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谁都很好,除了对我自己

data.name
社交

认证作家
文:Joseok 
来源:华南师大心理咨询研究中心(ID:psyonline)


回顾你的成长历程,你有没有类似的经历:


总是在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努力;


害怕跟别人起冲突,尽力去讨好别人


即便在亲密关系里,哪怕对方已经侵犯自己的原则了,为了避免惹对方不开心你会压抑自己的真实感受


在访谈对话中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总是很谦卑的听从所谓的前辈,为了让大家喜欢自己。


我们不自觉地模糊了个人的边界,牺牲自己的利益,过度满足别人的需求,自己留下满身疲惫。


渐渐地,我们发现,自己成了一个“讨好者”……


01.

   什么是 “讨好者” ?  



我们经常在一些媒体上看到“讨好型人格”这样的名词,但从心理学的诊断来讲,没有“讨好型人格”这样的诊断名称。


我们通常所说的“讨好型人格”是指某个人具有讨好的行为模式,这种模式多数是潜意识的。


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已经按照习惯的路径完成了;就好像一个程序,一旦点击开始,程序就会自动运行。


这样的讨好模式充斥着讨好者的人生。


比如工作中讨好领导、同事,家庭中讨好亲人,亲密关系中讨好爱人,哪怕是虚拟的社交网络中也试着要去讨好陌生人。


"

在讨好他人的过程中,讨好者会将注意力向外投注,紧密而小心的关注对方的需求并快速准确地满足对方,从而被别人所喜欢接纳。


这样会导致自我存在感的虚弱,自我需求的压抑或忽视,最终这些讨好者会逐渐丧失自我。



讨好者通常有这样的特点:


01.

内心很敏感,对别人的感受和想法很快地洞察这种敏锐和细腻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天赋。



02.

特别在意被人的评价和看法,敏感的背后是脆弱。


讨好者不止对别人的需求很敏感,对别人如何评价自己也非常敏感,他们很害怕别人的否定、指责、不满、抱怨。


如果别人不开心了,哪怕不是因自己而起,他们也很容易感到受伤和委屈。有时为了获得别人的喜欢,委屈或压抑自己的需求去满足对方。



03.

害怕冲突,不敢拒绝和提要求。


一旦关系中出现矛盾冲突,他们宁愿自我牺牲,也不会表达自己的诉求。


拒绝别人是很艰难的事,会觉得自己不该、不对。很多合理的要求不敢提出,总觉得自己不值得拥有,不确定对方会不会愿意给予。



04.

容易愤怒在讨好的过程中,讨好者压抑了很多自我,委屈积累久了,就容易愤怒。


在别人眼里看到莫名的暴怒,在讨好的行为里是很深的委屈和不甘,“我已经为你做得那么多了,你怎么可以这样”。


但讨好模式带来的愤怒表达只会把关系推远,反而不能一致地得到对方的关爱回应,反而会将自己带入要更加讨好才会被爱的恶性循环。




02.

   为什么我会变成一个讨好者?  



1. 

  在成长过程中没有获得过“无条件的爱”。


儿时我们常听父母说:


你这次考试考到100分,我就带你去游乐场


你乖乖听话,爸妈给你买玩具



相反,如果我们某一件事没有做好,常常会被父母责怪甚至打骂。


在这种环境下生活的孩子会认为,任何事情都有条件,父母的爱也一样。


只有当他们满足父母的需求、表现出父母期望的样子时,才能得到父母的关爱和赞赏,他们才能感觉到自己是安全的,是不会被抛弃的。


依附别人获得安全感,成了讨好者不断讨好的原因,这也造成了他们人格的不独立。

"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

父母的肯定和关爱是关乎生存的,

他们会非常自然且迅速地

放弃自我的需求和感受,

来满足父母的期待,

讨好父母获得关注。



“讨好”作为一种生存技能被无意识地印刻在这些孩子心里,成为一种关系中的模式,在其他的关系中仍然不断地通过讨好去满足别人,获得关注和认可。


自我的需求不断地被压抑和放弃,最终迷失在讨好别人的人生中,失去了自我,失去了生活的意义。


——

只有我满足别人的期待,

我才会得到爱。



"

日本有一部电影叫《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非常深刻形象地演绎了讨好模式的形成以及其在讨好者一生中无形的影响。


在电影中,当松子离开人世时,仍然觉得“生而为人,对不起”,最后没有自我价值的过完“被嫌弃”的一生。


"

松子有一个体弱多病的妹妹,爸爸因此更关爱妹妹,松子一直希望能够获得爸爸的关注。


有一次无意中做了一个鬼脸,爸爸就笑了起来,从此以后,这就成了松子内心坚信的唯一能讨好父亲的方法。


之后,松子在其他关系里甚至人生的重要时刻,都会不自觉地做鬼脸。


可遗憾的是,这并不会讨好到别人,只会把别人吓走,甚至让自己受伤。


电影里的“做鬼脸”其实在隐喻这样一种为了获得关注而讨好的模式,它不仅不会获得认可和接纳,反而让自己更加的没有生存意义,更没有人真正爱自己。


从生活和影视作品中我们都可以看到讨好者内心的孤单和恐惧。


他们要靠讨好别人来寻求被爱,不拒绝不反抗,完全放弃自我,只是因为内心非常恐惧。


害怕自己因为不能让别人满意而被抛弃。如此战战兢兢地活着,的确在人间失格。



2. 

