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真诚的道歉,还是鳄鱼的眼泪?

精选
data.name
京师心理...

认证作家

文:Hannah

来源:京师心理大学堂(ID:bnupsychology

刚刚过去的夏天里,书粉、球迷和亲妈粉们受伤颇深。导演“对不起中国科幻”,主帅“对不起中国篮球”,二字弟弟“对不起围观群众” 。但受伤的我们,能相信他们不再用烂片毁书、不再让男篮败北、不再令粉丝心寒的道歉与承诺吗?


公众人物道歉的特殊之处


成年人抽烟是无可厚非的个人选择,但作为刚刚成年、人设完美的国民偶像,在公共场所吸烟不仅伤害粉丝感情、造成不良影响,更违背了市政管理条例。坦诚道歉,算是亡羊补牢,但作为围观群众,我们怎么才能相信“成为更好的大人”是少年的真情流露,而不是为了演唱会、代言和杂志封面的公司文案?



我们相不相信公众人物的道歉,似乎与接不接受朋友道歉有所不同。上面的例子体现了其中一个不同点。我们非常了解自己的朋友,也能判断他们的不当行为符不符合他们的个性,但对公众人物的了解却仅限于社交媒体的只言片语。正能量的懂事人设下是否隐藏着沧桑叛逆的灵魂,不得而知。


公众人物道歉的还有一个特点是他们的语言特别照本宣科,翻来覆去都是知错就改。这也是让吃瓜群众拒绝原谅的主要原因,大家会非常怀疑他们的演讲稿是否真心。


出演过《Desperate Housewives》的艾美奖最佳女主角、金球影后Felicity Huffman曾用15000美元的“慈善捐款”,修改大女儿的SAT成绩。庭审时,她的歉言听起来很诚恳,她的眼泪看起来也很真切——但“最佳女主角”不会太善于“读剧本”了吗?她在说真心话吗?她真的明白自己“走后门”的不良影响吗?


什么样的道歉是真心的?


评价公众人物道歉的真心与考虑朋友道歉的真情的确有所不同:我们不了解公众人物的为人,甚至不知道他们道歉的文案是不是自己写的。但事实上,我们判断道歉有无诚意的心理过程是一样的。


昆士兰大学Matthew Hornsby教授与其同事认为,这一过程的关键,在于评价道歉者的身体姿势与语言的同步性。在表达歉意的时候,道歉者的神情是不是无聊的、恼怒的或者不屑一顾的?TA的真心话能通过哪些非语言的信号反映出来?Hornsby教授称,“人类表达悔意的线索有很多,而且它们往往隐藏在语言之外。有时我们甚至仅仅需要这些线索,就能看到对方的诚意。”


也就是说,为了表达你的歉意,你得“具体化”自己的懊悔。比如,政客会通过使用以下跪为代表的极端的非言语方式来表达歉意。研究者把这种行为(包括下跪和哭泣等)称作“悔意具体化”



一方面,研究者相信“悔意具体化”能反映出更高的自责程度,这也让人更容易被原谅。研究者认为,用“悔意具体化”来表明内心,可能会比仅仅读一份提前准备好的声明更有效——甚至能完全取代声明。但他们也指出可能会有“信任阻力”的存在:哭泣会因此被视作鳄鱼的眼泪;下跪也不再是真心忏悔的表现,反而会让人觉得道歉者内心脆弱、情绪易变,这让我们难以相信他们“不会再犯”的承诺。那么,“悔意具体化”在道歉中究竟有怎样的作用呢?


