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一切都是原生家庭的错吗?

data.name
林溪

心理作者/优质答主/分馆馆长

分享一篇三年前失恋后写的自己的故事。所有失去的,也因曾经美好的时光而幻化为力量,陪伴着我们一路前行。感恩那些相遇,也感谢那些离别,让我们更加懂得珍惜。原来,失去和拥有,都是礼物啊!

      

1

        

走过30载,终于看明白了: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会历经大大小小的磨难,有的人是在健康上,有的人是在金钱上,有的人是在工作上,有的人是在感情上。

       

于我而言,这一段金童玉女式的、人人看好的爱情终究是破碎了,我真真切切地败了北,不管当初爱得多么情浓,多么两心相悦。事实是,曾经有多甜蜜,如今就有多撕心裂肺。


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平时好好的一个人,为什么一旦进入关系中,就会变成一个贪婪的吸血鬼,想要把对方的爱吸干抹尽,最终导致对方苦不堪言被我逼走。


从我的角度来看,再次印证了从小植入我脑中的“我不值得”这个内化的魔咒,这个内化的魔咒又来源于童年时父母劈头盖脸的“你怎么那么笨”、“一无是处”。幼小的我默默地选择了认同,从此一路走上了印证魔咒之路。


后来学了心理学,我渐渐明白了,童年的遭遇在我的心里留下一个缺爱的大黑洞,导致我成人后在亲密关系里不断地向外索取,为了要证明自己是值得被爱的。然而我的行为却和内心的渴望背道而驰,一步步把别人推远。因为得到的永远不够,想要的总是太多,就像是上瘾一样,被爱的瘾。



近两年很流行“原生家庭”这个词,讨伐父母的声音也一波高过一波,豆瓣甚至有了“父母皆祸害”小组,大家纷纷控诉父母当年之于我们的种种伤害——被家暴、被言语乃至身体虐待、被忽略、被寄养、被抛弃。


“倘若不是当初你这样对我,我如今又何至于落得这步田地?”由此对原生家庭心生怨恨。于是便有了北大留美博士12年过年不回家与父母团聚,只因受伤太深。


我相信这个留美博士心中是很渴望家人的爱的,只是积怨太深相处太难。


回顾在自己身上发生的种种,我终于开始去了解自己,探索自己。


我也曾心生怨恨,怨恨父母从小到处和别人说:“这个孩子性格不好。”


直到我了解到性格的造就和父母的养育紧密相连,而我却背负着这个“性格不好”的沉重黑锅那么多年抬不起头。我觉得我活得太憋屈了呀,仿佛自打生出来就已经被贴上了“不好”“次品”的标签,永世不得翻身。


怨恨了那么多年,突然觉得除了带来愤怒指责之外别无益处,自己变得越来越负能量,人际关系变得更差。好不容易,我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了,然后呢?怎么化解这一腔怨气?



2

        

关系破裂之后我开始找寻出口,开始去参加各种自我成长课程。(看,人在被逼到走投无路之时,总是会想方设法自救的)


在工作坊中,我看到了太多的来自原生家庭的伤痛,同时也看到了原来我不是唯一的那一个。那么多无以言说的痛,最后都可总结为一句控诉——你们当年为什么不能给我健康的爱?


是啊,我也曾愤怒:父母的错误,父母的伤痛,凭什么要我们来承担要我们来经受磨难?然后我们再传给我们的子女,进行下一个轮回?我们为什么都活成了我们原先不想成为的、父母的样子?


