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咏琳落泪,海陆自卑哭了:低自尊的人,如何乘风破浪

data.name
心理咨询...
咨询达人/认证作家/直播主播
文:芒来小姐
来源:三点一弯钩(ID:sandianyiwangou)
原文标题:宁静、阿朵、袁咏琳落泪,海陆自卑哭了:低自尊的人,如何乘风破浪?


-01-


“我还要介绍我是谁,那我这几十年白干了。”


“大家都在哭,我怎么就哭不出来呢?”


说出这些话的宁静,在我们的印象中一直是气场强大的“霸道姐姐”,没想到,她在新一期《乘风破浪的姐姐们》“翻车”了——


公演开始前,宁静队友袁咏琳哭了。她说自己十年没有被观众看到,已经习惯了被忽视,一直觉得自己永远不够好。



队友阿朵本来在安慰她,也忍不住哭起来。她对宁静说,没有人知道她背地里有多努力,观众只看得到她的外表。


宁静联想到自己这些年来,总是在人前“伪装”自信,私底下也有自卑的时候。


采访时,她感伤地说:“我这辈子,都没有太自信过。”


what?让黄晓明瑟瑟发抖的宁静居然不自信?是我听错了,还是大姐大太谦虚了?


其实宁静在多年前的一个采访里,就袒露过自己的自卑:


“也许我很坚强,看起来很胖,而且看起来比较‘荤’,所以给很多男人一个误解,认为我是一个不太好的女人。”


这种念头让宁静觉得自己“嫁不出去了”,第一任丈夫保罗求婚时,她一秒钟就同意了,兴奋地说:“我等了这么多年,终于有人想娶我了”。


十多年了,宁静一直执着于结婚,这让她在“婚姻”这件事上放低了自尊,几乎到了“只要有人娶,我就肯嫁”的地步。


这种“不自信”,像极了我们不敢欠朋友人情,觉得不好意思;不敢收异性礼物,觉得受宠若惊;不敢拒绝被人,觉得非常愧疚……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体会:总觉得自己在某方面很弱小、不够好、低人一等、有所欠缺,经常不确定自己能不能做好某件事,做的过程中又总是自我怀疑“我是不是搞砸了”;


明明渴望和更好的伴侣相处,也总被人夸“你值得拥有更好的人”,最后却选了一个各方面都不如自己的伴侣,婚后受气难过,抱怨“瞎了眼选错人”但又离不开;


这些感受和行为,都是因为在某方面自尊水平偏低造成的。


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的自尊水平并非一成不变,随着我们心情不同,我们对自己的评价可能时好时坏。


但如果坏的情况比较多,或者总是认为自己一无是处,说明我们的自尊,已经在不知不觉间出现了问题。


-02-


“浪姐”第一轮淘汰名单出来后,演员海陆被淘汰。


很多网友觉得很可惜,海陆虽然唱歌跳舞都不是很出色,但在这个节目里get到了海陆小姐姐的颜值。


也有网友说,看到海陆有点自卑的样子,一下子就想到了自己。


曾饰演《新还珠格格》“紫薇”的海陆,外形和气质都很能打。


而节目里的姐姐们要么就是代表作一堆的大咖,要么就是即使不出道也有自己事业/家庭/夫妻店的小姐姐,即使是和自己一样的小透明,可是人家会唱会跳样样都行……


没有自信的海陆,在节目里总是小心翼翼的。


第一集姐姐们初次见面,大家都在热情地互相认识、寒暄、打招呼,海陆拘谨地靠在墙边站着,看着旁边的姐姐们聊天。


黄晓明主持讲话的时候,海陆开玩笑地接了句“(因为诸位已经是)上了年纪是吗”。


后来海陆在采访里道歉“自己从小就比较自闭,我说话不过脑子”,还是被网友嫌弃“情商低”。


海陆在组内训练的时候,由于身边的姐姐唱的都很好,她觉得自己实力太差,她一直在听音频,却依然觉得自己音准找不好,多次难受得掉眼泪。


其他姐姐来安慰的时候,她也不敢抬头,频频咬嘴唇。


努力都是有回报的,海陆进步很快,《Beautiful love》虽然人气上不如《得不到的爱情》,但很多人说,这首歌唱到了她们心坎里。


在QQ音乐的评论区里,大家纷纷留言为五位姐姐打call。(篇幅有限只截了万茜、海陆和陈松伶的)



就连一向严格冷面的杜华,听完这首歌都忍不住流眼泪。


但仔细观察海陆在公演时的表现,依然能看的一丝紧张忐忑。


人的自尊水平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有时我们有“自我服务偏差”,觉得自己特别棒,希望别人都来关心照顾自己;


但有时,我们会觉得自己特别差,不值得被赞美,不希望被人注意到,自尊水平陷入低谷。


英国心理学家梅勒妮·芬内尔在《克服低自尊:认知行为自助手册》中,指出“低自尊”的本质是:你对自己的核心信念是负面的。


我不如别人、怎么做都不够好、配不上更好的……


这些负面信念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你的行为,进而影响生活、事业、人际关系的方方面面。


-03-


没自信、没底气、没存在感不懂得表达需求,是低自尊者难以言喻的痛,而这种痛楚,来自低自尊者的核心信念。


什么是核心信念?就是我们对“自己是何种人”的看法。比如:


我是一个外向的人;

我是一个爱喝咖啡的人;

我是一个自卑的人。


核心信念通常以陈述形式出现,它直接反映了我们的自我认同,但它只是观点,并不是事实。


观点的形成,是由我们的早年经历、成长环境后期发展等因素决定的。


很多低自尊者追溯过去,会发现最初的负面信念来自:小时候做错了一件小事,父母责骂自己:这点小事都做不好,养你有什么用?


