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电影《镜子》 - 如何找回丢失的童年

data.name
你呼叫的...

认证作家

【影片信息】


片名:镜子 Зеркало (1975)

导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编剧:亚历山大·米沙林 /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主演:玛格丽特·捷列霍娃 / 因诺肯季·斯莫克图诺夫斯基 / 奥列格·扬科夫斯基 / 菲利普:扬科夫斯基 / 伊格纳特·达尼利采夫

类型:剧情 / 传记 / 历史 / 战争

 

【豆瓣评分】


9.0分 四星半指数

 

【一句话推荐】


不要把《镜子》想象的太复杂,它不过是一条直线式的简单故事,没有比这更易读

 


【豆瓣热评】


世影史:是塔可夫斯基的关于迷失的童真和情感遗弃的自传式电影,影像卓越、极富艺术启发。电影呈现为有关当代日常生活、个人记忆、历史事件胶片和梦境的步调迟缓的蒙太奇,讲述了一个艺术家的童年体验与成长。时间始于二次大战爆发,跨越40年的岁月,完全吻合了导演自己的生平年代。

 

【剧情简介】


本片是导演安德烈·塔科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的一部自传体电影。幼年的塔科夫斯基随着母亲(玛格瑞塔·泰瑞柯娃 Margarita Terekhova 饰)去亲戚家借钱,他独自在一个陌生的房间里发现了一面镜子,并通过镜子审视自己,在巴赫的音乐中,塔可夫斯基的回忆慢慢带出了一系列的事件:电视上在播报一个口吃的年轻人通过催眠治痊了自己;一个被家庭忽视的妻子遇上一位迷路的乡村医生,两人之间产生若即若离的关系;一个未曾露面的叙述者与前妻在争吵;一个早熟的年轻人备受军事指导员的呵责。这些毫无关联的片段式回忆通过镜子串联起来,展现了导演对时间、历史、生活、土地、梦境等意象的哲学思考。 导演的母亲在影片中扮演艺术家的母亲;他的父亲,一位著名的俄罗斯诗人,在画外音中朗读自己的诗作。


【经典台词】


  • 我的不朽已然足够,因为我的血液已流过沧桑。


  • 很多时候说些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想说些什么。


  • 人只有一个躯体,孤单而又无助,灵魂厌恶了这躯壳的束缚,耳朵、嘴巴和那镍币大小的眼睛,那包裹着骨架的皮肤布满累累伤痕,于是,穿过角膜,它飞向苍穹,飞向凝着冰雪的行索,飞向鸟儿们带来的战车。


举报
匿名

直面问题,醍醐灌顶

2020-06-24 · 回复
匿名

找机会要刷一遍作者输出的所有作品

2020-04-19 · 回复
匿名

发人深省

2020-03-12 · 回复
打开壹心理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壹心理-2000万用户选择的全生态心理学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