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逼问爸妈离婚的真正原因,这位父亲的回答亮了

data.name
壹心理翻...

认证作家/鲸鱼社工
文:时差大叔
首发 | 心理0时差(壹心理旗下公众号,微信 ID:PsyTime)




-01-


一对父子走在林荫小道上。


“爸,你到底为什么会和我妈离婚?” 小男孩问出了藏在心里很久的疑惑。


面对突如其来的灵魂拷问,这位父亲陷入了深思,好几秒钟都说不出来话,只能长长地叹一口气。



小男孩以诚恳的目光注视着父亲,静静地等待他的答复。


终于,父亲语重心长地说:“保罗,问题在于,这都是你的错啊。”



听到父亲直接把责任直接推到自己身上,小男孩还是有些诧异的,但更让人诧异的还在后面。


“其实,在你出现以前,我和你妈是非常幸福的。真正让我们分道扬镳的,是两个人在忙各自事业的同时,又要照顾你。天啊,每天无情的折磨,无法停止、无法放松。就这样,我们逐渐失去了和对方在一起的欲望”


“真是令人悲伤,你彻底毁掉了我们的感情”,父亲可算说完了。



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问号???


说完,这位父亲不顾小男孩脑袋上那一大堆问号,便高抬腿向餐厅跑去,边跑还边让儿子跟上,仿佛刚刚什么也没发生一样。



说实话,大叔在抖音上刷到这条短视频时,以为是一个喜剧,父亲在和小男孩开玩笑,但评论里点赞最多的留言却让我陷入了深思:


“对于大部分婚姻来说,这是事实。”

  


算上标点符号一共才 15 个字,但就是这简单的 15 个字,引起了 5 万多人的共鸣。


以前,你可能听过很多关于夫妻关系与孩子的话:


“夫妻俩生了孩子后,一切就都好了” 

“孩子是夫妻的粘合剂”

……


似乎在我们的认知当中,孩子身上带有某种神奇的力量,能够使家庭变得更加美好,夫妻变得更加和睦。


然而实际情况却是,相当大的一部分婚姻会 “死” 于孩子。


-02-

孩子不是夫妻粘合剂,而是婚姻问题的放大镜


近些年,我国的离婚率不断攀升。


究竟是怎样的原因,让越来越多的人,不得不选择结束一段婚姻呢?


感情基础薄弱,性格不合,还是经济条件差?


去年,浙江省人民法院晒出了 2018 年的离婚大数据。通过对全省大约 5 万起离婚案件的调查发现,感情基础薄弱的原因只占了 8.63%,而性格不合、经济条件差所占的比例就更小了,最令人惊讶的是,出轨这一因素仅仅占 2.51%。(数据来源:钱江晚报)


排在第一位的是,生活琐事,占比 34.21%。


也就是说,三分之一以上的人,离婚是因为生活中杂乱的琐事。一开始可能没什么,但当这些琐事积累到一个临界点时,最后就通过离婚这种形式爆发了。



大量的心理学研究发现,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琐事会严重消耗掉人们的认知资源,进而会逐渐对其它事情变得不耐烦,不友好。


毫无疑问,孩子出生以后,夫妻之间的琐事会越来越多,例如双方都忙于工作,谁来照顾孩子?半夜孩子醒了谁去哄?孩子应该接受怎样的教育?孩子作业不会做怎么办?孩子在学校被欺负了如何是好?


如果你需要的话,我可以一直列举下去……


或许,这也是为什么在这次离婚案件大数据调查中,人们结婚 2-5 年内会出现高峰期 —— 生孩子、养孩子,成为了婚姻问题的放大镜。但这并非孩子的错,他们只是更快暴露问题。


另外,除了日常琐事,孩子的出现也会改变家庭关系这一系统。


著名的家庭治疗理论家 Murray Bowen,曾提出夫妻之间的情感三角关系理论。[1]



一般来说,夫妻双方所组成的两人系统是不稳定的。在压力的环境下,三人系统或三人关系,能够有效降低焦虑等负面情绪。例如,其中一个人受到了伤害,可以同时向另外两个人寻求帮助。


