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父母间频繁的暴力冲突:这比离婚对孩子的伤害更大

data.name
成长

认证作家
文 | Adolescent2017
来源 | 青少年心理与行为研究中心(ID:Adolescent2017


疫情期间,长时间的朝夕相处和日益加剧的经济压力暴露了家庭生活中的许多弊端,也激发了更多的家庭争端,其中就包含了父母之间的暴力冲突


这些父母发生激烈冲突的场景通常是扎根于青少年记忆深处的“恐怖画面”:歇斯底里的吼叫、不堪入耳的咒骂、愤怒狰狞的面孔犹如魔鬼手中的镰刀,正一点点地掠夺着青少年成长中的光芒。



这种父母之间出现激烈暴力冲突的现象被称之为父母冲突(Parental conflict)父母冲突是指父母之间因为意见不一致或其他原因而产生的言语争执或身体攻击(池丽萍, 王耘, 2002)


由于父母关系是青少年成长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父母冲突会不可避免地给青少年发展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其长期危害甚至远多于父母离异(邓林园, 赵鑫钰, 方晓义, 2016; 张春泥, 2017)


父母冲突的负面影响


然而,也许有一部分的家长认为,激烈的争执或冲突是父母之间很平常的事,对孩子又会有什么影响呢?


家庭系统理论(Bowen, 1978)指出,家庭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的任何两个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冲突所产生的压力都会影响到其他家庭成员。


因此,在家庭冲突中,父母之间悬而未决的矛盾所产生的紧张氛围和负面影响也可能会威胁青少年的发展,给青少年带来诸多不良危害。


1、损害亲子关系


家庭是一个环境系统,因此在这个环境中的每个人都会受到彼此的影响。溢出假说(Stroud, Durbin, Wilson, & Mendelsohn, 2011)指出,由父母关系所引发的消极情绪可能会迁移到亲子关系中,损害亲子关系的和谐。



比如,父母冲突往往会导致父母的大部分注意力都集中在双方的矛盾及消极情绪上。因此,他们常常会忽略青少年的愿望和需求,甚至还可能在愤怒的驱使下,迁怒于青少年,导致亲子关系紧张(肖雪, 刘丽莎, 徐良苑, 李燕芳, 2017),降低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信任与亲密感。


长期生活在父母冲突环境的青少年,一些基本的心理和社会需求可能得不到满足,容易产生焦虑、抑郁和不安全感(王玉龙, 覃雅兰, 肖璨, 蔺秀云, 2016)不利于积极亲子关系的形成


2、增加不良表现



暴力行为:作为青少年的学习榜样,父母的言行举止往往会给青少年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冲突中父母所表现出的愤怒、辱骂、殴打等行为也可能会被青少年所习得。


这会使这些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面临一些相似情景时,表现出更多与父母类似的暴力行为(苏萍等, 2017; 杨继平, 王兴超, 2011)


自残或自杀行为:家庭是青少年安全的避风港,是鼓励青少年勇于直面挫折和挑战的温床。但高频率的父母冲突会破坏这一份美好,让青少年体验到更多的不安全感,损害青少年的情绪调节能力,导致一系列的情绪问题,例如抑郁、焦虑、恐惧等(Cummings, Cheung, Koss, & Davies, 2014; 王玉龙等 , 2016)


为了减少或避免这些情绪问题所带来的痛苦,这些青少年可能因为无法独自承担压力出现极端行为,如:自残(王玉龙等, 2016),甚至自杀行为。

 


网络成瘾:与家人保持亲密和睦的关系是青少年的内心渴求。而长期面对充满敌意的父母关系会使青少年的这一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从而导致更多的孤独和痛苦等消极情绪。


为了缓解这些消极情绪和寻求归属感,青少年会更倾向在虚拟世界弥补缺失、寻求快乐与关注,因此产生了网络成瘾行为(卿再花, 吴彩虹, 曹建平, 刘小群, 邱小艳, 2017; 张馨月, 邓林园, 2015)

 

学业成绩降低:青少年的学业成绩不仅与自身能力息息相关,也与家庭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和睦的家庭往往会为青少年营造适宜的学习环境,以及提供相应的学业辅导,这将有利于青少年发展出较好的学业成绩(王明忠, 王梦然, 王静, 2018)


与之相反,冲突较多的父母则往往无心顾及青少年的学业情况,甚至还可能会将一些负面情绪肆意地发泄到青少年身上。而这些行为将会进一步降低青少年的学业成绩。


3、不利于性格发展


青少年期是个体性格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而父母冲突可能会使青少年更倾向于自卑、敏感、内向,以及胆怯。



