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补习班》中所蕴含的的亲子教育催眠效应(上)

data.name
刘苗苗

咨询达人/心理作者/优质答主

当红影星邓超前段时间有个电影,叫做《银河补习班》。大概剧情是邓超所扮演的爸爸马皓文是一位建筑设计师,负责设计的东沛大桥因为他的大徒弟从中作梗,在应该奠基的时候却塌陷了,马皓文因此背负了贪污的罪名,坐牢八年,因而错过了自己儿子成长中很关键的几年,妻子也离他而去。


等到马皓文出狱时,儿子马兵已经变成了一个不爱学习、年级倒数、喜欢看小说、自暴自弃、认为自己是个坏学生的初中生。然而,在所有人都要放弃他的时候,马皓文自己带孩子,为他补课,运用激励的方式,帮助儿子成为最优秀的学生,并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最终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宇航员。

    

影片中最引人瞩目且能引发人深思的,是三个人的教育方式,一个是妈妈,一个是爸爸,另外一个是学校的教导主任。

    

妈妈很爱马兵,她表达爱的方式是训斥和给她认为所适合马兵的一切,可惜她的爱,却让马兵在没有爸爸的那几年里,变成了一个人人都不喜欢、自暴自弃的笨孩子。


当孩子面对很凶的父母的时候,他们就会封闭自己,把真实的自己隐藏起来以求自保,所以有很多家长会问,我的孩子不跟我交流怎么办?


那就要反思一下,你有没有给孩子表达自我的空间和容器感。将自己包裹起来的孩子,内在所有的能量和创造性是无法得以发挥的,他们无法做真正的自己,只能寻求安全的方式和地方把自己藏起来,或者保护起来,让自己是相对安全的。


所以,很多父母会问我,我的孩子写作业特别拖延,怎么办?


我会问他,孩子写完作业,你是不是会检查,如果发现错误,是不是会很凶地训斥他?


家长思考一下会点头确认。


所以我们会看到,如果孩子在认真做作业后而期望得到鼓励和认可的时候,却得到百般刁难和训斥,他只能用拖延的方式来保护自己。这样做顶多会被催促,而不是训斥,也不会让自己觉得特别无能。


在影片中我们也看到了,妈妈训斥的话语,让马兵真的变成了一个她的话语中所描述的那样一个笨孩子,更要命的是,当这样的话语被孩子听到并且记下来的时候,就会变成一种魔咒,无法挣脱,他自己也会认为自己真的如妈妈所说的那样,很笨,丧失对自己的希望。

    

再来看看教导主任,一个典型的自恋型人格的人,用把成绩优秀的孩子的相片挂在墙上的方式来显示自己的成就,让自恋的外壳包裹得更厚一点。


关于自恋的来源,来自与希腊神话,美少年那西斯在水中看到了自己的倒影,于是爱上了自己,以至于茶不思饭不想,最终憔悴身亡。


影片中教导主任爱自己的方式,亦是如此,看着孩子的照片和锦旗,就觉得自己很伟大,很有成就,躲在自己构建的自恋外壳里,不愿意出来。


自恋人格的人具有三种部分,一是夸大的自我概念,二是为维持这种自我概念所采取的自我调节策略,三是低共情、低亲密度的人际关系。这三点,在教导主任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我们先来看看他夸大的自我概念。他给自己的光环是带出了许多位全省最优秀学生的教导主任,把孩子们的相片用相框裱起来,挂在墙上,还有许多锦旗,领导和家长来视察的时候,他会把这面墙当成最荣誉的象征,给他们看。


接下来看看他的自我调节策略,就是不断地催眠身边的人,包括学生、老师、家长,让他们变成配合他去完善这面墙的工具,如果有人违反,就会变成他的敌人去攻击。


影片中,他对马兵父子、安老师的态度,还有对自己养子的态度,就足以证明,他是如此强烈地想去维护他的荣誉,不允许任何人抹黑。


最后我们看看他的人际关系,影片中教导主任与养子的故事,是最让我心痛的一段。


让我们来想象一下,如果一位父亲,可以把一个小生命养大,陪着他去经历人世间的种种美好,那么,得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决绝,才能去弃他于不顾呢呢?


教导主任,就是一位能够为了维护自己的自恋,甚至能够牺牲他与孩子之间所有的情感,否定孩子过去所取得的一切成绩的爸爸。

    

其实,我看到了他内心深深的无力,无力到要靠外在的荣誉和别人的赞许来让自己有勇气活下去,才能有勇气站在别人面前。


他没有力气给自己的儿子鼓励,因为他也需要别人的鼓励,他对养子的照顾和体谅,是一种交易,需要孩子日后的好成绩和成就来补偿。


那么我们来试着推测一下,养子的内心感受,首先是早年的时候经历了与亲生父母的分离,内在有深深的被抛弃的恐惧和焦虑,之后被养父收养,终于以为有所依靠。


可是当他明白养父对他所有的照顾是要自己拿某些东西来交换的时候,他为了得到爱,只能拼劲全力去努力,他一直在做养父和别人眼中的好孩子,而不是做自己。


这样的努力,得让他动用全身的能量去应对,终于有一天,他耗竭了,考试没有及格。这样的事,对于他自己来说,是巨大的惶恐,因为他担心,一个极度自恋的爸爸,在他做错事之后,还能不能继续给他需要的关注和爱。


事实就是,如他所担心的那样,养父没有接纳他,更没有支持他,在面对人生当中最困难的情境的时候,他再次体验到被抛弃的感觉。所以,他只能用疯的方式,让自己不那么痛苦。


面对这样的孩子,具有自恋人格的父亲,是绝对不能承受的,这无疑是他的光环上的巨大污点,而且他的无力也撑不起一个思维混乱、疯疯癫癫的孩子,所以,他抛弃了他。






文:刘苗苗
责任编辑:殷水
赞赏
举报
匿名

期待下

2020-07-16 · 回复
匿名

没看过这电影,被安利了。

2020-07-16 · 回复
匿名

路过

2020-07-16 · 回复
打开壹心理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壹心理-2000万用户选择的全生态心理学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