。在矛盾中,他们无意识会启动不正常”“还小的思维标记自己,轻松实现不和家人分离的夙愿,并且终于可以名正言顺的折返。

   

第三,人类文化和进化的视角。中国文化具有自己独特的气质,引用社会学家费孝通的著名观点:中国社会是差序格局。


差序格局,犹如扔进湖里的石头泛起涟漪。石头代表个体,涟漪象征亲疏远近关系,离落石越近,涟漪越大,关系越亲密。不同的石头投入湖泊,涟漪不同,并且彼此交错,形成关系网络,谁也不可能完全逃出这样的关系网。


另外,人们趋向于能量更大的人,所以,能量越大的人,承担的越多。看看凤凰男承担的家族责任,就明白这一点。


差序格局塑造的人情社会,关系及其重要,每个人的权利义务是不同的。因此,中国人不能像西方人那样,个人是独立的,每个个体在群体中的权利和义务都等同。

   

女性修剪掉自己的女性特质,人畜无害,减少了在人际中遭遇攻击,放弃了复杂的宫斗,就是一种极端的寻求关系的表现。

   

因此,你的思维策略并非你自己发明,而是可能继承了家族的留下的规则、禁忌、期待。同时,还蕴含着文化的基因。


对负面思维底层逻辑的探索,是为了阻止思维在黑暗中自动繁衍,混沌一片。在当代中国文化的弹性中,把边界理理清楚,这是属于谁的,那是属于谁的,避免被人卖了,还帮别人数钱的悲剧发生。

   

通过搜集客观信息,主观解读信息,人建构了自我心灵的大厦。思维,无疑在架构大厦过程中的设计师。


社会在进步,中国文化也在进化,传统的复杂网络已经不同于从前那样古板和僵化。兼容并包,给自我的留出了选择的空间。


因此,你采用怎样的信息,如何划分边界,怎样建构自我,并非完全听由天命,而是可以选择。

 




文:宗焱
责任编辑:殷水
赞赏
举报
相关阅读
匿名

这算是一种“进化”吧?

2020-11-21 · 回复
活出生命的意义

“底层逻辑”这个词,经常从一些大咖、博士嘴上提起,宗老师的这篇文章,带着思考去阅读能收获很多。

变“丑”也是一种逻辑,“丑”的背后也藏着许多学问。

2020-08-20 · 回复
  • 宗焱
    宗焱
    回复 宗焱 : 亲,熟人?
    2020-08-20 · 回复
  • 活出生命的意义
    活出生命的意义 Lv2  小海葵
    回复 活出生命的意义 : 哈哈,再多看您几篇文章可能就是啦~
    2020-08-20 · 回复
匿名

喜欢你的文章!真好!

2020-08-20 · 回复
打开壹心理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壹心理-2000万用户选择的全生态心理学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