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亲密的人越无话可说?丨杀死婚姻的,是你自己

data.name
壹心理主...

咨询达人/认证作家/鲸鱼社工
文:壹心理主笔团
来源:壹心理(ID:yixinligongkaike)
原文标题:“为什么越亲密的人,越无话可说?”:杀死婚姻的,是你自己


今天,壹心理想和你聊聊“婚姻失语症”。

 

常常有用户留言,说两个人恋爱、结婚久了,反而越来越孤独。


朋友梅子,和丈夫从校服到婚纱,曾经羡煞旁人。

 

如今结婚 5 年多,却变成了家里最熟悉的陌生人,一天都说不上几句话。

 

梅子说,以前热恋时,微信从早聊到晚,总有说不完的话,再无聊的事情都会彼此分享,好像永远不会腻。

 

现在,话越来越少,聊天内容变得越来实际,早上发一条微信,晚上下班都不一定回复,或者就简单回一两个字,“嗯”、“哦”、“好的”。

 

以前每天晚上睡前,丈夫会给她讲故事,哄她入睡,亲亲抱抱。

 

现在晚上睡觉,背对背各自玩手机。

 

梅子一说想聊聊天,丈夫只会扔出一句“别烦我”。

 

这种亲密关系状态,被网友总结为“婚姻失语症”,从无话不说,到无话可说,不会离婚,也不会聊天。

 

太孤独。

 

为什么两个人在一起久了,越来越无话可说?

 

壹心理专访了樊登读书创始人、前央视“名嘴”樊登,和他聊了聊。

 

有伴了还孤独,哪里出错了?

 

心理学家荣格说:孤独并不是来自身边无人。感到孤独的真正原因是因为一个人无法与他人交流对其最要紧的感受。

 

就像梅子,她和丈夫这两年常常一说话就吵架,起因都是一些小事。

 

有一次梅子在公司被领导骂哭了,回家和丈夫诉苦,本想求安慰,丈夫却喋喋不休地和她讲道理,说她在职场上太幼稚,不懂人情世故,说她哪里做得不好,该怎么改进。

 

梅子越听越委屈,心想:我都这么难过了,你还教训我?为什么不能先安慰我一下?

 

越想越窝火,和丈夫吵起来。

 

而每次吵架,梅子都要赢他,直到丈夫认错为止,她觉得丈夫认错是让着自己,是爱的表现。

 

但是谁愿意总是认错呢?久而久之,丈夫变得沉默。他越沉默,她就越生气。

 

 “你就没有话和我说了吗?手机比我还重要吗?”

 

 “我说什么你也听不进去,没什么好说的。”

 

梅子很绝望。

 


她觉得丈夫没以前那么爱自己了,不用心了,不在意了。

 

发现了吗,梅子总是想要丈夫无条件理解她、认同她;

 

而她丈夫喜欢和她讲道理,分对错,希望她听自己的,沟通不下去,就选择冷暴力处理。

 

本质上,都是在希望对方“听我的”,都渴望被理解,而没有真正理解、共情对方。

 

樊登老师认为,很多夫妻之间没有话可讲的原因是因为双方,或者其中有一方把对方视作是私人财产。

 

也就是想占有对方。

 

你要听我的,才是爱我。

你要按照我说的去做,才是最正确的。

我不说话,你也应该知道我在想什么。

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所以遇到一些小事,两个人就会吵起来,慢慢地大家就变成干脆别说话了。”

 

时间不是沟通的第一杀手,期待才是

 

那么多夫妻相处越久越无话可说,那杀死亲密关系的,是不是时间?

 

樊登老师很肯定,不是。

 

和时间没关系。

 

“核心是你怎么看待婚姻这件事,就是不要把对方视作自己的救命稻草,不要把对方视作是自己的唯一,视作是自己的私有财产,当你这种占有的心情出来了以后,时间的流失就会带来无话可说。”

 

因为当你把对方当成你的私有财产,就会想控制对方,改造对方,双方不是平等、协作、互助的关系。

 

为什么你可以和好朋友和谐地相处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呢?

 

原因就是:自由。

 

仔细想想,你会占有你的朋友吗?你会要求你的朋友只能听你的、只能爱你一个吗?很明显不会。

 

我想起有一次和好朋友约饭,朋友因临时有事迟到了一个多小时,我没有不悦,反而一个人找好餐厅,静静地等她下班过来吃。

 

吃完饭刚好下暴雨,我们住的方向相反,告别后便各自冒雨去坐车回家,还很开心地淋了一会雨。

 

如果当时换做是和另一半吃饭遇到这些情况呢?

 

他迟到了一个多小时,边等边生气,脑补了 N 种情感戏:

 

他为什么会迟到这么久?为什么偏偏今天临时有事?是不是压根不想和自己吃饭?是不是不重视自己……

 

越想越恼火,当他终于赴约,怒火中烧,责怪对方,摆臭脸,这顿饭也不会吃得多愉快。

 

再者,下雨天各回各家,又会想:他为什么不送我回家,或者送我去坐车?太不贴心了吧?不爱才这样吧?