自卑、敏感:在青春期,青少年十分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而这些看法将影响到青少年对自身的评价。因此,处在矛盾家庭中的青少年可能会十分敏感地觉察到自己的家庭与同伴之间的差距,从而感到自卑和羞愧(Verrocchio, Marchetti, & Fulcheri, 2015)


甚至有时他们会将父母之间的冲突归结于自身的错误,形成自责、低自我价值等消极认知(杨阿丽, 方晓义, 涂翠平, 李红菊, 2007)


内向、胆怯:父母的温暖陪伴是青少年探索外界、直面挫折的心灵支柱。而父母冲突所造成的不稳定的家庭环境,会使青少年产生不安全感等不良情绪。


与此同时,这些不良情绪也会使青少年变得内向、胆怯,从而无法不顾一切地向外去探索,表达自我(张馨月 邓林园, 2015)。这将不利于青少年自身价值观的发展与完善。


4、难以形成稳定的亲密关系


父母与青少年的关系,是青少年早期所拥有最基本的人际关系。这一关系的好坏不仅会影响青少年的友谊,更会影响他们的恋爱与婚姻。



友谊层面而言,遭遇较多父母冲突的青少年往往心理防线太深导致很难向他人敞开心扉,因此他们所交真心朋友通常寥寥无几。


这是因为在父母冲突的家庭中,青少年往往较少感受来自父母的情感支持,这会使青少年感到灰心与失望,他们可能会不断降低自己的心理预期,并将这种消极预期转移到家庭外的其他人际交往中,因此经历父母冲突的青少年往往会发展出较低的人际信任(陈欣, 2018)


在外人面前他们也许通常是乐观友好的,但却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地走进他们的内心。


恋爱和婚姻层面而言,在成年后,曾经目睹父母消极相处模式的青少年可能会逐渐形成对婚姻的恐惧与害怕,以及对异性的不信任


与此同时,由于缺乏对正常人际关系处理方式的了解或学习,青少年记忆中所目睹的父母处理亲密关系的错误方式也可能会潜移默化地渗入他们的行为中,这会使得青少年在成年后更易与伴侣出现冲突(Simon & Furman, 2010),使亲密关系出现裂痕。


教育建议


尽管,父母冲突对青少年的发展具有诸多危害。但这并非是不可挽救。


基于对已有研究的深入分析,我们发现父母冲突是否会对青少年产生消极的影响,键在于父母之间如何沟通与解决冲突(邓林园等, 2016),以及青少年如何看待父母冲突(杨阿丽等, 2007)


因此,我们将依次从父母角度和青少年自身层面给出相应的教育建议。


父母角度


1、父母应有意识地避免或减少冲突,尤其是在青少年面前。

父母冲突一旦被青少年所觉察或发现,父母应该立刻向青少年解释刚才激烈争吵的原因,并且做出解决冲突的承诺。


例如,父母可以对青少年解释说:“对不起,刚刚爸爸妈妈产生了一些分歧,这个分歧是…..。很抱歉,我们刚才的言辞有些过于激烈了,是我们没有做好!下次我们将会尽量避免此类情况的再次出现的!孩子,爸妈之后会将我们的矛盾解决好的,不要担心。”


这种道歉与解释不仅可以安抚青少年不安的情绪,也可以避免青少年将父母产生冲突的原因错误地归结于自身。


2、父母应避免把自身的负面情绪迁怒于青少年身上。

母吵架有时候难免波及孩子,但这种迁怒在一定程度上会损害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导致孩子与父母之间产生隔阂而这也可能让青少年形成一种“自己不被爱”的错误认知。


因此,在孩子面前,父母应该尽量克制住自己的脾气,通过有效沟通,多陪伴孩子等方式,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无条件的爱。


青少年自身层面


1、提高社会支持水平。


范航, 朱转, 苗灵童, 刘燊和张林 (2018)的研究发现,拥有高水平社会支持的青少年通常能够更好地抵御父母冲突对自身的消极影响。


因此曾遭遇父母冲突的青少年应主动获取更多的社会支持,必要时可向身边的信任的朋友和老师,或者专业的心理机构倾诉自己内心的苦闷。


家庭、学校、社会方面也应该主动为青少年提供社会支持,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团体辅导、夏令营活动等) 增加青少年获得社会支持的机会。


2、增强心理韧性。


长期处在充满矛盾的家庭中可能会使青少年变得胆怯、懦弱甚至无助,导致青少年对外界压力的心理承受能力较低。


较高水平的心理韧性能够更好地帮助青少年抵御父母冲突的不良影响高雯, 王玉红, 方臻, 刘明艳, 2019)