我们对自己的孩子和当年我们的父母对我们的模式是一模一样的,然后我们的孩子长大成人后在ta的亲密关系亲子关系里又会再重复我们当年的模式。


是啊,为什么呢?答案是,没有为什么,因为你是他们的子女,你是,所以你必须要承受。



每个年代都有自己的局限和伤痛,而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年代,也没有完美的父母,他们首先是人,是人就有作为人的局限;其次,他们才是你的父母。


丛非从说:“每个妈妈都带给我们很多伤害,但同时,妈妈在她不匮乏的部分,给出来的是爱。洗衣、做饭也是爱,是在她们的能力范围之内能够给出来的爱。每个人都是一样,在匮乏的部分带来伤害,不匮乏的部分给出爱。”深以为然。


父母的父母,在他们的那个年代,也没有人以身作则教会他们如何去爱,他们没有被真正无条件地爱过,所以也不能给他们的孩子健康的爱。


自然,如果我们的父母,从来没有被他们的父母看见过、尊重过、欣赏过,那么他们又能用什么样的方式来爱我们呢?他们只能用他们熟悉的方式,即便是“棍棒底下出孝子”来对待我们。


试看中华泱泱五千年,从历史上沿袭而来的女性义务的操持家务,洗衣、做饭,为你打理一切,即是对你最大的爱了。



3

       

当我们陷在自己的世界里的时候,我们都以为自己是最特殊的、被虐得最惨的那一个,然而事实是,人类的历程是具有普遍性的,每个人都带着无限的创伤活在这个世界上,差别就是我们如何对待这些创伤。


我们可以选择做受害者,继续陶醉在“我很可怜”的角色里,都是别人的错,我最可怜我最惨,大家都快来爱我,然后卡在这个受害者的角色里,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做祥林嫂,从此将掌控自己喜怒哀乐的权利交到别人的手中。再或者,我们可以选择擦干眼泪站起来,感谢曾经的那些磨难让我们觉醒。


在这里,讲一个小故事:有一对双胞胎兄弟,在他们幼年的时候,父母就分开了,两个孩子都跟着母亲。而母亲从此一蹶不振,日日酗酒,对两个孩子不闻不问。


哥哥终日和街头的小混混混在一起,打架喝酒,泡妞打游戏;弟弟则埋头发奋读书,勤工俭学。二十年以后,哥哥因斗殴伤人锒铛入狱,在入狱的那一刻,他咬牙切齿地对母亲吼道:“都是你害的!


弟弟则成为了一名赫赫有名的律师,拥有了自己美满的婚姻和可爱的孩子,当他提及童年的往事,他总是和别人说:“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家庭,才让我明白了,要想改变命运,必须靠自己。” 


所以,命运的牌,无论好坏,都要看你如何出牌,我们可以将一手好牌打烂,也可以将一手坏牌重洗,打出精彩绝伦的结局。


萨提亚谈到人有三度出生:


第一度出生是当精子和卵子相遇之时,激活了生命力;


第二度出生是指当我们从妈妈的子宫里来到这个世界上,进入一个已经存在的家庭系统;


第三度出生是指一个人的觉醒,一个人真正的内在心理成长,知道“我是谁”,和生命联结,从而绽放出生命的价值,成为“自己的决定者”。


我们每个人都会历经第一度和第二度出生,但是有的人终其一生,都没有经历过觉醒的过程,没有搞清楚“我是谁”,“我要什么”,“我想自己选择过什么样的生活”。

 

磨难让我们的心破碎,然而只有破碎,你封闭的心才得以让光照进来,让我们能够睁开眼睛,去找寻真正的自己,从此将命运紧紧握在自己的手心里。唯有破碎,才能重生,才能于黑暗之中生出绚烂之花,打破原生家庭的轮回。


学习、成长、不讨好、不逢迎、不索取;自己爱自己,自己做自己的好父母。



所以,我们还想要继续去讨伐自己的父母吗?还会想说:“我今天所有的一切,都是你们造成的”吗?作为一个成年人,最大的权利就是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不找借口。

        

与君共勉。



文:林溪  (作者微信公众号:心有灵溪笑嫣然)
责任编辑:殷水
赞赏
举报
匿名

人是有很强的能动性的,贵在于自己的领悟。

2020-05-07 · 回复
匿名

希望作者能再接再厉,写更多好文

2020-05-07 · 回复
  • 林溪
    林溪 Lv3  小海星
    回复 林溪 : 谢谢鼓励,我会再接再厉哒!
    2020-05-07 · 回复
匿名

关注了

2020-05-06 · 回复
打开壹心理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壹心理-2000万用户选择的全生态心理学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