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你,我要给你花钱VS别粘我了,你就知道乱花钱

data.name
京师心理...

认证作家
文: 京师心理-青见
来源:京师心理大学堂(ID:bnupsychology)

舔狗日记3月31日 雨


今天发稿费了,我一篇文章300元,你猜我会给你多少,是不是觉得我会给你400 ,因为还有搬砖奖金100元。你错了,我会再和主编借120凑够520转给你。


舔狗日记4月1日 晴


今天和TA逛街买了新衣服发朋友圈,我立马给TA评论:“今天真开心,明天我们去看电影吗?”我等待回复到凌晨,聊天窗口还是昨晚那条520已收取。我想了想,原来你是怕愚人节和我表白我不信,想第二天再给我惊喜。小傻瓜,你真是用心良苦,我真的好爱你这种温柔的暗示。


被舔日记4月1日 晴


TA真的很好啊,体贴温柔,细致有加。但我真的好烦TA一直粘着我,总是要给我乱花钱,怎么一点都没有脑子......




恋爱中的人,没少为财务纠纷吵过——“你就不能省着点花?”VS“我给你花钱你还不乐意了?”。为什么我们不能谈甜甜的恋爱呢?为什么会为这么一点点小事争吵?也许这和我们的成人依恋风格有关系——


浪漫关系中的依恋风格


一个人的依恋倾向通常在儿童早期发展,并持续存在于我们的一生中。我们小时候与看护者的依恋体验,延伸到其他关系中的现象便是成人依恋。成人依恋又分为四种:安全型、焦虑型、回避型和超脱型。



以往大量的的研究证据表明,一个具有安全型浪漫依恋取向的年轻人会更更有可能拥有一个积极的生活状态。例如,更少地感到孤独,更好的人际关系和更高的心理健康水平[1][2][3]。


而会对我们亲密关系产生负面影响的依恋风格主要是其中两种——一种是依恋焦虑,另一种是依恋回避。


如果人在亲密关系中缺乏自信,认为自己不值得被爱,并极度缺乏安全感,会因此产生依恋焦虑——“他怎么这么长时间不回我消息”、“他会不会不爱我了”等经常是依恋焦虑者的心声。


依恋回避则是指在亲密关系中降低与伴侣的亲密程度,来保持自己情感的独立,一方面可能是想与伴侣建立亲密关系,但是害怕被拒绝,所以更加谨慎和不相信他人;另一方面可能是对于自由和独立的喜爱,有自己的想法,并不希望与他人太过亲近。


不同依恋风格有不同的金钱观


浪漫关系中的依恋倾向中这两种情况都可能对幸福产生负面影响,其中有部分是源于经济问题。现在的大学生可能本身对于财务的了解较少(如投资,储蓄和预算),他们对于自身和伴侣的财务行为会存在各式各样的看法,不同的看法也会导致关系的差异。


2020年Arizona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浪漫关系中不同的依恋倾向会影响他们的财务行为和对伴侣财务行为的认知。研究收集了635名受过大学教育的年轻人的在恋爱关系中的数据,发现具有高度依恋焦虑的人和具有高度依恋回避的人会进行更不负责任的财务行为,与此同时他们还认为伴侣的财务行为是不负责任的[4]。

 


研究者发现,属于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的研究参与者,自身不负责任的财务行为(如投资,储蓄和预算)会导致其对自身财务满意度的下降以及生活和关系满意度的下降。


但是高度依恋焦虑和高度依恋回避的人可能是出于不同的原因和动机来进行不负责任的财务行为——


· 依恋焦虑风格——尝试购买爱情


“依恋焦虑高的人可能会用金钱来吸引其他人的注意力。” 例如,依恋焦虑的人相比于其他方法,可能更倾向通过购买昂贵的礼物来赢得伴侣的爱。



尽管他们希望自己可以依靠伴侣,但由于自身对关系的不安全感,高度依恋焦虑的人对浪漫伴侣的信任程度水平仅为低至中度[5]。为了补偿不安全的情感纽带,高度依恋焦虑的的人可能会出现冲动为伴侣消费的行为。


· 依恋回避风格——更重视自我而非伴侣


而对于依恋回避者,研究者发现他们非常重视唯物主义,特别是在自身财务方面。因此,他们可能会强迫性购买或进行昂贵的购买,以表明他们自己“比其他人更好”。


在亲密关系中,依恋回避的人更强调依靠自己,而非他人,他们有强烈的自我防御和自我增强的渴望[6]。研究者表示,那些依恋回避的人可能根本不会非常重视自己的伴侣,因此,可能通过贬低伴侣的财务行为,以维持其自我价值感和自立感。



每个人对待浪漫关系的方式都不一样。非常渴望亲密关系的人可能在亲密关系中表现的很“粘人”。而另一方面,有些人非常重视自己的独立性,以至于避免与其他人过于亲近。无论是哪一类的人,只要意识到依恋和财务行为对幸福感的影响,相应地进行改变自己的行为,甜甜的恋爱就会等着你啦~


学堂君觉得在爱情中也要尊重另一半的思想哦,不管是愿意花钱还是不愿意花钱,ta还是有这个做决定的权利呀~(如果视互相管钱为恋爱情趣的可以当我没说ヽ(  ̄д ̄;)ノ)


参考文献:
[1]Caron, A., Lafontaine, M. F., Bureau, J. F., Levesque, C., & Johnson, S. M. (2012). Comparisons of close relationships: An evaluation of relationship quality and patterns of attachment to parents, friends, and romantic partners in young adults. Canadian Journal of Behavioural Science/Revue canadienne des sciences du comportement, 44(4), 245.
[2]Cook, S. H., Valera, P., Calebs, B. J., & Wilson, P. A. (2017). Adult attachment as a moderator of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childhood traumatic experiences and depression symptoms among young Black gay and bisexual men. Cultural diversity and ethnic minority psychology, 23(3), 388.
[3]Moore, S., & Leung, C. (2002). Young people's romantic attachment styles and their associations with well-being. Journal of adolescence, 25(2), 243-255.
[4]Li, X., Curran, M. A., LeBaron, A. B., Serido, J., & Shim, S. (2020). Romantic Attachment Orientations, Financial Behaviors, and Life Outcomes Among Young Adults: A Mediating Analysis of a College Cohort. Journal of Family and Economic Issues, 1-14.
[5]Simpson, J. A., Rholes, W. S., & Phillips, D. (1996). Conflict in close relationships: An attachment perspectiv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1(5), 899.
[6]Mikulincer, M., & Shaver, P. R. (2009). An attachment and behavioral systems perspective on social support.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6(1), 7-19.


作者介绍:京师心理:作者 -青见,编辑 - 大大。微信公众号:京师心理大学堂(ID:bnupsychology)。京师心理大学堂,北师大心理学部出品,奉行“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心理学科普平台”的项目定位,努力将北师大心理学百年积淀奉献于社会,凝聚师生力量传播科学知识,让心理学走进千家万户。


排版:小鲸鱼 八角亭

举报
匿名

怎么能开始改变呢

2020-04-04 · 回复
匿名

是该有这样的观点出现了

2020-04-02 · 回复
匿名

写的非常好

2020-04-01 · 回复
打开壹心理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更多心理学文章 心理学文章列表
壹心理-2000万用户选择的全生态心理学服务平台

分享一篇觉得不错的文章,快来看看吧~

长按扫码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