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父母反抗了很久,才发现我从来没独立过 ……

精选
data.name
壹心理翻...

认证作家/鲸鱼社工
文:时差大叔
首发 | 心理0时差(壹心理旗下公众号,微信 ID:PsyTime)


最近,大叔在看 《 无声告白  》 一书。[1]

 

书中一个 16 岁的女孩,跳河自杀。

 

女孩的父母无法相信,那么一个善良、乖巧、听话、积极阳光的女孩,怎么可能自杀!

 

女孩表面阳光开朗,可心底却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不爱学习的她,每天最后一个离开教室,其实她的作业早就写完了;讨厌社交的她,假装在电话里和同学有说有笑,其实电话的对面根本没有人。她不知道快乐是什么,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只想成为父母眼中优秀的女儿。

 

她不是为自己而活,而是父母意愿的傀儡,最终不负重担。



突然想起一些朋友给大叔的留言:

 

“爸爸说女生毕业,就该回家考公务员,我和他大吵了一架,选择了留在北京奋斗。我这样做,对么?”


“我想学心理学,可是家人说不好找工作,我该不该坚持呢?”


“从小到大,好像每一次选择我都是听爸妈的…… 我不想让他们伤心。”

 

很多人内心其实都有自己的想法,但是常常会分不清自己想要的跟父母想要的,常常压抑自己,不想让父母担心。

 

其实任何一个成年人未实现内心独立,某种程度上都是一种 “自杀”,抹杀了活出自己,拥有精彩人生的可能性。

 

所以,今天,大叔就和你聊聊 “内心独立” 这件事!


-01-

什么是真正的内心独立?


客体关系理论专家 Mahler 等认为,从童年时对父母的依赖,到完成心理独立,需要经历分离 -  个体化的过程:[4-6]


第一阶段( 5 - 24 个月 ):内化父母的形象,父母怎么对待 “我”,“我” 就怎么对待自己。

 

第二阶段( 青少年时期 ):把自己和内化父母分离,脱离对父母的情感依赖。

 

第三阶段( 青少年晚期 ):与父母和解,亲子关系和睦。



我们所说的心理尚未独立,其实就是第二阶段时没有脱离对父母的情感依赖,和父母建立起良好的心理边界,意识到 “我” 是 “我”,“父母” 是 “父母” 。

 

那独立是不是就意味着要远离父母,彻底不听父母的话呢?

 

1.独立等于反抗?

 

有人觉得反抗就是独立。父母让我往东,我就往西;父母让我往西,我就往东。

 

大叔听过一个学霸反抗父母的故事。

 

这个男生高三,学习非常好,老师家长,都觉得这孩子肯定能考上清华。

 

而这个男生却 “打死也不上清华!”, 原因是父母希望他上清华,为了不让他们得逞,所以绝不上清华!



生活中我们也会经常看到这样的例子,孩子的叛逆期过长,处处跟父母对着干,口里宣称着自己要独立。但实际上,“叛逆” 也是未自我分化的一个体现,因为他们已经分不清自己内心的感受,与父母的意愿拉扯着,只不过是往相反的方向。

 

男生可能只是把反抗当成了目的,希望用不上清华告诉父母,自己长大了,是个成年人了,不需要听他们的话了。

 

而这恰恰说明了他的内心还没有离开父母,仍旧在纠缠,他只是想在这一分三亩地的家庭里,获得一份主权而已。在他心里,很可能觉得自己还没长大。

 

独立不是服从,也不是叛逆,而是自主作出选择,不再受父母干扰。


2.独立等于远离、不联系?

 

说到独立,你可能脑海里已经出现了一些 “榜样” 形象,例如某一个不顾父母反对坚持创业的朋友,ta 非常有主见,做选择从来不会受到父母的干涉,跟父母保持着所谓的 “安全距离”。

 

独立真的就是这样吗?大叔想起自己的一个大学同学:

 

那时我基本上半个月才给爸妈打个电话,每次还总觉得没什么话聊。而他每晚 10 点半,准时到宿舍外走廊,给他妈打电话,聊得不是学习社团,就是食堂饭菜。

 

做决定之前,他也常常会跟父母有商量,家人都挺支持他。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这样的孩子太依赖父母了,完全不独立。可是大学期间,他是几百人社团的负责人,每次与我聊天他都说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工程师,他非常清楚自己要什么,也有清晰的未来规划。

 

他的目标跟家人的期待是很匹配的,这并不代表他不独立。

  


相反,我认识的另外一位朋友,她觉得自己是个特别独立的人。

 

22 岁那年,她一个人背着行李,来到北京找工作。

 

晚上住在 30 一晚潮湿的地下室,每天 20 的伙食费,被 HR 拒绝了一次又一次,她都没有给家人打一个电话。

 

她希望父母认为她是独立优秀的,妈妈总和她说要独立,要坚强!

 

这样坚强独立的女孩,听到父亲说工资不太高后,挂了电话,哭了整整半个小时。

 

对于她来说,吃苦与失败也许没问题,可一旦没达到父母期待的样子,就崩溃了!

 

可能在这个女生心里,她还是个没长大的小孩。所谓的独立,不与父母联系,只是想成为父母眼中优秀的女儿,而非把自己当成独立于父母的个体。

 

心理独立,不是远离父母,也不是不联系,而是把自己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

 

-02-

如何从心理上与父母独立?


美国 Temple 大学心理学家斯坦伯格认为,独立不仅仅在于 “行为脱离父母的限制”,而是认知、态度和行为上都实现自主。[2]

 

大叔想从理性、情感、需求三方面,和你聊聊该如何实现独立!

