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常驻人间、常伴左右—读《非暴力沟通》一书有感

data.name
毁灭与再...

互动达人/认证作家/优质答主

今年初在壹心理的【书评大赏】活动中,有人提到了《非暴力沟通》一书,由于之前仅仅是听过但没有看过,于是便借着这股【东风】去买了这本书来看。


真的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看了这本书之后,我对自己的成长过程中遭遇了许多人和事有了完全不同的看法,有一种被“洗脑”的感觉。


不过,【转念】一想,正如同一个屋子久了不打扫、不清洗就会到处有灰尘、垃圾一样。我们的大脑也如同一个“房间”,每天都会接受大量的“情绪垃圾”。


因此,我们的大脑也需要定期“清洗”,否则很容易“臭气熏天”,害人又害己。所以,定期地“洗洗脑”也不错!正如同习近平总书记经常强调的“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说得就是这个道理!


接下来,请允许我根据我从小到大的所见所闻谈一谈我对这本书中的一些内容的看法。


01

异化的沟通方式

——隔绝了“爱”,滋生出“恨”


记得一位身心灵导师说过,人的一生追求的无非是三样东西:爱、喜悦、和平。但是,在现实的世界中,能够得到这三样东西的人少之又少,人与人之间往往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怨恨恼怒烦”。


例如,中小学校老师体罚学生、亲人之间的家庭暴力这些事件经常见诸报端。


又如,这一次美国警察针对黑人的暴力执法,点燃了美国社会的【火药桶】,一时间美国社会充斥着“恨”、“悲伤”、“暴力”,甚至逼得美国政府一度出动了国民警卫队“以暴制暴”。


再如,当今世界范围内经常发生的各种恐怖活动,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正如同一句老话:“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这一切的发生,都是有原因的。


如果深入去探究,不难发现,这些事件的背后都有着深刻的社会心理根源。其中,“异化的沟通方式”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它包括了“道德评判”、“进行比较”、“回避责任”、“强人所难”等。


一. 道德评判


它是用所谓的“道德标准”来评判人,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我们的“价值观”,那他/她就会被看作是“不道德的”或“邪恶的”。其中,批评、指责、辱骂、归类、比较以及评论等都是在【评判】。


“语言让我们陷入是非之中”,也许当初制定这些“道德标准”的人是出于某种“爱”,但不得不说,在实际执行了这些“道德标准”之后,往往滋生出了大量的“恨”。


记得我们在上中学期间,我们老师经常教育我们要“抵制歪风邪气”,这个出发点本身没错。但是,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什么是“歪风邪气”呢?


当时我们的老师将“上课说话”、“交笔友”、“跨班/跨校交往”、“和老师顶嘴”、“泡网吧”、“早恋”等统统列入了“歪风邪气”的行列,谁如果胆敢做出这些事情,谁就会被扣上“不听话”、“差生”的帽子。甚至于有时候还将“踢足球”、“打排球”等体育活动以“影响学习”为由加以限制。


现在接触了心理学之后,再回过头去这些规定,真的是有些“莫名其妙”、“违反人性”。


因为,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天生就有着各种“社交”的需求,所以,出现“交笔友”、“跨班/跨校交往”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堵是根本堵不住的,这反而还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隔膜。


至于“泡网吧”、“早恋”、“上课说话”,也许是不好的,但是从心理学上讲,这也是有些人在自己的家人、老师那里感受不到“爱”,只能通过这些特殊的方式寻找一些“情感寄托”,这是一种“移情”。


还有所谓的“和老师顶嘴”,不得不说,在很多时候,都是老师有错在先,许多老师看到学生不对,可以肆无忌惮地打骂学生,“宣泄”自己的情绪,而学生对自己不满的时候,却不允许学生有情绪,这是什么道理呢?


至于“踢足球”、“打排球”,那更是一种锻炼身心、宣泄情绪的手段,对它们的限制更是可笑......


所以,这些貌似“正义”、“良善”的标准,以及由此派生出来的诸如“坏学生”、“差生”、“没教养”等一系列的【评判】,实际上忽视和掩盖了学生的某些【情感需求】,让学生感受不到来自学校和老师们的【爱】,反而加深了师生之间的矛盾和隔阂。


因此,在我们上中学的时候,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冲突经常发生。对于这种矛盾冲突,相关老师往往采用非打即骂的“还击”,但是,可想而知,效果微乎其微,反而更加深了师生之间的【阻抗】。


还记得电影《七宗罪》吧?“暴食”、“贪婪”、“懒惰”、“嫉妒”、“骄傲”、“淫欲”、“愤怒”,这是天主教教义所指的人性“七宗罪”。


从本质上说,这久是七种【道德评判】,或七种【标签】。先不说世界上发生的一切人事物本无所谓的【好坏】【对错】之分,所谓的【好坏】【对错】往往都是人们的主观【定义】。


而且,不同的时代对于【好坏】的标准也是不同的,例如,在古时候男女之间的“自由恋爱”往往就被划归到“淫”的范畴,在改革开放初期穿牛仔裤可能都会被扣上“精神污染”的帽子,但是现在,这些不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吗?


