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以为家里存款只有100块|父母抠门是怎样体验

data.name
壹心理翻...

认证作家/鲸鱼社工

文:时差少女S
来源:心理0时差(ID:PsyTime
原文标题:小时候,我以为家里的全部存款就是一百块钱|父母抠门是怎样的体验


最近在豆瓣看到一个帖子,名字叫《爸妈的抠门让我觉得委屈》,楼主在帖子里列举了小时候爸妈对她的种种抠门行为,包括但不限于:

 

没有客人的时候,家里是从不买零食的。

苹果一次只能吃半个,剩下半个要留给别人吃。

亲戚过年送的牛奶,不准拆了喝,因为要送给别的亲戚(省钱)

买双鞋,讲价要讲好几个小时

为了省水,洗澡要用脸盆洗,并且只能洗一盆水

年货要买廉价盗版的,比如粤利粤、旺崽

……

 

虽然少女并没有和楼主一模一样的经历,但父母抠门这件事,少女也是深有体会,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小时候去童装店试穿了一条公主裙,但就因为老板不肯便宜十块钱,妈妈果断放下裙子然后拉着我走了。

 

 

二十年过去了,少女早就过了穿公主裙的年龄,但小时候的那种失落感,却一直记得很清楚。后来妈妈告诉我,其实家里也不是差这十块钱,只是觉得应该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意识,所以才没有按照原价买那条裙子。

 

这种抠门式教育真的能让我们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吗?今天,少女想和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01

哪怕不是真穷

抠门式教育也会造成心理贫穷感

 

在经济学上,贫穷往往用来描述年收入低于某个标准。但在心理学上,贫穷则是一种「稀缺」的状态,是一个人的主观感受。[1]

 

父母抠门的原因有很多,但大多数都不是因为差了“那点钱”。然而,不管原因如何,这种抠门都真实地让我们在心理上形成了一种稀缺感,进而形成一种心理贫穷感。[2]

       

诸多研究表明,这种心理贫穷感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它甚至很可能影响到我们的生命史策略( Life History Strategy) ——心理贫穷感高的人更倾向于使用“快策略”而不是“慢策略”,因此在做决策时会目光短浅,倾向于把到手的钱很快花掉,面对风险时也会更加冒进。[3]

 


研究者认为,这是因为心理贫穷感会俘获我们的注意力,占用认知资源,改变思维方式,从而我们就会变得短视,无法做出长期有利的决策。[4]

 

正如《一个印第安少年的超真实日记》中所说的:「贫穷不会给你力量,或是教你坚持。不,贫穷只会教你如何变穷。」Poverty doesnt give you strength or teach you lessons about perseverance. No, poverty only teaches you how to be poor.

 

所以,开头的问题很好回答了:抠门式的教育,真的不会让我们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至少不会让我们真心地勤俭节约。

 

 02

我们能做的

是不要让抠门代际传递

 

少女写这篇文章并不是想批评「贫穷」。即使家庭不够富足,不得不拒绝孩子的天真请求,父母其实有更好的表达方式:


我们很支持你,但现在钱还不太够,接下来每个月多省一千块钱出来,半年后一定给你买,怎么样?

 

你的眼光很不错,挑的东西很棒,咱们可以买,只是家里刚添置了别的家具,手头不太宽裕,下个月再买好不好?

 

小时候我也有想买的小裙子,那时候你外婆没给我买,我伤心了好久,所以我特别能理解你的感受,你确实很想吃这些寿司,但在这里买确实有点贵了。

 

这样,咱回去和你爸爸一起,三个人在家一起动手做寿司,你觉得如何?

 

坦诚、尊重、肯定对方要求的合理性,即使因为经济拮据而拒绝孩子的请求,孩子的「稀缺感」也会得到最大程度的缓冲。

 

相反,即使父母不差钱,能够和孩子一起自驾旅行,买昂贵的模玩,或是报各种兴趣班,但简单的一两句话就会毁掉孩子的心情:

 

这趟旅行可花钱了,你长大以后要记着啊

 

又买这么贵的东西,钱又不是从路边捡来的,就买这一个啊

 

买小提琴花了那么多钱,别那么容易放弃,不然钱全打水漂了

             

这些话只会让孩子感到内疚与沉重,这当中只有父母对于钱的斤斤计较,而没有真正去看见孩子的需求。

 

与贫富无关,父母有没有孩子的视角,能不能帮助孩子建立「丰盈感」、「繁荣感」(flourish),才是真正有效防止抠门代际传递下去的关键。[5]

 

03

父母抠门 ≠ 你不值得

 

家里同样有着抠门的父母,有些人会形成一种非自愿的、强迫式的节俭,也有些人几乎不受影响。

 

原因在于,这两类人看待「父母抠门」这件事情的思维方式完全不同。

 

前者由于小时候的经历,会觉得自己不值得被花钱,自己比不过其他人,并且会模仿父母的吝啬,在长大之后依然保持这种惯性。[6]

 

后者会做到(s课题分离eparation of tasks):父母不舍得花钱是他们的事情,他们愿意那样过有他们的逻辑,和我没关系,我能做到的就是控制自己的生活,找到适合自己的消费观念。

