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学少年”到底怎么了?

data.name
宗焱
咨询达人/心理作者/优质答主

“弃学”无疑是父母最头疼、最害怕的事情之一,它是“厌学”的升级版。“厌学”已经让家长殚精竭虑,如果再发展到“弃学”,真是雪上加霜。

   

我见过这样的家庭,孩子不上学,全家总动员,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七大姑、八大姨一起“劝学”。“劝学”战役,硝烟四起,孩子一个人固守城池,巍然不动。纵观父母与青少年的对抗,几乎都是以家长失败告终。


好端端的每天去上学的孩子,突然有一天决定不再去学校,家长得多抓狂。如果要把厌学划分出等级,“弃学”是最高级。你不知道小姑奶奶、小祖宗是弃学一时,还是弃学一世,如果从此与上学决绝,其威慑力之大,甚至会拖垮家庭。


最近不断接到因孩子“弃学”而绝望的父母的电话:“明明上礼拜还好好的,怎么突然就不去了呢”,焦虑、紧张、担忧、愤怒、无奈混杂在一起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来……

  

一旦孩子不去上学,无论你以前有怎样的气贯长虹的战略、战术,对未来有多少美好的憧憬,瞬间就会停摆和幻灭。家长们惯性地分析原因,犹如在溺水前抓住稻草“猜猜猜”,每天满脑子充斥着:不上学怎么办?老师、学校那里如何交代?不去上学,这个孩子的成绩如何跟上?不上学,一切都毁了……


遗憾的是“弃学”的复杂性,通常超越了父母和老师的经验水平。就在那一刻,绝大多数父母担忧的是孩子的学业,可此时,最重要的是站在孩子的阵营里,关注一下他们的心情。

  

从震惊、否认、担忧、无奈、最终回归理性、开始接纳和寻找有效路径,这样心路历程,并非所有的家长都完整地经历,都能咬牙坚持到最后看见曙光。即使看了医生和心理咨询师,“弃学”少年们的状态也会时好时坏,这考验着家长们的耐心、爱心,要举全家之力共同面对困难,要发挥极大勇气和智慧迎接改变的不确定性。

   

弃学”只是外在表现,其下隐藏着各种各样不一样的原因。在咨询中,“弃学”现象,多在初中始发。我发现每年的9月份前后、年底前后是“弃学”高峰。9月份开学,因不适应“弃学”较多,年末,因为各种问题积累爆发的“弃学”的比例较高。

   

工作让我有机会和“弃学”的青少年深入讨论他们的“弃学”。他们中不乏曾经学习优异者,聪慧过人者,从小不让父母操心者。我问他们:你们怎样看待自己这样的决定?是什么阻碍了你们去上学?回答大致归为这样几类:


一. 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学习。


二. 反抗父母自以为是的教育,讨厌老师、学校管理过于严苛,对教育充满愤怒。


三. 遭到排挤、欺凌。


四. 高三马上要离开父母,不想长大。


五. 认为自己的生活只不过是父母无聊生活的翻版,一眼可见尽头,不想这样,但是又不知道可以怎样?


六. 由于各种心理障碍,比如严重的强迫症,让自己很痛苦,难以学习。

   

一个“厌学”少年说:


父母从来没有为自己活过,他们一直在为了家庭而努力。如果要旅行是因为我要旅行,拼命挣钱也是为我,从小我就没有自己的愿望,因为我努力学习是为了不让他们担心,我考得好一点是为了家庭节约钱。取得好成绩,开始有短暂的快乐,剩下的就是麻木。不想像他们一样,但是我不知道自己可以怎样活。


另一个“厌学”少年说:


父亲挂在嘴边的是“虽然我知道你不想听我讲道理,但是我还是要给你讲”然后就是长篇大论、喋喋不休,他们从来没有关注我的需要。


小时候,他们给我钱,让我自己玩,我误认为钱就是爱,如果不给钱就是不爱我。我一回家,他们就盯着我写作业,除了作业,没有我,简直烦死人了。


他们总认为自己改了很多,在我这里邀功,但是他们什么都没有变。还有学校,像一所监狱,老师整天说他了解学生的一切,也不知道他哪里来的自信。同学有一点小事,他就拿出来讲。很烦人。

   

还有一个少年说:


自己的父母,总是过于保护自己,只要自己产生一点想要去做什么事情的冲动,父亲就先做了。现在自己想离开父母,又不敢。如果在学校里,别人不像父母一样重视自己,就觉得没价值。


少年们决定自己不去上学,呆在家里“退化”,或者另谋他途,这并非易事,这比选择按部就班地去上学更有风险和挑战。但是为什么他们还是做这样的决定呢?