因此,孩子的出生确实可能会让整个家庭系统更加稳定和谐,但是 Bowen 也强调,三角关系也会带来冲突 —— 孩子的出现不仅没有带来安稳,相反让夫妻之间的矛盾冲突越来越多,甚至导致夫妻关系停滞,无法继续发展。


例如,妻子与丈夫发生争吵,在二人关系出现问题时,妻子可能会将更多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女儿身上。于是,三角冲突便形成了 —— 妻子与女儿相处的大部分时间,剥夺了本该投注到婚姻中的能量。就这样,久而久之,丈夫和妻子之间的关系会变得越来越淡。


最终,离婚成为了残酷但无奈的选项。



正如去年 papi酱 怀孕时参加节目时说,“生孩子不是为了稳固婚姻,而是为了组建有爱的家庭,孩子是家庭中爱的结晶,而不是粘合剂。”


总而言之,孩子不仅可能会暴露更多婚姻本身的问题,甚至会创造出额外的难题,因为当两个人的关系系统变为三个人,甚至更多人时,整个家庭系统就会越来越复杂。


所以,即使婚前两个人感情特别好,也可能会慢慢瓦解,就像文章开头父子俩的那段故事,就更不用提婚前本来就矛盾重重的两个人了。


那问题就变得很严峻了,到底怎样才能避免 “下一代的诅咒”,让婚姻更幸福美满呢?


-03-

幸福,从正确的家庭次序开始


大叔为你请来了另外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米纽钦(Minuchin)。


米纽钦是家庭治疗领域的顶级大师。可以说,关于家庭的各种各样问题,找他准没错。


关于如何解决夫妻关系和孩子之间的矛盾,米纽钦也给出了较为实用且有效的回答。


首先,他将整个家庭进行了结构化,并进一步细分为几个次系统(Subsystem),其中有三个最重要:[2]


  • 夫妻次系统;

  • 亲子次系统;

  • 同胞次系统。


其次,米纽钦认为,在这个三个次系统中,夫妻次系统是最为基础的一部分,家庭系统的重中之重。


如果这一系统功能失调,那么必然会影响整个家庭的正常运作。特别强调的是,下面一级的亲子次系统,绝对不能够取代正常的夫妻次系统。


许多家庭悲剧发生的原因,就是把孩子拉进了夫妻次系统中。逐渐地,亲子次系统取代了夫妻次系统。最后,在家庭中只能看到父母,而看不到夫妻。



这也是为什么,当夫妻俩都把精力投入到孩子身上,或者其中一方只关注孩子时,夫妻关系会慢慢瓦解。


相反,当夫妻都把对方放在第一位,孩子放在第二位,那么整个家庭也会更加和睦融洽。


例如,演员黄磊一度认为,即使 “富养” 女儿,也要更 “富养” 妻子,即把妻子放在第一位。


夫妻间的互相尊重,经常性的情感交流,让他们这段婚姻一直充满活力。而且,他们的做法也给女儿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从小就知道尊重他人。


那么,如何保持 “夫妻” 这一次级系统充满活力呢?


下面的一些小方法,你可以和伴侣一起尝试。


1. 准备一张纸,夫妻双方分别想 20 种两个人可以一起做的活动,例如出去看电影。其中,重要的是活动需要让彼此都感到开心,同时符合当前的经济状况,而且时间最好控制在半天以内。想好后写在纸上,最终通过协商,确定两个人都想做的事情。(如果实在想不出,可以在网上搜索 “情侣 / 夫妻必做的 100 件事” 等关键词)


2. 然后制定计划,即确定每周或每几周,一起完成去完成清单上的一件事,重新体验两个人在一起时的幸福时光。例如,大叔在刷抖音的时候,就看到一对青年夫妻,把孩子放在家里让爸妈照看几个小时,然后他们没带孩子,偷偷出去自己吃烤肉了。想想都挺幸福的,嗯。


3. 除了每周这种阶段性的活动,夫妻每天同样可以拿出 5 到 10 分钟的时间,一起聊聊天、说说悄悄话。其中的标准是,不能聊有关孩子的问题,其它的都可以。但大前提还是,促进彼此的感情,避免争吵。


4. 最后,一些简单的言语与行为的爱意表达,也是有必要的。例如,早上亲吻告别,晚上拥抱相遇,有空发个微信,聊表关怀,等等。总之言之,就是让夫妻关系更加和睦美满。


-04-

避免三角冲突,整个家庭都会更和睦


大叔知道,不管怎么做,夫妻之间都可能会出现矛盾。那么在这个时候,家庭成员又可以做些什么呢?


