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彦祖自曝婚姻无性:疲乏期的婚姻,还可以怎样维系?

data.name
心理咨询...
咨询达人/认证作家/直播主播
文:芒来小姐
来源:三点一弯钩(ID:sandianyiwangou)
原文标题:45岁吴彦祖自曝10年婚姻无性:疲乏期的婚姻,还可以怎样维系?


“性不仅关乎欲望,它更像是一个达成一致的解决办法。它不是一种低级的生理需求,它也是可以分析、沟通、理解、磨合的。”——小弯钩说




前段时间,男神吴彦祖自曝“无性婚姻”,炸出一片共鸣。


他偶然发现,家里用的洗手液广告词非常硬核:便后不洗手,你握的就是别人的“XX器官”。


于是哀伤的感叹:结婚十年,我的XX器官可能是全身最干净的部分,因为缺乏使用。



此言一出,网友纷纷被点燃:连吴彦祖都过无性婚姻了,那我结婚几年老公碰也不碰一点都不惨了!


还有人感叹:原来童话里都是骗人的,王子和公主结婚了,也会被柴米油盐耗尽激情。


对此,吴彦祖老婆Lisa咬牙切齿地回应:


“我老公现在被关在后院自我反省呢。”



虽然有很多夫妻像吴彦祖一样,觉得“无性婚姻”太正常,但不排除有更多人认为:


“无性婚姻如同守活寡,不但性魅力被否定,整个人生也被从头到尾折磨了一番。”


比如嫁给鲁迅后,一生无性无爱的朱安,到死都认为“这辈子就该伺候周家老爷”。


结果鲁迅只当她是“母亲送的贵重礼物”。


比如听着歌曲《出嫁》流眼泪的蔡琴,与丈夫做了十年“无性夫妻”,她自以为多付出一些,就能获得丈夫的亲昵。


结果丈夫不仅出轨娶了小三,还和小三生了孩子。



性学专家认为,夫妻无缘无故一个月以上没有性生活,就属于无性婚姻


没有女人不渴望与所爱之人肌肤触碰,可有时因为孩子、工作、家务等外在原因,长时间无法拥抱彼此;有时因为冷战、冲突、观念不合等内在原因,失去互动的兴趣。


婚姻一旦走入无性或少性,连手牵手都成了尴尬的信号:


回应吧,有心无力或者有力无心;


不回应吧,配偶该怀疑我出轨了。


难道无性婚姻,真的没有解药可解吗?



电视剧《爱了,散了》中,冯远征饰演的方凯,因一次意外失去了性能力。


后天残疾,他把怨气都发泄在妻子身上。


他时常臆想妻子和其他男人厮混,人在外地,他不断地给妻子打电话;妻子晚归,他逼问妻子的行踪。


原本好好一个家,被他变成妻子不敢回的牢笼。


为了逃避现实,妻子出轨了。



但妻子心里的传统忠贞观念,让她惊惶不安。


于是她逃避和情人见面,执意要回到那个让她恐惧不安的家中,去满足丈夫对“忠贞妻子”对想象。


然而,妻子的出轨还是被丈夫方凯发现了。


为了成全她,也为了报复她,崩溃的丈夫选择了自杀。


丈夫的死,惊醒了徘徊在情欲边缘的妻子。


她愧疚于丈夫的死,也羞耻于不忠的自己,作为惩罚和代价,她离开了情人,独自回到那个毫无温暖的家里,去度过如同笼中鸟的一生。



《爱了,散了》是一部探讨“无性婚姻”的剧,却将“女人回归家庭”作为最后的结局。


仿佛夫妻走入无性,要么一方存在障碍,要么一方背叛配偶,但最后品尝苦楚的一定是女人。


其实现实中,无性婚姻的原因更加微妙。


可能是配偶没有放下的马桶圈让人生厌,也可能是配偶邋遢的剔牙让人不忍直视。


性功能没有问题,感情也一如既往的融洽,可性,就是在不知不觉中溜走了。


如同一个隐形的开关,当亲密关系进入到某个阶段,就悄无声息的关上,让夫妻变成彼此最熟悉的陌生人。



《美国性研究》显示,30%的夫妻一年的性生活不到十次,冷战、吵架、压抑和冲突,会让亲密关系出现各种问题。


而无性婚姻,只是问题的其中一种表现形式。


你以为无性是结果,其实只是一个过程。


随着婚姻质量起伏变化,有时候性会突然出现,又突然消失;有时候一方渴求一方冷淡,得不到默契和共鸣。


尽管结果都是无性,可过程各有不同。


比起解决“无性”问题本身,探讨无性的缘由,对亲密关系有更大的价值。



婚姻是否会无性,在婚前就已经有预兆。


Garcia等学者研究发现:


如果丈夫有过十个性伴侣,妻子只有过一个性伴侣,婚姻就容易出现无性或者少性状态。


如果夫妻性伴侣数量相当,婚姻更容易幸福。


较高的相似度和较少的压力,让恋人走入婚姻殿堂后,依然热衷于享受鱼水之欢。


即使随着结婚时间变长,激情不在,通过性生活享受温情也是一件乐事。



Hinchliff&Gott研究了多对平均婚龄43年的老夫妻,他们发现:性依然是他们婚姻满意度的来源。


婚后,最美妙的性行为依赖于:



个体的性欲望得到伴侣的理解尊重;



尊重伴侣并致力于维护好伴侣关系;



