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拼命对自己好的人,还撑得住吗?|自我认同

精选
data.name
壹心理主...

咨询达人/认证作家/鲸鱼社工


文:笛子

来源:壹心理(ID:yixinligongkaike)
原文标题:“我月薪800,花8000买LV怎么了?”:那些拼命对自己好的人,还撑得住吗?


01

被不理性消费,毁掉幸福感的年轻人


和朋友们聊到一个话题:今年快过完了,存款多少?


 一片哀嚎。


 存钱?不存在的。


 有报告称,“中国 35 岁以下的年轻一代,有 56% 的人未开始储蓄,开始储蓄的 44% 的人中,每月平均储蓄仅 1389 元。”


 而更多年轻人,不仅 0 存款,更是“负二代”。 


大都因为一个问题:不理性消费。


 杨超越在《奇葩说》自爆,她月薪只有 800 块的时候,看到一条 700 块的裙子,买完感觉拥有了全世界。 


但那个月就剩下 100 块生活费,每天吃土。


四川一名妻子因沉迷网购各种名牌包、香水、衣服等,欠下 30 万巨债,把丈夫逼到跳楼。 



我有个旧同事,实习工资只有 800 块的时候,就分 24 期买 8000 多的 LV 包,还说“一个月只要还 300 多,就算穷点也要对自己好”。


《人民日报》曾总结现代人的生活状态:能买吸尘器就不用扫帚,吃完牛油果又要吃藜麦;租房得独立厨卫,还要带落地窗的那种······


 却没想过,超出自己能力之外的物质享受,是“自杀式消费”,把自己推进债务的万丈深渊。


 一发工资,交房租水电,还花呗、借呗、信用卡……每一分钱都安排得明明白白。


 汇丰银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0 后的负债额是月收入的 18.5 倍。已经工作的 90 后,人均负债 12 万+。 


同龄人买车买房还有存款十几万,自己工作几年 0 存款,账单永远还不完,焦虑到头秃。


 我们总是被灌输“人就要对自己好一点”,“年轻时不享受,等老了再拥有就没有意义了”的观念,好像不超前消费就是对不起自己。 


结果,变成了一个表面光鲜亮丽,背地里负债累累的“隐形贫困人口”。 


本以为花钱会买来幸福感,却亲手毁掉安全感。

02

无节制的超前消费,会让我们越来越穷


消费失控最可怕的结果,是人生失控


 纪录片《等一等,互联网》中, 24 岁的小何毕业于某 985 大学,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原本人生顺风顺水。 


直到上大学,掉进物质的花花世界,开始校园贷分期:


 买遍买各大厂的旗舰款手机,各种数码产品,名牌包,车子…… 


大一之前,他觉得吃肯德基是一种奢求。有钱之后,他可以随心所欲地吃肯德基,好满足。


 直到负债十几二十万,没脸面对家人。


 他不得不做了一名小学语文老师,月薪 3000 ,每个月父母补贴生活费,吃肯德基再次变成奢侈,苦苦存钱还债。


 他丝毫不喜欢现在的工作,想辞职,但不行。


 因为,在 30 岁之前,我的人生不属于我自己。属于那些 P2P 经营者。”


 他的人生,彻底失控。 



当我们沉溺于过度超前消费时,享受到短暂的欢愉,却不曾想过,是在拿自己的未来做抵押。


 而你很穷的时候,生活就只剩下“生存”这个意义,人生经不起一点点的风浪,每走一步都要小心翼翼。


 你会被贫穷思维牢牢困住,陷入贫穷的怪圈: 


你工资的增长永远跟不上欲望的膨胀; 


你不敢轻易换工作,一停工就会被催债的逼到无路可退; 


你的时间被工作占满,所以没时间去充实自己; 


你能力得不到提升,也没办法换收入更高的工作…… 


于是,你用尽所有力气,也只能应对“贫穷”这个现实,越来越穷。


 这便是《稀缺》一书中提出的稀缺心态。


 稀缺,是“拥有”少于“需要”的感觉。


 研究表明,穷人的认知能力和执行控制力更弱。 


这里所说的穷人,不是贬义,而是心理上认为自己拥有的物质不足以满足自己的需要的人。


大脑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当你的心被你眼下的“稀缺”占满,就没有富余的心力可以顾及其他,去看见和触及更广阔遥远的世界。 


所以,当你的思维被眼前的贫穷占满,而没办法做长远的财务规划时,就会在消费或做决策面前更加愚笨和冲动,深陷穷困无法自拔。 


03

是什么导致了我们的“稀缺”?