为了检验“悔意具体化”的作用,他们借助几个著名的事例,对比了只有言语表述的道歉与“悔意具体化”的道歉给人们的感受,同时还对比了公开的(比如新闻发布会形式)和非公开的道歉能起到的效果。他们认为在非公开场合里,因为当事人双方能面对面交流,不信任感会减少到最小。


研究者是怎么做的


研究者让来自美国和日本的实验参与者看了一些图片和文字资料,内容是福岛第一核电站泄漏后相关行政人员道歉的三种情况。


  • 公开且“悔意具体化”情况下,官员会在新闻发布会中下跪;

  • 非公开的情况下,官员直接对受害居民表达悲痛和悔改之情;

  • 非公开且“悔意具体化”时,官员不仅直接与受害居民沟通,还会对受害居民跪下道歉。


实验参与者记下了他们对这些道歉的满意度,评价了官员道歉的内心动机(“是不是在试图避免惩罚?““是为了保持公众形象吗?“等等)接着,参与者完成了对官员十个特质(是否情绪化、品行端正、能干等等)的评价,最后对能感受到的悔意、官员再次犯错的可能性以及自己的宽恕程度进行了评估。


实验结果表明,不管是公开道歉还是非公开道歉,两个国家的实验参与者都会觉得下跪的官员悔改之情更真切。然而,有趣的是,就算觉得官员更有诚意,参与者们也没有更宽恕他们,还是认为他们可能再次犯错。



后续实验改变了错误的类型:种族屠杀、学术不端、公然猥亵、反同性恋、人种歧视。同时,“悔意具体化”的指标增加了眼泪;研究者对“信任倾向性”——由于性格不同,一些人更容易相信别人,也会有人信任缺失——进行了控制。


所有的实验结果都表明,虽然“悔意具体化”能显得更真诚,却并不能得到更多的宽恕。另外,在考虑信任倾向性的作用后,研究者注意到,只有那些多疑的人会对“悔意具体化”产生更强烈的积极反应。这或许是因为多疑的人更会去关注非言语的线索,也就更能体会到“悔意具体化”里面的歉意。


深入分析后,研究者总结到,“‘悔意具体化’并不是解决公众道歉中的信任问题的灵丹妙药”。仅有悔恨的动作却没有道歉,反而会让实验参与者产生高水平的怀疑;如果实验参与者原本信任犯错的人并对他们有较高的宽恕程度,在被告知那个人很虚伪后,参与者也并没有因为逆火效应更加坚持自己的判断,而是减少了对犯错者的宽恕程度(逆火效应:如果更正的消息与人原本的看法相违背,它反而会加深人们对错误信息的信任)。研究者在评估这些结果后提出,或许在这个研究中,宽恕程度并不是一个准确的因变量。受害者更在意道歉的人是不是还会再犯同样的错误,能不能遵守道歉中暗藏的承诺。


当然,这项研究并不是想教那些行为不端的公众人物怎么道歉。通过实验,Hornsby教授操纵了能表达歉意的言语和非言语的符号——它们有可能影响评价道歉的人的反应,以及评价者对道歉者真正动机的判断。这样,研究结果就可以告诉我们,在实际的关系中,人们是怎样航行在悔恨与宽恕的汹涌海域。  


总的来说,似乎最愤世嫉俗的人都喜欢在道歉中看到一些具体化的表现——虽然这种喜好并不会转变成原谅。如果你正在决定要不要相信一个道歉的真心,无论它来自公众人物或私人关系,学堂君都建议你跳出自己的偏见和信任缺失,尝试去分离言语和非言语的元素。研究者们相信,在反映真实内心时,眼泪比其他行为(包括下跪在内)更可信。所以,如果你看到TA的泪水,即使还没有准备好去原谅,你也可以考虑暂时放下自己的怀疑和不安,看看TA能不能兑现吸取教训、不再犯错的承诺。


公众号简介:京师心理大学堂(ID:bnupsychology),北师大心理学部出品,奉行“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心理学科普平台”的项目定位,努力将北师大心理学百年积淀奉献于社会,凝聚师生力量传播科学知识,让心理学走进千家万户。


排版:小鲸鱼    远方的你别回头

举报
匿名

说的看上去很好 但是怎样去做并没有具体地表达出来。

2019-11-04 · 回复
匿名

写的太好了,厉害

2019-11-03 · 回复
匿名

如果有实例辅助说明的话理解的可能会更透彻一点

2019-11-03 · 回复
打开壹心理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更多心理学文章 心理学文章列表
壹心理-2000万用户选择的全生态心理学服务平台

分享一篇觉得不错的文章,快来看看吧~

长按扫码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