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女孩弑母:令人窒息的不是爱,是无法填满的安全感

data.name
从朋朋

优质答主/认证作家/咨询达人

5月23日,青岛发生一起弑母案。


死者张灵被女儿瑶瑶用丝带勒死,装进一个行李箱里。接着,瑶瑶反锁房门,和母亲的尸体待了2天1夜。后来有人报警。警察破门而入时,瑶瑶没有逃走。在瑶瑶脸上,几乎看不到悲喜,一切都是那么平静。“我早在星期五的时候,就打算杀了我妈”。瑶瑶对警方说。


15岁,正值青春美好的年纪,未来还有无限可能,然而这个15岁的女孩勒死母亲的同时,也断送了自己的未来。


究竟是怎样的深仇大恨,使得一个15岁的女孩对一个养育她的母亲施以毒手呢?


在警方询问瑶瑶的弑母动机时,瑶瑶说:“因为考试考砸了,担心妈妈责备”。


短短一句话,令人唏嘘,甚至是心痛。


从这句话里可以看出,相比较恨,瑶瑶的恐惧更多,而她解决恐惧的方式就是杀了母亲。不得不说,这是一起有预谋、有计划的弑母案件。这让我忍不住去想,是不是在瑶瑶的内心里,她认为如果杀了母亲,她就不用终日活在母亲的责备之下,惶惶度日了。


网络上有很多关于张灵和瑶瑶母女关系的报道,揭示的内容也多是张灵对女儿要求严格之类的信息,也有人说家庭教育的失败,导致张灵养了一个白眼狼。


15岁女孩弑母,这到底是因为妈妈要求严格,还是女儿太狠呢?


我想都不是,在我看来,孩子弑母,是整个家庭不安全感的终极呈现,也是恐惧到不能承受后的大爆炸。


母亲对于一个孩子来讲就像是大地,如果大地母亲都是动荡不安的,土壤是缺失营养的,孩子也很难从中汲取营养,好好长大。


一.

单亲母亲的严格要求里,

是极度的不安全感在作祟


事发后,新京报采访了张灵的同事林海,从林海那里,可以看出这个案件背后的许多真相。


张灵是一位单亲妈妈,和前夫离婚后独自一人抚养瑶瑶长大。她对瑶瑶的要求严格,为了女儿她几乎付出所有,她希望女儿的人生完全按照自己的规划发展。


疫情之后瑶瑶在班里的排名在十多名,而这并不符合张灵的期望,她希望孩子必须前五名,至少前三。


瑶瑶在学校和其他孩子玩儿,张灵总要去打听那个孩子人怎么样、学习怎么样、家里是做什么的,什么都问。她是律师,很擅长做调查,有时一打听,别的孩子就不愿意了,有的就不跟瑶瑶玩了。瑶瑶对此很有意见,说“你去了解人家干什么?。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张灵是一个控制型的母亲


那么,是什么导致一个母亲对孩子如此控制呢?


答案是极度缺乏安全感,而这,和她自己的人生经历息息相关。


据说张灵从小生长在单亲家庭,母亲无力抚养她把她送养他家。婚后生下女儿瑶瑶,她又离婚成为了像生母一样的单亲妈妈,独自抚养女儿长大。


可以说,她的内心是极度缺乏安全感的,那种缺少重要支撑的感觉,会伴随一个人一生。


从张灵的成长经历里,我们可以看出一些传承:不安全感的传承,无力感的传承,爱不够用的传承。


有位心理学家曾经说过:


如果不去看一个人的过去,你也无法理解他的现在。


看过很多篇关于张灵和女儿的报道之后,我内心沉重,在我看来,尽管瑶瑶杀了张灵,但她们两个一样都是“受害者”。


当母亲没有从她的母亲那里获得有营养的爱时,她也无法用有营养的方式给孩子爱。她只能用极其笨拙的方式,尽其所能的“为孩子好”。对于张灵来说,也许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她才可能领悟到自己对女儿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二.

