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体心理学角度看王阳明及其心学

精选
data.name
李菊红

认证作家/优质答主

一直以来,我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光辉人物心存向往。前几年在读度阴山的《知行合一王阳明》时,就被深深的打动,很好奇王阳明人格中究竟有什么的力量能让他名垂千古,让世人景仰。也希望通过对他的解读,于无形之中,内化他的一些优良品质。因为我们深度接触过的人,用心读过的书,多多少少会成为自己内在客体,成为自己的一部分。


我试着以自体心理学的角度来理解王阳明。自体心理学认为,当一个人拥有健康的自体时, 他就会在雄心的推动下,在理想的引导下,利用自己的技能和技巧实现的自己的潜能。纵观王阳明的一生,他从小就有与众不同雄心和理想,并在不断在行动中,磨炼自己的的能力。最终实现了他的潜能,成为让世人景仰的圣贤。


那么如何拥有健康的自体呢?


健康自体的形成,首先必须要得到来自养育者的镜映,得到养育者的肯定,在生命最早期,婴儿从的养育者目光中看到了自己的存在,如果婴儿从养育者那里感受到被接纳与被喜爱的,婴儿就会感觉自己的存在是可爱的、有价值的。


其次,孩子健康自体的形成的也需要要有理想化的对象,当孩子意识到自己软弱无能时,他希望通过与全能的理想化客体融为一体,从而体验到被保护,被支持,被抚慰的感受,借助理想化客体的力量来体验自己的力量,感受到自己的存在。也就是说,健康自体的发展需要两种心理营养,一种是镜映,一种是理想化。


对王阳明来说,镜映需要和理想化需要都得到了满足。王阳明出生之前,他的祖母梦见天神抱着一赤子,从天而降。如果一个新生命被当成是天神送来的孩子,家人对待他的态度自然很珍视,对他充满了期待,觉得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孩子,他镜映的需要就会得到满足。


从理想化的角度来说,通常孩子理想化的对象家中的男性长辈,王阳明的爷爷学识渊博、王阳明父亲是状元,家中的两个重要的男性,充当了他的完美理想化客体。尤其是王阳明的爷爷,既能满足他镜映的需要,也能满足他理想化的需要。


在王阳明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相对来说比较严厉。王阳明七八岁时,迷上了象棋,那个时候,他不是在和别人玩象棋,就是在去和别人玩象棋的路上。对于孩子痴迷象棋这件事,父母很反对,父亲会训斥他整天鼓捣“小技”,母亲趁他睡觉时把象棋扔到了水里。


但爷爷王天叙却说,“应该顺着孩子的习性去教育。我这个孙子将来必有大成,不是你所能体悟到的。”也许,王阳明最大的幸运就是遇到了这样一个全然肯定和支持自己的爷爷。爷爷真正做到了,爱就是让一个人做他自己,理解他的同时,也认可他是其所是,并且因为他是其所是而爱他。


正是在爷爷的保护下,王阳明的人格得到健康的成长。他的内在充满着雄心和理想。王阳明十一岁的时候,有一天他问老师:“何谓第一等事?”老师给出了当时的标准答案“读书做大官”。王阳明对这个答案很不满意,他认为“第一等事应是读书做圣贤”。


王阳明之所以有这样的志向和雄心。除了他内在已经形成健康的自体结构外,也与当时社会和家庭文化环境有关。四岁之前,他就把爷爷经常朗诵的书籍内容全部烂熟在胸。从小浸泡在崇尚圣贤文化的家庭环境中,自然而然就内化这一部分,形成自己人格结构的一部分。


当形成雄心和理想后,王阳明并没有留在空想上,他开始逃课和很多小朋友玩军事游戏,练习才能和技巧,在行动中向理想靠近。父亲认为他不务正业,但爷爷王天叙支持王阳明“为所欲为”。


这位和蔼的老人,饱读诗书思想开放,允许王阳明按自己的想法去行事。在爷爷的支持下,他苦练骑射,遍览兵法,在史籍中寻找出色的军事家传记反复阅读,然后把这些人打过的著名战役在现实中还原,不停地模拟,甚至进行实地考察,十五岁时,他单枪匹马私出居庸关考察敌情。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也有理想,但总是缺乏力量去实现自己的理想,这其中重要的原因,可能是自己雄心的一端不足,不能激发出足够的动力达成目标。当一个人雄心的部分比较饱满时,也比较容易行动起来,在行动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当一个拥有健康的自体后,对自己会有足够肯定和确认,不会轻易受到外面挫折的影响。


王阳明和我们普通人一样,也会在遇到挫折,但他面对挫折态度与我们普通人不同。他参加会试两次名落孙山,大家以为他是伤心过度,于是都来安慰他。


王阳明说:“你们都以落第为耻,我却以落第动心为耻。”他的内在价值感不因为落弟而削减,他的理想也不会因为一时挫折而放弃。


对于王阳明来说,越大的挫折,越会激发更大的潜能。当他步入仕途,并非一帆风顺,开始做着不喜欢的工作,后来卷入政治斗争,被关在环境极其恶劣的锦衣卫狱,最后被贬到贵州龙场驿站担任站长。


王阳明在逆境中虽然几度彷徨,试图佛道中寻找自己安身立命之所,但最终他还是选择要建功立业,做圣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逆境能帮助人更快的成长,倘若不是刘瑾,王阳明就不可能到龙场,王阳明不到龙场,他的心学恐怕就不会在1508年横空出世。


心学的核心是致良知。所谓良知,就是能知是非善恶,只要你按良知的指引去思考做事就是致良知,然后就可以成为圣人。


你的意念所到之处,正确的就知道正确,错误的就知道错误,在第一时间就能做出迅疾的判断,致良知就是靠直觉。


比如:高楼上掉下一个冰箱来,我们第一反应就是逃跑。而当我们看到高楼上掉下一个婴儿时,绝大多数人的反应是去承接。我们没有思考,第一时间就知道怎么做是对的。


如果你的良知光明,没有乌云和尘埃的遮蔽,它在刹那间给你指引的声音犹如滚滚天雷。可当我们被物欲遮蔽后,它的声音虽然微弱,却仍然能被我们听到。


问题是,我们虽然听到了,却不遵循它的指引,这就是不能致良知了,不肯致良知,不是说他没有良知,而他的良知被遮蔽了,就像乌云遮蔽了太阳。


王阳明强调良知是与生俱来,这是他龙场悟道的核心“吾性自足,不假外求”。这种说法,不仅赋予自己的力量,同时也赋予每个人力量,是根本上肯定和确认人的价值。


因为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渴望被肯定和确认,都渴望被认为是有价值的。王阳明深刻的体悟到这一点,他深深地共情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内心深处的需要。他不仅满足了人们镜映的需要,也满足了人们理想化的需要。这也许是王阳明和他的心学能够流传千古的原因。




文:李菊红
责任编辑:殷水
赞赏
举报
欣悦心理-姜红

知行合一

2021-02-14 · 回复
凉柚🍫

当一个拥有健康的自体后,对自己会有足够肯定和确认,不会轻易受到外面挫折的影响。

2021-02-14 · 回复
little2020

2021-02-13 · 回复
打开壹心理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壹心理-2000万用户选择的全生态心理学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