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暴力基因,是如何代代相传的?

data.name
壹心理主...

咨询达人/认证作家/鲸鱼社工
文:符函
来源:壹心理(ID:yixinligongkaike)
原文标题:“不用动手,我就能让他生不如死”:冷暴力基因,是如何代代相传的?


她惊恐地发现,自己的行事方式越来越像最憎恨的那个人。 


童年所受的伤害就像坚韧的葡萄藤,顺着岁月又攀上自己的生活。

01

受害者成了施暴者


一名女生在网上分享自己的经历:


 她是家庭冷暴力的受害者,从小见惯了父母之前漫长的怨恨和敌意。


 “他们下班回家后,一说话就只有吵架。” 


她的母亲有着绝佳的“口才”,总是能够用尖刻的语言宣泄自己对丈夫、对家庭的愤恨。


 “我这辈子过成这个鸟样子,真是谢谢你们了!”这是母亲的口头禅。


 她的童年没有享受过孩子天真的快乐,每天都要小心翼翼,连笑都不敢太大声,怕招来父母的白眼:“有什么好高兴的?要是没生下你我现在更高兴!”


 长大之后,她才知道了“冷暴力”这个词,和自己所经历的折磨是多么吻合。 


“原来并不只有拳脚才叫暴力。情感上的虐待也是暴力的一种。” 


但是,这个新发现让她感到沮丧——因为她察觉到自己对别人也有这种暴力倾向。


 比如,她发现自己对阳光开朗的人总是抱有莫名的敌意。


 她的闺蜜群中,有一名乐乐呵呵的女生,无论什么时候总是热烈而高兴,好像浑身散发着阳光。


 但这让她觉得不舒服:这个世界明明那么丧,凭什么你这么开心? 


这种不满在心中扎根生长,终于在一次事件中爆发。 


一群朋友在微信群里聊着近况,那名阳光的女生正在安慰另外一位工作不顺的朋友,说着鼓励的话…… 


她只是旁观,却突然怒了,在群里连珠炮似地发了一堆话: 


“像你这样的人根本不能理解别人的感受!只是一厢情愿地散发你的阳光、友善!这种情感压迫就是‘暴力’!你凭什么教别人做人,凭什么人人都要像你一样阳光!”


 群里一片死寂。之后开始有其他朋友站出来指责她的不对。那名阳光的女孩,很冷静地回了一句:


 “将自己的负面情绪任意宣泄给别人,你才是施暴者。”


 而平静下来之后的她,也恍然想到:自己对开心的嫉妒、冷嘲热讽,甚至言语攻击,多么像自己的母亲!


 她没想到,自己本是冷暴力的受害者,现在却反而变成了对别人施加冷暴力的人。 


她想起了自己的前任男友跟她分手时,说她“总是以受害者自居”,总是觉得别人都要意图伤害她,因此动辄反击。


那时候她不能理解:自己确实是原生家庭的受害者,这有什么不对? 


现在才明白:冷暴力的受害者离施暴者的距离居然只有一步之遥——那些看似遥远的伤害,竟然以这么顽固的形式留存下来。



02

冷暴力也会遗传


法国心理治疗师伯纳德·伦伯特(Bernard Lempert)把父母对孩子的冷暴力描述得很清楚,清楚到吓人: 


“在某些家庭,没有爱是一种系统化的虐待,重击着孩子,使他生不如死。那不仅是缺乏爱,更是有计划的暴力。”


是的,暴力并不只是拳打脚踢。


针对儿童的四大暴力行为包括“身体虐待”、“性虐待”、“情感虐待”和“忽视”,后两者可以算作是“冷暴力”——而根据学者研究,这其中最容易引起孩子焦虑抑郁的是“忽视”,而“情感虐待”的几率也和“身体虐待”差不多。


 父母不打骂孩子,但是忽视孩子的情感需求,甚至用言语和行为贬损孩子的人格、价值,让孩子感受到孤独、无助、恐惧和被排斥,是相当严重的暴力。


 因为,正如伦伯特所说,孩子在忍受这些暴力时,“还会将其内化,以致把加之自身的暴力转化为自我伤害的行为。”


 对于遭受暴力的孩子来说,最可怕的就是这个“内化”的过程:无辜的孩子会真的开始相信,自己就像父母所嫌弃的那样没有价值。 


而沉重的精神压力、极度的自卑最终让他们变得脆弱敏感,暴躁易怒,反而走向暴力倾向。 


法国心理学家玛丽-弗朗斯·伊里戈扬在《冷暴力》一书中,讲了一个案例: 


娜迪亚的父母离婚之后,她跟着父亲,而妹妹跟着母亲。但母亲每次见到娜迪亚,都会以多疑和嘲讽的语气跟她说话,似乎怀疑这个女儿已经成了前夫的共谋犯。

 每次母女见面,娜迪亚都觉得母亲的攻击像密集的箭雨一样让自己无处可逃。

这导致她心中逐渐出现难以抑制的暴力倾向:每次见到母亲,她都心生把母亲按在地板上的念头,为了克制住这一念头,她甚至出现胃痛和肠痉挛的症状。


心理学研究发现,小时候受过冷暴力、情感虐待的人,长大后更容易有暴力倾向。(Milaniak, I., & Widom, C. S. , 2015.) 