单亲+母亲+要求严格+独生子女,

四个因素将控制推向极致,

产生令人窒息的“爱”


单亲:单亲意味着养育孩子的责任全都落在一个人的肩上,这个人会承受比平常父母更多的压力和责任。


三口之家,是一个完整三角关系的状态,家里缺少了一个人,另两个人的连接会更紧密一些。且两个人在外部产生的情感压力都需要彼此抚慰,这倒没什么,关键是涉及到这两个人之间冲突而产生的情绪,就找不到另外的出口了


假如家里有三个人,那么孩子在这个家长那里受到批评还可以回到那个家长那里寻求安慰,家庭自然会形成一种相互支撑的情感平衡状态。


母亲:母亲天然就会离孩子更近一些,一般母亲未能消化的情绪都会传递给孩子,有时是有意识的,有时候是无意识的。母亲和孩子也很容易形成一种“共生关系”,所以才更需要另一个人的存在,将母亲和孩子分开一些。


假如是单亲父亲,会自然的和孩子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很少会像母亲这样具有吞噬感。


要求严格:要求严格本身就会让孩子感到恐惧,因为这通常会伴随着挑剔和指责甚至是肢体暴力。家长在孩子眼里代表着权威,如果权威都认为自己不好,孩子的生存就会受到威胁。在父母要求严格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很容易会感到恐惧和不安。


独生子女:在只有一个孩子的家庭里,父母通常会把眼光聚焦在这个孩子身上,这个孩子也会承担起整个家庭的希望,父母很容易就会去控制孩子,想让孩子按照自己期望的去发展。这对孩子来讲,无疑是巨大的压力。


假如家庭里有多个子女,那么家长的高浓度注视就会被分散开,孩子的压力也会小一些。


偏偏张灵和孩子的这个小家庭里将单亲、母亲、严格要求、独生子女这四个因素全占了。这四个因素相互作用,将控制推向极致,继而产生了令人窒息的“爱”。


意外发生后林海非常震惊,但仔细回忆母女二人的关系,有感觉悲剧似乎早有征兆。其他朋友也曾劝过张灵认为她把瑶瑶管得太严了,不给孩子喘息的机会。


令人窒息的爱里没有赢家。


三.

单亲母亲的控制让孩子窒息,

要么他会失去自己,

要么会毁灭对方


看到张灵和女儿的新闻时,我想到了母爱的羁绊这种关系状态。母亲用自以为最好的方式倾其所有的付出,却最终遏制了孩子的自然生长,她爱不是爱,而是控制,让孩子感到窒息。


这让我想到另一个案例:


一位30多岁的女博士出现在一档求助节目中,她哭诉母亲要求太严,管得太宽。


同样也是单亲家庭,同样也是要求严格。不同的是,这个女孩学习能力在发展,心智状态却像个孩子。


当时女孩的母亲也到了现场,这位母亲对女儿要求的严格程度和张灵类似,她们都非常用力的培养孩子,希望孩子未来能出人头地。这位母亲甚至不让女儿交朋友,也不能够允许她谈恋爱。


后来她允许女儿谈恋爱了,但一定要是她认为好的才行,还说生完孩子也要她来带。


嘉宾老师问这位母亲:您觉得您的孩子快乐吗?


她非常坚定的回答:快乐。


尽管女儿表现得极为痛苦,她也看不见。不知道她是真看不见,还是否认真实。总之,女儿最后在母亲面前崩溃大哭,像个受惊又手足无措的孩子一样。


后来嘉宾老师说据他观察这个女孩经常这样突然间崩溃,只是她原来是在观众席里。


这位妈妈可能从来都没有意识到,在她的控制之下,女儿的精神状态早就濒临崩溃了。


越是焦虑不安的母亲,越会用控制来养育孩子以填补内心缺失的安全感。但这样做,只是把不安传递给了孩子,最后,要么孩子放弃自我去迎合母亲,讨母亲欢心。要么她会极力反抗不为母亲的不安负责,就像瑶瑶对母亲那样,极具毁灭性。


可是无论是哪种方式,最终的都还是无法弥补一个母亲安全感缺失的黑洞。


《复原力》一书中写道:


人有三大基本需求


1、我们需要获得安全


2、 我们需要获得满足


3、我们需要与人连接


如果这三种需求得到满足,人们就会感到幸福,身心会进入到休息和放松的地带。如果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一种缺失和干扰的感觉。此时身体和心会进入到“应激模式”里,保持战斗状态。


可以说张灵成功的把内心的不安全感传递给了孩子,孩子难以承受这种恐惧不安的感觉,她最后如此用力的推开了母亲,仿佛这样她才能够感到安全。


四.

