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年的社会实验揭露了残酷真相:人生,终究走向平凡

data.name
壹心理翻...

认证作家/鲸鱼社工
文:0时差科学团
首发 | 心理0时差(壹心理旗下公众号,微信 ID:PsyTime)
原标题:28 年的社会实验,揭露了残酷真相:人生,终究走向平凡

“大叔,我爷爷总是骂我没有出息。”


当看到这条留言时,我有些心酸,因为好像很多人,都活在父母亲人的各种期望中。而优秀、有出息,则是一种特别典型的期望。


所以有人说,父母的爱从来都是有条件的。这背后的潜台词便是,“如果你不优秀、没有出息,那么父母就不会爱你”。


其实,在一开始的时候,这些期望可能会激励我们前行。但慢慢地,我们开始讨厌这些期望。


带着这些期望成长,我们也会在无意中期望自己能更加出色。因此,不仅仅是父母,我们也会越来越接受不了自己是个普通人,越来越不甘平凡地度过一生。


不瞒你说,我父母对我就有很高的期望,我之前也会觉得自己以后会过上惊天动地的生活。但大概 2014 年时,我无意中看了日本版的《人生七年》,才发现生活哪有那么多的精彩桥段,无非是平凡、普通、无奈…… 打造了现在的你和我。


 01 

平凡,才是生活常态


我们最熟知的,可能是 BBC 拍摄的英国版《人生七年》,记录了一群孩子的人生轨迹。说是记录,实则是赤裸裸的社会实验。


在日本版的《人生七年》中,共有 13 人参加了采访,从 1992 年他们 7 岁时开始录制,以后每隔七年录制一次,主要采访他们的家庭情况,日常生活和他们的梦想。上次录制时是 2013 年,他们 28岁。[1]


前段时间,知乎上一个关于 “三十岁左右的你,正处于什么状态” 的问题火了,网友们众说纷纭,有人欢喜有人愁,有人满足有人不甘……



30 岁左右的年龄,之所以被广泛关注,是因为在这而立之年,意味着很多人已经为自己曾经的目标或梦想努力奋斗了 10 多年之久,开始成家立业,开始稳定发展,貌似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 来 “瞎折腾”。


在日本版的《人生七年》中,参加录制的 13 个人,有人是农民的儿子,有人是旅馆老板的女儿,有人是办公室职员的孩子…… 


有人在小时候想成为稻农,有人想成为职业棒球员,也有人想继承父母的衣钵,成为表演艺术家。



28 岁的他们,在父母的影响与期望下,在自己的人生追求过程中,成为了怎样的模样呢?


由于父母是稻农,健太在小时候也想成为一名稻农,种出更多的水稻,吃更多的饭,这样才有力气干活。


然而,高中毕业后,健太早已不再想像父母那样继续种地了,他在当地一家工厂找到了工作,开始生产建材,比如家里常用到的门。


前三年他还是临时工,28 岁时已经成为了一名全职员工,收入也更加稳定。不过,健太对此似乎仍不是十分满意,想要继续奋斗下去。



是呀,有些人只能通过不断努力,才能过上看起来很平凡的生活。


与健太不同,三重出生在比较富裕的家庭,他从小就怀揣着一个大梦想 —— 成为一名职业棒球员。更加幸运的是,父母们都很支持他。


同时,三重是少有一直坚持梦想的人,在 7 岁、14岁、21岁时,他的梦想都是成为一名职业棒球员。用三重的话来说,“这是我的梦想,也是我父母的梦想”。



他在棒球这方面也颇有天赋,14 岁时就已经是一支成功的小联盟棒球队队长。在 21 岁时,他在大学的棒球队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投手。注:投手是棒球或垒球比赛中,防守方负责投球供进攻方击球员打击的球员,通常被视为主宰比赛胜负的灵魂人物。


然而,他 28 岁接受访谈时,说自己在大四那年退出了棒球队。


???


看到这里时,我觉得特别匪夷所思,所有的事情明明都按着自己的想法发展,为什么突然放弃了坚持二十多年的梦想呢?


