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性伤害说不|如果报复有快感,那一定是你幸福的样子

精选
data.name
唐敬芸

咨询达人/认证作家/优质答主

又一起性侵案件登上热搜,一个赫赫有名,一个还未成年的孩子,痛恨和心疼交织一起。


而一年前,同样的不幸也发生过,一个女孩的《章文,停止你的侵害!!!》刷遍网络,引起一股“METOO”运动,“乙肝斗士”雷闯、公益人孙冕等都被爆出类似的丑闻。


回头看,真是让人毛骨悚然,他们身居受人敬重的位,却丑态尽显,更可恶的是,他们还冠冕堂皇地为自己的可耻辩护,还真是那句话:“学历过滤掉了学渣,但却过滤不了人渣”。


他们的冷漠背后,却是当事人的绝望。


这个未成年的孩子说:“我不想看到外面的蓝天,没有意义。”这段绝望和灰暗,很难想象发生在一个孩子身上,但这就是事实,这段不堪的经历,把这个孩子逼近死角。



但事情到这里并不是终点,这样的痛会在伤害发生好久以后,一次又一次痛苦的出现,像举报雷闯的女孩所说那样,看见体型相近的人会怕,看见穿类似衣服的人会怕,听到与他相关的任何字眼都怕。


除了自己的这份心魔,外界也是种附加的伤害,统计显示,当一个孩子告诉父母自己受到类似伤害后,最可能得到的回应是“别说,说出去你就毁了”“你不要胡说八道。”“你怎么就不小心点”。


她们不能被审判,也不该被审判,因为性骚扰的事情远比我们想象中要多得多,每一份隐忍和袖手旁观都像助推器,给了这些人可乘之机


1.

受害者,不该被审判


随着事情的发酵,一个女孩在微博上说出了自己的经历,那个藏了20年的秘密,一时间迅速被大家转起来。


这时候,才发现,一大众女孩诉说了自己的经历,她们有个共同的特点,除了受到伤害,还有就是“选择沉默”,哪怕与这段噩梦为伴,甚至无法正常生活,她们还是假装一切就像没发生那样。


为什么?


因为性侵事件中,受害者是很容易被“审判的”,她会被说“不检点”,会被说“说谎”,会为“灾难化威胁”,会被歧视和嘲笑,所以,她们在痛苦之中,练就了一个心理防御机制“隐忍”。


带着这份隐忍、绝望和恐惧,她们会假装什么也没有发生,而假装的最好方式,就是和伤害在一起。尤其在年少时,这就是她们保护自己的最好方式。



很庆幸,在更加包容的今天,她们选择了勇敢,毕竟,不被看见的创伤,会一直影响你的生活。


但,坏人从来不会因为我们的隐忍而收敛,TA只会愈发猖狂。而性骚扰及性侵与一般伤害相比,最痛的部分都在心里的最深处,这样的经历就像是久住的心魔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受害者。


这样的受害者大都是孩子或者女人,甚至有报道称10个女人中,就会有一个有过被侵犯的经历,这是一个我们不能逃避的事实。


所以,我们既不能冷眼旁观,更不能自以为是地“审判”受害者。


2.

性侵犯会伤害一个人的灵魂


记得一个心理老师在课上问大家:


“如果一个女人,有过被性方面侵害的经历,你会觉得她脏吗?”大家异口同声地说:“不会”,继续问:“如果发生在你身上呢?你会觉得自己肮脏吗?”


大家沉默了,这就是性侵犯的可怕之处。


除了身体受到伤害,更大的伤害是她们内心深处对自己的否定和谴责,甚至将坏人的错一并背负。


受到雷闯侵犯的女孩子说不敢下写性侵、性侵犯这类的字。她极力地掩饰,哪怕将那样的经历归为“爱情”,只有这样,才会有一个“合理”的解释。可是她常常忘记自己到底多大了,因为她的印象里都是20岁,就是那个她被伤害的年纪。



这就是恐惧,是人们试图挣脱而又倍感无力的内心压抑感。我们人类对于引起强烈感受的事情会记忆尤其深刻,尤其是恐惧,所以才会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典故。


受过性侵犯的女人,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社会支持及处理,她极有可能在亲密关系中找寻存在感。诸如怀疑、翻看手机等,有的人甚至一生都在寻找证据证明对方不爱自己,因为她的内心一直有一种声音“我是不好的,我不值得被爱”。


所以,性侵绝不是表面的伤害那么简单。


3.

面对性骚扰,果断说不


除了性侵,我们还不得不重视的是性骚扰,因为觉得没有实质伤害,就更容易选择哑忍,但它只有0和1的区别,一旦一次得逞,那种“成就感”只会让TA变本加厉。


比如新人、下级、学生群体中,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但她们绝大多数选择沉默,因为没人脉、没资源、没有强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


前几天,和好友聊天,他说起自己领导,殷勤地邀请大家一起吃饭,饭桌上,一个劲灌酒,然后以各种理由“邀请”女性(未婚和已婚人士都有)家中帮忙。


他身份比较特殊,的确会有很多不便捷,但为什么不找男同事帮忙?为什么不找行政部门解决?不得不说,羊头高高挂起,卖的可能真是狗肉。


好在没有人因为当天的聚餐受到伤害。



其实,类似性侵犯背后是权力拥有者的肆无忌惮,是一直上瘾的控制。就像冯小刚要求苗苗脱掉高跟鞋跳舞,几番拒绝之后,她还是跳了,因为她不过就是个刚有名气的演员。


或许真的有人义无反顾地拒绝或者毫不顾忌地转身走掉。但是大部分人心里都会有一份权衡,然后会自我说服。甚至有的权力拥有者会直接威胁,一次拒绝便是永远的销声匿迹,所以很多人选择服从以求安静。


