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感和情绪识别有什么关系

精选
data.name
吴翔

认证作家/朗读者/优质答主


 

有一次,我在给心理咨询师讲授情绪识别的课程,我提供了一些情绪素材,情绪包括六种基本的情绪:快乐、愤怒、悲伤、厌恶、恐惧、惊讶,让学员识别这些情绪。


其中有一个学员A,她只能识别快乐情绪,而对于其他情绪,A都识别为厌恶。


看到她的结果,我估计她和丈夫的关系不会好。课后,我单独找她聊。她说,自己非常讨厌丈夫。


然后我又测试了她的依恋类型,属于害怕型,焦虑和回避的得分都非常高。


后来,我又找了一些不安全依恋的学员,测试他们的情绪,发现不安全依恋和情绪识别有一定的关系。

 

01

不安全依恋的人

情绪加工有什么特点?


今天来看一个实验,介绍不同依恋类型的人,在识别情绪变化过程中,反应的快慢程度。


不同的依恋风格者对来自外界的情绪性信息有着各自不同的加工方式。


科学家在21世纪初期,开始关注依恋类型和情绪识别的关系。采用渐变任务方法,来测量人的情绪识别能力。


用于研究不同依恋风格影响个体对情绪面孔的知觉的方法是渐变任务(morph task,情绪变化的方法,例如,从悲伤情绪变化到中性情绪,然后变化到快乐情绪)(Niedenthal,Halberstadt,Margolin & Innes-K er,2000), 通过渐变任务,测量个体对情绪面孔的警觉性以及对情绪面孔变化的敏感性 。

 


为了能够激活个体的安全感,在实验的时候,让个体产生痛苦体验。


研究依恋的鼻祖艾斯沃思等认为,我们只有在困境中,依恋系统才会得到激活,并促使个体去寻求安全可信的他人来给予自己支持(Ainsworth& Bell, 1970; Bowlby, 1969)。


以下情境可能是一种痛苦体验。假想这样一个情境:当你一个人考试失败、KPI绩效差、身体不舒服高烧准备打吊针住院等等痛苦体验的时候,是不是希望寻求帮助和支持。想到了谁?

 

想到了吗?试着给她/他发一个消息吧,打一个电话吧!TA是你的依恋对象。如果TA在您身边,请给TA一个拥抱。


02

实验


好的,我们继续来看实验。

 

研究发现,让人们看情绪的变化图片,研究焦虑值和识别变化的反应时长,发现那些在焦虑维度上得分高的人们倾向于对最初情绪的消失做出更快的判断(实验先呈现情绪,然后这个情绪逐渐变为中性情绪)


这个结果说明什么呢?


说明焦虑值越高,对于情绪的变化很敏感,因此,在情绪变化的时候,更快发现。


也许有人说,如果由中性情绪变化为快乐情绪呢,焦虑值越高识别也越快吗?实验人员把最初的中性表情变为了高兴、悲伤或愤怒的表情。结果还是一样。焦虑值得分越高,越快发现中性情绪变化。说明焦虑值和情绪敏感有关系。

 

高焦虑者对情绪线索的变化最为敏感。

 

更敏感是不是好呢?

 

也不一定。虽然高焦虑得分的人更容易发现情绪的细微变化,但有研究却发现他们对情绪变化的判断更容易出错,这使得他们在亲密关系中更频繁地与伴侣发生冲突,感受到关系里面更多的负性情感(Simpson, Rholes ,&Phillips,1996),并且更容易受分手、分居、离婚的影响(Kirkpatrick&Hazan.1994)。有些高焦虑得分的女孩子,在分手后,自己可以哭上一个月。每天晚上都是哭着睡着的。


03

指导意见


从这些研究中,对于焦虑型依恋类型的人们来说,要注意自己的情绪管理。


即,您看到的情绪变化,的确很快,但是,请注意,您可能错误地识别了情绪。


对于那些安全型依恋的人们来说,也要注意,在亲密关系中,对方越在乎你,你越要保护对方的情绪。因为,您的一点点情绪变化,都被对方识别了,哪怕您没说出来,对方也是能够看到的。一旦被对方看到了,对方很可能产生错误的解读,因此,需要多沟通多交流,哪怕繁琐一些,也要不厌其烦地沟通,这样可以减少误会。


参考文献
Ainsworth, M. D. S, & Bell, s. M. (1970). Attachment, exploration, and separation: Illustrated by the behavior of one-year-olds in a strange situation. Child Development,41, 49-67.
Bowlby, J. (1969). Attachment and loss: Vol. I. Attachment. New York: Basic Books.
Kirkpatrick, L. A., & Hazan, C. (1 994). Attachment styles and close relationships: A four-year prospective study.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 123-142.
Niedenthal, P. M., Halberstadt, J. B, Margolin, J,& .Innes-Ker, A. H. (2000). Emotional state and the detection of change in facial expression of emo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30, 211-222.
Simpson, J. A., Rholes, W. S., & Phillips, D. (1996). Conflict in close relationships: An attachment perspectiv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1, 899-914.



文:吴翔  (心理咨询师;中山大学心理学硕士;心理艺术化创新实验室核心成员;壹心理特邀讲师;TEDx演讲嘉宾;广东省心理健康协会危机干预委员会心理援助热线项目发起人之一;广州交警青年“路战队”学院策划者之一;微信公众号:搜索wuxiangxinlimen或者(心理门)。)
责任编辑:殷水
赞赏
举报
曹大娃超努力

焦虑症路过

2020-06-29 · 回复
匿名

分析的很透彻

2020-06-02 · 回复
  • xinli_1526
    吴翔 吴翔
    回复 xinli_1526 : 感谢留言
    2020-06-03 · 回复
匿名

来了一场头脑风暴,赞

2020-06-01 · 回复
打开壹心理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更多心理学文章 心理学文章列表
壹心理-2000万用户选择的全生态心理学服务平台

分享一篇觉得不错的文章,快来看看吧~

长按扫码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