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这个话题,让30多万人在深夜绝望时看到了“光”

data.name
思维升级

认证作家
文:今日老K
来源:阿尔法心理研究所(ID:she_19920130)

最近很多新闻报道关于死亡的信息,实在让人感到惋惜。


你我可能都没有真正患过绝症,所以很难理解到底绝望是什么感受,可是你我肯定都曾迷茫无助过,这个时候到底是什么力量能够让你撑过那段时光。


有个夜晚,打开网络看到了很多关于疾病的话题,当我翻到一些绝症论坛中,弥散着绝望与窒息感。


就拿全网最大的绝症讨论聚集地“绝望吧”来说,只要进去,你就会觉得你目前的生活其实远没有那么糟糕。



忘了是谁说的,如果觉得生活很难很苦,那就去医院走走,你就会发现,真实的生活本身就不那么顺利,有苦有乐。

医院是一面镜子,照得出人的生命脆弱和倔强,也照得出命运的不公和冷漠。


在去医院之前,我总是为生活上的,怼天怼地从不服输,但在医院的走廊里我突然明白的一个道理,人生的意义就是如此了。我们的生命已经如此美好了,好好的活着就已经是最大的胜利了。


前段时间,心情不顺的时候,突然在豆瓣话题中翻到了“我们该如何与疾病相处”的小组,同样作为一个人间灾难的聚集地,可是这里让我感受到一丝光。

其中,有句话特别真实,在这个世界,当我们身患疾病的时候,总是渴望“痊愈”这一说,可是现代医学也许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神奇,据统计,在发现的疾病中,有90%可能无法彻底痊愈,很多时候我们只能利用现有科技,让我们更高质量带病生存。


这让我想起白岩松演讲时的一句话,在讨论疾病的时候,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


以前小时候不以为然,但是长大之后,却发现人类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全能,就算人类很厉害,但是很多人也不会得到最好的资源来解决重大问题。


于是在面对巨大灾难的时候,我们除了对抗之外,更应该学会如何直面无法挽回的痛苦,以及如何接纳现实。


在豆瓣中,我阅读到几篇深感动容的帖子,夜晚的伤心之际,让我得到了些许疗愈。

我是一位研究心理方面的人士,我知道好多心理障碍最终都要与其和解,也就是所谓的接纳。


这个时候很多人会觉得,心理问题你当然可以接纳,生理问题接纳不是拖延治疗吗?


在面对这个问题时,我读过一篇文章,是著名作家苏叔阳先生抗癌的故事。


虽然他已于2019年7月16日晚间永远离开了我们,但是他却用25年抗癌的经历鼓舞许多绝症患者:躲不开疾病就接受它,给予了很多人希望与力量。



苏老1994年我第一次发现自己患有肾脏肿瘤,然后经过无数痛苦的治疗,一开始他和所有身患绝症的人一样,从一开始的抗争不承认痛苦挣扎,慢慢发现这样只会把自己搞的更加枯竭。


后来当他心念一转,苏老想了两个办法“笑对疾病”,一是坚持锻炼,每天快步走、爬楼梯;二是让写作的愉快赶走疾病带来的愁苦。


从此他开始延续一个信念就是:躲不开疾病就接受它。


也许正是这个信念,让他可以和癌症和谐相处25年,“心宽一寸,病退一尺”,是苏老多年抗癌经历中最主要的体会。“抗它干嘛,要把病当朋友看,善待他们。但这个朋友不请自来,还有点小脾气,只好顺着他的意思,该怎么治怎么治”。每次去医院,他都亲切称看病为“看老朋友来了”。


翻看心理学的文章,大概提到最多的词就是“接纳”了,可是真正理解接纳的人也许并不是那么多。


这个接纳倒和佛教所说的放下有几分相似,我们总觉得一位高僧无牵无挂就是所谓的放下,这也太小看接纳的力量了。


前些年看过一部电影《黑天鹅》,整部影片极度冷血、残忍,剥开人性平淡无奇的外衣,上演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戏。这是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案例性的解读,也让人了解到一个精神分裂者疯狂残暴的内心世界。



其实,世界上没有洁白无瑕,万事万物,都是对立统一、相互转化的。人的情感是复杂的,正如梅兰妮克莱因指出的,爱本来就包含着欲望、攻击和分离,恨当中也有修复的力量。成长就是接纳自己的各个面向、各种欲望和情绪,在保持核心自我人格稳定的基础上,以更开放包容的心态面对各种信息和经历,在更高的层次上不断整合自己,我们才能在看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尼采有句话叫,但凡那些打不死我们的,都会让我们更强大。他还有另一句话一样让很多人明白接纳到底是什么,人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是一座桥梁而不是一个终点。这座桥梁从何而来,我们不得而知,桥梁会通向何处我们人人皆知。桥梁在经历中生长,绳索在时光中浸润,其中蕴藏出来的何尝不是接纳的力量。


当下人们对于疾病的恐惧让人无法想象,随便翻开数据统计,那些养生产品销售最多的人群不是老年人群,甚至是85后和90后。


有种心理障碍叫“疑病症”,也就是他们总怀疑自己患了大病,但是去医院各种检查还是会不相信医生,频繁去医院是常态。


绝对的健康。一点毛病都没有是不可能的,可他们就是无法接纳自己会不完美,不敢接纳人生的一部分真相,只能躲在症状中。


实际上人的生命质量不仅在于长度,更在于厚度和内容。你这辈子一直生活得光光彩彩、幸幸福福、快快乐乐、健健康康,你会觉得此生无憾,死亡并不可怕。最怕的是你已经人到古稀了,却一直逃避着生活,好多事想做不敢做,好多想法都没实现;对谁都躲躲闪闪,不敢坦然面对,其实就是害怕死亡。真痛痛快快活过的人,是不怕死亡的。


愿你在迷茫之际,懂得真正什么才是接纳的力量,倘若真心不幸生病,你也有与疾病和谐相处的方法。


作者简介:老K,本科,心理咨询师(国家二级、三级双证持有),神经症亲历者 ,佛学爱好者,公号“阿尔法心理研究所”创作者 ,头条认证心理领域创作者(青云计划科普类获奖者),长期坚持省三甲医院动力学个人体验分析110小时+ (目前仍在进行)。微信公众号:阿尔法心理研究所(ID:she_19920130)。

排版:小鲸鱼  远方的你别回头

举报
匿名

真的,没那么糟。

2020-02-03 · 回复
毁灭与再生

学会接纳

2020-02-03 · 回复
匿名

👍

2020-01-04 · 回复
打开壹心理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壹心理-2000万用户选择的全生态心理学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