但事实是,这样的事情从来不会因为顺从而变好,而这样的经历却成了创伤性经历。它会让当事人情绪不好时,比如孕期,比如失恋等负向事件发生时,反复纠结于“为什么我当时没有勇气拒绝,为什么我如此懦弱”。


这也正是抑郁爆发的助推器,我们只有拒绝,甚至反抗。


有个同学是新人时,被要求连续值班。总经理找各种理由留下来和她一起,动不动就把手搭在她的肩上,问一些乱七八糟的问题。


因为年龄小,又刚毕业,她万般不愿意,还是要么找理由走开,要么忍下去,可事情一点都没有变好,反而变本加厉。直到又一次,领导在同事面前一把抱住她,与她的惶恐同时存在的是同事们的起哄。


她明白,自救不成,就只能一直受下去,好在,这份无助和羞辱激起了她的反抗,她写了一封投诉信给了老板。


她原以为会被开除,不料,她被调到了一个新部门,而再见面时,那个没礼貌的领导反而一改往日的居高临下,跟她讨好般地打招呼。


很奇怪吧?角色是可以互换的,契机在我们手中。


或许在不公平的权力角逐下,反抗是无效的,但积极的反抗才能最大程度消磨创伤的阴影。施加性侵犯的人理应受到该有的惩罚,而最有力的创伤完结便是受害者站起来应对的勇气。


4.

如果不幸来过,你要放过自己


“创伤”之所以会时刻影响着我们,那是因为我们不肯放过自己。


在生活中,有过类似伤害的姑娘,很容易产生两种极端:


折磨自己,甚至付诸疾病的形式,因为她觉得自己不值得好的生活。


生活混乱式发泄,以此来填补那段无助、无力和存在感。


③在亲密关系中怀疑、敏感、悲观,制造问题也要验证“我值不值得被爱”,而一再的折腾下往往会磨掉对方的耐心,真的实现那个可怕的结果“我果然不值得被爱,果然没人爱我。”


其实,不是这样的,不幸来过,但你要向前


萨提亚流派导师林文采老师曾经很形象地比喻说,性侵犯就像灰尘,而我们就像透亮的玻璃。很不巧因为风或其他东西,灰尘落了下来,但我们要明白,玻璃始终是玻璃,灰尘始终是灰尘。



我们没法去改写那段经历,但它可以用来成长,我们需要卸下背负在身上属于别人的重担,才能走好眼下的路。可以这样做:


①表达出来。


找一个你以为安全的地方或者人,然后去真实地说出来,包括当时的无助和害怕,这是恐惧见光的过程。毕竟,隐藏的敌人才最可怕。


尊重自己的一切感受,尽可能真实而具体去表达。


②课题分离。


那个错误是他的,不管发生了什么,你都是那块纯洁的玻璃,只是灰尘来过,所以,这份责任是他的,而不是你的。试着告诉自己,错的是他,不是我。


③宽恕他,放过自己。


接受自己所有的委屈、怨恨甚至羞耻,感谢它对自己的提醒,然后告诉自己:你做了伤害我的事情,也让我时常觉得恐惧、难过,但我选择宽恕,因为我要开始我全新的生活。


无论如何,你对自己的身体有100%的管理权,不管是那个弱小的年纪,还是现在,或许方法不尽如人意,但每个时候,你都用了自己能用的最好方式来保护自己,而目标只有一个,健康、快乐的生活。


亲爱的们,最大的愤怒是隐藏的愤怒,最大的恐惧是说不清的恐惧,最大的敌人是隐藏的敌人,所以,选择勇敢就是你爱自己最好的方式


你可以做自己的父母,去用自己期待的样子来自我回应,创伤的意义就是让我们学会如何更好的保护自己,拍拍那些灰尘,带上这份提醒,往前努力生活,因为你值得更好。


如果真的存在报复的快感,那一定是更好生活的幸福感。



写在最后:如果你为人父母,请一定要做好这两件事:


保护好孩子的身体界限感,当周围人的以“可爱”“喜欢”为名,要抱孩子,尤其亲孩子时,请一定要保护好孩子的感受,她但凡表示拒绝和不要,你都要肯定她的表达,并及时阻止。


熟人侵害向来占了多数,因为孩子小时,会分不清爱和拒绝,尤其是,父母曾告诉,要做个乖巧被人喜欢的孩子,这很大程度上意味着顺从和听话。


其实,孩子感受很准的,如果没有我们给的的这些所谓“讨人喜欢”的标准。


②如果孩子不幸遇到这样的事情,请用力真诚地爱她,相信她,告诉她,无论如何,对爸爸妈妈来说,你的存在就是最大价值,你没错,你值得被爱。


然后,去果断采取措施,你保护她的样子就是她日后面对生活的样子。


爱没有条件,否则那不是爱,是各种各样类似“有面子”的感觉而已。



文:微奢糖  (应用心理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多平台签约作者。工作8年,辞职读研,专注于将心理学更好应用于生活。公众号:糖糖心理社(ID:weshe99),个人微信:weshetang01。)
责任编辑:殷水
赞赏
举报
于敬东

学到了

2020-08-05 · 回复
微笑的鱼857

学习

2020-04-18 · 回复
逯烨

如果真的存在报复的快感,那一定是更好生活的幸福感。

2020-04-17 · 回复
  • 逯烨
    唐敬芸 Lv3  小海星
    回复 逯烨 : 是的
    2020-04-17 · 回复
打开壹心理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壹心理-2000万用户选择的全生态心理学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