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璐夜宿事件再次发酵:老实人都有这个软肋

data.name
壹心理主...

咨询达人/认证作家/鲸鱼社工
文 | 壹心理主笔团 笛子
来源 | 壹心理(ID:yixinligongkaike)
原文标题:李小璐夜宿事件再次发酵:那些憋着不哭的老实人,都有这个软肋


前天晚上,李小璐和 PGone 的亲密视频突然在网上疯狂传播,网友们最心疼的是贾乃亮和甜馨。


有传言称,贾乃亮在剧组一小时前还在和大家开玩笑,听到消息后就不说话了,情绪崩溃,全组停工。


△ 来源:网络


若消息属实,在经历被妻子和「兄弟」双重背叛这件事上,他好不容易慢慢疗伤治愈,回归平淡生活。如今最后一块遮羞布突然被撕开,对他来说无异于在伤口上撒盐,二次伤害。


而他在面对这些流言蜚语,为了保护孩子和李小璐,处理情绪的方式大都是:


忍。


尽量用最体面的态度去回应。


体面背后,往往是压抑。


这更加令人心疼。我们不知道,在他平静的面孔下,一颗心经历了多少的波涛汹涌。


今天我想谈的不是明星八卦,而是每个普通人在面对一些人生突如其来的打击、伤害、难过、委屈之后,我们该如何安放自己的情绪。


毕竟,现在很多年轻人连哭都不会了,都在抢着做情绪稳定的大人。


01

“我很羡慕那些会哭的人”


一个周末晚上,快 12 点的时候,好友 阿B 微信找我,说很想找个人说说话。


因为经常联系,我知道,今年她因工作变动调到异国他乡,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和工作领域,什么都要重新学,压力山大。


加上业绩频频垫底,每次做工作汇报都被领导痛批,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毫无价值感,情绪一直很低落。


如果不是特别难受,她不会在深夜找我。


我们打语音电话,说着说着,她情绪就崩了,哭了起来。


是那种拼命压住抽泣声的哭。


过了一会,她边哭边说:“好丢脸啊。我怎么就哭了呢,可我就是没忍住,我觉得自己好没用……


我说:“没事的,我在呢,你可以哭的。”


她哭得更厉害了。


后来,她说她已经不记得自己上次哭是什么时候了。


小时候她很爱哭。只要受委屈了,就忍不住掉眼泪。


长大后不知不觉,就好像眼泪流干了,就算再委屈再难过也哭不出来。


“我甚至很羡慕那些想哭就哭的人。”


“是我太坚强,还是心变硬了?”


哭,本是一个人宣泄情绪和缓解压力的正常方式,比如悲伤、痛苦、难过、焦虑等。


但为什么我们越长大,越不会哭、不敢哭,一有负面情绪就习惯性压抑,甚至哭了会觉得很丢脸。


这种羞耻感是怎么来的?


02

我们是如何一步步,

变成一个不会哭的成年人?