无论床上床下都能愉快相处。



因此他们得出结论:性满足感,来自夫妻对婚姻契约关系的满意度。


康德最早提出“婚姻是契约”的理论,认为“婚姻就是两个不同性别的人为了终身互相占有对方的性官能,而产生的结合体”。


这种理论产生于罗马《法学总论》,后来又变成现代婚姻契约精神的理论基石。


“婚姻是契约关系”,让性权利变成夫妻的人身权利之一,如果婚姻里没有性,对配偶无疑是巨大的伤害。



无性婚姻里,夫妻时常认为自己是受害者,但有人会安慰自己:


“不就是没有性生活而已嘛,所有夫妻最后都会无性啊,有啥好着急的?将就着过呗。”


小萍是我见过最“乐观”的无性夫妻了,她委婉地告诉我:


“丈夫男子气概不足,为了不刺激他,自己很少提出性要求,怕他有心无力。”


作为补偿,小萍经常跟丈夫手牵手散步,夫妻之间几乎透明,丈夫会很坦诚地告诉她,自己阳痿了。


小萍也很坦诚地回应,自己不介意丈夫阳痿,毕竟除了性他们还有其他更多的感情。


尽管夫妻相安无事,感情和谐,可我发现,丈夫的阳痿和小萍的不介意,有一个微妙的共性:


生理上的性功能障碍总有隐藏的心理原因,丈夫是如此,小萍也是如此。



小萍出生于重男轻女的家庭,从小活在父母的贬损压抑中,一度认为自己很没有价值,她害怕丈夫会像父母那样抛弃自己。


当丈夫暴露出自己的弱点,反过来哀求小萍不要放弃自己,她感到莫大的心理安慰,一股获得感从内而外填满了她。


这股获得感,有得到缺失的父母爱的补偿心理,有自己比丈夫强大的优越感,有夫妻之间没有秘密的安全感……


在这股获得感面前,有没有性似乎都不重要了。


从小萍身上,我意外发现:


“无性”有时也能作为一种自我治愈的方式


当然,这种方式是无法让创伤彻底痊愈的,自欺欺人并不能带来幸福。


但对有些夫妻而言,不求婚姻特别好,只求婚姻不要坏。



既然无性不是特别坏的事,依靠孩子、房子、习惯来维持夫妻感情,也能走得下去,干嘛还费心费力改变现状呢?


比较来看,那些将无性婚姻视为问题,翻箱倒柜找老公出轨原因、绞尽脑汁治疗阳痿问题、想方设法增加情趣的夫妻……


他们看起来似乎问题很大,实际上心态更加积极、更有自我提升的动力。


比起无性的夫妻关系,明明身处无性婚姻却不付诸行动改变、并且安于现状,才是婚姻真正的问题所在。


敷衍了事的增加性生活,并不会让关系真正结束无性。


只有配偶双方都认为“无性真的是个问题”,并且发自肺腑想要改变,才会让夫妻的点滴努力,都产生水滴石穿的效果。



我们形容美妙的性爱,总喜欢用“火辣”这个词。


实际上,美妙的性爱并不只有欲火焚身一种感受,它可以如同行云流水一般温和,如同高山觅知音一般持久。


有的夫妻每周三次性生活,有的夫妻每月三次性生活,只要双方都满意,就是好的。


无性的问题,并不在于性生活次数多少,而在于:


你喜欢热情似火,配偶喜欢温柔缠绵,两人性观念存在很大差异,谁都满足不了谁,干脆不做了。


或者:你想要一个月一次性爱,配偶想要一周三次性爱,双方经常为次数产生矛盾,渐渐也就对性失去兴趣。



结果如此糟糕,根源在于:


我们将性视为一件低级的生理需求,并不曾想过,性也是可以分析、沟通、理解、磨合的。


无性,往往是婚姻中各种糟糕事情堆积而成的结果,我们在其他方面压抑下去的负面情感,在性这件事上爆发了出来。


如果就这样接受无性这个事实,或者因为性不愉快就减少性次数,那么这会儿压抑下去的负面感受,早晚还是会通过其他事情爆发出来。


所以从成长意义来说,无性不见得是坏事。


它提醒着小两口:你们的关系出现了问题,这个问题不源于于性,却通过性冒了出来。



那么,如何解决无性背后的关系问题呢?


Hickman等学者认为,如果我们从来不和伴侣真诚、无畏、坦率地探讨我们的性喜好和性厌恶,会对生活造成巨大伤害。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


我们在性行为上清晰的沟通,和更高的性满足感紧密相连。


因此,能够顺畅表达自己的性喜好,并尊重配偶性喜好的夫妻,无论性生活次数多少,性满意度都很高。


比起做爱时的快感,人们更想拥有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的自由。


好奇、尊重和关注,往往能带来更高质量的性沟通。



当双方解决了性沟通的问题,无性问题也就解决了一大半,剩下的“如何增加性生活次数”,就只看夫妻俩的心情了。


性有不可替代的功能,但并非十全十美。


成年人的强大并非来自绝对的满足感,而是能够承受关系中存在不满意的地方,并且积极的寻找方法,走出瓶颈。


这个过程或许很长,但庆幸的是,性生活本身好不好,关乎婚姻质量高低。


作者简介:芒来小姐,资深男女观察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新书《姑娘,活得大气才够精彩》全网火热销售中,51个活得大气的故事和心得,告诉你长得漂亮不如心态漂亮。文章首发于公众号三点一弯钩(ID:sandianyiwangou),转载请注明出处。

排版:小鲸鱼 沉默的杜飞


赞赏
举报
come-on

很多原因

2020-06-07 · 回复
匿名

读了有些启发,谢谢

2020-06-07 · 回复
匿名

喜欢你的真实

2020-06-07 · 回复
打开壹心理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更多心理学文章 心理学文章列表
壹心理-2000万用户选择的全生态心理学服务平台

分享一篇觉得不错的文章,快来看看吧~

长按扫码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