在解决问题时,他们也更倾向于采用冲动、不负责任的方式。(Bell, K. M., & Higgins, L. , 2015.)


 这意味着,家庭暴力很容易出现“代际遗传”的现象:小时候遭受过暴力,长大了也继续对别人施以暴力。


 就像前面提到的那位女生,因为从小经受的情感压力,让她总是觉得自己随时会被暴力侵害,甚至当对方明显没有侵害意图时,她也会像一只受惊的小兽一样暴跳而起,反咬对方一口——受害者变成了施暴者。 


这是冷暴力的后遗症,像一个永远走不出来的恶性循环——但是,受害者必须走出来。


03

走出恶性循环


美剧《老友记》中的 Monica ,是很多人喜欢的角色:从饱受嘲笑的过度肥胖少女,痛下决心减肥,以曼妙的身材让嘲笑者闭嘴。


 不过,剧中 Monica 的父母的表现实在让人心凉:他们并没有鼓励支持女儿,而是整天把“肥妞”挂在嘴上,在同学、朋友嘲笑 Monica 之前,她已经习惯了来自父母的贬损。


 要知道,电视剧毕竟是电视剧,剧中的 Monica 凤凰涅槃,现实中还有许多 Monica 仍然在忍受着来自最亲密的人的打击。


 对于遭受冷暴力的人来说,最现实的问题就是:如何走出来?


 走出冷暴力后遗症,不只是为了防止更多人受伤害,也是为了受害者自己的幸福:伤害别人并不会让自己得到幸福,相反,想前面提到的那位女生,在悟到自己已经成为施暴者之后,反而更加沮丧、内疚。


 心理学家们提出以下几条建议: 


第一,尽量远离给自己施暴的来源,不管这人是父母、伴侣还是朋友。 


《冷暴力》一书写道: 


“只要尚未脱离施虐者的掌控,还对施虐者仍有感情,还不能接受他是危险而邪恶的事实,受虐者就无力自我防御。”


因此,首先要采取的策略就是尽量远离——从父母那里搬出去,换一份工作或者干脆换一个陌生的城市生活。


 要知道,冷暴力的施暴者总是会把所有问题的起因归结到受害者身上。例如父母会对孩子说:“正是因为生了你”、“你为什么不像别人家的孩子那样?”、“你如果能争气点,我今天也不至于……”


 那么,摆脱冷暴力的第一步,就是不要再听到这些鬼话。


 把自己的负疚感、罪恶感先放在一边,远离暴力的来源可以让受害者先行冷静下来,思考下一步的对策。


 也许有人会说:逃避总是没用吧?为什么不反击? 


但正如玛丽-弗朗斯·伊里戈扬在书中所说:


为自己辩解是没用的。

因为施虐者的攻击充斥着恶意的谎言,在这种谎言面前,辩解只会让受害者陷得更深。

一旦有说得不清楚之处,立刻会被施虐者利用,作为攻击的新弹药。


第二,努力寻求情感支持。 


很多心理学研究都会分析冷暴力受害者的“受虐狂”倾向——这并不是说受害者真的嗜好受虐,而是施暴者往往会使用情感绑架和操纵的手段,让受害者对自己产生很强的依赖感。


 一位母亲长期对自己的儿子冷言冷语,但是儿子却无力反击——因为她总是一副关切的样子来说出那些指责的话。


 事实上,这说明受害者缺乏情感支持。


 真正的而非绑架式的情感支持,有时候对于受害者不啻救命稻草。对于被贬损的自我怀疑的人来说,一个懂得如何陪伴、支持的伙伴,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这里有一个问题:亲密的人并不一定都可靠。 


有些家庭成员或者亲朋,看似和受害者很亲密,但却可能因为各种人际关系的纠葛,而变成调停的和事佬。


和事佬表面上看似乎是立场中立,但“各打五十大板”的做法对于饱受折磨的受害者来说,不但不公平,还可能变成新的伤害。


 三、寻求心理治疗。 


冷暴力很容易导致受害者的抑郁倾向,因此有必要时,请勇敢选择心理咨询或者医生治疗。


 总之,这一切的前提是,冷暴力的受害者自身的觉醒:觉醒到自己并非施暴者所贬损的那么糟糕,觉醒到自己长久以来遭遇的不公和伤害,同时也觉醒到,自己有力量走出恶性循环,不再让暴力延续下去。


 就像前面提到的那位女生,当她反思自己的冷暴力倾向时,她已经战胜了宿命。


 一个关注冷暴力的网站(eqi.org/)上写着这么一句话: 


“暴力受害者都是最好的演员,他们带着痛苦和羞耻生活,却要假装什么事都没有发生。”


 那就请为自己的生活开一盏灯吧,照亮那些虚假的布景和道具——这场戏该落幕了。


- The End -


作者简介:符函,在常识断裂之处寻找新知。壹心理主笔团,一群和弗洛伊德抬杠的年轻人。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壹心理(ID:yixinligongkaike)。

排版:小鲸鱼,林洁愉


赞赏
举报
杜海霞

受虐者变为施虐者,是一个人怎么也难走出的怪圈。

2019-11-29 · 回复
饼干

2019-11-23 · 回复
倾听者

被忽视是最让人没有价值感体现的

2019-11-22 · 回复
打开壹心理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壹心理-2000万用户选择的全生态心理学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