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加油站之七:青春期孩子爱攀比,怎么破?

data.name
合硕咨询...

心理作者

这个词经常被使用的场合是这样的,总看别人的东西有多好,人家爸妈多有钱,爱攀比,好虚荣!,同时很多家长们还爱说,谁谁那么努力学习,成绩那么好,你为什么不能和人家一样!


无论发自内心地想促进孩子上进,还是抱怨孩子追求物质消费,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共同的东西:比较,差别仅在于比较的内容不同。



我们来看攀比这个词本身的意思,攀指抓住东西往上爬,攀比的意思就是向高标准看齐。


所以,从字面意义上来说,应该算个中性词,因为让自己变得更美好更幸福是本能,所以往上看是正常的。


问题在于如果瞄准的标准和自己的实际情况非常不匹配,或者不符合主流价值观,就可能给自己或社会带来麻烦。


为什么青春期的孩子特别容易在各方面跟别人比呢?


家长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言传身教是一方面因素,更重要的原因在于这个年龄的人自我意识高涨,同时又极缺乏确定性,他需要在比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方向。


举个例子,一两岁的孩子要通过看其他小朋友的穿衣打扮和自己的差异学会区分性别,但完成这个成长阶段的孩子就不会再关注我是男孩还是女孩,转为在意我的裙子漂亮吗?


也就是第一个问题通过比较已经有了确定的答案,现在需要在另个不确定的领域里探索了。


 

青春期孩子几乎在各个方面都没有把握:我成绩怎么样?同学们喜欢我吗?我有前途吗?我帅(美)吗?


所以,他就会处处跟人比,比学习,比长相,比人缘儿,比家庭条件,想通过比让自己确定下来。


有趣的是,不同的比较标准会有不同的结果,所以孩子们就常常有些茫然无措,情绪也起伏不定。这时候,恰恰是家长们可以介入引导的好机会。


最好的办法就是帮青春期孩子建立多元的框架。



每个人都有无数的特点,有些比较突出,有些不那么明显


在这个人群里出色的人在另个人群里未必引人注目


长得漂亮的人不一定同时还情商高,交往能力强有时候会影响学习,成绩好的孩子也可视野不够开阔


你觉得很重要的别人可能根本不在意


……


这样说来说去,实际只有一个目的:让孩子明白,从总体上看,人不具有可比性,因为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


在这个信念的基础上,孩子可以按照自己的特点,资质,资源去追求想要的生活。


要做到这一点最难的地方是,它需要家长自己放下攀比的心态。



不断向上看,甚至不惜为难自己常常有两个深层原因:一个是太看中自己,我应该是最好的。


所以,那些不如我的根本就没法儿进入视野;另个是太看不起自己,因为觉得自己太差,以至于看不到那些陷入更大麻烦的人。


另外一个难处在于,有些人不愿意面对真实的差异。



无论是否在意,是否刻意比较,人和人的不同总是客观存在的。如果我们不敢承认不愿面对,就会耗散心力百般遮掩他家有钱咋了,那为人我还看不起哩!


这时候,我们不是从累人的比较中脱身,而是陷入更深的情绪泥潭中。


反过来,承认某人理财有一套,值得学习,同时坚守自己的作人准则,可能更容易平静下来面对子女爱攀比的困惑。



所以,修行还是从自己开始。


家长们把自己放在恰当的位置,不怒不急,静静努力,自然而然地就会少比来比去,孩子们也就觉得自己无论如何都是唯一,那么,好好生活就是喽!



文:劲松
责任编辑:殷水
赞赏
举报
纯嘉2627

最好的办法就是帮青春期孩子建立多元的框架

2019-12-26 · 回复
廿一

感觉现在的孩子更多是被过度不恰当关注,动力不足,难以完成自我成长。成长过程难免有痛苦、彷徨、焦虑等,父母却往往希望看到孩子永远保持乐乐呵呵的。

2019-12-26 · 回复
lyf芳园

每个人都是特别的存在

2019-12-26 · 回复
打开壹心理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壹心理-2000万用户选择的全生态心理学服务平台

分享一篇觉得不错的文章,快来看看吧~

长按扫码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