即使站在当今世俗的【道德】的角度来看,有些人确实存在【不道德】的地方,应该被谴责乃至遭受某种惩罚,但是我们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评判】的层面,我们还应该透过这些所谓的“不道德”、“罪”的外表洞悉其内在的【情感需求】。


因为,“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那些有着各种【不道德】乃至【罪】的人,其背后往往都有着复杂的原生家庭、成长经历乃至社会环境的问题,不问清楚【前因后果】,贸然地去【评判】,往往只会加深人与人之间的【阻抗】【隔阂】。


而《七宗罪》中的“大魔头”——乔,就是中了这些【道德评判】的毒,打着【宗教信仰】的名义到处杀害那些有着这【七宗罪】的人,结果却制造了更多的仇恨与不幸。而且,他在杀【有罪】的人的同时,自己也变成了一个【罪人】。到头来,害人害己!


还记得电视剧《神话》当中的情节吗?


小川和高要穿越到了秦朝,而小川因为天分高、运气好,在秦朝混得风生水起,最后成为了“蒙毅”,成了一位胸怀天下的大英雄。


而高要,没有小川那样的天资,只会做饭,他饱受各种欺凌,身心受到了严重的摧残,最后甚至连命根子都丢掉了,成为了太监。自此以后,高要的心灵开始扭曲,学会了【曲意逢迎】【溜须拍马】【上下打点】,认为只有权势才能让他自己“不受欺负”,并且暗地里发誓要【报仇】。


最终,他变成了历史上的“赵高”。对此,小川非但没有理解他的【苦衷】,也没有安慰他,反而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去【指责】他,对他进行【道德评判】。


然而,这非但没有让赵高“转念”,反而加深了他们二人之间的【阻抗】......不得不说,小川对高要也是属于“站着说话不腰疼”,没有学会【换位思考】,也活该最后会失去玉漱公主,孤独终老!


美国由来已久的对于黑人的【种族主义】,本质上也是一种对于黑人的【评判】,而且是一种相当负面的【评判】。早在美国的那些“先辈”们那里,对于黑人的这种负面的【评判】就已经根深蒂固了。


在美国开国元勋、第三任总统杰斐逊的《弗吉尼亚笔记》里面,他就对黑人有这样的记述:


“第一个给我们深刻印象的是差异是肤色......这种差异难道不重要吗?它难道不是两个人种当中美或不美的基础吗?一个人种白里泛红的肤色、靠血色衬托出来的各种各样表情,岂不是比另一个人种脸上永远蒙着黑面纱,把一切感情都掩盖住,缺乏变化更可取吗?


......


他们至少和我们一样地勇敢,而且更富于冒险精神。但是,这也许是由于缺乏远见,在危险来临前看不到危险。当危险来临时,他们不能比白人更冷静或坚定地去应付。


他们对他们的女性有更炽热的追求,但是爱情对他们来说似乎更多是一种强烈的肉欲,而不是感情和欲望的微妙的混合......


总的来说,他们生命中多的是感觉,少的是思考。他们在不做工作又没有消遣的时候喜欢睡觉,原因就在于此。身体在休息,又不开动脑筋,当然只好睡觉了。


从记忆、推理和想象方面拿黑人同白人进行比较,我觉得在记忆方面黑人和白人相等,在推理方面黑人要差得多,几乎没有一个黑人能够探索和理解欧几里得的数学定理;而在想象力方面,黑人是迟钝的、低级的、反常的......


千千万万的黑人被带到美国,在美国出生......有些人受过充分教育......但是,我还从未发现一个黑人发表过一种超出简单叙述水平的见解,从未看到过哪怕是最起码的绘画或雕刻的苗子......


因此,我只是提出一个模糊的想法:黑人,不管生来就是一个独特的人种,抑或由于时间和环境使然而成为一个独特的人种,肉体和精神的天赋都比白人差...这种肤色上以及也许机能上的不幸的差别,对于这些人的解放是一个巨大的障碍。


简单总结一下杰斐逊的这段论述:


1. 白人的肤色是【美】的,黑人的肤色是【丑】的;


2. 黑人只存在原始的“性欲”,没有“爱情”;


3. 黑人只有“感觉”,缺乏“想象力”和“思考”。


这一切,都是在把黑人和白人进行【比较】,然后滋生出了对于黑人的【优越感】,进而做出了“黑人在肉体和精神的天赋都比白人差”、“黑人难于被解放”一类的侮辱式的【评判】。正是这种对于黑人的侮辱式地【评判】,让黑人终日生活在“仇恨”、“悲伤”、“暴力”之中。


