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抑郁:9102写字楼内的必然产物

data.name
健康

认证作家/优质答主
文:所长任有病 
来源:抑郁研究所(ID:yiyuyanjiusuo)


“脑子好胀啊,上班好烦,早起简直要了命,身体都快散架了。”去医院就诊,医生说我得了职场抑郁,处方单:

辞职

辞职真的能包治抑郁吗?


你不是懒,

只是身体“死机”了


长假归来,正苦恼久久无法进入工作状态,整日郁郁寡欢,更烦的是还冒出一堆人指责你:“放了那么多天假还不够啊?你怎么那么懒?

 

有多少人知道,这根本不是简单的一个“懒”字能概括的,而是一种适应性障碍。

 

心理学家埃莉萨·加西亚称,假期后的抑郁属于适应性障碍的一种。当工作繁重、要求过高,令人倍感压力的时候,很容易诱发这种适应性障碍,还会不可避免地会引发生理和心理上的各种症状,比如失眠、焦虑、持续性困倦、提不起精神,甚至头痛呕吐。

 

但通过这些外在表现上看,确实非常容易被简单粗暴的误认为是“懒”。


这种抑郁状态下导致的“懒”,本质上是因为“启动性差”,简单讲就是要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要花很久时间才能开始,比如要从床上起身去收拾东西,是否要花几分钟甚至十几分钟的时间才能“启动”身体。


区别真懒还是启动性差,主要看是否有“激发获益”


启动性差的“懒”,是主观上非常希望自己能积极起来,但因为症状导致能量消耗在了对抗低落心境上,是没有激发获益的。



感觉就像是:


“我知道我能去做,但就是没法动起来”

“我好像没电了,动弹不了” 

 

而传统意义上的“懒”,是懒惰,寄希望于别人来处理本该是自己的事情,因为激发获益才“故意去懒”。

 

负责这个启动性的,是大脑的多巴胺运动和奖赏系统,因为多巴胺不足,所以“启动”的速度变慢。就好比身体是一台电脑主机,当开机启动速度慢的时候,说明机器的某一部分出现了问题,当问题严重了,还会死机,不加修复干脆无法启动。

 

在刚切换到工作状态中的职场人身上,这种启动性差的程度会被加倍放大,因为刚刚结束的剩余劳动时间里,平时的工作机器已经进入了冷却状态,重新启动势必要花费比工作日更多的能量,也更容易被误认成“懒”。 

 

维特效应,

正在杀死剩余劳动时间内的职场人

 

据中国健康教育中心进行的“促进职业人群精神健康项目”调查显示:我国超过50%的职场人士处于抑郁状态,剩余劳动时间后的“维特效应”只会对职场人的抑郁状态起到加剧作用


什么是维特效应?



1774年,德国作家歌德发表了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小说发表后,造成极大轰动,不但使歌德名声在欧洲大噪,而且在整个欧洲引发了模仿维特自杀的风潮,为此,好几个国家将《少年维特之烦恼》列为禁书。

 

2019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WHO)正式将职业倦怠视为“职业现象”。这是经过了多年听取民众议论,了解影响,并且努力去找出如何应对的措施之后才做出的决定。



而全球知名的民意测验盖洛普针对大约7500名全职工作人员的研究发现,23%的人经常处于“倦怠状态”,大约44%的人“有时”进入“倦怠状态”




中国健康教育中心的调查显示,随着时间推移,调查对象的自评抑郁得分呈递增的趋势。而媒体的报道对于职场群体心理起到了很微妙的作用。比如对负面情绪甚至自杀的报道越多,就越容易激起类似人群的心理共鸣,直接引发了负面的“维特效应”。


尤其在如今社交媒体发达的大背景下,大量的渲染对一些本就郁闷的人具有强大的暗示性和诱导性。当人们共同存在某一种负面情绪,但缺乏应对的手段和宣泄渠道,如果有个体选择一种方式发泄,其他人就会倾向于模仿。

 