后来长大过程中,每当事情做得不够好,就会在心里责骂自己:这点小事都做不好,你真是个废物!



虽然早期经历健康的人,也会因为学业失败、职场失利、天灾人祸、离婚破产等经历,形成低自尊的核心信念。


但总体来说,负性信念成型得越早,改变起来越是不容易。


因为孩童天生渴望得到父母的爱,被父母责骂、虐待、忽视后,他们倾向于认为这一切不是父母的错,问题肯定出在自己身上。


后来每当想要得到爱的时候,都会先否定自己“你不值得爱”。



很多时候,孩童只是出于淘气的天性,做一些调皮捣蛋的事情,但他们的父母因此粗暴、责骂、忽视甚至虐待孩子。


这种“无中生有”的责罚,会让孩子感到“不被爱”、“不被关注”,一个开朗乐观的孩子会因此变得多疑自卑,觉得自己低人一等;


原本就低自尊的孩子,只会越来越确定自己毫无用处。


明明想吃冰淇淋,话到嘴边因为害怕被骂,憋了很久,又咽了回去。


一只冰淇淋并不贵,珍贵的是,孩子拥有“我值得吃一只冰淇淋”的自信。


-04-


想判断自己是不是低自尊者,可以参考以下量表:


你的人生经验教会你重视自己吗?

你拥有良好的自我评价吗?

你能善待、妥帖照顾自己吗?

你喜欢你自己吗?

你对自己的品质、能力、优点的重视程度,与对缺点的重视程度相同吗?

你自我感觉良好吗?

你觉得别人注意你,并且花时间在你身上是值得的吗?

你能关心自己,并且享受生命中的美好吗?

你对别人的期望比对自己严厉吗?

你能宽容鼓励自己吗?


但凡有一个问题选择了“否”,就需要考虑调整自己的低自尊状态。


在这里,我们为大家总结了四个可行性很强的建议:


一、检验焦虑预测


出于习惯,我们会下意识的做出“我会失败”的预测,比如渴望得到他人的好感、希望吸引男神的注意、想要得到别人发自肺腑的赞美时,低自尊者会觉得“我做不到”“我会搞砸”“这会让我看起来很傻”。


这让低自尊者感到焦虑,进而影响现实发挥。但这些预测并不符合现实,不妨将预测的内容换一下:


  • 我做不到——我即使失败了,下次也会做得更好。

  • 我会搞砸——我的确缺乏经验,但万一成功了呢?

  • 这让我看起来很傻——如果我的朋友做同样的事,我会觉得他很勇敢,所以我并不傻。


二、质问自我批评想法


总是对自己很严格,是低自尊者的坏习惯。


“别人可以做错,但我不能”,所有的失败都是因为自己太没用,无论是泡咖啡、业绩还是育儿。


这种以偏概全的想法本身是一种偏见,它让我们心情一团糟,失败并没有带来经验,反而带来痛苦。


既然偏见并不能让我们真正做好,那还留着干嘛呢?


将你所有的自我否定的偏见,都记在小本本里,每当这些想法冒出来,就告诉自己:


  • 不要全盘否决,这对我自己很不公平,每个人都不完美,我也有犯错的机会。


三、提升自我接纳


撇开焦虑预测和自我偏见,我们多少可以窥见真实的自我了,就像藏在水面底下的镜子,拨云见雾之后,我们终于再次看到了自己的优点。


还等什么呢?给真实的自己一个拥抱吧!将正面品质纳入你的关注中,接受自己的积极的一面。


  • 如果你老是控制不住否定它,就想想你怎么对待身边人。

  • 待人如待己,如果你能够用和善宽容的态度对待别人,久而久之,就会也能这样和自己相处。



四、改变规则,建立新的核心论断


我们很早就定下了“我该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标准,比如低自尊者总是遇到渣男,其实是因为潜意识里认为:“我不配得到更好的人”。


既然你已经了解真实的自己是值得爱的,你就需要打破以前的规则,建立新的规则,而这需要你身体力行去完成。


  • 比如:多做好事、学着为他人着想、多赞美别人、读书充实内心、设身处地的换位思考……


《圣经》里说:爱人如己。


我们可以怎样对待别人,就可以怎样对待自己。


摆脱低自尊,让你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怡然自洽,不讨好,不轻狂,快乐地享受每一缕时光。


你的勇敢、自信、独一无二,就是你强大的气场。


就像拿破仑说过的一句话:


“我只有一个忠告给你:做你自己的主人。”


-END-


作者简介:芒来小姐,资深男女观察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新书《姑娘,活得大气才够精彩》全网火热销售中,51个活得大气的故事和心得,告诉你长得漂亮不如心态漂亮。文章首发于公众号三点一弯钩(ID:sandianyiwangou),转载请注明出处。

排版:小鲸鱼 soon

赞赏
举报
霜

自尊

2020-07-02 · 回复
匿名

2020-07-02 · 回复
肯羽特

太棒了

2020-07-01 · 回复
打开壹心理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壹心理-2000万用户选择的全生态心理学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