二. 进行比较


在我们生活中,“比较”无处不在。


小到家庭教育中,有些父母经常对孩子说:“你看别的孩子,再看看你,多跟别人学习学习!”。


男女朋友、夫妻之间往往也经常会有这样的想法:“看看别人家的男(女)朋友、老公(老婆)多温柔、情商多高!再看看我们家这位,简直糟糕透了!”。


大到国与国之间,也有人经常说:“你看看美国多好,经济发达、政治体制完善、社会环境多好。再看看我们国家,简直差到了极点,将来移民美国去”......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这种【比较】,说到底,也是一种特殊的【道德评判】。是由于我们的脑子里已经“先入为主”地确立了一种【是与非】【对与错】的“标准”,然后我们就去寻找符合这一“标准”的人事物,再用这些“标准化”的人事物来要求我们自己和别人。


虽然说要多“比较”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才能有所进步。但是,许多人在进行“比较”的时候,往往是越比较、越自卑。有些人通过“比较”,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但总觉得别人的经验对自己不适用或不知道该如何改变,往往陷入了“无力感”。这正好应验了那句话:“如想你想过上悲惨的生活,那就去比较吧!”


其实,每个人的情况都是“独一无二”的,适用于别人的东西不一定适用于我们。


而且,这个世界就是一个矛盾的对立统一体,有【光明】的一面,就一定有【黑暗】的另一面;有【优秀】的一面,就一定有【差劲】的另一面......我们总是习惯于去看别人的【光明】【优秀】的一面,却往往忽视了他们【黑暗】【差劲】的另一面。


例如,最近几年时常有官员、明星因为抑郁症自杀,在他们自杀以前,人们总是羡慕他们“有权”、“有钱”,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们在背后要承受多少的压力,要饱尝多少的辛酸泪......


例如,作为官员,各种大会小会要开,各种报告要做,各种接待、各种安排、各种调研,每天还有一大堆报表需要签字,稍微不留神就容易出错,到时候“诫勉谈话”、“党纪政纪处分”纷纷找上门来;


明星情况更糟,经常遭遇各种“加班”、各种“学习”、各种“阴阳合同”、各种“丑闻”、各种“谩骂”,其中的辛苦,外人根本难以体会......


了解了这些之后,你们还会去“比较”吗?还会去“羡慕”别人的“好”吗?就像是“打广告”一样,它们往往只说“好”,不说“坏”,有多少人被各种广告【忽悠】过呢?


三. 回避责任


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主人”。因此,我们都需要为我们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负责。但是,现实生活中,许多人都在说着一些“回避责任”的话。


例如,学校、单位大扫除,问那些学生、员工为什么打扫,得到的回答往往是“老师要求”、“领导安排”;


有人在外面开车很遵守交通规则,问他为什么,得到的回答往往是“交通法就这么规定,没办法,违反了要被罚款、扣分乃至拘留”“现在到处都是交警、电子眼,查得严,没办法”;


许多领导经常检查各种工作,生怕有所遗漏,问他为什么那么细心,得到的回答往往是“上级要来考察,没办法,工作不到位要挨批评、处分的”......


可以这样说,读书的时候,我们“应付作业”;考试的时候,我们“应付考试”、“应付高考”;工作了之后,我们又在“应付工作”、“应付领导”......


一句话:我们从小到大总是生活在某种“应付”的氛围之中。


总而言之,我们做这些事情都是基于某种“不得不”、“没办法”的外在原因的“应付”,唯独没有想到这是我们自己的“责任”。


所以,从本质上说,凡是做任何事情都归因于诸如“法律规定”、“领导要求”、“单位规定”之类的外在的东西的说法,本质上都是在“回避责任”。


再看看政府部门最让人诟病的那些问题——【扯皮推诿】【敷衍塞责】,不就是这种“应付...”的思维在治国理政层面的具体体现吗?这种“回避责任”的沟通方式,害人害己、误国误民!