反观假期后的各大社交媒体,充斥着对假期的恋恋不舍和对工作的排斥厌恶,这显著加剧了让职场人陷入焦虑的维特效应,导致负面情绪泛滥,甚至在症结上引起攀比:假期后表现的越郁闷、吐槽的越厉害,才能证明假期里过的越开心、玩的越嗨皮。


这是一种贯穿人类发展历史的社会认同原理,当内心痛苦的人看到其他内心痛苦的人采取了一种方法,哪怕是极端方法,Ta也会倾向于认同这种缓解痛苦的手段,无论是吐槽,还是陷入消极情绪


真相了:

长假是个“假的假期”


食欲不振、身心疲惫、四肢酸痛、头昏脑涨、浑身乏力、无心工作......都市上班族们还没有从假期的闲暇快乐中切换过来,就要“被迫营业”,迎接新的工作压力。心理没有做好准备,身体也在无声地抵触和排斥,在放松与紧绷两种截然相反的状态中苦苦挣扎。

 

为什么一个假期过去,我们的身体反而感到更加疲惫了呢?假期假期,其实真相就是“假的假期”。归根结底,要从假期的功能性说起。

 

假期从诞生的一刻起,就承担着工作压力和生活放松之间的缓冲职能,是工作和生活之间良性的调和剂,但前提是:休息充分,精力恢复

 

可长假的特殊性质,让它虽然名为假期,却无法完成这样的目标,在9102年的今时今日,长假已然成了一个社交修罗场,随份子、走亲访友、处理平时没空管的家庭事务...忙不迭的状态让我们的身体像一根被过度挤压的弹簧,一直紧绷,缺乏休息和养护,节后的状态如何可想而知。

 

休假没能让我们从之前的工作负荷中解脱出来,甚至由于一些不得已的因素,反而在假期产生了消极情绪,这也是对节后工作产生负面影响甚至陷入抑郁的重要原因之一。

 

再者,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让在家工作的“软性加班”变得更加方便,曾经的“八小时工作制”已经被生产力的发展搅得名存实亡。



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会失眠、焦虑、精神衰弱乃至抑郁、躁郁?精神需要有张有弛,需要放松,这就是劳动力的再生产

吃饭、睡觉、娱乐甚至发呆,都是为了“再生产”劳动力。但即时通讯设备频繁地打断这样的再生产过程,让职场人长期处在一种精神紧张的状态,但是明天还要继续劳动力的使用,这就是一种恶性循环


用马尔库塞的话说这是“人的身心都成了异化劳动的工具”。在马克思的时代,异化对劳动者的影响主要是肉体上的痛苦(如物质生活的贫困、高强度的体力劳动等);而在当今,异化对劳动者主要是心灵的折磨、精神上的痛这个论断在脑力劳动愈发成为主流的当今社会更加适用。


通俗的说大致就是:生活太艰难了,不由得丧了起来

End:

从生物属性上来说,人的生存目标是追求愉悦感,工作则是追求愉悦感的手段之一。职场中感到度日如年,情绪低落,是多巴胺降低之下大脑中的“奖赏通路”被弱化了,失去了自动赋予工作这项行为意义的能力。

 

血清素水平的降低,固然会导致不能延迟满足,但《羊皮卷》里有一句话,与诸位共勉:“生命的奖赏远在旅途终点,而非起点附近。


附:缓解职场抑郁Tips
积极心理学之父、美国心理学会主席Martin E.P. Seligman曾提到5个积极心理习惯,可以有效帮助职场人缓解抑郁:
1.写一封Email,表扬一个你认识的人;

2.写下3件你觉得感激的事;

3.花2分钟记录下一段积极的经历;

4.做30分钟的有氧运动;

5.冥想2分钟。 


此外,还有一些来自同病者的建议,英国作家马特·海格(抑郁症患者),根据自己的经验,给出了关于“如何生活”的建议:


1. 快乐出现的时候,享受快乐。


2. 小口慢饮,别狼吞虎咽。


3. 过去的一切你都无法改变。这是基本的物理原理。


4. 库尔特·冯内古特是正确的:“阅读和写作是迄今为止人类发现的最有营养的冥想形式。”


5. 多倾听,少说话。


6. 觉察到你正在呼吸。


7. 无所事事的时候不要有罪恶感。也许工作比无所事事对世界的危害更大。但可以完善你的无所事事,让它是觉知的。


8. 不论在任何地点,任何时刻,都要试着去发现美。一张面孔、一句诗词、窗外的云、涂鸦画、风力田。美可以净化思想。


9. 出去跑步,再做点瑜伽。


10. 要认识到想法只是想法。如果感觉想法不合理,就跟它理论,即使你已找不出道理。你是你头脑的观察者,而非受害者。


11.不要漫无目的地看电视。不要漫无目的地上社交网站。要清醒地意识到你正在做什么,为什么而做。别不重视电视,你要更重视它,这样你才会少看。无节制的娱乐将使你注意力分散。


12. 不要杞人忧天。


13. 当心那个缝隙。你现在身处的地方和你想去的地方之间的缝隙。只是想一下它,那个缝隙就会扩大,你就有可能掉到里面去。


14. 阅读一本书,别去想着要读完它。只是读。享受每个字、句子、段落。别期待它结束,或永不结束。


15. 听听哈姆雷特——文学作品中最著名的抑郁症患者——对罗森克兰茨和吉尔登斯特恩说的话:“世上之事物本无善恶之分,思想使然。”


16. 允许他人爱你。相信这份爱。为他们活下去,即使你觉得毫无意义。


17. 你不需要这个世界理解你。没关系的。有的人永远不会真的理解他们没经历过的事情,但有些人会理解,要对理解你的人心怀感激。


18. 儒勒·凡尔纳写过“无限的生命”。它是像海一样浩瀚的爱与情感世界。如果我们沉浸其中,将找到无限,找到活下来所需的空间。


19. 凌晨三点不是试图理清人生的时间。


20. 记住:你一点儿也不怪异。你是人,你的一切行为、感觉都是符合自然的, 因为你是自然界的动物。你就是大自然。你是类人猿。你生活在这个世界,这个世界活在你心中。一切都是联结在一起的。


21. 不要相信什么好坏,输赢,胜负,高潮低谷。在你的最低处和最高处, 无论你是快乐还是绝望,平静还是愤怒,都有一个最核心的“你”是始终不变的。这个“你”才是最重要的。


22. 别担心因绝望而失去的时间。熬过绝望之后,时间的价值将会翻倍。


23. 读艾米莉·狄金森,读格雷厄姆·格林,读伊塔洛·卡尔维诺,读玛雅·安吉罗。读一切你想读的,读就好了。书是可能性,是逃跑路线。当你没有选择时,它们给你机会。对于流离失所的头脑来说,每一本书都是一座家园。


24. 阳光灿烂的日子,能在户外就在户外。


25. 当你感觉忙得没时间休息,就是你最需要找时间休息的时候。


参考文献:
1.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促进职业人群精神健康项目”;
2.世界卫生组织(WHO)职场调查统计;3.盖洛普7500全职工作人员研究报告;
4.公众号“大浪淘沙”《用马克思主义战胜抑郁症》;
5.图源:网络及东湖大数据。


作者简介:所长任有病 。微信公众号:抑郁研究所(ID:yiyuyanjiusuo):用有温度的方式提供抑郁的解决方案。

排版:小鲸鱼  Esther


举报
相关阅读
如何提升工作中的幸福感?
湘遇成欢 #升级思维方式
如何提升工作中的幸福感?
我们为什么【躺不平】| 努力的道德化
京师心理大学堂 #京师心理大学堂精选
我们为什么【躺不平】| 努力的道德化
匿名

振聋发聩啊

2019-10-18 · 回复
匿名

有点难懂,但是有意思

2019-10-15 · 回复
打开壹心理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壹心理-2000万用户选择的全生态心理学服务平台