三重表示想找一份工作。放弃了梦想的他,生活得有些浑浑噩噩,很长时间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现在,他在家里的工厂工作,和哥哥一起,生产化妆品的包装盒。


或许有的时候,我们会受到太多因素的影响,就像三重自己说的那样,“放弃梦想我也很痛苦,但有些事,是没有定数的”。



爱学习的人,现在生活得怎么样?


由美在小时候想成为一名钢琴家。14 岁时,她已经在一所中学读书,每天晚上会拿出两个小时做作业,然后学习高中入学考试的内容。她学习成绩优异,一直名列前茅。


梦想变化无常,14 岁时,她想以后去出版社工作。21 岁时,她已经成功进入大学读书,并开始找工作。从小热爱读书的她,已经向 20 家出版社递交了申请。但好像不是很顺利,越想快点找到工作,越是在原地打转。


最终,由美发出的申请全部石沉大海。


为了生活,她不得不在一家自助餐厅当了一名营养师。



现实和理想的差距,时刻都在上演。


 02 

看起来幸福的人,也烦恼不断


幸运的是,由美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在餐厅工作的同时,她不断学习提升自己,不断申请出版社的工作。


28 岁的她,如愿以偿进入到了一家不错的出版社工作。



然而,由美又产生了新的不安。


“我慢不下来,一停下来就焦虑得不得了。我开始问自己,当初为什么要来东京?” 她好像已经失去了刚开始实现梦想时的那种兴奋。


28 岁的由美仍是单身,看到朋友们都结婚了,有了孩子和房子,她压力更大。和很多人一样,她从来不相信自己在这个年龄会处于这样一种状态。


相反,真希结婚特别早,高中毕业后,就和一位同岁的男孩结婚了,19 岁已经是一位孩子的妈妈。



然而,事情发生得有些太快了,在 21 岁,真希决定离婚,因为丈夫喜欢赌博,家里的钱都拿去赌了,让她感觉特别没有安全感。


28 岁的她,独自一人抚养女儿。作为单身妈妈,她不希望女儿受到影响,不希望女儿被人嘲笑,只希望女儿能够茁壮成长。


真希在一家会计公司上班,最初是临时雇员,28 岁时成为了全职员工。她没有和前夫保持联系,前夫也没有支付孩子的抚养费。


不管怎样,生活始终不会停下脚步。


在这 13 个人中,贵子的家庭处境较为优渥。从小居住在东京的她,每周的生活都安排得满满的:星期一弹钢琴,星期二游泳,星期三练书法、上补习班和练剑道,星期五练剑道、上补习班,星期日练剑道……


她当时最大的愿望,是希望有另外一个自己,来写作业、参加课外活动,这样自己就有充足的支配时间。


如今,28 岁的她,是日本航空的一名空姐。



贵子特别喜欢飞机,能上飞机就会感觉很有趣。她希望乘客们可以轻松地找她要东西,希望他们可以安心,可以随时提出任何要求。


21 岁毕业时,她就收到了十分心怡的航空公司的工作邀请。她觉得那是人生中最成功的时刻,因为终于让父母自豪了。



然而,工作三年后,公司宣布破产。当时想要通过纳税资金进行重组,却遭到了普遍的反对。贵子不得不考虑自己所有的语言和行为,因为这些都可能会给公司带来损失。


在那以后,贵子好像变了一个人 —— 总是很紧张,总是会想事情,即使已经下班了,还是在想着公司的一些事情。很困难,只要稍有疏忽,就会有人指着鼻子骂。困了想打个盹,都不敢。


生活,哪有看起来那样风光。


03 

期望美好,接受平凡


1. 期望美好是一种本能


说实话,无论是父母还是我们自己,都会期望能够过上好日子,生活得美美的。


有人说,有期望就有实现的可能。在心理学史上,确实也有一项著名的实验,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这个说法。


1968 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来到了一所小学。[3]


他从每个年级中选出了 3 个班,并对孩子们做了未来可能发展状况的测试。然后,罗森塔尔把一份最有前途的学生名单,交到了校长和相应班级老师的手中,并告诉他们一定要对测验结果进行保密。



但实际上,哪有什么最有前途的学生,这份名单不过是罗森塔尔捏造的罢了。他想知道,老师们的期望是否会给学生带来影响。


几个月后,罗森塔尔开始对之前测试的学生进行复测,结果你猜怎样?