 

这其中的区别就是,我们不会对朋友有太多的理想化的期待,不会觉得朋友一定要做什么才应该的、正确的,是真正的独立自由关系。

 


在樊登老师看来,夫妻之间往往达不到这种自由。

 

因为我们往往会把伴侣当成救命稻草,疗伤的解药。

 

“人们在找对象的时候,是人生第二次成长的过程。小时候我们可能会受过或多或少的伤,大人揍我们,或者说话伤害了我们等等,这些伤随着你长大,你不会天天哭,你不会天天为那些事难受,它就看起来已经治好了,但其实它进入到了潜意识当中。

 

而当你找到对象的时候,这些看似已经愈合的伤口就会爆发出来,因为你的内心需要找一个能够帮你解决这些伤的人。

 

所以你会发现,我们在爱人面前经常会表现得很糟糕,我们出门跟别人讲话都很客气、阳光、没问题,回到家里发脾气、生气、乱丢东西。

 

为什么呢?

 

就是因为你觉得我小时候做这些事就被骂过,我现在希望有一个人不要再骂我。”

 

核心就在于,我们对于婚姻的期待是不对的,把对方当成了自己疗伤的药物,希望对方能解救自己。

 

“你试图用一生的时间来改变他,但是一定会失望,因为他在用一生的时间在改变你,你们俩在互相改变、较劲,所以最后都达不成这个目标。”

 

治愈婚姻失语症

 

亲密关系到了无话可说的地步,看似走到了死胡同,无路可退。

 

于是很多人会选择分手,离婚,想着换个“对的人”就好了。

 

樊登老师认为,一个不会游泳的人怎么换游泳池都没有用。

 

“我们都以为说换了人就好了,不是,是‘换’了你自己才好了。”

 

我们能改变的,是自己,而不是伴侣。

 


a. 接受“无话可说”,但定期谈心。

 

“两个人如果真的关系好,不说话也行,不说话岁月静好,一块儿喝茶,一块儿看书,一块儿看孩子也挺好的。”

 

正如英国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所言:完美的相处关系,是“窝在爱人的怀里孤独”。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生命个体。

 

允许自己和对方有自己的精神空间,去丰富自我体验,不管对方在不在身边,说不说话,都觉得很安全,不会焦虑,关系才能更长久。

 

然后,过一段时间进行一次深入的谈话,比如一个月,三个月。

 

“如果这种交心的沟通没有,就永远是浮在表面上,最后变成一种面具式的生活,这就可怕了。”

 

b. 改变沟通模式。

 

我们的沟通模式,其实是从原生家庭里学来的,并不完美。

 

樊登老师提供了一个改变沟通模式的办法:

 

觉知,接纳,尝试,然后鼓励自己。改变慢慢就会发生。

 


听起来很简单,可为什么改变起来这么难呢?

 

因为我们常常走了一条错误的改变之路:还没接纳,而是自责。

 

怪原生家庭不好,怪自己性格太差,嘴太笨,不会沟通。

 

“自责得越厉害,自尊水平就越低,自尊水平越低,越没有改变的动力”。

 

樊登老师见过很多人,都是觉知后自责,稍稍尝试改变,就开始挑自己的毛病:没用的,你看我都尝试了,结果还是吵架了。

 

他们只看到两个人还是吵架了,没看到两个人今天吵得没有昨天凶。

 

“当你不能够用正向的进步、亮点来引导自己的时候,你会觉得做什么都无助,你就觉得改变是很困难的一件事,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反过来,如果你能够接纳自己,而不是自责,结果会大不相同。

 

“我知道之前确实做得不好,我有很多的问题,有很多伤害,但是我依然爱我自己,我依然觉得我是一个好人,我觉得我能够变好,这叫做接纳。谁都不爱你,你也得爱自己,接纳了以后做一些改变的尝试。”

 

这才是一个改善沟通模式的良性循环:

 

觉知问题,接纳自己,尝试改变。看见自己努力做好的部分,鼓励自己,结果会越来越好。

 

写在最后

 

在生活中,我常听到这样的抱怨:

 

为什么都是我在努力,我在改变,我付出了那么多,Ta 还是那副老样子。

 

两个人的关系,如果只有一个人在努力,有用吗?

 

樊登老师的回答,让我豁然开朗:

 

“如果你坚信婚姻是两个人的事,那么就算你做了100分的努力,最多也只有50分的效果,注定会失败。

 

婚姻是一个人的事,你自己变得更好,你的婚姻就变得更好。

 

那个人有没有改变,我们不敢说,有可能他会因为你的改变而发生改变,有可能他不会改变。但是你的生活已经彻底不一样了,因为你重新看待了这一切。所以,自己努力就够了。”

 

如果一直只有你一个人在努力,你和对方的距离越来越大,别忘了,你还有重新选择的自由。

 

“虽然看起来是你们俩经营着同一个婚姻,但是他有他的婚姻,你有你的婚姻,各自为各自的婚姻负责。”

 

你的婚姻你做主。

 

世界和我爱着你。


作者简介: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壹心理(ID:yixinligongkaike)。有心事,看壹心理。2000万年轻人在这里自我觉醒。

责任编辑:小鲸鱼 玉暖蓝田


赞赏
举报
相关阅读
王忠波

用樊登做封面……还原创😂😂😂太逗了

2020-06-18 · 回复
安然

时间不是沟通的第一杀手,期待才是

 

2020-06-18 · 回复
余燕勤

你试图用一生的时间来改变他,但是一定会失望,因为他在用一生的时间在改变你,你们俩在互相改变、较劲,所以最后都达不成这个目标。”

2020-06-18 · 回复
打开壹心理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壹心理-2000万用户选择的全生态心理学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