   

有一天,我给一个“弃学”的少年说:“你好厉害,在13岁的年纪,就做不去上学的决定,这样的决定大到足以改变你的人生轨迹,我在你这么大的时候,都不敢。”


他愣了一下,匆忙辩解到“我没有说我不去上学啊。”


看来,如果不是我提醒,他根本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人生决定,自己得负责。因为在他惯性的思维中,行为产生的后果,都是父母买单。


进入青春期,大脑和身体发育的迅猛,内心会出现暂时性混乱。著名生理学家丹尼尔描述为大脑在重新布线。也就是说青少年大脑在“重新装修”,时常出现混乱。


因此常见极小的事件,也会引起巨大的内心冲动。消极情绪会成为青少年“弃学”的动因。“弃学”者中赌气者有之,丧者有之,迷茫者有之。

    

在我接触的“弃学”少年中,虽存在不少差异,但共性是生命力的衰弱和枯竭。比如父母把所有期待和关注都放在孩子身上,太懂事的少年怎敢做自己;也有父母包办代替,少年没有机会做自己;还有的由于家庭、学校过于强势、严苛,少年发展受阻,不能做自己。


做自己是青少年的人生课题,它是伴随着自主意识所产生的各种积极行为,是自我价值的萌发,是生命力的唤醒和维持。


曾经做过调查,在某高中一年级的学生中,知道自己未来要学什么,要过怎样的生活的学生,数量不到10%。没有明确的、适宜的发展愿景,人为什么还要上学。

    

我问“弃学”后迷途知返,或者选择他途,后来有不错发展,过得充实的少年,是什么最终让他重新回到自我发展的轨 道上。


他们说:


第一是时间,当度过了那个特别愤怒、迷茫的不成熟的时段后,他们看待问题的视角发生了变化,具备调整的能力。


第二,家庭的改变,有一个学生,出现心理障碍而无法上学,跑了不少医院也不见好转,最终引起改变的是,按时服药,并且在咨询师的指导下全家的所有成员都积极改变帮到了他。


第三,父母对少年各种心理障碍的正视和接纳。要知道承认自己的孩子有心理障碍,特别不容易。


曾遇一个少年,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心理障碍,家庭成员不相信医生的诊断,认为孩子没有问题,拒绝给孩子吃药,拒绝看心理医生,拒绝家庭改变。这个少年目前仍然在家中整天睡觉,至今已有2年。


第四,接纳与改变策略需要顺应时机。少年如果出现心理障碍不去上学,开始需要父母的关怀和接纳,经过一段治疗后,如果症状有所缓解,父母就得提要求,甚至有时候还需要推孩子一把,帮助其回复社会功能。


不要把“只要快乐就好”作为青少年的人生目标,现实里的复杂性、残酷性会让带着这样信念的孩子头破血流。不提任何要求,提过分的要求,把父母自己未实现的愿望强加给孩子,这样的所谓好教育也许不是有效的教育。

    

学习并不是青少年成长的核心目标,通过学习或者其他实践活动,发展出有生命力的自我,才是要务。张弛有度,宽严相济,教育需要辩证和灵活,效力才会正常发挥。


让每一朵花,都有时空绽放,让每一棵树,都有机会蓬勃,这才是“弃学”的预防和治疗的治本之道。

 




文:宗焱
责任编辑:殷水
赞赏
举报
匿名

感觉应该分享给身边的人都看看

2020-08-14 · 回复
打开壹心理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壹心理-2000万用户选择的全生态心理学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