 

1.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要完成与父母的心理分离,可能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完成认知与观念上的分离。

 

心理学有个概念叫做元认知,即对思考的思考,认知的认知。也就是说,当我们面对一件事情时,会产生本能的想法,例如:

 

“必须要考研,学历低找不到工作”

“工作还是稳定的好”

“女生最重要就是嫁个好老公”

 

当看到上面这些想法的时候 ,你可能觉得认同,有种肯定对的感觉,也有可能觉得父母天天说,烦死了,肯定是错的!

 

而觉得这肯定对,有没有可能是因为父母重复了太多遍;觉得这肯定是错的,或许是源于对父母的不满。

 

无论哪一种,我们是不是都在被父母影响着!而这些认知观念,可能会影响我们找工作、谈恋爱等等重要的决定。

  


那么,我们可以怎么做,能获得相对独立的认知呢?


1.停下来,看看这个想法究竟是源于我,还是源于父母或者源于对他们的反抗。

 

2.对这个想法进行质疑:“我想要的是什么?”,“这个想法适用于所有人么” ……

 

3.可以通过读书、向专业人士寻求建议、自我询问的方式,对质疑进行回答。

 

4.根据搜集的信息进行分析,确定这个想法自己认同或者不认同。


通过以上四步,可以帮你筛选旧认知,建立新认知,慢慢构建起脱离父母,只属于自己的认知大厦。

 

2.别让情感冲动支配你

 

和父母相处不好的朋友,在面对与父母冲突的时候,一般会选择忍着或发脾气,反正父母与自己,总有一个要受伤。

 

家庭治疗代表人物鲍恩认为,心理独立需要学会分辨理智与情感。也就是你需要分辨清楚自己的想法与行动,哪些是理性思考,哪些是情感冲动。[3]

 

当父母强迫自己,去做并不想做的事情时。此时,你可能冒出很多的想法,比如:

 

“烦死了,不想干!”

“没办法,别让他们生气”

“我好难受,每次都要被逼着去做不想做的事”

……

 

可能在以上想法的支配下,大发雷霆,与父母大吵大闹;也可能压抑着不满,心不甘情不愿把事做了。

 

大叔请你再重新看一看上面罗列的想法,聪明的你一定发现了,上面都是基于情绪所产生的想法,而不是真正理性的思考。 



很多时候,冲动是魔鬼,只会带来伤害;理性地思考,平静合作求双赢!

 

学会分辨理性思考与情感冲动时,在与父母相处的过程中,就不会轻易陷入盲目服从,或是和父母发脾气,而是理性做决定,平和地沟通。

 

3.学会自我满足需求,降低对父母的期待

 

“我要被爱!”

“我要被理解!”

“我要被关注!”

……

 

多少人长大后,期盼父母能弥补自己童年时缺失的爱,从而对父母抱有不切实际的期待与要求,我们期待从父母哪里获得更多的满足,也因此会陷入和父母的情感纠缠中。

 

可真相往往是,父母小时候都没法满足我们,长大后更难了。所以那些未被满足的需求,我们要自己学会找回来。

 

如果拥有一个理想父母,你希望他们如何对待自己呢?失败时安慰鼓励自己,成功时为自己庆祝,给自己买好看的衣服,带自己吃喜欢的大餐 ……

 

如果是的话,那就这样去爱自己吧。

 

我特别喜欢心理咨询师卢悦的一段话:

 

直到有一天,你终于平静地接受了父母的样子,接受他们永远不会成为你理想中的样子,接受了童年的遗憾终归无法得到补偿,失去的就永远失去了。

 

你终于从里到外的通透了:我必须自己成长,自己做自己的好父母。


-写在最后-


龙应台在 《目送》 里对父母说 “不必追”,我想和你说 “不必等!”

 

完成分离的过程,你与父母可能都要经历痛苦与不舍,而成为独立的个体,是你对自己最大的负责,也是对父母最好的回报。

 

大叔在与原生家庭分离的过程中,最常对自己的说的一句话是:“人的本质是孤独的,你不可能通过依赖任何人活下去!”  

 

最终的最终,我们只能靠自己。

 

大叔希望你能尽快完成心理分离,因为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1]

 

世界和我爱着你!



-END-



References / 时差大叔的文献资料:
[1]伍绮诗. (2015).无声告白.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  Steinberg, Laurence. You and your adolescent, new and revised edition: The essential guide for ages 10-25. Simon and Schuster, 2011.
[3]Bowen M. Family therapy in clinical practice. New York: Jason Aronson.Christina B G, Rogina L S, 2002 
[4] Mahler M S, Pine F, Bergman A. The psychological birth of the Human Infant. New York: Basic Books, Inc, 1975 
[5]Blos P. The adolescent passage. New York: 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Press, 1979
[6]涂翠平, 夏翠翠, and 方晓义. "西方心理分离的研究回顾."心理科学进展 16.01 (2008): 134-142.

© 版权所有:壹心理。如需转载,请在微信搜索关注本文原创首发公众号「心理0时差(微信 ID:PsyTime)」,后台回复 转载 二字,按要求申请授权,谢谢。

排版:小鲸鱼 soon


赞赏
举报
匿名

🌹

2024-04-03 · 回复
秋月盈心

疏理清了真正的独立!

2024-04-02 · 回复
匿名

“人的本质是孤独的,你不可能通过依赖任何人活下去!”  

2024-04-02 · 回复
打开壹心理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壹心理-2000万用户选择的全生态心理学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