那些出现在名单上的学生,不仅学习有了很大的进步,而且变得更自信、更愿意学习、更善于与他人打交道……


罗森塔尔认为,这就是期望的力量,因为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会变得更加积极主动,给予更多的培养与教导,称赞、肯定孩子的进步。孩子进步了,老师也很受鼓舞,因而形成了良好的循环。


然而,现实中的期望总是会以另外一种方式表现出来。


还记得文章开头的那条留言吗?


“我爷爷总是骂我没有出息”。


爷爷肯定希望自己的子孙生活好,但通过这种打击的方式来表达期望,无疑会起到反作用。就像留言的女孩说:“我爸爸奶奶都说这是希望我更好,可是我太讨厌这种激将法了,他越这样说我就越不想努力了……”


期望美好是一种本能,但需要做出支持性的期望,例如称赞、肯定孩子的进步,而不是经常打击。


2. 接受平凡是一种勇气


期望美好,就一定会得到美好吗?


显然不会。


经过现实的摩擦,很多人曾经的梦想都会发生变化。即使不断坚持,也可能放弃。而就算实现了梦想,也会有一大堆烦心事儿在等着自己。这,就是生活。


我一直觉得,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大家会越来越接受不了自己平凡、普通地度过一生。因为,网络上美好的事物太多了。


抖音上靓男美女,

知乎上博士高知,

朋友圈各种成功人士……


在社会比较的影响下,我们会与朋友,与网红的比较,进而很可能会认为自己生活得比较差。但在日本版的《人生七年》中,可以发现,大多数人都在平凡地生活,同时也在为工作发愁,为婚姻痛苦,为孩子挣扎,为房贷失眠……


期望美好生活,期望一帆风顺,是一种本能;

接受自己平凡普通,则是一种莫大的勇气。



然而,接受自己平凡并不容易,甚至会一度自我批评。这个时候,或许可以尝试一下自我关怀(Self-Compassion)。[2]


简单来说,自我关怀是指像对待最爱的人和最好的朋友那样,善意地对待自己,给自己支持和陪伴。


当你想要批评自己时,想一想是怎样对待朋友的?


当朋友因为考试很差而伤心不已时,我们可能会告诉 ta 没关系,这次已经很努力了,下次可以改善学习的方式,提高成绩;


当朋友因为分手而不知所措时,我们可能会告诉 ta 不是你的错,恋爱是两个人的事情,彼此不适合时,可以选择和平分手;


当朋友因为没有提供帮助而深深自责时,我们可能会告诉 ta 这并不是不道德,只是你也有自己的事情,没办法一直帮助别人……


面对朋友,我们会更加宽容。从现在起,你可以把这种宽容分给自己一些,接受自己的平凡普通。


写在最后 


肺炎疫情仍在蔓延,有人说,在生死时刻,都是普通人救了普通人。


是呀,一位位普通的医生,一位位普通的志愿者,一位位普通的捐赠者,一位位普通的施工者…… 是他们,坚持在这场没有硝烟的 “战疫前线”,与病毒作斗争。


普通平凡,是大多数人的命运。但即使这样,我们的人生,也会有闪光的时刻。


期望美好,接受平凡。

世界和我爱着你。


- The End -


References / 大叔参考的文献资料:
[1] 日本版《人生七年》, 腾讯视频.
[2] Neff, K. (2011). Self compassion. Hachette UK.
[3] Rosenthal, R., & Jacobson, L. (1968). Pygmalion in the classroom. The urban review, 3(1), 16-20.




赞赏
举报
彦kun

谢谢 希望那些实现梦想的人能想到,梦想也是平凡的,从而不要否定梦想。实现梦想,即使是功成名就也不是不平凡,平凡的标准来自自己

2020-02-07 · 回复
熊熊

期待美好,接受平凡

2020-02-07 · 回复
小米

我平凡,但我爱自己!

2020-02-07 · 回复
打开壹心理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壹心理-2000万用户选择的全生态心理学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