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需要学习,婚姻需要经营”,家庭需要什么?

data.name
邹根生

心理作者/优质答主

亲爱的壹心理读者,当你点开这篇文章准备阅读时,你不妨觉察一下自己的内心:“是什么促使我点开了它?我想从中读到什么?”


本文首先是写给我自己的,因为笔者最近对于家庭方面的问题思考较多,笔者的心中有一个很大的愿望:作为一个四口之家中的“丈夫”和“父亲”这两个角色,我特别希望自己能够引领好这个家庭,承担好自己的角色,并且期望自己的子女能够成才,自己这个家族能够兴旺发展下去。


因此本文较适合的阅读对象可能是:1.你已经为人父母,并且希望或正在努力构建一个美好的家庭;2.对于美好家庭有强烈渴望的青年人;3.喜欢思考人生的读者。


本文写毕之后,给我的妻子看,她赞许地点了点头,说“喜欢这样的文字,和里边的思想”。这里难免有一些偏私之心……不过,扪心自问,我是在真诚地写作;如果你也愿意真诚来读,希望阅读本文不会让你失望,若文中有不妥当或不正确之处,欢迎在评论区指出。


本文原题为《沉思·家庭》,发表在壹心理时,将标题作了上述更改。

作者/邹根生(心理师,婚姻情感导师,“快乐”学问的传播者)


对于社会来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中国有近14亿人口,有4-5亿个家庭,是世界上拥有家庭数量最多的国家。对于个体来说,家庭则是人生幸福的主要来源。


要形成一个家庭,首先须有一对男女的结合,结成婚姻,然后生儿育女,方形成三口之家、四口之家乃至更多子女的家庭。所以,从恋爱到婚姻到家庭,这是一个自然而循序渐进的过程,是大多数成年男女要经历的三个重要阶段。


家庭有健康的,有病态的;有幸福的,也有不幸的。从形式上说,既有完整的双亲家庭,也有单亲家庭、重组家庭(或称“混合家庭”)等。值得庆幸的是,无论哪一类家庭,都有可能成为一流的家庭。关于这一点,萨提亚(美国家庭治疗师)的论述最为美妙,她说:


“如果你正准备建立一个混合家庭或是单亲家庭,请允许自己去了解这将是最好的选择。你的家庭可以成为一个最完美的地方。”

“如果成人能以一致的和富有创造性的方式管理,那么所有形式的家庭都可以成为一流的家庭。”①


家庭需要建设,正如恋爱需要学习、婚姻需要经营一样。拥有美好家庭,这可以说是我们共同的愿望和诉求;问题是,如何才能建设美好家庭呢?如何才能使家庭(或家族)繁荣兴旺下去呢?


古人有家风、家训、家教、家规,用来保障家庭的绵长发展。有一年,我们去皖南西递、宏村一带参观民居,感触很深,那里庭院里的柱子上书写着各种楹联,就是家风的展示。比如:


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

传家无别法非耕即读,裕后有良图惟俭与勤。


我在杭州参观胡雪岩故居时,也曾感受过类似的家训家风。


优秀的家庭必有良好的家风。比如欧洲的音乐世家巴赫家族,在三百多年期间,产生了七十多位音乐家;音乐成为这个家族与生俱来的天赋和源源不绝的生命力。在这个欧洲世家里,我想,它必定有属于它的浓厚家风。在中国,梁启超先生则创造了“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的家教传奇:他一生有过两位夫人,九个子女(五男四女),各个事业有成,被网友戏称为“最强老爸”。②


我曾读过一本名为《家训一百句》的书,这本书小巧灵便,内容简明,令人喜爱。著者在引言中写道:


中国人非常注重家庭及其教育,甚至可以说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是以家为本的,有家才有乡,有祖宗才有国家,家族是真正的百年基业。古代有多少家族,经历无数次改朝换代的惊涛骇浪而不坠,其兴隆者,诗书传家,将相辈出,长盛不衰。

说到底,家训要把自家子女培养成能人强者,一个博学高雅之人,对家族对国家社会都有所建树的栋梁之材。③


为了建设一个美好的家庭,除了上述注重家风的建设、家训的教诲之外,我还有一些个人的见解。我认为,在现代家庭中,最重要的有三件事:一要抓孩子教育;二要抓夫妻关系;三要抓个人成长。在这三者当中,个人成长是根本,夫妻关系是关键。有了坚实的个人成长和良好的夫妻关系,孩子教育就容易保持一个高的质量和水平。


这里的“个人成长”,又以读书和提升个人修养为要。作为父母,要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为身体健康、人格健全、心智成熟、有志有才有德之人。


当一个家庭陷入病态时,它是需要进行治疗的,所以在西方就有了家庭治疗师职业的诞生,比如米纽琴、萨提亚、海灵格等都是这方面的大师。在我国,家庭治疗刚刚起步,还不太被人们熟知和接受。


家庭会不会伤人?答案是肯定的。家固然是温暖的港湾,是身体和心灵的栖息地,有时却也成为矛盾、冲突和斗争的发生地,甚至是酿成家庭悲剧的渊薮,成为束缚个体发展的桎梏。


不健康的家庭常常有“五不”特征:不沟通、不好玩、不平等、不开放、不快乐(此处凭记忆写出,出处有待查证)。避免了这五不,并形成了健康的互动模式——以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为基础,以恰当的沟通表达方式为表现和良好的家庭氛围——也可以概括为五个特征:开放的、易于沟通的、快乐积极的、和谐的、共同成长的,这样的家庭就能处在一个平稳的发展轨道中了。


与此同时,我们还要认识到:人要重视家庭,但又必须超越家庭的限制,敢于追求更深远的目标。每个家庭的发展不应止步于家庭内部的幸福,还要促进每个成员的自我价值的实现,我认为这才是一个更加接近完美、有更高品质的家庭。这和传统儒家文化所弘扬的理念——“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一致的。


注释:
①《新家庭如何塑造人》P155,【美】维吉尼亚·萨提亚 著,易春丽 等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
②梁启超的子女分别是:
长子梁思成,著名建筑学家,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院士,中科院学部委员。
次子梁思永,著名考古学家,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院士,中科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
三子梁思忠:毕业于西点军校、国民革命军十九路军炮兵上校,25岁在淞沪抗战前线感染腹膜炎病逝。
四子梁思达,毕业于南开大学经济系、著名经济学家。
五子梁思礼,著名火箭系统控制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长女梁思顺,诗词研究专家,中央文史馆馆员。
次女梁思庄,著名图书馆学家,中国图书馆协会副理事长,曾任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
三女梁思懿,燕京大学毕业,社会活动家,曾任中国共产党的外围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的大队长,燕大学生领袖,“燕京三杰”之一。
四女梁思宁,早期就读于南开大学,新四军早期革命军人,早期陈毅元帅部下。
参考阅读: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96339063118739146&wfr=spider&for=pc
③《家训一百句》P2-4,韩昇 解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本文首发于知乎“沉思与肯定”专栏;作者微信号szhuaban520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责任编辑:殷水
赞赏
举报
匿名

如果能写的更深入一些就好了,不过这也是引发读者(我)自己向内向深处挖掘的好契机。

2020-02-17 · 回复
颜艳

的确是这样的,好的家庭需要每个人都思考我想要过怎么样的人生,我的目标是什么

2020-01-21 · 回复
曲奇ོ࿐ོ🐜

2020-01-20 · 回复
打开壹心理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壹心理-2000万用户选择的全生态心理学服务平台

分享一篇觉得不错的文章,快来看看吧~

长按扫码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