 

从理性认知情绪疗法(REBT)的角度来看,这是不合理信念与合理信念的差别,改变贫穷带来的负面影响,其实就是用后者去和前者抗辩。

 

 

这种抗辩是非常难的,因为你原有的信念会根深蒂固——当你想用更好,让你更幸福的思考方式替换它时,原有的那个方式会大声地在你脑袋里争吵,告诉你它才是真正合理的那个。[7]

 

幸运的是,只要你意识到了你行为背后隐藏的那个不合理信念,改变就已经在发生了。我们需要认识到:父母的消费观并不能定义你的个人价值。小时候父母不给你买那些好东西,也并不是意味着你不值得拥有。

 

没有任何事情的影响是一辈子的,当你离开家庭,离开原来的那个环境后,你将缓慢而又坚定地摆脱童年的影响。父母抠门是他们的事儿,但如何看待父母抠门这件事,我们则掌握着绝对主动权。

 

 04

如何让抠门的父母乐意花钱

 

如果说我们早已经济独立,那么避免抠门的代际传递、从父母的消费观中分离,是我们需要努力攻克的问题。但少女也知道,对于经济还未独立的朋友们,如何与抠门的父母相处才是当下最大的困扰。

              

所以,在这里少女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 哄父母(花钱)”的心得经验,也算是一份小小的指南了。

 

要想让父母舍得花钱,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告诉他们「消费」这件事的积极意义。很多时候,父母并不是真的不愿意花钱,他们只是觉得没必要、还可以将就着过。如果你能说服他们看到消费的好处,那么他们心里的天平就会渐渐倾斜。

 

还记得在少女刚上大学的那会儿,和老爸一起去商店挑手机。他一开始想买一个内存为 16G 的手机,但少女却想买一个 64G 的手机(比 16G 贵了一千块)。于是少女就开始给老爸阐述手机容量会给生活造成什么差别:“如果买了16G的手机,少女可能每天都得花一个小时删照片、删视频、删音乐、删app,根本就没时间学习、交朋友、和爸妈打电话唠嗑了(撒娇的语气)”。最终,少女如愿以偿的拿到了 64G 的手机,而且老爸也觉得这个钱花得很值。

 

 写在最后

 

但在这里,少女也要提醒大家:我们的消费欲望,不应该超出父母的经济承受能力。毕竟花钱是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而不是把生活弄得更狼狈。

 

从前,少女也不理解父母为什么要为十块钱斤斤计较。直到后来少女开始步入社会,需要为自己的房租水电买单,才知道原来花钱的地方多了去了。

 

父母并不是不舍得为我们花钱,他们只是想把有限的钱花在更重要的事情上。他们很可能根本没有意识到当年的“ 抠门 ”对我们造成的伤害。

 

同样的,少女也希望大家能明白一件事:不论你的父母是否抠门,也不管你自己的存款是多少,我们从来就不是被这些东西所定义的。这些都不能决定我们是谁,更不能决定我们好不好、配不配

 

世界和我爱着你。


- The End -


References: [1] 胡小勇, 徐步霄, 杨沈龙, & 郭永玉. (2019). 心理贫困: 概念, 表现及其干预. 心理科学, (5), 1224-1229.[2] 徐斐, & 孙时进. (2019). 心理贫穷感对决策的影响. 心理学探新, (6), 11.孙时进, & 徐斐. (2019). " 贫穷感" 对个体生存策略和风险决策的影响.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2019 年 01), 204-210.[3] Griskevicius,V. ,Ackerman,J. M. ,Cantu,S. M. ,Delton,A. W. ,Robertson,T. E. ,Simpson,J. A. ,. . . Tybur,J. M. (2013). When the economy falters,do people spend or save? Responses to resource scarcity depend on childhood environments. Sychological Science,24(2),197 -205.[4] Mani,A. ,Mullainathan,S. ,Shafir,E. ,& Zhao,J. (2013). Poverty impedes cognitive function. Science,341,976 - 980.[5] Seligman, M. E. (2012). Flourish: A visionary new understanding of happiness and well-being. Simon and Schuster.[6] Ben-Ner, A., List, J. A., Putterman, L., & Samek, A. (2017). Learned generosity? An artefactual field experiment with parents and their children.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 143, 28-44.[7] Ellis, A. (2007). How to make yourself happy and remarkably less disturbable. Atascadero, CA: Impact.[8]Gilovich, T., Kumar, A., & Jampol, L. (2015). A wonderful life: Experiential consumption and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 Journal of Consumer Psychology, 25(1), 152-165.

© 版权所有:壹心理。如需转载,请在微信搜索关注本文原创首发公众号「心理0时差(微信 ID:PsyTime)」,后台回复 转载 二字,按要求申请授权,谢谢。
 
排版:小鲸鱼  Bobby

赞赏
举报
匿名

喜欢这样的直接,不装x!赞~~~

2020-08-19 · 回复
匿名

文字很不错,多多锻炼

2020-08-19 · 回复
匿名

挺有哲理的文章

2020-08-19 · 回复
打开壹心理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壹心理-2000万用户选择的全生态心理学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