不会哭的成年人,背后可能有一个在你哭的时候,总是否定你、嘲笑你、责怪你、忽略你的人。


因为他们不接受哭,所以不允许你哭。


比如父母们,为了不让孩子哭,发明了花样百出的“止哭大法”。


阿B 想起她和弟弟以前哭的时候,爸妈对待他们的方式。


一是,责怪和嘲笑她,让她觉得哭是可耻的。


有一次,她在和小伙伴玩的时候,不小心被砸到脚,指甲盖都差点翻了,流了很多血,疼得眼泪直流。


妈妈没有安慰她,反而责怪她:「这有什么好哭的,你自己不小心,还好意思哭?」


基本上每次她哭,爸妈都会指责她:长这么大还哭,真丢人,真没用,看到你哭就心烦。


而且她爸妈有一个「癖好」,把她哭的事情当成笑料,时不时拿出来说一次,还当着各种亲戚的面说。


她 7 岁那年有一天尿床了,第二天起来哭个不停,爸妈却跟每个来家里的人广播她尿床的「光荣事迹」,然后哈哈大笑。


她考试不及格,难过得要死。却被爸妈逢人就说自己孩子成绩多差,考不上好的中学。


她觉得最伤心最屈辱的事情,在爸妈眼里,却是最可笑的谈资。


慢慢地,她在心里告诉自己,哭没有任何用,哭只会被人瞧不起,尤其是你最亲的父母。


这也是武志红老师说过的一个矛盾的中国式现象:中国父母与大人一方面不接受孩子哭,另一方面又喜欢“逗”孩子。


△ 电影《狗十三》,被爸爸强行压抑悲伤情绪的李玩


二是,通过打、骂、吼的暴力方式,强行止哭。


她两个弟弟小时特别调皮,一吵架就容易打起来,就哭。


她爸爸脾气暴躁,奉行棍棒教育,看到他们哭,抡起棍子就打。


弟弟越哭,爸爸的棍子打得越狠。


边打边吼:「我数三声,给我闭嘴,不许再哭」。


但棍子打在身上真的很疼啊。弟弟们止不住哭,自然挨了很多打。


后来,她发现大弟弟变了。


爸爸一拿棍子,小弟弟哭着拔腿就跑,而大弟弟就定定地站在那里,任爸爸怎么打,也一声不吭。


他越不吭声,爸爸打得更狠。


他不会哭了。


△ 电影《狗十三》,爸爸觉得“我打你,是因为爱你” 


三是,通过哄的方式谈判,转移悲伤。


她妈妈偶尔也有温柔的时刻,在她哭的时候,哄一哄。


要么谈条件,要么就是用其他东西试图吸引她的注意力。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别哭了,好不好。只要你不哭……」。


最终目的还是:不许哭


还有一种常见的,是选择性忽略你的悲伤


我有一次坐地铁,听到一个小孩哭得撕心裂肺,整个车厢都是他的哭声。


他的妈妈,几次勒令她不许哭后,孩子越哭越凶,干脆当没事发生,低头玩手机。


旁边有人提醒她,孩子哭得很伤心,管一管吧。


她不耐烦地回了一句:小孩子,哭累了就不哭了


结果,孩子真的哭到声嘶力竭,再也哭不出声之后,慢慢不哭了。


你的悲伤如果总是被家长视而不见,久而久之,每当你觉得悲伤想释放的时候,就会陷入「习得性无助」,觉得悲伤是不该存在的,反正也没人回应。


武志红老师说:


对哭泣的态度,是中国父母乃至所有中国成年人对待感受的态度。


哭,像是罪过;谈感受,像是羞耻。


原因是:你哭泣时,勾起了我内在哭泣着的小孩;你谈感受,勾起了我向人敞开心却不被看见甚至被羞辱的羞耻感。


他们觉得,阻止了哭泣,就止住了悲伤、难过、沮丧等等一切负面情绪,你就会变好。




03

一味压抑,只会伤害自己


于是,我们离那些「真正优秀的/成熟的/厉害的人,早已戒掉了情绪」的论调越来越近,慢慢成长为一个情绪稳定的「大人」。


只要一想哭,就会触发「哭是不应该的,是可耻的,是脆弱的,哭会被惩罚」的潜意识。


用压抑、回避、忍耐、忽视等方式,把哭声调成静音模式,不准情绪化,要懂事,不能让自己的负面情绪给别人添麻烦,强行切断情绪的表达过程。



但情绪不是你假装看不见,就不存在。


你没有表达出来的情绪,都憋在你心里。


憋着憋着,一定会以另一种形式爆发出来。


1. 可能是情绪崩溃。


还记得前段时间,一位杭州小伙逆行被拦后情绪崩溃的视频上了几天热搜。


https://v.qq.com/x/cover/gon6oovcrlvwep1/m08563dyu84.html
(点击即可观看)


看完这个视频,我也哭了。


最触动我的,是这个小伙子被交警拦住后,很平静地给女友打电话说自己逆行被抓了。没想到,一挂完电话,他忽然就情绪失控,把手机往地上狠狠一摔,又马上心疼地捡起来。


他跪下求交警。跑到桥边,嚎啕大哭:


「我疯了,我压力好大。我加班到十一二点,我女朋友没带钥匙又让我去送钥匙。我其实真的不想这样的,我真的好烦的。


我只是想哭一下。


他就是无数不断压抑情绪的成年人的缩影。


就像有段话说的:


「现代人的崩溃是一种默不作声的崩溃。


看起来很正常,会说笑、会打闹、会社交,表面平静,实际上心里的糟心事已经积累到一定程度了。


不会摔门砸东西,不会流眼泪或歇斯底里。但可能某一秒突然就积累到极致了,也不说话,也不真的崩溃,也不太想活,也不敢去死。」


直到最后一根稻草把你压垮。


2. 压抑情绪,还可能导致身体崩溃。


我们以为压抑情绪,假装快乐,就会一派和谐。


但微笑的表面下,长期压抑的情绪会更加伤人。


这几年常说的「微笑抑郁」现象就是如此。


很多深受抑郁症折磨的人,可能是在朋友圈里最幽默的。在外人面前看起来开朗活泼,笑容满面,但心里不知道有多苦。


在很多悲剧发生之前,没有人觉得他们哪里不对劲,只觉得震惊。


他们用「微笑」的面具来保护自己是因为害怕。


害怕没有人愿意看见他们的悲伤,理解他们的痛苦,担心自己的情绪会伤害到别人,破坏关系。


甚至还有一种人的性格,叫 C型性格,也被称为:癌症性格( c 取自 cancer 的第一个字母)。


指那种情绪受压抑的抑郁性格,因为习惯性用吞声来处理关系,用忍气来处理情绪,生生把自己憋出病来,他们往往是老好人。


研究表明,C型性格的人肿瘤发病率比一般人高 3 倍以上。



04

你永远不必假装坚强


我们该如何面对大众认为的的负面情绪?


想起有人改写的泰戈尔的一句诗:世界以痛吻我,我要报之以歌。


我觉得,这是面对负面情绪非常好的方式。


不是回避、压抑、忍耐、忽视,而是正视它,学会如何照顾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情绪做朋友。


1. 任何情绪都不可耻。


蔡康永在接受壹心理专访时曾说:


我们的认知系统里,总是存在着‘乐观是好的,悲观是不好的’、‘外向是好的,内向是不好的’、‘自信是好的,自卑是不好的’等各种过于‘正确’的观念。


所以选择去迎合社会标准,去强迫修正自己。可我们忘了,真正的乐观是你得承认悲观的存在。


那些所谓的负面情绪是很棒的体验。


例如,因为后悔你才知道下一次要珍惜。你只要去体会,不断反问自己这一路走来是很舒服吗?一旦感受到自己不舒服,这就是转化的契机与开始。


任何情绪都是一个人珍贵的感受,它绝不可耻,也不应该被我们否定。


我们应该,允许它存在。


2. 哭泣不是脆弱


我们常常认为,哭就是脆弱的,不好的。


正好相反。


从生理学的角度,适当地哭泣对人是有益的。


心理学家毕尔斯玛和文格浩特在《情感泪水之谜:人类为何哭泣》研究中表明,泪液一直存在于眼睛中,可以润滑、保护眼睛,并提供养分。


而且哭泣的时候,大脑会分泌内啡肽以减轻你的痛苦。身体受到过度刺激后,不管正面或负面刺激,哭泣都会帮助身体恢复到一种稳定的状态。


就像你的大脑在对你说:没事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从心理学的角度,哭泣是一种「自我表露」,让我们展现了作为一个人的真实的情感。


向他人分享自己的脆弱、孤独、悲伤等情感,会促进人和人之间的连接,有助于增进人际关系。


我们都喜欢一个真实的灵魂,而非一个带着面具的假人。



3. 找到合理表达情绪的方式。


想哭就哭,想笑就笑。


应该有多悲伤,就允许自己有多悲伤。


可以找朋友、家人倾诉,运动、旅游,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表达。


比如书写疗愈。


如果你觉得没有人能真正共情你的感受,把你的情绪写下来,也是一种非常好的疗愈方式。


我曾经有过一段很长的黑暗时间,觉得这个世界只有我一个人,孤立无援,没有人会理解我的喜怒哀乐,不想和任何人有倾吐半分,于是爱上了写日记,到大学已经写了十几个本子。


后来我才知道,大量研究证实了“书写创伤”和“公开谈论创伤”一样有效,会带来各种各样、有益于健康的效果。


因为书写创伤性经历的过程,会让我们在“安全状态”下,以更理智的方式,重新加工处理创伤性经历,降低了因长期压力而导致的疾病易感性,体验到对情绪的掌控感。


创伤经历的细节书写得越详细,个体情感体验记录的越生动,我们体验到的抑郁和焦虑症状更少。


愿你想说的话永远有人听,你不必假装坚强,你绝不是孤立无援。


因为你,永远是自己最好的队友啊。


还有,世界和我爱着你。


- The End -


公众号简介: 壹心理(ID:yixinligongkaike),有心事,看壹心理。


排版:小鲸鱼   Claire 


赞赏
举报
熊熊

世界以痛吻我,我要报之以歌。

2019-12-01 · 回复
©ᝰMurray.G™

很能体会这种感受

2019-11-05 · 回复
匿名

多写

2019-11-04 · 回复
打开壹心理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壹心理-2000万用户选择的全生态心理学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