  自我价值感匮乏及内心的空虚。


简单地说,讨好者需要别人来肯定自己,他们渴望别人的关注和赞赏来填补自己内心的空虚。


他们一般自我价值感比较低,或很难确定自我价值。只能通过别人的正面评价来形成自认为良好的自我概念。


但是这样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自我价值感匮乏

|

通过讨好获得认同的价值感

|

对讨好来的价值感到空虚

|

再次讨好来获得更多认同



03.

   如何停止讨好?  



首先,我们要明白,为什么要改变“讨好”


这是在改变之前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讨好对自己意味着什么?


为什么要改变这种模式?


因为对于讨好者来说,非常可能“改变”是为了新一轮的“讨好”,如果只是更换了一段关系或者为了别人而改变,依然还在原来的讨好模式中。


所以,你要明白改变不为任何一个人任何一段关系,是为了自己,为了自己的需要而改变。



 1. 


其实,以“不拒绝别人”、“不表达自己”为手段,来维系关系,也是一种“自恋”。


你把自己当作全知全能的掌控者,试图以一己之力,照顾到方方面面的心情,掌控整个局面的进展。


佛,只要你做出了让步,付出了努力,就可以让自己和他人的生活歌舞升平。


——

只要我牺牲自己,

我就可以让每个人都满意。


这是很难实现的。



生活是不完美的,冲突处处都存在,并不存在幸福的童话故事。


试图以一己之力,维系你的小系统的和谐运转,这是不现实的。


所以请先认清一点:冲突必然存在,你不是全能的掌控者。



 2. 


在你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之前,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你要相信,你有权这么做。


为什么你认为,

别人有权利来要求你,你却没有权利说不?


为什么,

别人有权利让你不舒服,

你却没有权利让别人不舒服?



你有权利让别人失望,有权利不对其他人的(绝大部分)问题负责。如果你过度强求自己去帮助别人,最终也有可能会辜负他们。


不如适当地做出拒绝。如果有人觉得失望,那是他们要处理的情绪,不是你的责任。你无需对别人的情绪负责


你和别人一样,有权利得到自己的爱和善意。自己都对自己不公平,如何奢望别人好好对待你。


 3. 


下一步是行动,可以先从小事做起,试着拒绝,试着让别人失望,看看结果会怎么样


可以在说“不”之后,把事态后续的进展和自己的感受,都记录下来。你会发现,你从前所担忧的后果,事实上基本不会发生。


别人的感情没那么容易被伤害,你们的关系,没那么轻易被破坏掉。


而且,别人真的会失望么?


失望,是不是仅仅是你自己的想象呢?


别人和你不一样,不如你一般敏感多思。


你所担心的结果,与实际发生的可能性完全不成比例。即便事实如你所料,你也能承受那些消极结果。


直面恐惧,用自己的行为,去验证自己从前的预设是错的。



逐渐让自己熟悉这样的运作流程,逐渐抛却那些灾难化的想象,走出你为自己设置的逻辑圈套。


跳出自己的舒适情感区,


不再逃避内心的恐惧,


不要认为自己会被轻易抛弃;


不再逃避内心的痛苦,


并不是人人都能接纳我,


人人都爱我。



FINAL.


最后,无论你的成长环境如何,无论你是何种性格,都将蒋方舟的这段话赠与你:


"

每个人都有一个独特的价值,在实现这个价值的过程中,有可能是张牙舞爪的,有可能显得很笨拙。



但是如果你放弃了追求个人的独特价值,去建造一个被人喜欢的人设的话,其实是冒了非常大的风险:你吸引来的人,也不是你真正欣赏的人。


真正能够欣赏到你的人,永远欣赏的是你骄傲的样子,而不是你故作谦卑和讨喜的样子。


-END-


参考:
[1]金云婷;讨好了全世界却忘记了自己[J];检察风云;2018年19期
[2]知乎|怎样改变自身的讨好型人格?|KnowYourself,简单心理,高冷冷


作者简介:Joseok。微信公众号:华南师大心理咨询研究中心(ID:psyonline):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咨询研究中心 本校同学咨询预约方式: 石牌校区(020-85213819或020-85216115); 大学城校区(020-39310202) 南海校区   (0757-86687169)。

排版:小鲸鱼  Esther



举报
匿名

自恋害死人

2019-11-10 · 回复
匿名

刚好对症

2019-11-09 · 回复
匿名

说得大概就是我了吧。。。

2019-11-09 · 回复
打开壹心理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更多心理学文章 心理学文章列表
女生天生爱“勾心斗角”? | 被污名化的女性友谊
京师心理大学堂 #京师心理大学堂精选
女生天生爱“勾心斗角”? | 被污名化的女性友谊
你好,陌生人!与陌生人闲聊让我们更幸福
京师心理大学堂 #京师心理大学堂精选
你好,陌生人!与陌生人闲聊让我们更幸福
壹心理-2000万用户选择的全生态心理学服务平台

分享一篇觉得不错的文章,快来看看吧~

长按扫码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