为什么我们总是觉得缺少别人拥有的美好?


 阿兰·德波顿在《身份的焦虑》中认为,贫困是一种羞耻。 


“贫穷最根本的特征,贫困最令人痛苦的地方,并不是它所导致的身体上的受苦,而是他人对贫困状态的负面反应所导致的羞耻感,是贫困状态违反了亚当·斯密所称的‘既定的社会体面原则’所产生的羞耻感。”


总有一些声音在提醒你,有房有车才是成功的,穿大牌衣服、背大牌包才有面子,用水果机才是潮流,男友给你买某大牌口红才是爱你…… 


这是世俗社会价值观所认为的“体面”。


我们都是社会性动物,害怕被比较,却总是不自觉地和别人比较,通过外界的评价去满足自我价值感


 你做不到,感受着和别人的差距,就会觉得自尊心受挫,好失败,好丢脸,好自卑。


 于是,我们为了外界定义的“身份象征”,自己越是没有的,越是要去拥有,跟风地囤积很多根本不需要的东西:到过期都用不完的口红、积灰尘的 kindle 、堆杂物的跑步机…… 


但这些“体面”、“精致”、“品味”真的是我们需要的吗?是谁来定义它们?


 是商家,是媒体,是网红。 


我们趋之若鹜,心甘情愿地落入别人塑造的价值观圈套里。


 再者,为了缓解“稀缺”造成的焦虑,我们会出现焦虑消费,也就是“补偿性消费”


 一些消费行为不是由某种特定的客观消费需求引发,而是为了弥补某种心理缺失或自我威胁,是一种纯粹的心理性消费。


 你想买买买,有时候并不是因为你需要,而是因为你心里有空虚、不满、悲伤…… 


比如,和丈夫吵架,为了弥补情感空虚而去买买买;孩子成绩不好,为了摆脱焦虑而疯狂给孩子报班补课…… 


其实,通过自己的努力缓解焦虑,追求精致体面的美好生活本没有错。


 但用信用卡、花呗、借呗、各种消费贷分期,过度追求超过自身承受能力的享受,把自己的人生搞得越来越窘迫,只会让我们的焦虑越来越严重。


04

你最稀缺的不是物质,而是驾驭金钱的能力

怎么办?


 首先,你永远不可能满足外界的身份标准,与其总是和别人比较,满足别人的要求,不如关注自己的内心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如《身份的焦虑》中所写:


“我们的很多欲望总是与自己真正的需求毫无关系。过多地关注他人(那些在我们的葬礼上不会露面的人)对我们的看法,使我们把自己短暂一生之中最美好的时光破坏殆尽。”

 
再者,要有全局观,站在人的一生的大格局去看待眼前的困境,一时的穷、寒酸、生活粗糙,反而是人生的调味剂。 



最后,对我来说,解决焦虑很重要的方法,是为自己积累足够的金钱来对抗人生未知的风险。


 德国心理学教授迈尔思认为,现代人应该教育孩子拥有三种财富能力:正确运用金钱的能力、处理物质欲望的能力、了解匮乏与金钱极限的能力。


 这些能力背后隐藏的最重要的思维,是学会为自己负责,自力解决问题。


 这才是属于自己的最有价值的资产。


 我们和同龄人拉开差距的,不是不够努力,而是我们的金钱思维系统不一样。 


而这,会走向截然不同的人生。 


不管你承不承认,这都是一个事实:世界上 90% 的问题都能用钱来解决,剩下 10% 的问题,也能用钱来缓解。


——The End——


作者简介:笛子,想做个有趣的人,至死方休。壹心理主笔团,一群和弗洛伊德抬杠的年轻人。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壹心理(ID:yixinligongkaike)。

排版:小鲸鱼,林洁愉


赞赏
举报
相关阅读
保持专注,体验心流
思维升级 #注意力训练
保持专注,体验心流
邯郸事件背后,探索青少年心理
心理健康指导师 #童年创伤与霸凌
邯郸事件背后,探索青少年心理
鲸鱼的难受。

我有段时间就想到我在评论中说的话太难听 ,我一直在想解决这个问题 , 虽然很拖延 ,今天终于着手做了 ,



其实 ,我发现我看错了 ,标题 ,😱 ,

2020-04-26 · 回复
Niko

没钱…

2019-11-28 · 回复
willow

本以为花钱会买来幸福感,却亲手毁掉安全感。经典语录

2019-11-28 · 回复
打开壹心理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壹心理-2000万用户选择的全生态心理学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