因此,青少年应该有意识地培养自身的心理韧性(即,耐挫力),以及积极应对挫折事件的心态


当面临父母冲突时,青少年应该理性的看待事情本身,相信父母作为成年人应该能够自己处理好冲突,并且青少年需要意识到父母在冲突中所出现的过激言语和身体攻击是错误的,不可学习的。


与此同时,青少年不应将父母产生冲突的原因错误地归结于自己,不要过度自责,因为他们的争吵并不是你的错。


此外,学校也可以通过设心理健康课程,引导青少年正确地面对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进一步增强他们的心理韧性。


参考文献 
Bennum, I. (1984). Psychological models of self-mutilation. Suicide and Life-Threatening Behavior, 14(3), 166-186.
Bowen, M. (1978). Family therapy in clinical practice. New York: Aronson.
Cummings, E. M., Cheung, R. Y. M., Koss, K., & Davies, P. T. (2014). Parental depressive symptoms and adolescent adjustment: A prospective test of an explanatory model for the role of marital conflict. 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 42(7), 1153-1166. 
Simon, V. A., & Furman, W. (2010). Interparental conflict and adolescents' romantic relationship conflict. 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ce, 20(1), 188-209. 
Stroud, C. B., Durbin, C. E., Wilson, S., & Mendelsohn, K. A. (2011). Spillover to triadic and dyadic systems in families with young children.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25(6), 919-930. 
Verrocchio, M. C., Marchetti, D., & Fulcheri, M. (2015). Perceived parental functioning, self-esteem, and psychological distress in adults whose parents are separated/divorced.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6, 1-9.
陈欣. (2018). 父母冲突对青少年人际信任的影响:情绪安全感的中介作用. (硕士论文). 山西大学.
池丽萍, 王耘. (2002). 婚姻冲突与儿童问题行为关系研究的理论进展. 心理科学进展, (4), 411-417. 
邓林园, 赵鑫钰, 方晓义. (2016). 离婚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父母冲突的重要作用. 心理发展与教育, 32(2), 246-256. 
范航, 朱转, 苗灵童, 刘燊, 张林. (2018). 父母婚姻冲突对青少年抑郁情绪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心理发展与教育, 34(4), 481-488. 
高雯, 王玉红, 方臻, 刘明艳. (2019). 亲子三角关系和心理韧性在父母冲突与青少年问题行为之间的作用: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心理发展与教育, 35(6), 729-739. 
卿再花, 吴彩虹, 曹建平, 刘小群, 邱小艳. (2017). 父母冲突对大学生手机成瘾的影响:认知评价与孤独感的链式中介作用.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5(6), 1083-1087. 
苏萍, 张卫, 喻承甫, 刘莎, 许阳, 甄霜菊. (2017). 父母婚姻冲突、不良同伴交往对初中生攻击行为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心理科学, 40(6), 1392-1398. 
王明忠, 王梦然, 王静. (2018). 父母冲突损害青少年学业成绩:努力控制与课堂参与的中介作用. 心理发展与教育, 34(4), 434-442. 
王玉龙, 覃雅兰, 肖璨, 蔺秀云. (2016). 父母冲突与青少年自伤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心理发展与教育, 32(3), 377-384. 
肖雪, 刘丽莎, 徐良苑, 李燕芳. (2017). 父母冲突、亲子关系与青少年抑郁的关系:独生与非独生的调节作用. 心理发展与教育, 33(4), 468-476. 
杨阿丽, 方晓义, 涂翠平, 李红菊. (2007). 父母冲突、青少年的认知评价及其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 心理与行为研究, (2), 127-134. 
杨继平, 王兴超. (2011). 父母冲突与初中生攻击行为:道德推脱的中介作用. 心理发展与教育, 27(5), 498-505. 
张春泥. (2017). 当代中国青年父母离婚对子女发展的影响——基于CFPS 2010—2014的经验研究. 中国青年研究, (1), 5-16. 
张馨月, 邓林园. (2015). 青少年感知的父母冲突、自我同一性对其网络成瘾的影响.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3(5), 906-910. 

公众号简介:青少年心理与行为研究中心(微信公众号ID:Adolescent2017),本科普推文属于广州大学2018年度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青少年冒险行为的旁观者效应:来自行为与ERPs的证据”(No. 201811078060,主持人:程丹俐)和青少年心理与行为研究中心“青心科普”计划的文献研读成果,致力于解读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家庭、同伴环境因素。

排版:小鲸鱼   Claire 

举报
匿名

为什么让我看到这个,大半夜一个人哭了很久很久

2022-01-03 · 回复
匿名

不错,有干货!

2020-06-07 · 回复
匿名

共勉

2020-06-06 · 回复
打开壹心理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壹心理-2000万用户选择的全生态心理学服务平台

分享一篇觉得不错的文章,快来看看吧~

长按扫码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