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感情,三秒拉黑| 那些赶在情人节分手的人们

data.name
壹心理主...

咨询达人/认证作家/鲸鱼社工
文:壹心理主笔团/凌扶摇
来源:壹心理(ID:yixinligongkaike)
原文标题:“因为疫情,五年感情,三秒拉黑”| 那些赶在情人节分手的人们



2020 年,日子过得不容易。 


买不到口罩、出不去门,以前吃到腻的奶茶甜点,现在都成为了一种奢侈...... 


不止如此,这场疫情,还照出了很多亲密关系中潜在的隐患。


 前几天刷到一个帖子:


 因为疫情,对象要跟他分手了。 


原因是因为,他在家待了太久太久,非常无聊,于是就约了朋友固定打牌消磨时间。 


他觉得,大家没有接触过疑似病例,平时也很注意戴口罩、用消毒水消毒,出门开车不坐公共交通,防护设施做得很到位,不会有问题。 


但女朋友跟他吵起来了,家附近的感染病例在增多,还要天天出门,风险太大了。


有次女朋友跟他打电话讨论这件事,直接被气得哭出来,他和朋友都觉得她这样太不给面子了。 


而评论回复清一色都是:分得对,为你好还不重视。 


难道那些生病的人都是故意的吗?大多数都是自以为没事,或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接触了还在潜伏期的人,能够避免的,为什么不主动些呢? 


还有一个微博上特别火的截图: 


“你告诉你爸爸妈妈不要出门了,出门一定戴口罩。 


“这个时候不戴口罩的父母一定不讲理,不能嫁。


 

然看似无理,细想又很有道理。 


一个不够明事理的婆婆,以后嫁过去还能怎么办呢?儿子说话妈妈不听,也侧面说明了他在家里话语权不够。


 以后嫁过去,生活少不了话语权争夺的摩擦。


虽说也有段子的成分在,但这些事例反映的是,在疫情期间,因为居家自我隔离的无聊,因为担心自己和身边人生病的焦虑,很多“小事”,都容易被放大成裂痕,直接影响到亲密关系的融洽度。


在亲密关系里,“我说的话你得听”,是最容易造成争吵的原因之一。



和苦劝父母戴口罩无用一样,这些情侣的交流并没有在一个维度上。 


他们更相信自己的判断,深信自己不会被感染,却忽视了女朋友的焦虑和担心。 


他说的是事情,她说的是感情。 从男朋友的角度讲,就事论事没毛病,看上去一切合情合理,我做好防护,我的朋友们也跟我一样,应该就不会有什么问题。


但从女朋友的角度说,疾病事关生死,如果一个人过分相信自己不会被感染,结果却不幸中招了,这可不再是他一个人的事情,而是把双方家人都置于危险境地的坏事。 


不得不说的是,这次的疫情,对很多人的心理健康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正如壹心理发布的《疫情心理健康报告》所说,易怒,是因为其他人的行为,让自己失去了控制感。 


看到身边人没做好防护、就觉得他们不负责任,看到身边人满不在乎的样子,就想去批评——“你知道为什么传播那么快吗,都是因为你们这些人。 


马斯洛曾说,几乎一切需求,都不如安全需求重要,而控制感,正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一个人对现状失去控制感的时候,他就会下意识地想去控制点什么,好让自己没有那么焦虑。就比如,眼前的伴侣离自己最近,也最应该倾听和理解自己。 


于是,“我说的话你要听”的矛盾,变得更加剧烈。 


双方都觉得,为什么你就是不听我,不理解我呢?我为什么要听你说,为什么你就是想控制我的一切? 


而另一方被拒绝后,也会觉得很失望,他不听我的,是不是代表他不重视我了?于是就会继续提出要求,或者坚持我行我素,一次次验证自己的怀疑,最后导致对方更有压力,更想分开。 


外在的疫情是不可抗力,可是就连眼前的人,也处在“失控”状态,会令人更加焦虑。 


平时吵到差不多,能靠拥抱、牵手、逗趣的方式去缓和气氛,实在不行约着一起吃顿饭,心情也会好。 


但是由于不能出门,长时间不见面、缺乏其他娱乐活动转移注意力,线上交流的时候,隔着屏幕你很难判断对方此刻的真实语气、心情状态,要是吵起来,更容易觉得被冷落、被挑衅。 


相反,疫情长时间待在一起的伴侣,也可能因为太过无聊,对方平时的小缺点都容易被放大揪着来吵...... 


