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孩子病了,是父母的关系病了

data.name
代桂云

咨询达人/认证作家/优质答主

01.

孩子生病方程式


列夫·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也许这句话反过来说更符合家庭真相:不幸的家庭是相似的,幸福的家庭各有各的幸福。


这个真相,已成为家庭治疗专业人士的共识。


将家庭带进咨询室的,往往是一个被认定“生病”了的孩子。一个不停洗手的男孩。一个厌食的女孩。一个经常在学校打人的小学男生。一个拒绝上学的初中女生。一个不断割伤自己手臂的高中女生。一个任意打骂母亲的高中男生……


孩子的问题只是一片树叶,当深入这个家庭关系的密林之后,就会发现:尽管每家的故事情节都不一样,但是背后的剧本却惊人的相似。


难怪李维榕说:“怎么我20年来见到的都是同一个个案?”


李维榕是结构派家族治疗创始人米纽庆的唯一华人入室弟子,也是纽约家庭研究会的家庭治疗教授,香港大学家庭研究院总监。20多年来,她与世界各地的成千上万个家庭工作过。


她发现无论是在北美、欧洲、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这些“生病”了的孩子全部都有若干共通之处:


  • 他们都是父母的宠儿,父母的心和肺,背负着父母的无限期待与盼望。

  • 他们背后都有一对矛盾重重的父母,长期无法解决彼此间的怨恨。

  • 他们的父母都认为对彼此没有期望,只想把全部精力放在孩子身上。

  • 而这些孩子也就忠心耿耿地扮演了维持父母关系的桥梁角色。


“上述单独一项都不足为患,但是4项条件加起来,就是制造孩子生病的方程式”,李维榕在她的“家庭舞蹈”主题书籍中写道。


李维榕认为,爱子心切又无计可施的父母,动不动就把孩子送到精神科诊断,很多闹性子的孩童行为很容易就发展出精神病症状,只靠药物控制,这是一个让人担忧的社会现象。


这一点让我很有共鸣。当前,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存在过度诊断和过度治疗的现象。


我在心理咨询中,也见过动不动就住精神病院的孩子。有的孩子被父母强制入院,每次提起来都对父母怨恨不已。如果能从家庭关系的视角看待并解决孩子的问题,这些孩子也许会有不同的人生。 


02.

“致病三角”


一个“生病”的孩子,往往处在一个三角关系中。这个亲子铁三角是由父亲、母亲和孩子组成的。


在人际系统中最直接的关系是两个人的关系,但是两个人的系统是不稳定的。当系统存在焦虑时,第三个人的参与能减少两个人之间的焦虑,从而缓解两个人的矛盾,让两个人的关系达到新的平衡。这是家庭治疗理论家鲍文在1966年提出的三角理论。


在家庭中,如果父母不和,最容易卷入他们关系的就是孩子。这些被三角化的孩子,为了保护父母的关系和平衡父母的矛盾,往往生出种种心理疾病。他们没能成功地解决父母的问题,却成功地将父母的注意力转移到自己身上,从而“挽救”了父母的婚姻。


在李维榕的“家庭舞蹈”系列中,讲了很多陷在亲子三角中的孩子。


一个七岁的小男孩,天天与母亲吵架。母亲怎么打,怎么罚,都没有用。他父母长久不和,母亲对父亲心生怨恨,于是小男孩就占据了三角中的一角。他用自己的顽劣,将母亲的怨气引到自己身上,好让母亲的情绪有个出口。


一个20多岁的姑娘,没有自己的朋友,没有固定职业,没有自己的梦想,整天想把自己饿死。她的父母已经离异,但彼此却仍然纠缠不清,女儿夹在中间,进退两难。她用自毁的方式,来陪伴孤独的母亲。


一个被诊断为多动症的10岁男孩,不断地与父亲作对。父亲认为儿子对自己有敌意,全是受母亲的影响。母亲在怀孕时,发现丈夫对自己不忠,她一直心怀怨恨。十年来,她都是与儿子同床。其实母亲并没有在儿子面前埋怨自己的丈夫,但她内心的不安及焦虑,都被儿子接收过来,导致儿子过度活跃,并对父亲有种种攻击。


在心理咨询中,我也经常见到父母与孩子的种种痴缠,孩子辱骂殴打自己父母的也不少见。这种亲子之间的缠斗,常常让我觉得惊心动魄。见过更多“家庭战争”的李维榕,经常使用的一个词叫“千军万马”。想想真让人感叹,在一个小小的家庭中,就那么几个人,竟然能演绎出千军万马的力道与场面。


李维榕说,“自从回到亚洲工作,发觉90%以上的孩子问题都与三角关系有关。”


这真是一个致病三角,有的时候甚至成为致命三角。


不仅仅是亲子关系,鲍文说:“所有的精神疾病,究其本质,就是三角化的问题”。


03.

