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的每个人包括自己,都会阻碍你成为你自己

data.name
吴辉

咨询达人/心理作者/优质答主

说自己“希望被关心,想对别人来说很重要”,我觉得挺有勇气的,因为这样的诉求有可能遭到旁人讽刺“自恋”或“脆弱”。


“但是我所有的行为,都是努力引导别人忽略我的存在,我的感受”,这里似乎夹着对自己的不满和指责,不过也有点“夸大的自恋”——觉得自己(能够)引导了别人忽视自己。


从心理咨询的角度来看,笔者认为这是一个挺好的自我觉察,尽管这个觉察有可能是为了“自我指责”而产生的,简单一点说,或许提问者潜意识里就是希望“被忽略”,因为这样的待遇最熟悉,也觉得自己压根就不配,不配“被关心被重视”。


心理学家罗杰斯将被关心被重视描述为“积极关注需要”,借此笔者从罗杰斯的自我心理学角度进一步回应上述议题。


1.

苍白的土豆芽


不同于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基本动力是力比多,罗杰斯认为人的基本动力是实现倾向。实现倾向是人类的一种自我完善的动机和需要,会确保个体继续朝向他们可能达到的最大潜能而奋斗。


罗杰斯有一段土豆芽的描述很经典。


“我记得我小时候,家里把冬天吃的土豆储存在地下室的一个箱子里,距离地下室那个小小的窗户有好几英尺。生长条件相当差,可是那些土豆芽竟然发芽了——很苍白的芽,比起春天播种在土壤里时长出的健壮的绿芽是那么的不同。这些病弱的芽,居然长到两三英尺长,尽可能地伸向窗户透进光线的方向。


他们这种古怪、徒劳的生长活动,正是我所描述的趋向的一种拼死的表现。它们也许永远无法长大成株,无法成熟,永无可能实现它们实有的潜能,但是即使在如此恶劣的生长条件下,它们也要拼死地去成长。生命不知道屈服和放弃,即便它们得不到滋养。”


2.

我们需要积极关注


积极关注需要的获得保证实现倾向的发展,正如土豆的发芽(实现倾向)需要好的土壤、阳光和水。但如果这种需要的获得是有条件的,是需要遭受很多惩罚性条件才可能得到的,甚至遭受很多惩罚还不一定能得到的话,这种需要就变得过于强烈,从而超过了实现倾向的发展,而执着于追求积极关注。


有的人是幸运的,他们的童年充满了爱和认可,积极关注的获得促使了他们实现倾向的发展,他们也可以形成“自我积极关注”和“自我积极评价”,哪怕他们表现不够优秀的时候。


有的人则不够幸运,他们的童年不被关心和认可,或者想要获得关心和认可就得满足很多带来痛苦的条件,因而实现倾向的动力被压制,这两种力量的冲突也会带来内心的混乱,混乱也势必带来虚弱。


对于一个成人,需要他人给予关心和肯定,实则是无法自我关心和肯定。而自我积极关注的形成,还需要重回早年,并且被积极关注重新“生长”一遍。这个过程,可以很好的对应心理治疗的过程。


3.

价值条件有羁绊


照顾孩子是一件极其辛苦操劳需要不断付出的事情,婴儿似乎也明白了这一点,在妈妈这么辛苦的情形下,还要得到妈妈的积极关注,于是学会了“听妈妈的话”,按照妈妈的要求(条件)来不断改进自己、发展自我。


妈妈为了孩子,需要有极大的付出,一把屎一把尿把孩子拉扯大,可不容易。妈妈似乎也明白了婴儿需要积极关注,于是就学会了用“听妈妈的话,妈妈就爱你”来控制孩子朝着自己期望的发展。


所以,积极关注是有条件的,想要被爱、被肯定,变得有价值就需要满足这些条件,也称“价值条件”。价值条件让积极关注受阻,也就限制了实现倾向的发展,是我们成为“真实自我”的羁绊。


曾老师有一句敲黑板要记住的话:“每个人都渴望成为自己,但你身边的每个人包括你自己都会阻碍你成为你自己。”


为了获得他人关心与肯定这样的积极关注,压制真我,迎合社会或者他人的价值体系,就离真我越来越远,甚至忘了我们生而为人本就该有的价值,认为自己的真我是没有价值的、不值得被爱的。


价值条件无处不在:


只有独当一面、坚强刚毅、不惧艰险、勇于担当,才是好男人,才有价值;


只有温柔体贴、勤劳能干、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才是好女人,才有价值;


只有学习优秀、活泼好动、能言善道、团结友爱,才是好学生,才有价值;


只有孝顺恭敬、会赚大钱、嫁娶婚配、生儿育女,才是好儿女,才有价值;


......(在“只有...,才有价值”的句式里啥都可以加)


4.

我们都需要自我关怀与接纳


如果我们的父母、社会、他人无条件认可我们、接纳我们,没有任何条件的对我们积极关注,这样我们就真的可以做自己了。


遗憾的是,做不到也不存在无条件积极关注。只要提到“积极”,就意味着有“消极”的存在,倡导关注,就一定存在着忽略。期望他人(包括父母)对自己无条件积极关注,对于对方来讲就变得有条件了。


但是,我们可以往无条件积极关注靠近。我们可以“自我接纳、自我关怀”,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不评价自己一时一地的表现,实事求是的描述出来,包括感受,这也是自我觉察的一种方法。尽管此时此刻的表现可能不优秀,但下一刻换个地方可能会不一样,请坚信自己不是一成不变的。


这样,我们就有点“无条件”的感觉了——从不评价的自我觉察开始。



文:吴辉
责任编辑:殷水
赞赏
举报
吴辉

觉得好,就加关注噢

2020-02-21 · 回复
匿名

作者明白人

2020-02-20 · 回复
  • xinli_1019
    吴辉
    回复 xinli_1019 : 谢谢夸奖
    2020-02-21 · 回复
匿名

引人入胜

2020-02-17 · 回复
  • xinli_1019
    吴辉
    回复 xinli_1019 : 记得加关注噢
    2020-02-21 · 回复
打开壹心理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壹心理-2000万用户选择的全生态心理学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