看似是这次的风波,让很多人失望决定分手、离婚,但换一个角度来看,你们关系里的问题一直存在,只是此时此刻被激化出来了。 


趁着这个时机去解决分歧,总比共同生活许久后,才发现两个人不适合更好。 




有人可能会觉得,女朋友/男朋友总是这样,一点点小事都要放大来说,只是戴个口罩而已,都能上升到“爱不爱”的重要程度,是在消耗彼此的喜欢。 


但巴克斯特的研究调查发现,结束亲密关系的时候,三分之二的伴侣里,都是只有一个人想结束,另一个想继续的。 


对于要结束的那一方来说,情感缺堤不是一瞬间的事情,是日积月累的失望终于爆发。 


都想让伴侣听进自己说的话,站在自己这边,多理解自己。 


可如果努力过了,还是无法相互接纳,相互理解,那么分开真的不是一件坏事。 


与其相互抱怨、生闷气,要求对方改变而不得......感觉从来不会骗人,只是长久以来的陪伴会让人觉得不舍得,下不定决心。 


这个时候,识别爱情减弱的信号,以及知道该如何应对,变得尤为重要。 


爱情消逝的最明显特征,就是他不在的时候你更快乐。 


斯滕伯格提出的爱情三要素是激情,亲密,承诺,可是激情的部分是会被慢慢消耗的。 


新鲜感越来越少,感受到“爱”的难度变得越来越高,矛盾和冲突都比以前多。 


刚在一起的时候,说句话都脸红心跳,现在连多看对方一眼,都可能吵起来。 


以前恨不得天天黏在一起,现在很多事情都不想再邀请对方一起参与,甚至未来的计划里也想不到他。 


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你可能会觉得失望,心里空了一块,但别拖下去,因为关系不会自己修复。 


你可以尝试着去沟通和修复关系,适当放下一点期待,不必一定要让他听你的话去改变。 


过高的期待,对关系是一种负担,更何况身为伴侣虽然应当相互理解,却不该承担另一个人的所有要求。 


最后,是尝试一起寻找婚姻治疗或者恋爱关系心理咨询。 


大多数人对关系里发生的问题都很迟钝,有时候也不相信治疗偶的效果,可是这些问题,越早处理越容易解决。 


有些人害怕,要是真的坐下来沟通了,或者找了咨询师了,可能最后就要面对残酷现实,被劝分。 


但如果真的要分开,早点察觉,就痛苦得少点,一直逃避问题,拖到实在爆发为止,连挽救的机会都没有了。




在这种特殊时刻面对分手,着实压力会有点大。 


分手,意味着从相互支撑、相互依赖的状态,变为独自生活,以后很多事情要自己面对,遇到好吃的好看的,或者想到些私密话题,一时半会也没有可以陪你分享的人。 


有些人可能会很快放下上一段感情,不会担心说被嘲笑,之后也能以开放性的态度去对待新的恋爱; 


有些人可能会自我怀疑,不敢相信能找到比他更好、更合适的人,一直烦着过去的聊天记录、共同回忆,沉浸在分手的悲痛之中; 


也有人会独自扛着,甚至产生伤害自己的冲动,去缓解分手带来的焦虑和挫败感。 


我的建议是,不要沉浸在对过去的反复回忆之中,可以先收起和她/他相关的一切物品,减少触发回忆的频次。 


也别去偷看他的朋友圈,猜测他发的这条是什么想法,现在他在干什么,是不是后悔了想复合,或者找点话题跟他尬聊......多数只是一厢情愿,甚至让自己越陷越深。 


找你的朋友、家人、或者心理咨询师,倾诉和陪伴能让你转移注意力,过得好一些。 


分开以后,你也要对自己有信心。 


现在的你,可以自由地去做之前因为恋爱而妥协磨合掉的爱好,可以放声大哭,也可以找点综艺、电视剧看,有时间去做自己的事情。 


上一份感情中磨平的脾气,学到的体贴,也会让你的下一段感情变得平滑些。 


比如以前你总是患得患失,让他觉得不耐烦,下次你可以学着多信任伴侣,多去沟通你的疑虑; 


又或者你控制感太强,希望他随时能满足你的需求,现在你也会明白,这种渴望来自于你童年没有被满足,不该要求现在的伴侣全部承担。 


你可以思考自己想要的感情,希望的伴侣的形象和性格,去找更符合自己的人。 


更何况,失恋那几天虽然会特别难受,撕心裂肺,甚至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但 Sbarra 和 Emery 对弗吉尼亚大学生的的一项研究表明,这种痛苦不会持续太久。 


最多两周,分手时的愤怒,痛苦,就会慢慢减弱,一个月之后,大部分人都恢复了。 


分手看起来很可怕,但别害怕。有时候,分手真的无关对错,只是三观或者习惯,刚好有点不合适。 


但要相信,你总会在某一个时候,遇到那个刚好和你合适的人。 


世界和我爱着你。 



作者:壹心理主笔团/凌扶摇,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壹心理(ID:yixinligongkaike)。


排版:小鲸鱼 耐高温淀粉酶

赞赏
举报
匿名

这个时段分手的,本来相处模式会有隐患,或是家长参与太多,或者沟通不畅。疫情本身是变量,如同其他未来俩人遇见的事一样。如果,相互分担压力,先谈情再说理,毕竟谈恋爱不就是谈感情。看问题的角度可以不同,但可以共存。态度表现可以不同,但可以协商…

2020-04-30 · 回复
千与千寻

世界和我还爱着你

2020-02-18 · 回复
匿名

不新鲜

2020-02-18 · 回复
打开壹心理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壹心理-2000万用户选择的全生态心理学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