父母守望者


亲子三角理论曾被业内人士质疑,以至于鲍文晚年还在为自己的理论辩护。其实,孩子对父母之间的情感高度关注,已经得到实验数据的支持。


米纽庆在早年发展家庭治疗学派时,曾经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人在精神紧张的状态下,身体就会产生一种叫做游离脂肪酸的荷尔蒙。米纽庆让孩子在单面玻璃镜后面观察父母的交谈,同时用仪器测量孩子的荷尔蒙分泌,结果证实每当父母争吵,孩子荷尔蒙就突升猛进。


这一项实验证实,很多儿童心理疾病是与父母的关系息息相关的。


李维榕也开展了一项研究,就是让父母谈论一些无法达成共识的问题,同时测量孩子的生理反应,包括心跳、手汗、皮肤收缩以及血液循环。然后核对父母对话时,究竟哪一些话题及互动模式,会让孩子产生最大的焦虑。


实验发现,孩子们的反应很有趣,当父母指出他们的行为问题时,他们大都没有太大的反应。但是,当父母相互指责时,他们的生理反应就会大幅升高。可见孩子并不太担心父母骂自己,他们最大的不安来自父母的关系出现危机。


另外,10岁以下的孩子,他们的反应都是比较直率,毫无修饰,父母的一举一动,都逃不开他们的眼睛。但是,10岁以上的孩子却往往口是心非。面对父母的冲突,虽然身体上记录到明确的生理反应,例如心跳加速,或汗液增加,但他们嘴里却往往否认,往往说“没有关系”,“我没有留意”。


一个5岁的小女孩,她的基本心跳是100,但是当她看到母亲数落父亲时,心跳就升到了190多。如果这一幕经常在她家发生,可以想象这个小女孩每天会承受多大的心理压力。


父母的争吵并不用十分激烈,要吵又吵不成的斗嘴,甚至是冷漠的僵局,都会大大激活孩子的压力反应。


孩子如此,那么成年人呢?


一对父母有三个成年子女,都是40岁左右的年龄,其中两个儿子参加了测量。大儿子从父母一开始谈话,心跳速度、汗腺和体温都一路急升猛进,在半个小时的测试中一直没有回复正常。小儿子在测试开始时,生理反应并不显著,但是每当母亲说话时,他就特别有反应。


后来才发现,小儿子自小便跟着母亲,特别同情母亲,觉得父亲对母亲不近人情。大儿子却较为中立,觉得父母双方都太执着,因此更为他们着急。这说明父母不和,对成年子女依然有着很大的影响。


这些从小高度关注父母情感、被三角化了的孩子,往往成为“父母守望者”。他们守望的方式,就是生出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永远无法离开家庭,从而永远陪伴父母。


想想这真让人心酸。表面上看是孩子在用自己的问题折磨父母,实际上却是孩子在潜意识里表达对父母的忠诚。


心理学家Boszormenyi  Nagy,在他的著作《看不见的忠诚》里这样描述:一个孩子要长大就是要回报父母养育之恩,作为偿还父母的一笔债。还债的方式有二:一是自己做个好父母,把父母养育之恩偿还到自己的子女身上;二是永远忠心,全部情怀放在父母的感情困扰中,做个长伴父母的孩子。


这些实验结果,警醒每一位身为父母的人:


  • 你对伴侣的每一声指责和抱怨,都会在孩子的内心掀起滔天巨浪。

  • 要想让伴侣放开孩子的手,那么你就要握住伴侣的手。

  • 要想养育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就先培育和谐的夫妻关系。

  • 要想让孩子走向外面广阔的世界,就不要让孩子卷入亲子三角。



文:代桂云,一个追求心灵自由的实践者与分享者。心理咨询师、私人心理顾问、蓝橡树心理援助中心创始人,擅长整合式短程心理咨询,为来访者提供生理、心理、社会三位一体的解决方案。个人公众号:云心理 yunxinli-aiziji(转载请留言,并标注以上信息)
责任编辑:殷水
赞赏
举报
魔魅.

厉害了。

2021-09-08 · 回复
打开壹心理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壹心理-2000万用户选择的全生态心理学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