安全感低的母亲,

究竟该如何才能不让

自己的不安侵蚀孩子呢?


1、和孩子保持界限,分清你我


安全感低的母亲,通常会紧紧抓住孩子,让孩子产生一种被吞噬的恐惧感。孩子的内心也会感到矛盾,一方面她想要讨好母亲,以回应母亲的恩情。一方面他又会感到很无力,因为母亲的安全感似乎怎么都填不满。另一方面,作为一个个体,去发展自己,也是生命的一种需求。


所以,当母亲想抓住孩子时,他会既想挣脱,又想迎合。


孩子很难去背叛自己的母亲。摆脱父母的控制,对孩子来说特别难。


解开纠缠,还需要从母亲这里开始。


母亲需要和孩子保持界限,分清你和我。也就是说母亲需要意识到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会有自己的爱好和需求,他需要有自己独立的空间,母亲需要尊重而非打击孩子和自己不一样的想法。


当母亲安全感低想要抓住孩子的时候,先去试着自己解决,而不是直接付诸行动,让孩子为你的情绪负责。


2、发展新的成人关系


作为人,我们是需要关系的,发展和维护关系是我们满足连接感的重要途径。


但是,当一个人只有一段重要关系的时候,是非常危险的事,这个关系太重了,对两个人来说都是负担。


所以,安全感低的母亲,还需要去发展新的成人关系,以分散自己的情感需求,而不是把它全都放在一个人身上。尤其是放在孩子身上,实际上,孩子很难去填满母亲的情感黑洞的。


成人关系指的是两成年人之间的关系,这是一种平行关系,也是相对公平的关系,因为成年人之间,不存在权利的不平衡。


3、发展自己的爱好


当母亲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时,孩子是有压力的,不仅母亲失去了自己,孩子也缺失了他的完整性。没有人能在一个人的注视下,轻松愉快的做自己。


尤其是安全感低的母亲,很有可能她的目光里包含着的不是关切,而是担忧、恐惧和焦虑。这份焦虑会全部都传递到孩子那里,最后孩子会照单全收或者需要用尽全力才能将之推开。


要想防止母亲的恐惧去侵蚀孩子,母亲需要去发展自己的爱好,培养积极正向的情感体验。一个焦虑的母亲,安全感低的母亲,很难给孩子带来温柔如风的爱。


发展爱好的意义不只是培养母亲的积极体验,同时也让母亲回归她自己。当母亲成为自己了,孩子才有成为自己的可能。


否则,两个人就像藤蔓一样,缠在一起。


张灵说过,她小时候缺少爱,现在要把所有的爱都给瑶瑶。


但瑶瑶却对张灵说,你虽然给了我这么多,但从不考虑我的精神感受、不考虑我是怎么想的。

“你让我不快乐”。


其实,令人感到窒息的从来都不是爱,而是无法被填满的安全感。


真正的爱是尊重,是接纳,是看见,是相互独立又彼此连接。



文:从朋朋
责任编辑:殷水
赞赏
举报
风娃

还记得我高中的时候,经常和我妈吵架,然后崩溃大哭。我妈跟我说,我只是希望你快乐。我哭着说,可是我不快乐。她说,你以后会快乐的。

2020-12-07 · 回复
匿名

唉不知说什么

2020-06-09 · 回复
匿名

还是不要过度分析比较好

2020-06-08 · 回复
打开壹心理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壹心理-2000万用户选择的全生态心理学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