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过情人节的方法

data.name
高浩容

咨询达人/互动达人/认证作家


01

前言


「一人样」是一种日语的说法。


比如当你去餐厅用餐,服务员问你:「先生(小姐),一共几位?」


你回答:「一位。」


一个人用餐,或者一个人享用某些可以多人共享的东西,都叫「一人样」。


在日本,有些专门设计民众独食的餐厅,座位甚至左右还有隔板,让用餐者不用跟其他人有视线接触,可以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小空间里。


这股潮流从日本吹到南韩,南韩也有类似的独食餐厅。过去似乎一定要多人共享的烤肉、火锅,现在都有一个人的套餐。


去年年底,上海某个商场也有日式独食烤肉店开幕,吸引不少倾向独食的人前往。


我说「倾向」,而不是「喜欢」。


因为并不是每个独食的人,都是因为喜欢独食。有些人独食,只是不喜欢有负担的关系,包括不知道该怎么交际,感觉跟人吃饭有压力。


尽管一个人用餐有点寂寞,但寂寞总比「面面相觑」、「不知道该说什么」的紧张和懊恼,更让人容易接受。


02

跟我谈未来?

你能保证我的未来吗?


独食餐厅,只是一种现象,现象背后反应了社会强有力的一股浪潮。


这股浪潮以少子化和结婚、离婚比的数字,反应了人们对关系的感受和想法。


「没有负担」的人生观,已经广为年轻世代接受。


房价那么高,与其不吃不喝十几年(不切实际!),倒不如把钱花在当下容易获得快乐的事物上。


所以有个关于消费的概念叫「口红效应」,这个概念当年由雅诗兰黛集团董事长Leonard Lauder提出。


简单说:「当人们消费不起房屋、汽车等昂贵商品,那么就会将收入更多的投入在口红、盲盒之类,相对廉价的商品,藉此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另一方面,也显示当民众对自己未来的消费前景不乐观,他们会更加在意商品的价格和成本。


无疑地,这些都是心理负担,而降低心理负担是人面对压力的自然反应。


传统面对压力的方式,是寻求解决方案,并且以解决为成功,解决不了为失败。


但这种价值观反而让人压力更大,因为成功与失败之间,彷佛有一个明确的界线,不容一点闪失。


有些人认为恋爱的成功就是结婚,这也造成过去出现了「剩女」、「败犬」之类的称呼,以一种负面的方式来代称那些到了一定年龄,还没有结婚的「失败者」。



观念并非一成不变,当我们的想法转变,有时逆境也成了顺境。


日本有部日剧叫《不能结婚的男人》,男主就是一个不把结婚当义务,也不认为恋爱必定美好的一个人。


每当谈到婚姻,男主往往会一针见血点出婚姻不美好之处。


比如谈到收入,男主认为一个人收入多寡,不是看他赚多少钱,而是看他实际上能掌控多少钱。


举个例子,老王跟老张是好朋友。老王跟老张老王结婚,有一个孩子;老张单身,有个女朋友。老王月入三万,老张月入六千,账面上看,老王收入是老张五倍。但老王扣掉一家人的房贷、车贷、孩子学费、兴趣班的费用、给家里的家用、全家渡假旅游的开销……实际上他每个月能自由动用的钱,可能还没老张多。


这个例子,可能有人会觉得这是男人的处境,跟女人无关。


但女人相应的,在这个社会上被迫肩负的成家压力、生子压力同样不小。


与其男人和女人比来比去,比谁吃亏多,不如大家好好看看自己。毕竟不管你觉得公不公平,你感觉压力大,受不了,不管谁说你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也改变不了你内心的苦。


然而,这个社会有太多人在定义成功与失败。每个人都可以定义,但没有谁有权力要求别人遵守自己的定义。


精神分析有的概念叫「投射」,意思是:「一个人误将自己的感受,转移到其他人身上。」


比如有的父母自己觉得一个人到了三十岁,没结婚、没孩子很糟糕,是件丢脸的事。于是他把自己内心这种丢脸的羞耻感,转移到孩子身上,实际上孩子可能根本无所谓,并不以此为耻。


可是父母因为不知道怎么处理内心的羞耻感,于是就试着改变孩子,逼迫孩子相亲,把他们推向婚姻。


在这样的情况下,真正需要反思的是父母,因为内心焦虑不安的是父母。


孩子只要自己心底没有不安,真正接纳自己的生活方式,那么他为什么要改变自己?


孩子生来就不是为了满足父母,更何况任何人心中过不去的坎,在别人身上找解药,处理的还是别人,而不是自己内心的问题。


假设孩子一时间,为了满足父母而结婚,之后像是几岁生孩子等等,父母心中焦虑的问题,依旧会一次次的浮现。但这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父母自己的课题。


03

独身不是失败,结婚也不是成功


这个年头,谈独身是不是成功,不结婚是不是失败,都有点不合时宜了。


重点是,我们是否知道自己在对抗什么?是否知道怎么让自己得到真正的快乐?


如果你喜欢有人陪你过情人节,喜欢惊喜和礼物,你是对的。


如果你喜欢一个人静静过节,喜欢恬淡和朴实,你也是对的。


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选择,而不是觉得独身好的,瞧不起那些想走进婚姻的;想走进婚姻的,看不惯那些喜欢独身的。


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有成功和失败。


然而,过往似乎有股风气,告诉我们人生只有一条路,你不这样就是失败,你就完蛋了!


这才是我们想要决定怎么过情人节,甚至想不想要一个人陪伴,想不想谈恋爱和结婚的关键。


我们要先放下那些制约我们的「胜利法则」和教条,去问我们自己到底过什么样的日子,我们才会快乐。


电影《单身指南》谈的就是这么一个故事,女主在和大学男友分手后,接连不断的交了好几个男朋友,这些男朋友各有各的优缺点,而每次女主都在恋爱中费尽心思,为他们情绪起伏。


最后女主想通了,她发现自己多年来一直在犯同一个错误。她不断谈恋爱,因为她没有办法接受一个人的孤独。


可是她最需要的,就是让自己一个人。因为有很多人生课题,只有当我们一个人的时候,我们才有时间好好去思考,好好去实践。



04

结语


今年的情人节,你打算怎么过呢?


无论你想怎么过,希望对你来说,那都是真实的一天。有一段真实的关系,你们有真实而诚恳的对话,你知道你的快乐与悲伤,也接纳自己的犹豫与恐惧。


并且你可以有你自己的过法,因为这是你的人生。


情人节,那是别人定的。


快乐的一天,你有权力自己决定。



文:高浩容  (台湾哲学谘商学会监事。著有《别害怕当个流泪的大人》等书。公众号:高浩容的小酒馆)
责任编辑:殷水
赞赏
举报
匿名

多么宝贵的经验

2020-02-15 · 回复
匿名

强烈支持

2020-02-15 · 回复
打开壹心理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壹心理-2000万用户选择的全生态心理学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