1. 作为夫妻,不要把孩子拉入冲突


作为夫妻,当彼此发生矛盾时,尽可能把问题留在彼此之间,而不是把孩子也牵扯进来。


最为普遍的一个现象,是父母中的一方,对孩子说另一方的坏话,例如抱怨对方不顾家、不做家务。


通过这样的坏话与抱怨,联合孩子一起对抗对方。然而一旦这样做了,就会形成三角冲突,即本来是两个人之间的事情,现在成了三方的矛盾。更为可怕的是,其中两方联合在一起,排斥第三方。


久而久之,当夫妻中的一方把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在孩子身上时,双方之间的距离就会变得越来越远,问题也很难得到解决。


因此,为了避免形成三角冲突,夫妻 / 父母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尽可能不要和孩子说另一方的坏话。把问题留在彼此之间,共同解决。



其实,这也是为了孩子好。如果孩子经常接收到父母的抱怨,甚至经常看到父母争吵,他们也会变得越来越没有安全感,甚至严重一些,会认为都是自己的错,是因为自己才导致父母闹矛盾。


2. 作为孩子,避免站队


另外,作为孩子,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尝试避免陷入父母的三角冲突中,避免站队。


还记得前面介绍的心理学家 Murray Bowen 吗?


他提出了三角关系理论,而他最重要的发现是,将自己从父母的三角关系中解脱出来。


他的父母已经习惯于跟他抱怨彼此的问题,在 Bowen 意识到形成三角关系的原因后,他对父亲说:“你的妻子告诉我有关你的事,我很疑惑她为什么会告诉我这些事,而不是告诉你。”


对话虽然直接,却十分有效,成功地避免陷入三角冲突。而其中的关键,便是主动澄清父母之间的问题,让他们自己去解决。



很多时候,作为孩子我们会不自觉地加入父母的冲突,并且站队其中一方,这种站队不仅是行为上的,也是心理上的,例如你从小到大在心底都会觉得 “爸爸对妈妈不好,妈妈受了很多委屈。”


带着这种站队的心理,你会很渴望去帮妈妈打抱不平,去调解父母之间的矛盾。一旦这样做了,就会陷入三角冲突,最终矛盾难以很好地调节,也可能影响父母之间的感情。


或许,我们可以接受父母的感情出现一点问题,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他们也都是成年人,彼此相处了几十年,早已有了自己处理问题的方式。


如果真的特别想帮父母处理他们的矛盾,那么就要保持自己的中立,毕竟抱怨多的那一方,不一定就是对的那一方。你可以客观地表达自己的观念,但是把解决的主动权交给他们,不要过度介入。


总而言之,一个家庭想要和谐,就应该让每个角色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孩子做回孩子,夫妻做回夫妻。


祝福你,

我的朋友,

世界和我爱着你。



-END-


References / 大叔参考的文献资料:
[1] Bowen, M. (1993). Family therapy in clinical practice. Jason Aronson.
[2] Minuchin, S. (2018). Families and family therapy. Routledge.
[3] 钱江晚报:《2018 年浙江省离婚纠纷司法大数据》

© 版权所有:壹心理。如需转载,请在微信搜索关注本文原创首发公众号「心理0时差(微信 ID:PsyTime)」,后台回复 转载 二字,按要求申请授权,谢谢。

排版:小鲸鱼 soon


赞赏
举报
小可爱呀小可爱

提醒了我家庭成员的排序问题

2020-04-23 · 回复
匿名

学到了许多

2020-04-15 · 回复
匿名

确实,很有力量的一篇文章。

2020-04-14 · 回复
打开壹心理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壹心理-2000万用户选择的全生态心理学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