四. 强人所难


记得以往的教育中,经常出现这样的场景:学生背不住课文、作业不达标,老师经常会放出诸如“完不成就不许吃饭、不许睡觉”一类的“狠话”;老师、家长打骂学生,学生哭的时候,家长、老师经常威胁他们不许哭,否则就继续打......这一切,往往还打着“为你好”的名义进行的。


不得不说,这种“恐吓”、“威胁”往往会让人想到【绑架】一词,正好,心理学上也有【情感绑架】或【情感勒索】一说,即这些老师、家长表面上是在为了学生、孩子的【好】,实际上是在满足他们自己的【控制欲】。


02

等级制度或专制制度

——滋生“异化的沟通方式”的土壤


异化的沟通方式,源自等级社会或专制社会,同时也支撑着它们。对于国王、沙皇、贵族来说,将臣民训练得具有奴隶般的精神状态符合他们的利益。


“不应该”、“应该”、“不得不”这些表达方式特别适合这个目的:人们越是习惯于评定“是非”,就越是倾向于追随权威,来获得“正确”和“错误”的标准。一旦专注于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我们就不再是“好奴隶”和“好下属”


具体到我国,这些年来高度紧张的师生关系,就和我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有关。


众所周知,我国经历了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其中又实行了1000多年的科举制度,而这个科举制度的本质就是封建帝王选拔官员、强化专制皇权的工具,因此在我国古代,“读书”和“做官”往往是紧密挂钩的,当官就意味着有“权力”。


经常听到有些老师、家长说这么一句话:“我还管不了你了!”,汉字是一个很奇妙的东西,试看这个【管】字是怎么写的,上面一个代表毛笔的“竹字头”,下面一个当官的【官】字,它在古汉语中的意思是“官吏的毛笔”,引申出来就是“行使官员的权力”的意思。


换言之,只有【当官】的,才有资格去【管】。由此可见,在长期的科举制度影响下,我国的许多读书人往往都在潜意识里把自己当成一个【官】了,总想着去【管】别人。由此可见,我国思想文化领域中的封建思想残余并没有完全肃清。


再加上我国在建国初期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造成了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得城乡之间存在事实上的不平等,所以在有许多人才会拼命地通过高考“改变命运”。


这种事实上的不平等,曾经一度造成了“城市人”和“农村人”之间的心理隔阂(例如,前些年,网上经常出现诸如“上海、北京人瞧不起外地人”一类的帖子。虽有夸张,但是这背后也反映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的心理上的“不平衡”)。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城乡二元结构”被逐渐打破,这种情况才有所好转。


美国的【种族主义】也是如此,它源于美国历史上的黑人奴隶制种植园经济。


在美国建国初期,这种经济模式占据了美国的“半壁江山”,包括托马斯杰斐逊等开国元勋都是黑人奴隶主。


因此在美国建国初期的《宪法》中就没有给予黑人和白人平等的政治权利,深刻地打上了“种族歧视”的烙印,客观上维护了当时美国存在着的黑人奴隶制种植园经济。


所以,这就可以解释托马斯杰斐逊为什么会在《弗吉尼亚笔记》中对于黑人会有那样的记述,这是他作为黑人奴隶主的立场所决定的。


美国主流学术界认为,美国现代警察制度的前身就是南方黑人奴隶制下的“白人巡逻队”,它们的任务就是“追捕逃亡奴隶”和“镇压奴隶起义”,就是为了维护美国南方的蓄奴制。


由此可见,美国警察之所以会对黑人进行暴力执法,和美国历史上长达数百年的对于黑人的蓄奴制这一等级制度密不可分。


尽管在南北战争后,蓄奴制已经废除,但是其后美国又实行了近100年的针对黑人及其他有色人种的“种族隔离”制度(即使是解放了黑人奴隶的林肯,对于黑人也有着根深蒂固的“种族主义”思想),黑人和其他有色人种在政治上、经济上仍然遭受着严重地歧视,即使在“民权运动”之后,黑人的社会地位有了很大的提升。


但是,从美国警察针对黑人的暴力事件频发可以看出,美国黑人的政治地位仍然和白人存在着事实上的不平等,种族隔离的遗毒依旧“阴魂不散”。自从特朗普上台后,美国的“种族主义”又有抬头的迹象。


因此,要想真正地消除“异化的沟通方式”,真正地实现“非暴力沟通”,除了加强心理疏导,让人们拥有更加健康的【三观】之外。最根本的还是要消除这些“异化沟通方式”赖以生存的“社会土壤”,真正实现“人人生而平等”这一誓言。




文:毁灭与再生
责任编辑:殷水
赞赏
举报
匿名

如此好文,真难得!

2020-06-23 · 回复
匿名

看来你是个有大爱在心中的人啊,你应该很宽容很大度吧。其实在我看来所有的歧视都是偏见和狭隘。

2020-06-23 · 回复
  • 毁灭与再生
    毁灭与再生 Lv6  倾听海豚
    回复 毁灭与再生 : “大爱”不敢当,曾经的我也曾经那样去“评判”过别人,也曾经“白天不懂夜的黑”,所以,现在才能深刻地体会别人的“苦”。也许正如欧文亚隆所说的:“只有受过伤的治疗师才能真正地治愈病人!”
    2020-06-23 · 回复
匿名

我想去读这本书了。

2020-06-23 · 回复
打开壹心理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壹心理-2000万用户选择的全生态心理学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